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博览群书2005年第05期 >

第11章

博览群书2005年第05期-第11章

小说: 博览群书2005年第05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事;于私,高兴他终于放下了一个包袱——编写辞书是一件繁琐、细致的工作,而他本职工作任务就很重,在科研工作之余承担的这项工作,在我看来真是一个包袱。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感觉,经过六个寒暑编写成的这部辞典,的确独具匠心,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好书。
  据说,在美国,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就是一本大学公共课教材。反观我国,面向大众的经济学著作实在太少了。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体制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社会,通过普及经济知识,使大多数老百姓也能了解周围发生的经济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保证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无疑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现在,不论是电视广播、,还是报刊杂志,经济类报道是越来越多了,专业性语词也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一些新的名词术语。为了理解它们,早就需要有一本雅俗共赏的专门辞书。所谓“雅”就是要具有科学性,所谓“俗”就是要使非经济专业读者也能理解。经济现象虽然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对它的理论解释却愈来愈科学化,所以要做到“俗”,首先要“雅”。在这方面,《现代经济辞典》可以说是填补了我国目前出版界的一项空白。
  本书的科学性我感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词条选择广而不滥。这本书搜集了六千多个辞条,涉及我们当前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编者并非一味求全,而是有着严格的界限。譬如,在这本书中就没有“技术经济学”这个词条。树成兄曾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工作多年,当然不是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学科存在。我在最初的惊疑之余,很快就猜出了其中的原委。原来,技术经济学早在几年前就被划人了管理学科。我想,这既说明了编者的独具匠心,也表明了编者一贯的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第二是术语的选取有利于标准化。一部辞书无疑会对术语的标准化产生重大影响。而术语的标准化又是一门学科发展的基础。在我看到的词条中,编者显然对此给予了极大关注,并作出恰当的取舍。譬如,收入了“前验性商品”和“后验性商品”这组词,与其意思一样的,还有“搜寻产品”、“经验产品”,“检验性商品”、“体验性商品”等用语则未收,我觉得,比较而言,前验性商品和后验性商品这组词意思一目了然,更明白易懂。
  第三是概念准确,释义可靠。就我看过的词条,绝大部分,都给出了准确的解释。而个别词条的解释之所以存在争议,则是因为目前学术界尚存在不同理解。例如产权与所有权的概念及二者的关系。
  说到通俗性,最权威的评价者当然是广大读者。在这里我仅举一例说明我的看法。如果把理论经济学看作是现代经济学的王冠,那么,一般均衡理论就是王冠上的明珠。而对于一般均衡理论来说,不动点定理又具有关键的意义。本书对它的解释并来过多关注于对其内涵的说明,而是着眼于说明它在一般均衡理论中的地位和意义。我认为,对于非专业人士,这可能是了解其涵义的最好办法了。其他的例子还很多,可以说比比皆是,也就不一一列举了。而对于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的一些术语,在释文中把各种观点一一列出,例如,“经济计量学”和“计量经济学”。
   总之,我认为这是一本高质量的、雅俗共赏的辞书。学术性很强的辞书能深入浅出,让非专业人士都看懂、能用,证明了作者深厚的功力和一切为着读者的高尚精神。


中国物流需要激情
■  贺登才
  前不久,“宅急送”快递员叩门,送来一本散发着油墨香的新书——《快递争霸战》,匆匆翻过,竟然不肯放手。书中的有些观点也许还需要斟酌,但满篇的激情已经使你震撼。
  快递业,通过整合多种物流资源,使用户享受到点对点的服务,是现代物流理念催生的一个新兴业态。在常人看来,也许不值一提,但在作者笔下却是征战。
  《快递争霸战》,单看书名,就充满了火药味。“‘洋快递’兵临城下,中国快递市场烽烟四起,谁与争锋?在经历了中国快递‘国际战争’、中国快递‘国内战争’之后,中国民营快递企业——宅急送闪亮登场。”全篇跌宕起伏,层层推进,描述了一个快递“战国时代”。饱含哲理的铿锵之声,不由得让你仔细思索:
  战争从来就没有远离过我们,远离战争的只是我们的心。
  战争是以剑代笔的政治,经济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你不能回避战争,便只有选择战争。
  世界就是这样一个大擂台;中国快递也决没有和平时期。如果认为有,你注定会失败;如果你不敢面对,你将失掉一切。
  在快递烽烟四起的背景下,作者推出了他要重点描写的企业——“宅急送”。仅仅用11年的时间,从3辆车、7个人,发展到1500辆车,9000余员工,网络遍布全国,“宅急送”的发展近乎神话。作者用“巨鲸跃起”、“红色思想”、“绿色割据”、“生命哲学”、“自来水原则”、“最大的竞争”、“最深的海”、“快递工夫”等篇章,把“宅急送”在这场战争中的战略、战术层层剥笋,全程透视。懂行的人,也许能学一点门头夹道,不懂行的人,也会感觉红火热闹。
  说到“宅急送”,不能不提陈平其人。在2003年的物流企业家年会上他有一个简短的发言,一次次被热情的掌声所打断,他的激情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所以我参与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有关物流的一次节目策划,毫不犹豫提出请陈平来做嘉宾。原因很简单,中国物流需要激情。那天,陈平的表现果然不俗,面对世界物流巨头侃侃而谈。特别是,他把中国的物流企业比做刘翔。指出,中国的物流企业,也许实力还不够强大,但在物流跨栏赛中一定会获得成功。
  《快递争霸战》把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写热了,把一家神奇的企业写火了,把一位敢打敢拼的企业家写活了。
   这是物流行业一本充满激情的书。争霸尚远,雄心犹在。中国物流需要激情。


武侠小说关键词
■  李 欧
  勇
  
  武,是侠的最重要资源之一,但却不是必要的构成,对于武侠文艺它才是不可缺的要素。勇,则与侠不可分,无侠不勇,无勇非侠,勇在武之上。
  何谓勇?按照蒂利希的思想,勇,就是不顾“非存在”的威胁而对“存在”进行肯定(见蒂利希著《存在的勇气》)。行侠,无论是报恩仇,平不平,还是为国为民,必然有死亡、伤残、危险等“非存在”时时伴随。勇,就是在自我肯定中把“非存在”的威胁与焦虑担当起来。
  这种肯定首先来自伦理精神,即道义所在,则必有所为。孔子非大侠,但也断言:“见义不为,则无勇也”。侠之勇,在于敢于去死,去为他人,为某种伦理原则去死,是对牺牲和奉献理念的肯定。反过来,就正因为有了勇,大侠们才能在分担他人的苦难与凌辱的行动中,表现出不愿屈从于人生苦难的必然性,并誓死与这种必然性抗争的精神。勇,才使大侠们不相信“命运”的合理性,要以自己的存在使不可能成为可能。正因为有了勇,才使得侠的意义和价值得以彰显。勇气中所产生的意义感和价值感,使大侠们在“非存在”的威胁中,即使处于绝望状态,也能肯定自己的生命进程,“身首离兮心不惩”,如郭靖死守不能守的襄阳。
  侠之勇,还应做本体论的思索,离开本体论的证实,侠之勇的价值不能完全理解。勇,是生命本身的诉求,只有生命在与压迫、摧残、灾难的对抗时,才有勇存在。勇,是人的生命反抗不自由的生存状态的表现。而且,蒂利希称“在勇敢的行为中,我们存在的本质部分压倒了较次要的部分”。这就是说,有勇,才能使人的本质得以发挥,从而超越限定的状态。勇是一种生产性的力量,它改变了生命自身,也改变了世界,有勇,人才成其为人。
  勇,是人性本身所具有,但为何仍有无勇?当面对凶残、危险、苦难时,人性退缩了,怯懦就压倒了勇。因此,勇,是坚强而完满生命的象征;不勇,则是萎缩生命的表现。大侠之行为,向我们显示了勇是什么;大侠之勇,则向我们显示了生命应是什么。
  
  游
  
  武侠小说横行,但“武”与“侠”相连甚晚。二十世纪初,才有“武侠”一词,而且据说是从日本进口,远迟于“任侠”、“豪侠”、“仁侠”、“义侠”、“隐侠”,甚至“女侠”这些概念的产生。“游”与侠则关系久远。太史公叙侠之事,特标明“游侠列传”。侠客者,行侠之“客”也,必然在“游”。游之义大焉、深焉。
  游有三义。其一为地理空间之游:游荡。“别我不知何处去,黄昏风雨暗如磐”。仗剑行天下,为侠之本色。虽追求“执杯酒,握君手,意气相倾死何有”,但相聚就是为了相离。
  其二为社会空间之游:游离。入庙堂不成或不愿,隐山林不甘或不能,只能“游”。在身份、地位、阶层、群体之间游,在法律、伦理、规训、禁忌的边缘游,在“显”与“隐”之间,在秩序网络的缝隙间游。
  其三为精神空间之游:游神。大侠精神的核心要素是自由、:自己与他人之自由。如不愿意被既定处境所压服所控制,就必须游。游之精神即自由之精神、超越之精神。
  侠是“先验的无家可归之人”。侠的出场,是为了重建正义秩序。但秩序一旦建立,侠就难以存在。哪怕是“梁山泊”那样的“世外桃源”式的秩序世界,其正义和自由也是极其有限的,侠只能再游。隐,是侠的退场。但是,隐,绝非是侠的本然性质,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忍”,真隐是无侠可言的。
  游的结局是归家,但侠是无家可归,只好永远“天地为逆旅”。但是,游的过程,即为侠的价值意义所在。游,是对自由的追索;游,才能超脱日常情境,从限定的生活模式中突围。侠的生命就在游之中。侠之勇,也在游之中存在。而武侠小说,离开了侠之游,又讲述什么呢?所以武侠小说的结构均建立在侠之“游”上。而读者,陪同大侠们浪迹天涯,获得诗意的欣悦。
  
  帮  派
  
  勇,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但在特殊情况下,它有可能匮乏。于是,侠就需要朋友,朋友一扩大,就成了“帮”。一般来讲,侠,看重的是情义相投的同性联系,家庭则隐退为背景。“借躯交友”,“为朋友两肋插刀”之类,就成了他们共同的风范,以及建立帮派的游戏规则。
  其实,即或纯粹是由朋友组成的帮派,仍是对“家族聚居”的一种呼应,一种源远流长的集体记忆的无意识呼应。似乎永远在“游”的侠士,孤独会形影相伴,他们会通过参与一个更大的实体来缓解回归家族的心理压力。
  侠有帮,其史也久。墨子集团,战国养士,两汉豪侠群体,以及武侠的收徒,皆为帮派的雏形。
  国家失序失范时,大侠们希望恢复正义的秩序,建立帮派也是一种建立秩序的尝试,如梁山泊之类的独立王国。当然,也可能暗含着“侠而优则仕”的情结。
  其次,侠,都是生命力极强之人,生物性层面的攻击性也必然强大,尤其是有大武功时。通过一些仪式化的行为,如“结拜”来交友建帮,按照洛伦兹的理论,必然会大大减少攻击性的盲目发泄。数百万年来,生物族类对同种的攻击性,就是用仪式行为来规范和缓解的,人也难以例外。
  不过,一旦人帮,一旦建立起某种秩序,对自由和个性的压抑就开始了。基于自由而形成的侠士人格,当他以“入帮”的方式来肯定自己时,就可能不是一种勇,而是一种软弱。因为即或是“正义”的帮派,仍有可能意义得救了,自由和自我却牺牲了。
  建立帮派,意味着必须建构一个心理整体。侠士们坚守的先验的正义、道义就必然逐渐转为团体的象征物,以维系这个心理整体。如“忠义堂”、“杏黄旗”、“打狗棒”之类。正义会逐渐成为团体利益的掩饰,甚至要用团体利益来验证权衡。这些象征物(包括什么“镇帮之宝”之类)就成为图腾,而显得神圣,凌驾于个体和正义之上,以此来维系团体。超验的正义原则就会在这些象征物和团体利益的腐蚀下,逐渐变异。就如武侠小说所述,凡是牵涉到帮,无论是“正派”,还是“邪派”,实质上已很难泾渭分明。
  再则,无论以前,在经历、个性、生活方式有多少差异,一旦人帮,侠士们的性质就部分地由这种“参与”所决定。自我意识的人格淡出,无意识人格凸现,思想情感、言行风范由于相互感染而不自觉地趋于共同。梁山诸多好汉上山前,与在山上坐稳了交椅后,判若两人,个性与人格都被帮派异化了。甚至对自己同类,如对方腊群体,其手段之残忍,与对先前的仇敌,如高俅之流的友好容忍,形成鲜明的对比。
  因此,大侠对帮派深怀戒心。即使身在帮内,也心在帮外,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如洪七公等。或者,在帮中日久,对帮派必然带来的人格异化感触日深,常寻找机会脱离,如鲁智深、武松、燕青等人。他们的历程是大侠的标准模式之一:游——入帮——再游。
  更有甚者,当代武侠小说受无孔不入的经济意识影响,文本中的武林“帮”、“派”,无论是其组织结构,运作机制,还是管理规则,以及团体理念都类似当代社会中的公司财团。
  
  关  怀
  
  侠,不同于牛仔、骑士,他不是一种职业角色,而是一种文化角色。他的根基在于对世界的强烈关怀,在这种关怀中,侠,才其为侠。
  关怀世界,意味着参与世界。侠的关怀,不仅仅是一种信念,更重要的是去“行”,即“有所必为”。侠有“武”,其个体生理能量强大,正因为有这种对世界对他人的关怀,才能控制这种能量,即“有所不为”,才不至于伤害世界以及自身。《天龙八部》中的少林无名老僧,就是如此去点化武功卓绝的萧远山与慕容博的。只不过称其为“佛法”,“慈悲之心”罢了。
  侠对世界的关怀,其动力来自于三种情感。其一,正义感。他们始终对世间的不公正有着强烈的敏感和焦虑。这种正义感甚至压倒了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自愿去担当世界的痛苦与荒诞。
  其二,义务感。人进入社会,必须承担各种义务,而义务又有积极(助人)和消极(不伤害他人)之分,积极义务的实行顺序一般为由亲到疏。大侠天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视积极义务为自己的本分和使命,并且是亲疏一律。当“天”无视草民们的眼泪、哀叫、悲伤时;这种义务感促使他们挺身而出,自掌正义,“替天行道”。
  其三,耻辱感。侠士们是典型的“耻感取向人格”,无论是重然诺,报恩仇,还是救困厄,皆以耻辱感为基础。耻与辱常是他们生命中不能承受又必须承受之重。


“东洋罪”与“西洋罪”
■  李兆忠
  谈起二十世纪的中国“留学生文学”,一个最绕不过去的题目,就是“弱国子民”,我们的脑子立刻会浮现《沉沦》的主人公孤独惨淡的身影,《藤野先生》里那一幕令人心悸的“幻灯”事件,《行路难》里携儿带妻、无家可归的中国学子,《洗衣歌》里闻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