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mba财务管理4 >

第11章

mba财务管理4-第11章

小说: mba财务管理4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
3、债务重组通过和解方式有利于( )。
      A、节省费用
      B、缩减调整时间
      C、达成协议
      D、提高企业经营能力











4、一般而言,债务重组可采用的方式是( )。
      A、允许债权人分享盈利
      B、要求债权人降低利率延长期限
      C、要求债权人减少或免除利息
      D、发给债权人股份抵销债券
#2
5、企业重整时,追偿权益的优先次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抵押债券持有人   信用债券持有人   公司股东
      B、信用债券持有人   抵押债券持有人   公司股东
      C、抵押债券持有人   公司股东         信用债券持有人
      D、信用债券持有人   公司股东         抵押债券持有人











6、公司重整时,可获得优先股或普通股的人是( )。
      A、抵押债券持有人
      B、信用债券持有人
      C、担保债券持有人
      D、权益债券持有人
#3
7、一般而言,公司私有化的原因是( )。
      A、股价较公司净产值大幅折让
      B、税负利益
      C、债权利益
      D、资讯分配不平均











8、影响公司私有化成败的主要因素为( )。
      A、股价比较资产净值的折让程度及私有化条件
      B、大股东的持股量
      C、公司规模
      D、街外股东持股量的分布
#4
9、大股东所提出的条件与公司( )越接近,对小股东的吸引力越大,公司成功私有化的机会越高。
      A、股价
      B、股利
      C、资产总值
      D、资产市场价值










10、下列条件不利于公司私有化的是( )。
      A、大股东提出的条件与公司资产净值十分接近
      B、公司街外股东分布集中
      C、大股东持股量大
      D、公司规模较大
#5
二、简答题
1、公开企业正为收购香港企业作评估分析。在公开企业收购香港企业前,此两家企业之价值分别人4000万及2000万港元。公开企业估计,当收购了香港企业后,将会组成一家新的合并公司。合并后,因行政成本的减省,公司每年的税后现金流可增加八十万港元。若合并公司与公开企业之资金成本同是8%,而公开企业打算以现金2300佰万港元来收购香港企业,试回答以下问题:
    (1)合并之利益是多少?
    (2)此次收购之成本是多少?
    (3)此次收购之净现值又是多少?
#6
三、案例分:


#0
1、B、C、D
2、A、B、D
3、A、B、C
4、B、C、D
5、A
6、B
7、A、B、D
8、A、B、C、D
9、D
10、B、D
#1
   答:(1)此次合并之利益:每年税后现金流=$800000/0.08=$10000000
       (2)收购的成本:因收购而付出之现金-被收购(目标)公司之价值
    =$23000000-$20000000
    =3000000
       (3)收购行动之净现值:合并利益-合并成本
    =$10000000-$30000000
    =$7000000
#2
    1、本案例描述了埃纲戴尔公司投资开发“挑战者”喷气机项目及其所产生的开发成本的会计处理问题,本案例试图说明公司在研发新项目对所产生的开发成本如何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
    2、对开发成本的会计处理问题:《公认会计原则》提出了资本化和费用化的观点,通常有三种可供选择方案:(1)递延所有的成本;(2)递延与项目直接相关的成本;(3)所有成本计入当期损益。对长期工程项目采取(1)或(2)方案都是合理,所以埃纳戴尔公司的选择是合理,符合《公认会计原则》若采取(2)方案更符合该项目的特点。对1982年的那次注销,则也是合理的,远不违背一贯性的会计原则。
    3、从本案例,我们可认得到以下启示:
   (1)进行新项目投资开发于,所进行必要的财务可行性研究,合理预测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和保本点的测定;
    (2)对开发项目的开发成本,应根据行为或项目特点,作出会计政策的合理的选择,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3)会计政策一旦选择一般不随意变更,除非是合理的情况可认变更,但必须将变理的理由和对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影响,在会计报告中予以披露。





案例四十:崩溃  
   1763年,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在伦敦创建了巴林银行,它是世界首家“商业银行”,既为客户提供资金和有关建议,自己也做买卖。当然它也得像其他商人一样承担买卖股票、土地或咖啡的风险。由于经营灵活变通、富于创新,巴林银行很快就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业务范围也相当广泛,无论是
到刚果提炼铜矿,从澳大利亚贩运羊毛,还是开掘巴拿马运河,巴林银行都可以为之提供贷款。但巴林银行有别于普通的商业银行,它不开发普通客户存款业
务,故其资金来源比较有限,只能靠自身的力量来谋求生存和发展。
    在1803年,刚刚诞生的美国从法国手中购买南部的路易斯安纳州时,所有资金ftjb出自巴林银行。尽管当时巴林银行有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  一家犹太人开办的罗斯切尔特银行,但巴林银行还是各国政府、各大公司和许多客户的首选银行。1886年,巴林银行发行“吉尼士”证券,购买者手持申请表如潮水一样涌进银行,后来不得不动用警力来维持,很多人排上几个小时队后,买下少量股票,然后伺机抛出。等到第二天抛出时,股票价格已涨了一倍。
    20世纪初,巴林银行荣幸地获得了一个特殊客户:英国皇室。由于巴林银行的卓越贡献,巴林家族先后获得了五个世袭的爵位。这可算得上一个世界记录,从而奠定了巴林银行显赫地位的基础。
    里森于1989年7月10日正式到巴林银行工作。这之前,他是摩根·斯坦利银行清算部的一名职员。进入巴林银行后,他很快争取到了到印尼分部工作的机会。由于他富有耐心和毅力,善于逻辑推理,能很快地解决以前未能解决的许多问题,使工作有了起色。因此,他被视为期货与期权结算方面的专家,伦敦总部对里森在印尼的工作相当满意,并允诺可以在海外给他安排一个合适的职务。1992年,巴林总部决定派他到新加坡分行成立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并出任总经理。
    无论做什么交易,错误都在所难免。但关键是看你怎样处理这些错误。在期货交易中更是如此。有人会将“买进”手势误为“卖出”手势;有人会在错误的价位购迸合同;有人可能不够谨慎;有人可能本该购买6月份期货却买进了3月份的期货等等。一旦失误,就会给银行造成损失,在出现这些错误之后,银行必须迅速妥善处理。如果错误无法挽回,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将该项错误转入电脑中一个被称为“错误账户”的账户中,然后向银行总部报告。
    里森于1992年在新加坡任期货交易员时,巴林银行原本有一个账号为“99905”的“错误账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所造成的错误。这原是一个金融体系运作过程中正常的错误账户。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全面负责清算工作的哥顿·鲍塞给里森打了一个电话,要求里森另设立一个“错误账户”,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以免麻烦伦敦的工作。于是里森马上找来了负责办公室清算的利塞尔,向她咨询是否可以另立一个档案。很快,利塞尔就在电脑里键入了一些命令,问他需要什么账号。在中国文化里,“8”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数字,因此里森以此作为他的吉祥数字,由于账号必须是五位数,这样账号为“88888”的“错误账户”便诞生了。
    几周之后,伦敦总部又rs 来了电话,总部配置了新的电脑,要求新加坡分行还是按老规矩行事,所有的错误记录仍由“99905”账户直接向伦敦报告。“88888”错误账户刚刚建立就被搁置不用了,但它却成为一个真正的“错误账户”存于电脑之中。而且总部这时已经注意到新加坡分行出现的错误很多,但里森都巧妙地搪塞而过。“88888”这个被人忽略的账户,提供了里森日后制造假账的机会,如果当时取消这一账户,则巴林银行的历史可能会重写了。
    1992年7月17日,里森手下一名加入巴林银行仅一星期的交易员金·王犯了一个错误:当客户(富士银行)要求买进20口日经指数期货合约时,此交易员误为卖出20口,这个错误在里森当天晚上进行清算工作时被发现。欲纠正此项错误,须买回40口合约,表示至当日的收盘价计算,其损失为2万英镑,并应报告伦敦总公司。但在种种考虑下,里森决定利用错误账户“88888”,承接了40口日经指数期货空头合约,以掩盖这个失误。然而,如此一来,里森所进行的交易便成了“业主交易”,使巴林银行在这个账户下,暴露在风险部位。数天之后,更由于日经指数上升200点,此空头部位的损失便由2万英镑增为6万英镑了(里森当时年薪还不到5万英镑)。此时里森更不敢将此失误向上呈报。
    另一个与此同出一辙的错误是里森的好友及委托执行人乔治犯的。乔治与妻子离婚了,整日沉浸在痛苦之中,并开始自暴自弃。里森喜欢他,因为乔治是他最好的朋友,也是最棒的交易员之一。但很快乔治开始出错了。里森示意他卖出的100份9月的期货全被他买进,价值高达800万英镑,而且好几份交易的凭证根本没有填写。
    如果乔治的错误泄露出去,里森不得不告别他已很如意的生活。将乔治出现的几次错误记入“88888”账户对里森来说是举手之劳。但至少有三个问题困扰着他:一是如何弥补这些错误;二是将错误记入“88888”账号后如何躲过伦敦总部月底的内部审计;三是SIMEX每天都要他们追加保证金,他们会计算出新加坡分行每天赔进多少。“88888”账户也可以被显示在SIMEX大屏幕上。为了弥补手下员工的失误,里森将自己赚的佣金转入账户,但其前提当然是这些失误不能太大,所引起的损失金额也不是太大,但乔治造成的错误确实太大了。
    为了赚回足够的钱来补偿所有损失,里森承担越来越大的风险,他当时从事大量跨式部位交易,因为当时日经指数稳定,里森从此交易中赚取期权利金。若运气不好,日经指数变动剧烈,此交易将使巴林承受极大损失。里森在一段时日内做得还极顺手。到1993年7月,他已将“888888”账户亏损的600万英镑转为略有盈余,当时他的年薪为5万英镑,年终奖金则将近10万英镑。如果里森就此打住,那么,巴林银行的历史也会改变。
    除了为交易员遮掩错误,另一个严重的失误是为了争取日经市场上最大的客户波尼弗伊。在1993年下旬,接连几天,每天市场价格破纪录地飞涨1000多点,用于清算记录的电脑屏幕故障频繁,无数笔的交易入账工作都积压起来。因为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交易记录都靠人力。等到发现各种错误时,里森在一天之内的损失便已高达将近170万美元。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里森决定继续隐瞒这些失误。
    1994年,里森对损失的金额已经麻木了,“88888”账户的损失,由2000万英磅、3000万英镑,到7月时已达5000万英镑。事实上,里森当时所做的许多交易,是在被市场走势牵着鼻子走,并非出于他对市场的预期。他已成为被其风险部位操纵的傀儡。他当时能想的,是哪一种方向的市场变动会使他反败为胜,能补足“88888”账户中的亏损,便试着影响市场往那个方向变动。
    里森自传中描述:“我为自己变成这样一个骗子感到羞愧开始是比较小的错误,但现已整个包围着我,像是癌症一样……我的母亲绝对不是要把我抚养成这个样子的。”
    从制度上看,巴林银行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交易与清算角色的混淆。里森在1992年去新加坡后,任职巴林银行新加坡期货交易部兼清算部经理。作为一名交易员,里森本来应做的工作是代巴林银行客户买卖衍生性商品,并替巴林银行从事套利这两种工作,基本上是没有太大的风险。因为代客操作,风险由客户自己承担,交易员只是赚取佣金,而套利行为亦只赚取市场间的差价。例如里森利用新加坡及大阪市场极短时间内的不同价恪,替巴林银行赚取利润。一般银行给予其交易员持有一定额度的风险部位的许可,但为防止交易员将其所属银行暴露在过多的风险中,这种许可额度通常定得相当有限。而通过清算部门每天的结算工作,银行对其交易员和风险部位的情况也可予以有效了解并掌握。但不幸的是,里森却一人身兼交易与清算二职。
    事实上,在里森抵达新加坡前的一个星期,巴林银行内部曾有一个内部通讯,对此问题可能引起的大灾难提出关切。但此关切却被忽略,以至于里森到职后,同时兼任交易与清算部门的工作。如果里森只负责清算部门,如同他本来被赋予的职责一样,那么他便没有必要、也没有机会为其他交易员的失误行为瞒天过海,也就不会造成最后不可收拾的局面。
     在损失达到5000万英镑时,巴林银行总部曾派人调查里森的账目。事实上,每天都有一张资产负债表,每天都有明显的记录,可以看出里森的问题。即使是月底,里森为掩盖问题所制造的假账,也极易被发现——  如果巴林银行真有严格的审查制度。里森假造花旗银行有5000万英镑存款,但这5000万镑已被挪用来   补偿“88888”账户中的损失了。查了一个月的账,却没有人去查花旗银行的账目,以致没有人发现花旗银行账户中并没有5000万英镑的存款。
       关于资产负债表,巴林银行董事长彼得·巴林还曾经在1994年3月有过一段评语,认为资产负债表没有什么用,因为它的组成,在短期间内就可能发生重大的变化,因此,彼得·巴林说:“若以为揭露更多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就能增加对一个集团的了解,那真是幼稚无知。”对资产负债表不重视的巴林董事长付出的代价之高,也实在没有人想像得到。
      另外,在1995年1月11日,新加坡期货交易所的审计与税务部发函巴林银行,提出他们对维持“88888”账户所需资金问题的一些疑虑。而且此时里森已需每天要求伦敦汇入1000多万英镑,以支付其追加保证金。事实上,从1993年到1994年,巴林银行在SIMEX及日本市场投入的资金已超过11000万英镑,超出了英格兰银行规定英国银行的海外总资金不应超过25%的限制。为此,巴林银行曾与英格兰银行进行多次会谈。在1994年5月,得到英格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