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最后的玩家 >

第2章

最后的玩家-第2章

小说: 最后的玩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女生听得很认真,不时在笔记本上写写划划。她低头快速书写时,洁白的脖子微微弯曲,宛若优雅的天鹅。丘子仪不由心中一动,她很像一个人,像谁呢?他搜肠刮肚,乔虹飞!他当年热恋过的女友乔虹飞,一样的清纯可爱,一样的透着灵气,只不过眼前的这位小女生在时间的坐标上位于“现在进行时”,言谈和穿着也更为时尚罢了。 
  “丘老师,”丘子仪的片刻走神被小女生的快速提问拉了回来,“中国股市有三分之二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不流通,国际成熟股市也有这种不流通的 
  股票吗?” 
  “也有,”子仪答道,“这种股票,在国际成熟股市叫做优先股,只参与分红,不参与决策,企业一旦破产清盘,优先股将排在债务之后普通股之前,对企业的财产享有优先权。不过这种优先股与中国股市非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不一样,数量没那么多,也决不会形成一股独大。” 
  ——中国股市非流通股的一股独大与庄家炒作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吗? 
  ——国际成熟股市也有庄家吗?如果有,他们的庄家与中国的庄家有何异同? 
  ——国际成熟股市都采取什么具体措施保护投资人利益?这些措施在中国股市可以复制,可以借鉴吗? 
  ——在中国这个融资导向型市场上,究竟能不能形成国际投资大师巴菲特所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中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要与国际接轨吗? 
  ——国际成熟股市都发生过股灾,就连香港、台湾、韩国、日本这类亚洲股市,都发生过触目惊心的股市崩盘,这种情况,在中国内陆有出现的可能性吗? 
  …… 
  小女生伶牙俐齿,唇枪舌剑,她的问题连珠炮般脱口而出,像武林高手娴熟挥舞的屠龙宝刀,招招直逼要害。这些问题有些是子仪熟悉的,能够从容作答,而有些却是他第一次面对,没有做过深入调研,回答起来未免感觉吃力。不过还好,凭藉自己丰富的知识和敏锐的反应,他举一反三,腾挪躲闪,还能招架抵挡。逐渐地,又有一些学生围上来,七嘴八舌,纷纷提问,也有喝彩叫好的。直到上课铃再次响起,大家纷纷回到自己座位上,他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丫头的问题好尖锐,他不禁这样想到。 
  下课之后,收拾讲台上的东西时,丘子仪发现一个白皮笔记本,这个笔记本不是他的,对了,刚才那个小女生好像拿着它做记录来着,后来铃声一响,大家匆匆返回座位,她就把它落在讲台上了。他朝正在离场的学生们望去,却找不见那女生的身影,便问老马:“课间那个挺能提问的女同学是谁?” 
  “你是说冯灿灿吗?”看来马大伟也对刚才的舌战印象深刻。“国际金融系的。怎么,你想找她继续探讨?”还没等子仪开口,他就朝一个四十出头的眼镜女人喊:“张老师,你们班的冯灿灿呢?” 
  “班上的一个女同学肚子疼,她提前退场,陪着去医务室了,”眼镜女人很是殷勤。“怎么,有事吗?我让人去喊她。” 
  马校长看着丘子仪。 
  “不必了。”子仪连忙说,笔记本仍在他手里捏着,不知怎的,他没提让眼镜女人把笔记本捎还给那个叫冯灿灿的小女生,而是对马大伟说:“我只是觉得她的问题问得挺新鲜,对我也有启发。” 
  “好吧,”马校长拍拍子仪肩膀。“我去喊司机把车开过来,你一会儿就去门口吧。” 
  丘子仪望着转身走开的马大伟,怔了一下,把捏在手中的笔记本放进了自己的皮包。 
  冯灿灿,名若其人,他飞快地想,她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阳光灿烂。 
  回到家,丘子仪拿出笔记本,翻了翻,这个笔记本里记的东西主要是数据,还有一些学术上的问题,看来对她很重要。最后几页是今天的课堂笔记,是他所讲的,有些地方还画着大大的问号,小女生想必是另有自己的看法。 
  在稍后的一页上,他发现一幅圆珠笔素描,画的是一个瘦高男人,神采飞扬,唾沫星子飞溅,十分夸张。他认出,这人就是他自己。这女孩可真够调皮的,他会心地一笑,不过画得很传神,讲台上的自己,一定人五人六,比较虚伪。 
  忽然,他心头有点不自在起来,未经许可就翻看一个陌生女孩的本子,这算什么?他赶紧将笔记本合上,决定明天就把它给小女生邮回去。她叫冯灿灿,是国际金融系的,地址和邮编应该和马大伟的一样,笔记本邮到她手里不会有问题。 
  第二天让“小红帽” 快递笔记本的时候,他一时心血来潮,往邮袋里插入了一本自己新近出版的专著,《企业融资全攻略》,并飞快地写了一张字条:冯灿灿同学:现将你落在讲台上的笔记本邮回,同时附上本人拙著一本,但愿能对你撰写调查报告有所帮助。 
  想了想,又不由自主地添上了个落款:一个唾沫星子乱溅的人。 
  邮件发走之后他如释重负,后来几天小女生的影子偶尔还在他脑海中闪现,但是他很快就把这件事给淡忘了,因为他开始忙了起来,他当上了安吉文化公司的常务副总。 
  · 
  安吉文化是个注册资金并不很大的综合类文化传播公司。按说在这个领域中,就规模论,它只能算个中等企业。可安吉却总干大事,电视剧拍了好几部,广告片也制作了不少,在业内说得上是卓有名声。公司总裁张吉利有句名言:关系就是生产力。张吉利对这句话的精神实质算是吃透了,真可谓溶化在血液里,落实在行动中。张吉利为人处事八面玲珑,办起事来路路通,凭着机敏的头脑和巧舌如簧能把死人说活的一张嘴,愣是白手起家,把安吉从一个最初只有几个人的工作室,风风火火地发展成为一家仅本部就有上百号员工、在上海和深圳等主要城市还都设有分支机构的上规模有品牌、业务做得有声有色的经济实体。 
  说实话,安吉之所以有今日,除了依靠张吉利本人过人的悟性和高超的公关能力外,还得益于一件正确时间所办的正确事情:九年前,公司初具雏形的时候,他把这个所谓集体所有制的私企,挂靠在了安德总公司的旗下。安德是个正儿八经的正局级国营单位,有了安德的大旗,安吉文化干起事来便顺风顺水,驶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而一旦把总公司的一把手冯建设摆平,每年象征性地向上级单位缴纳几个钱的管理费,安吉文化便可以披着国有企业的外衣,而继续享受原来民营企业的种种灵活和实惠。 
  张吉利在官场上也称得上如鱼得水,虽说他学上得不多,却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察言观色、揣摩上面意思之类的实际学问,他是无师自通。他深深明白,冯总是一位强势领导,安德总公司的大事小事唯冯总马首是瞻。安德,就像是一个大家族,而冯总,就是这个大家族中的族长。张吉利深明,在这个大家族之内,搞掂了冯总,就搞掂了一切。冯总廉洁,不好钱,可冯总喜欢美女,尤其喜欢有品位的美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很正常。张吉利三天两头给冯总发演员,发模特儿,陪着吃饭跳舞什么的。美女围着冯总转,冯总高兴,冯总舒坦。可冯总决不会和美女上床,这是因为冯总有原则,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超过这个度,真理就变成了谬误。再说,冯总有糖尿病,男女之事动真格的不大跟劲,用句时下流行的术语来说,冯总有点ED,准确的医学名称叫勃起障碍。 
  冯总的另一大特点是家庭观念强,听老婆的话。每一位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冯总背后的女人就是他的结发之妻。冯总出身低微,凭着苦干实干,也凭着当年老岳父的政治背景,才有了今日的辉煌。冯总的夫人许婷虽说是高干子女,可人很贤惠,放着好好的医生不当了,回家相夫教女,全力支持冯总。冯总对夫人是知恩图报的,也是言听计从的。 
  张吉利和冯总的夫人早年就认识,所以彼此走得比较近,他对冯总夫人很是热忱,一见面就大姐长大姐短,叫得倍儿亲。安吉文化投资的电视剧《雪后俄亥俄》剧组出国拍外景,张吉利特意把大姐安排进去做“监制”。他亲自陪同大姐,一路上殷勤有加。就拿住店来说吧,人人忙得贼死的剧组工作人员一律两个人合住一个标准间;导演和主要演员待遇特殊些,住单间;而什么实际工作都不承担的大姐则享受最高标准,不仅一个人住一个房间,而且这个房间还是豪华大套间。张吉利的工作重点不在剧组,在陪大姐游玩,陪大姐疯狂购物。大姐有逛街瘾,他就三天两头陪着大姐在大Mall(商场)里逛,从早上逛到晚上。在国内最烦逛商店的张吉利这会儿也忘记什么是烦什么是累了,他屁颠儿屁颠儿,跑前跑后,大姐喜欢什么就给拿什么,一律他买单。大姐说千万别,这样不好,张吉利说没关系,花多少钱回国后我找冯总要。钱当然不会找冯总要。抱着一大堆名牌回家的大姐说吉利这个人很实在。不久张吉利就被破格提拔成了安德的副总。虽然是总公司副总了,可除非万不得已,张吉利从来不去总公司的办公地点上班,仍然一心耕耘安吉那一亩三分地。张吉利深知,总公司是个是非之地,水深得很。自己和“上头”保持着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这样最好,他绝不贪图国营企业中的权力。不过张吉利还是很高兴,他看重安德副总这个名分,这毕竟代表着副局级,如今的社会很认这个。任命下来时他看似不动声色,但却跑到总公司合同医院的高干病房享受了一个星期单间,调理身体,并弄得尽人皆知,招朋友们车水马龙地前来探视。以前张吉利也住过院,住的是顶级医院的特价高级病房,按说那特价高级病房酒店式管理,比现在这部属医院的高干病房可豪华得不是一星半点,但张吉利不喜欢,那地方有钱就能住,鱼龙混杂,哪像这里,你瞅瞅,左边房间住的是高行长,右边房间住的是田局长,都算得上当今一言九鼎炙手可热的实力人物。朋友们看望他时他只需不经意间露出一句谁谁谁住我隔壁,便会引来一阵啧啧的赞叹,这时候,他心里便格外得意。公司里的员工们多有疑惑的,张总活蹦乱跳得跟牛犊子似的,住哪门子院?还是跟了他多年的王副总最了解他,一句话道出了他的心思:咱张总哪里是看病,分明是在找感觉! 
  张吉利春风拂面马蹄疾,可是再春风拂面的人也有不顺心的时候。有人给他上眼药。不知是谁越过安德总公司,把安吉文化的所有制情况直接捅到了顶头的上级单位——集团公司那里,说安德这个纯国有企业里还保留着个“白区”。那是九十年代上半叶,姓社姓资的问题刚刚整清楚,有些事情大家还都比较敏感。集团领导对反映上来的情况很是重视,集团的陈总指示,安吉要么改制,收编为国有,要么离开本系统。那些日子,张吉利那叫一个烦,吃不下睡不着。他向冯总叫屈:“老板啊,您可得给我做主,我可是领导的小金库呀,留着安吉这么个集体企业,您花个钱不是也方便嘛。”冯总正色训斥:“组织的决定一定要服从,决不能往歪处想!”随后又私下点拨:“你也不用太着急,慎两天看看,我找机会帮你说说话。”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张吉利真真算得一员福将,每逢遇上过不去的坎儿,总会有贵人相助,这回也不例外。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党中央召开了中央全会,提出来国退民进、多种体制并存的口号。身为集团党组成员的安德总公司总经理冯建设顺水推舟,很策略地在集团党组会上为安吉说了几句话,情况发生了微妙转变,集团领导班子忽然觉得国有体制里保留一点集体成分也没啥不好,也算是符合中央最新精神嘛,于是再没人提让安吉出局这档子事了。 
  · 
  丘子仪和张吉利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发小。 
  丘子仪回国时原本打算自己创业来着。他在美国念完工商管理后,曾在当地的投资银行工作过几年。他有经验,也有些商业关系,所以想在国内开办一家金融咨询公司,为有意在国际上融资的中国企业做财务顾问。目前国内这样的咨询公司凤毛麟角,市场需求却很大,只要操作得当,业务应该是很有的做的。丘子仪出国之前在机关干过两天,后来在报社当了一段经济记者,他发现自己是个不愿意让人管的人,尤其不适合在体制内吃官饭。记者工作倒是还对他脾气,他喜欢深度挖掘新闻时的那种激动,那种挑战性,可是他却讨厌弥漫于国内新闻机构中的官本位风气。明明是编辑记者,却都想当个什么长,或相当于什么长。人人削尖脑袋往上爬,勾心斗角,你踩我我扁你。这也是他后来坚决考托出国留学的原因之一。虽然他在海外时就非常清楚,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干事业的大机会将在国内,但是他对国企的总体看法却是悲观的。在国营单位,你做不做事是次要的,要紧的是必须会“做人”,而这做人,说白了,就是吹牛拍马,见风使舵,搞好与上面的关系,博得上司的赏识。为了让上级认可你和你的工作,你就免不了要说假话,做假汇报,因此,所谓做人,做的是“伪人”。当然了,做伪人也绝非简单之事,要做到和真人一样,方见炉火纯青,方能最终胜出。这种两千年的官场陋习,丘子仪早就领教够了,现在是避之唯恐不及,所以,体制内的机构他绝不想再去。回国后曾有几个单位请他,有事业单位,也有国营企业,他都婉言谢绝了。这时候张吉利联系上了他。 
  “子仪你不是还没落听呢吗,就来我这儿干算了,”张吉利开门见山;见子仪没接他茬儿,便又用近乎恳求的口气说:“也算是帮帮我呗。”这小子还和当年一样,说起话来口若悬河,很有感染力。他们坐在酒店的咖啡厅里,近旁假山上的泉水淙淙作响。这么多年没见,张吉利,这个从小和他称兄道弟的朋友如今是西装革履,油头粉面,一丝不乱的头发向后背着,光洁得令苍蝇打滑蚊子劈叉。总体来看,张吉利的小模样较以前丰润了许多,不再那么尖嘴猴腮,不过他嘴角上却依然挂着儿时的那一丝若隐若现的狡黠微笑。张吉利的身边还坐着一位身材高挑、眼睛明亮的姑娘,她是桌边的第三个人,谈话的惟一旁听者。张吉利介绍说,她是他新招的秘书刘丽丽,也是海归——打美国回来的,如果干得好,他准备让她搞业务。 
  姑娘嫣然一笑。丘子仪也礼貌性地朝她点了点头。这姑娘青春洋溢, 
  性感漂亮,用“养眼”二字来形容,比较恰当,只不过她并没令唯美主义的子仪感觉眼前一亮,为什么呢?他思索着,啊,对了,此女的靓丽之中透出几分轻佻,几许野性。这野性倒不打紧,或许反而给她更添韵味儿;可那轻佻……他却着实不敢恭维,那一颦一笑中隐隐显现的放浪与妖媚使她原本很自然很本色的美一下子就注了水,在他眼里大大减了分。 
  丘子仪继续绷着,对张吉利的提议不置可否,只是看着对方,他知道自己这个老谋深算的故交办起事来从来都是目的性极强,他请他加盟决不会仅仅冲着两人当年的交情,况且那份交情早已受到过伤害。他等着张吉利说下去。 
  果不其然,张吉利眉飞色舞,“资本运作,资本运作,”他口口声声道。据他介绍,这些年他玩儿大了,现在准备上市,指标也已搞得差不多,可为了把IPO价格弄上去,除了将业绩做漂亮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