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丹溪心法 >

第22章

丹溪心法-第22章

小说: 丹溪心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方∶治耳后项间各一块。 
僵蚕(炒) 酒大黄 青黛 胆南星 
上为末,蜜丸。噙化。 
x又方x 治项颈下生痰核。 
二陈汤加大黄(酒炒) 连翘 桔梗 柴胡 
上以水煎。食后服。 
x又方x 治臂核作痛。 
二陈汤加连翘 防风 川芎 皂角刺 酒黄芩 苍术 
上以水煎服。 

卷四
跌扑损伤八十二
属性:跌扑损伤,须用苏木和血,黄连降火,白术和中,童便煎,炒。在下者,可先 
须补接,后下瘀血;在上者,宜饮韭汁,或和粥吃。切不可饮冷水,血见寒则凝,但一丝血 
x入方x 
治 扑伤损。 
跌伤出血者,姜汁、香油各四两,酒调服之。 
治 伤骨折及血出者。 
用滑石、甘草为末,人参汤调服。次用生姜自然汁一盏,米醋一盏,独核肥皂四个敲破 
于姜汁米醋中,纱片滤过,去 
渣,入牛皮胶,煎成膏药贴之。遍身者皆可。 
x接骨散x 
没药 乳香(各半两) 自然铜(一两, 淬) 滑石(二两) 龙骨(三钱) 赤石脂(三钱) 麝香(一字 
另研) 
上为末。好醋浸没,煮多为上,干就炒燥为度,临睡服。时入麝香,抄以茶匙,留舌上 
,温酒下。分上下食前后服。若骨已接尚痛,去龙骨、赤石脂而服多尽好,极效。 
世以自然铜为接骨药,然此等方尽多,大抵在补气、补血、补土。俗工惟在速效以罔利 
,迎 
功,而燥散之祸,甚于刀剑,戒之! 
x又方x 
冬瓜皮 阿胶(等分) 
上炒干为末。以酒调,饮醉为度。 

卷四
破伤风八十三
属性:破伤风多死。防风、全蝎之类。非全蝎不开,十个为末,酒调,日三次。 
破伤风,血凝心,鸦翅烧灰存性,研细,酒调一钱。 
入方∶破伤风发热。 
栝蒌子(九钱) 滑石(一钱半) 南星 苍术 赤芍 陈皮(一钱) 黄连 炒柏 黄芩 白芷(五 
分) 甘草(些少) 
上姜一片,煎服。 
x附方x 
x天麻丸x 治破伤风神效。 
天麻 川乌(生去皮,各三钱) 草乌(生) 雄黄(各一钱) 
上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丸,温酒下,无时。 
《元戎》治破伤风欲死者。 
川乌 南星 半夏(并生) 天麻(去芦,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豆淋酒调下,稍温服,次以酒三盏投之。 

卷四
诸疮痛八十四
属性:(附天泡疮、冻疮) 
诸疮痛不可忍者,用苦寒药加黄连、黄芩,详上下根稍用,及引经药则可。又云 
∶诸疮以当 
下之;若性急面黑瘦,血热之人,因疮而痛,宜四物加黄连、黄芩、大力子、甘草。在下 
焦者 
其气能胜湿。 
x诸疮药x 脓窠,治热燥湿为主,用无名异。干疥,开郁为主,用茱萸。虫疮如癣状,退 
虫为主,芜荑、黑狗脊、白矾、雄黄、硫黄、水银。杀虫、樟脑、松香。头上多,加黄连、 
方解石,蛇床定痒杀虫,松皮炭主脓。肿多者,加白芷开郁;痛多,加白芷、方解石;虫 
,加藜芦、斑蝥;痒多,加枯矾;阴囊疮,加茱萸;湿多,香油调;干痒出血多,加大黄、 
黄连,猪脂调;红色,加黄丹;青色,加青黛;虫多,加锡灰、芜荑、槟榔。在上多服通圣 
散,在下多须用下。脚肿出血,分湿热用药。 
入方∶疮有三种。 
脓泡疮,治热为主。 
黄芩 黄连 大黄(各三钱) 蛇床 寒水石(三两) 黄丹(半钱) 白矾(一钱) 轻粉 白芷 无 
名异(少许,炒) 木香(少许,痛者用) 
上为末。油调敷。 
痧疮 
芜荑(二钱) 剪草(二钱) 蛇床(三钱) 白矾(枯) 吴茱萸 黄柏(各一钱) 苍术 浓朴 雄黄 
(各五分) 寒水石(二钱) 轻粉(十帖) 
上为末。油调敷。 
x疥疮药x 春天发疮疥,开郁为主,不宜抓破敷。 
白矾(二钱) 吴茱萸(二钱) 樟脑(半钱) 轻粉(十 ) 寒水石(二钱半) 蛇床(三 
钱) 黄柏 大黄 
x又方x 
芜荑 白矾(枯) 软石膏 大黄 樟脑(各半两,另入) 贯众 蛇床(各一两) 硫黄 雄黄 
(各二钱半) 
上为末。香油调。须先洗疮去痂,敷之。 
x一上散x 
雄黄(三钱半) 寒水石(一两) 蛇床 白胶香 黑狗脊(各一两) 黄连(五钱) 硫黄(三钱半) 吴 
茱萸(三钱) 白矾(枯,五钱) 斑蝥(十四个,去翅足) 
上硫黄、雄黄、寒水石,另研如粉,次入斑蝥和匀,蛇床、狗脊等为极细末同研匀。洗 
疮,令汤透去痂,用腊猪油调,手心中擦热,鼻中臭三二次,却擦上。一上即愈。如痛甚肿满高起,加 
水石一倍;如不苦痒,只加狗脊;如微痒,只加蛇床子;如疮中有虫,加雄黄;如喜火炙 
汤洗,加硫黄。口臭不止,亦可愈也。 
x附方x 
x四物汤x 见妇人类。 
x大承气汤x 见痢类。 
x郭氏升麻牛蒡子散x 治时毒疮疹,脉浮,红在表者,疮发于头面胸膈之际。 
升麻 牛蒡子 甘草 桔梗 葛根 玄参 麻黄(各一两) 连翘(一钱) 
上 咀。姜三片,水二盏,作一服。 
x升麻和气饮x 治疮肿疖疥痒痛。 
甘草 陈皮(各一两半) 芍药(七钱半) 大黄(半两,煨) 干葛 苍术 桔梗 升麻(各一两) 
当归 半夏 茯苓 白芷(各二钱) 干姜 枳壳(各半钱,)《三因》有浓朴半两 
上 咀。每服一两,水煎。 
x当归饮子x 治疮疥、风癣、湿毒,燥痒疮。 
当归 白芍 川芎 生地黄 白蒺藜 防风 荆芥(各一两) 何首乌 黄 甘草(各半两 
上 咀。每服一两,水煎;或为末,每服一二钱,亦 
天 疮 用防风通圣散末,及蚯蚓泥,略炒,蜜调敷,极妙。从肚皮上起者,是里热发 
于外也,还服通圣散。见斑疹类。 
冻疮 用煎热桐油,调密陀僧末敷。 
脚上烂疮久不愈,先以豆腐浆水,洗三两次,悬钩渣 

卷五
痈疽八十五
属性:痈疽只是热胜血。六阳经,六阴经,有多气少血者,有少气多血者,有多气多血 
者,不可一概论也。若夫要害处近虚怯薄处,前哲已曾论及。惟分经之言未闻,诸经惟少阳 
厥阴经生痈疽,理宜预防,以其多气少血,肌肉难长,疮久未合,必成死症。遽用驱毒利 
药,以伐其阴分之血,祸不旋踵。阳滞于阴,脉浮洪弦数;阴滞于阳,脉沉细弱涩。阳滞以 
寒治之,阴滞以热治之。人中年以后,不可生痈,才有痛肿,参之脉证,但见虚弱,便与滋 
补气血,可保终吉。若用寻常驱热拔毒纾气之药,虚虚之祸,如指诸掌。内托之法,河间治 
肿于外,根盘不深,形证在表,其脉多浮,病在皮肉,非气盛则必侵于内,急须内托以救 
其里,宜复煎散,除温散郁,使胃气和平。如或未已,再煎半料饮之。如大便秘及烦热,少 
服黄连汤。如微利及烦热已退却,与复煎散半两。如此,使荣卫俱行,邪气不能内伤也。然 
世俗多用排脓内补十宣散,若用之于此小疮与冬月时令即可。若溃疡于夏月用之,其桂朴之 
温散,佐以防风、白芷,吾恐虽有参、 ,难为倚仗。一妇年七十,形实性急而好酒,脑生 
疽,才五日,脉紧急且涩,急用大黄酒煨细切,酒拌炒为末。又洒拌人参炒,入姜煎,调一 
钱重。又两时再与。得睡而上半身汗,睡觉病已失。此内托之意。又一男子,年五十,形实色 
黑,背生红肿,及胛骨下痛,其脉浮数而洪紧,食亦呕。正冬月,与麻黄桂枝汤加酒黄柏、 
生附、栝蒌子、甘草节、羌活、青皮、人参、黄芩、半夏、生姜,六帖而消。此正内托之法 
,非《精要》内托散、乳香、绿豆等药。想此方专为服丹石而发疽者设,不因丹石而发,恐 
非必用 
宽 
肠痈,大肠有痰积死血流注,桃仁承气汤加连翘、秦艽。近肛门破入风者难治,防风之 
乳痈,乳房阳明所经,乳头厥阴所属。乳子之母,不知调养,怒忿所逆,郁闷所遏,浓味所 
酿,以致厥阴之气不行,故窍不得通而汁不得出;阳明之血沸腾,故热甚而化脓。亦有所 
之子,膈有滞痰,口气 热,合乳而睡,热气所吹,遂生结核。于初起时,便须忍痛,揉令 
稍软,吮令汁透,自可消散。失此不治,必成痈疖。治法∶疏厥阴之滞,以青皮;清阳明之热 
,细研石膏;行污浊之血,以生甘草之节;消肿导毒, 
以栝蒌子,或加没药、青橘叶、皂角刺、金银花、当归。或汤或散,或加减,随意消息, 
须以少酒佐之。若加以艾火两三壮于肿处,其效尤捷。不可辄用针刀,必至危困。若不得于 
夫,不得于舅姑,忧怒郁闷,昕夕累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遂成隐核,如大棋子,不痛 
不痒。数十年后,方为疮陷,名曰奶岩,以其疮形嵌凹 
似岩穴也。不可治矣。若于始生之际,便能消释病根,使心清神安,然后施之治法,亦有 
可安之理。 
乳痈方。 
青皮 栝蒌 橘叶 连翘 桃仁 皂角刺 甘草节 (破多加参、 ) 
上以水煎。入酒服。 
x乳痈奶劳 肿x 
石膏( ) 桦皮(烧) 栝蒌子 甘草节 青皮 
上以水煎服。 
x治乳有核x 
南星 贝母 甘草节 栝蒌(各一两) 连翘(半两) 
上以水煎。入酒服。 
x又方x 
人参 黄 川芎 当归 青皮 连翘 栝蒌 白芍 甘草节 
乳岩小破,加柴胡、川芎。上以水煎,入酒服。 
x乳硬痛x 
没药(一钱) 甘草(三钱) 当归(三钱) 
上作一服,水煎,入酒少许,热饮。 
吹奶。 
金银花 大荞麦 紫葛藤(等分) 
上以醋煎。洗患处立消。如无下二物,只金银花亦可。 
乳栗破 少有破,必大补。 
人参 黄 白术 当归 川芎 连翘 白芍 甘草节 
上以水煎服。 
x附骨痈x 
热在血分之极细,初觉,先以青皮、甘草节。后破当养血。初腿肿,以人参、黄连、茯 
苓各二钱,栝蒌子四十八粒,作二帖,入竹沥,热饮之。 
治环跳穴痛不已,防生附骨疽。 
以苍术佐黄柏之辛,行以青皮,冬月加桂枝,夏月加条子芩,体虚者加牛膝,以生甘草 
为使,大料煎。入姜汁带辣,食前饮之。病深者恐术、柏、桂枝十数帖,发不动,加少麻黄, 
二三帖又不动,恐痈将成矣。急掘地坑,以火 红,沃以小便,赤体坐其上,以被席围抱下 
截,使热气重蒸,腠理开,气血畅而愈。 
x铁围散x 治痈疽肿毒。 
乳香 没药(半两) 大黄 黄柏 黄连 南星 半夏 防风 皂角刺 木鳖子 栝蒌 甘 
草节 草乌 阿胶 
上为末,醋调成膏。砂石器内火熬黑色,鹅翎敷之。 
围药 诸般痈疽,敷上消散。 
乳香 没药 大黄 连翘 黄芩 黄连 黄柏 南星 半夏 防风 羌活 栝蒌 阿胶 
上研为细末,好醋煎黑色成膏。寒者热用,热者寒用。 
x围药铁井栏x 
贝母 南星(各七钱) 连翘 五倍子 经霜芙蓉叶(各一两) 
上碾为细末。用水调敷四向肿处,止留中间一窍出毒瓦斯。 
x隔皮取脓法x 
驴蹄(细切,一两) 荞麦面(一两) 白盐(半两) 草乌(四钱;去皮) 
上为末,水调作饼子,慢 
火炙微黄色,出火毒,研末,醋调成膏。用白纸摊贴患处,水自毛孔而出,其肿自退。 
骑马痈 
用大粉草带节四两,长流水一碗,以甘草淬焙水尽为末,入皂角炭少许,作四服,汤调 
顿服效。 
x又方x 
甘草节、白芷、黄连,破者龙骨、枯矾、赤石脂并用。 
x敷疽疖方x 
草乌 黄连 紫荆皮 白芷 大黄 芙蓉皮 朴硝 糯米(各等分) 
上为末,蜜水调敷。如疮盛,以蜜调雄黄末,围定疮穴,大小前后敷前药末。 
一人肛门生疖,久不收口,有针窍三孔,劳力则有脓。 
黄 条芩 连翘 秦艽 
上为末,神曲糊为丸。 
取朽骨,久疽及痔漏者有之。 
取乌骨鸡胫骨,以上等雌黄实之,盐泥固济,火 通红,取出地上,出火毒,去泥,用 
骨研细,饭丸如粟大。以纸捻送入孔中窍内,更用膏药贴之。 
x便毒x 
山栀子 大黄 乳香 没药 当归(五分) 栝蒌仁(三钱) 代赭石(一钱) 
上作一服煎。 
x又方x 
木鳖子 大黄 栝蒌 桃仁 草龙胆 
上 咀。浓煎,露星月一宿,清早温服,立愈。 
又方,白僵蚕、槐花为末,酒调服,一方加酒大黄。 
x附方x 
x消毒饮x 治便毒初发,三四日可消。 
皂角刺 金银花 防风 当归 大黄 甘草节 栝蒌仁(等分) 
上 咀。水酒各半煎,食前温服。仍频提掣顶中发 
《机要》x内托复煎散x 痈疽托里健胃。 
地骨皮 黄芩 茯苓 白芍 人参 黄 白术 桂 甘草 防己 当归(各一两) 防风 
上 咀。先以苍术一斤,水五升,煎至三升,去术, 
入前十二味,再煎,至三四盏,取清汁,分三四次,终日饮之。又煎苍术渣 
渣,根据前又煎前十二味渣,分饮之。 
x内疏黄连汤x 治疮皮色肿硬,发热而呕,大便闭,脉洪实者。 
黄连 芍药 当归 槟榔 木香 黄芩 栀子 薄荷 桔梗 甘草(各一两) 连翘(二两) 
大黄(二两半) 
上 咀。每服一两,入姜煎。 

卷五
疔八十六
属性:疔 ,用针刀镞破头上,以蟾酥敷之。后用绿豆、野菊、莎末,酒调饮,醉睡 
,觉即定痛热除,不必去疔自愈也。 
治一切疔疮,用紫梗菊花根茎叶皆可,研碎取汁,滴口中饮之。瘰 ,血气痰热,以牡 
过为末,玄参捣膏为丸,桑椹黑熟者捣汁熬膏,汤调服。红者晒干为末,汤调服。师云∶ 
大田螺连肉烧灰存性为末,入麝香少许,湿则干敷,干则油调敷。夏枯草,大能散结气, 
而有 
x入方x 
治瘰 。 
海藻(洗去砂土晒干) 昆布(揉去土同上二味先研为末) 何首乌(木臼捣为末) 皂角刺 
(炒令黄色) 公蛇蜕(树上或墙上是雄,用一条。平地上者是雌) 
上五味为细末,和匀一处。猪项下刀口肉烧熟,蘸前药末吃。食后倒患处眠一伏时。每 
核灸七壮,口中觉烟起为度,脓尽即安。初生起时灸曲池,男左女右。 
x附方x 
《宝鉴》x保生挺子x 治疔疮、背疽、瘰 ,一切恶疮。 
金脚信 雄黄 砂(各二钱) 麝(一钱) 轻粉(半大匣半大 ) 巴豆(四十九粒;文武火炒研) 
上为极细末。用黄蜡五钱溶开,将药和成挺子,冷水浸,少时取出,旋丸捏作饼子,如 
眼大。将疮头拨开,安一饼子,次用神圣膏贴。后服托里散,若疮气入腹危者,服破棺丹。 
x神圣膏x 治一切恶疮。 
当归 本(各半两) 没药(二钱) 黄丹 黄蜡(各二两) 乳香(二钱) 琥珀(二钱半)胆矾 粉 
霜(各一钱) 白胶香(二两) 清油(二斤) 木鳖子(五十个,去皮) 巴豆(十五个,去壳) 槐枝 柳 
枝(各一百二十条) 
上作一处,先将槐枝、柳枝下油内熬焦,取出不用。后下余药,熬至焦黑,亦漉出不用 
,将油澄清,下黄丹再熬成膏,用绯帛摊之,立效。 
《千金》x托里散x 治疔疮发背,一切恶肿。 
官桂 人参 甘草 川芎 白芷 芍药(各一两) 木香 没药(各三钱) 乳香(二钱) 当归(半 
两) 连翘(一两二钱) 黄 (一两半) 防风 桔梗 浓朴(各二两) 
上十五味为细末。每服三钱,酒一大盏,煎三二沸,和渣 
x破棺丹x 治疮肿,一切风热。 
大黄(二两,半生半熟) 芒硝 甘草(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半丸,食后茶清温酒任化下。童便半盏研化服,亦得。 
x太乙膏x 治 子疮神效。 
脑子(一钱,研) 轻粉 乳香(各二钱研) 麝香(三钱,研) 没药(四钱,研) 黄丹(五两) 
上用清油一斤,先下黄丹熬,用柳枝搅。又用憨儿葱七枝,先下一枝熬焦,再下一枝, 
葱尽为度。下火不住手搅,觑冷热得所,入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