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本草经解-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儿丹毒。亦此意也。煎汁服。亦治水肿。盖借铁气以制肝木。使不能克土。土不受邪。水
自消矣。愈后仍断盐。以盐性濡润。恐致复病也。
附余考证
芒硝
内容:纲目依本经。朴硝硝石并列。而以芒硝属硝石。谓硝有水火二种。形质虽同。性气迥
别。朴硝即水硝。经煎炼。有细芒者为芒硝。如马牙者为牙硝。气寒而味咸。硝石即火硝。
经煎炼。亦有芒牙二种。气大温而味辛苦。自唐宋以来。所用芒硝牙硝。皆水硝也。信然。
则气温味辛之火硝。既不复用。不必以性寒常用之芒硝另属硝石。且称硝石为火硝矣。汤液
本草载朴硝盆硝硝石。于朴硝称气温。盆硝硝石称气寒。又云。硝石者其总名。不经火者为
生
硝朴硝。经火者为盆硝苦硝。其余诸家。皆称朴芒一物。而有精粗之别。固是。但今药肆朴
硝。一名皮硝。工以治皮。炼净则名芒硝。并入药用。正是水硝。产河南睢州。其火硝得火
即然。一名焰硝。产寿春。今禁私贩。重火器也。至本经硝石。气味主治。与朴硝无大异。
正苏颂所称。又有生硝。亦出蜀地。不因煮炼。类朴硝而小坚。则硝石殆自然铜之比。未易
多致。且既有芒硝可用。亦不更求耳。纲目辨论纷纭。惜未尽一。宋惠民和剂。有碧雪方。
治诸热病。内朴硝芒硝马牙硝硝石并用。皆水硝也。业歧黄者。于此等处。亦宜研窍。未容
姑置。
附余考证
代赭石
内容:方称研末。真金汤下。治小儿惊症。纲目载一儿泻后。眼上。三日不乳。将危。有
名医曰。慢惊也。宜治肝。水飞代赭石末。每用半钱。冬瓜仁煎汤调下。果愈。考冬瓜仁研
末服。补肝明目。故用煎汤。此更简易。附记便用。
附余考证
粳米
内容:粳同 。稻粘者为糯。不粘者粳。入药。晚粳良。其早熟者为 。纲目另列。云气温
。主温中除湿。先秋登场。江淮间于糯之外。统名为 。不复称粳。于此种早 。谓之白稻
。以其米色独白。本草列稻粳 三种。稻即糯。盖专称糯为稻也。
附余考证
神曲
内容:红曲 神曲出药性本草。用白面合药汁。取配六神。于诸神聚会日作之。故名红曲。
出丹溪补遗。用粳米造。以入酢醢。鲜红可爱。二曲制法。俱载纲目。
附余考证
生姜
内容:旧附干姜下。纲目始分出另列。且云。食姜久。积热患目。病痔人多食兼酒立发。痈
疮人多食则生恶肉。是皆昔人所未及。所谓好而知其恶者此也。
附余考证
干姜
内容:造法。以老姜水浸三日去皮。置流水中六日。更刮皮净。然后晒干。置瓷缸中。酿三
日乃成。以白净结实者为良。又名白姜。纲目言孕妇不可食。恐使胎内消。以其性热而辛散
也。入药宜炮黑。本经云。生者尤良。盖指上文湿痢诸病。东垣云。生则逐寒邪而发表。炮
则除胃冷而守中是也。六地产姜。药肆所货。或连皮略晒。尚带泥沙。正纲目生姜后附载干
生姜者。汤液本草于生姜称气温味辛。气味俱轻阳也。谓姜屑比之干姜则不热。比之生姜则
不湿。姜屑即干生姜也。于干姜称气热味大辛。味薄气浓。阳中之阳也。姜附四逆理中等汤
用之。则不独生姜干姜有别。即干姜干生姜。未可概施明矣。
附余考证
白胶
内容:即鹿角胶。药性本草谓白胶一名黄明胶。非是。黄明胶乃牛皮胶也。
附余考证
阿胶
内容:一名传致胶。本经阿胶。煮牛皮为之。今世惟重乌驴皮。疗风胜诸胶。必用乌者。取
色属水以制热则生风之义。贵阿井者。以济水所注清而重。其性趋下。故治淤浊及逆上之痰
。
糯米粉炒成珠用。然真者难得。或依法汲咸苦井水。自造用可也。并造白胶法。俱详纲目。
附余考证
石蜜
内容:即蜂蜜。以生山石中。色白如膏者良。今用河南白蜜。盖采梨花酿成。殊胜他产。纲
目果部别载石蜜。即今冰糖也。
附余考证
紫河车
内容:古之本草。不分部类。于人仅用发皮。海藏汤液。旁附人尿。亦不立人部。盖药本
人胞。重在人也。用之及人。且列人部。失则已甚。人胞创自陈氏拾遗。纲目虽收而未以为
是
。引崔行功只言治人之虚失痨瘵偶用之。崔行功云。炮炙入药。令儿惨夭。于心何忍。濒湖
又言吴燮山大造丸用此。然诸药皆平补。内即无人胞。亦可服饵。今吴门郭氏论此方。谓如
阴
虚精涸。水不制火。发为咳嗽吐血。骨蒸盗汗等症。属阳盛阴虚。服此耗将竭之阴。为患非
细。夫病未甚不必服。病既甚又不宜服。则后之纂述者于此药此方俱逸之可也。
附余考证
附考
内容:药性本草 宋掌禹锡谓药性论四卷。多与本草戾。未知何人撰。纲目云。即药性本草。
甄权
着也。甄权当唐太宗时。年一百二岁。帝临访药性。因上此书。按唐书权本传。贞观中权已
百岁。太宗幸其舍。视饮食。访逮其术。擢朝散大夫。寻卒。年一百三岁。所撰脉经针方明
堂等图。传于时。其弟立言亦精医。艺文志载甄权脉经一卷。针经钞三卷。针方一卷。明堂
人形图一卷。甄立言本草音义七卷。又本草药性三卷。古今录验方五十卷。则药性属立言。
然多一卷。恐并非立言本。纲目实指甄权。未稳。不若但称药性本草也。
卷帙次第 古本但列上中下三品。不分部类。自后各家编次不同。纲目先水火土金石。
解要
曰草。曰木曰苞。木。曰金石。曰人。曰兽。曰鱼虫。曰果。曰菜谷。今改编先草木。药之
本也。次竹。竹说文以草名之。其实非草非木。自为一种。解要依纲目称苞木。不若竟称竹
部。次果实。盖不离乎草木。次金石。古本草首金石。固药所重也。次谷菜禽兽虫鱼。强半
日用所需。兼属已疾。人则依纲目最后。纲目谓由贱至贵。愚意药物已多。必欲近取诸身。
以其余焉者可。今姑仍旧。且去紫河车。进人中黄。称近余附载。庶几稳当也。
附余音训
诸药
内容:药有五形。(金木水火土即五行)五气。(香臭臊腥膻)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味。(酸
苦甘辛
咸)五性。(寒热温凉平)五用。(升降浮沉中)凡使用。别阴阳补泻。酌君臣佐使。不待言
矣
。凡作汤液。用水各别。火欲缓。恒令小沸。利汤欲生。补汤欲热。凡用诸香诸角丹砂芒硝
蒲黄阿胶等。须另研。俟汤熟去 。纳入和服。加酒亦然。凡服药。疾在胸膈以上者。食后
服。在心腹以下者。食先服。在四肢血脉者。宜空服而在旦。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凡
云等分者。多寡相等。云方寸匕者。匕匙也。匙挑药末。不落为度。正方一寸也。刀圭者。
寸匕十之一也。一钱匕。匕大如钱者。五匕。将五铢钱取药。仅当五字不落。盖一钱之半。
又云一字是也。一撮者。四刀圭也。
兹于解要内药。及制方同用之药。宜音释者。并列之。
何首乌同诸药治血痢。内有草石蚕(见本草纲目菜部。即甘露了。气平。主除风破血。和五
脏。虫部另有石蚕。生溪涧石上。一名石蠹。气寒。主五癃石淋。除热解结。石部又有石蚕
。生海岸。状如蚕。其实石也。气热。主石淋血结。治金疮。三者世皆罕用也。)葳蕤(音威
蕊。)紫菀(宛郁二音。别有白菀。)秦艽(音交。以根作罗纹相交结者良。故名。)柴胡(柴旧
作茈。茈别音紫。在此自读柴也。)硝(入水即消。又能消化诸物。故名。俗作硝。)山楂(俗
作查。)牡荆子(即黄荆。与叶如杏之蔓荆异。)饴(音移。米糖也。)饧(徐盈切。即饴也。
)香薷(音殊。此读柔。本作茅。)茹芦(音如闾。茜草也。)凡使黄柏地黄忌铁器(二味。肾经
药也。钱仲阳曰。肾有补而无泻。又曰。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肾乃阴中之少阴为涵养
真元之水脏。忌铁。盖防伐木泻肝。恐子能令母虚也。)赝品宜辨 龙骨(古矿灰充。)麝(荔
核搀。)轻粉(石膏搀。)藿香(茄叶搀。)黄精(莱菔搀。)郁金(黄姜充。)防己(木通充。)款
冬(枇杷蕊充。)阿胶(广胶入荞麦面充。)麒麟竭(松脂搀。)龙脑香(番硝搀。)肉苁蓉(盐松
梢充。)虎骨(驴胫充。)元胡索(小半夏煮黄充。)草豆蔻(草仁充。)南木香(西芎充。)钟乳(
煮令白。)细辛(水渍使直。)当归(酒洒取润。)枸杞(蜜拌令甜。)琥珀(旧用鸡子鱼 伪造
令更能吸芥。或云枫脂为之本具粘性也。)人参(赝品不止荠尼。近有首尾真参。中插土参
。曾被欺。咀试味带苦辣也。)此外未易枚举。宜细察之。方免因误致损也。
附余音训
诸症
内容:无病服药。如壁里添柱。盖药性各偏。周礼医师掌医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是也。信如节嗜
好。慎寒暑。夫复何患。谷茗果蔬。尽堪颐养。参术虽良。亦姑舍是。否则六淫之邪。乘虚
而入。疾乃未免。而药始奏功。仲景于伤寒着一百一十三方。于杂病着金匮要略廿有二门。
备矣。今叶先生于二书。阐微辨惑。别开生面。称南阳经解。又有删补慎斋遗书。诚沧溟
之慈航。中宵之宝炬。学人熟读而精思之。庶临症了如。而无昧于施治也。今姑要所及诸症。
音释以便读者。
(音漏。)痹(音秘。详素问痹论。灵枢周痹篇。周痹。遍身痛也。俗作痹误。痹音脾。
雌鹑也。)痉(擎上声。风强病。俗作 误。 音炽。恶也。)疸(音旦。黄病。症有五。)痿
(音威。实痹虚痿。痹宜行气胜湿。痿宜清燥滋阴。) (同 。足肿也。)挛(音鸾。手足拘
曲。)末疾(末。四肢也。风淫末疾。见左传。)瘰 (音裸历。筋结病。)怔忡(音征冲。)症
瘕(音征加。下焦之疾。见于脐下。妇人多有之。别有症字音止。亦肠病。)三虫伏尸(解要
但云湿
热所化。理甚正。)疡(阳音。)疝瘕(疝音讪。阴病。此音异。心痛曰疝。女子多此疾。)衄
咯(音 各。) (音碧。一足废曰跛。两足废曰 。)疰(注音。)哕(渊入声。有声无物。气
逆病也。) 溏(上音木。即鸭溏。)梦寤魇寐(寐息也。寐觉而有言曰寐。谓梦而寤魇于寐也
。盖火起于下而痰闭于上。心血亏而神失守。非真有异物作祟也。)痰饮(痰有六。湿热风寒
食气。饮有五。支留伏溢悬。皆生于湿。然金匮但称饮有四。痰悬溢支。姚注。谓留饮即痰
饮也。支饮不得息。支者如果在枝。旁而不正。其人喘满冒眩。有碍呼吸。故云不得息也。
)螈 (音炽纵。即搐搦也。音竹诺。) (同 。音颓。) (音僻。即下利也。)癃(音隆。
小水不利也。)皮水风水(脾虚不能制水故也。详金匮。)血泣(泣同涩。) (音匿。食肛小
虫。) (音炮租。酒赤鼻也。) (音抉。)沃(音屋。水从上溜下曰沃。) (音腻。滞也
。) (同 。音干。面上黑气。)疠(本音例。又言赖。即癞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