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克里希那穆提作品集 >

第3章

克里希那穆提作品集-第3章

小说: 克里希那穆提作品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作?如果不是,那么先有什么?部长:我已经开始知道你要说什么。我的第一
个反应就是惊讶。看清楚这么多年来,在工作上我到底在干些什么事,真是令我
惊讶。这是我第一次面对你所谓的实相。我向你保证这并不愉快。如果我可以克
服这种不愉快,那么,也许我会看清楚真正重要的事情,然后很自然地依循这些
重要的事情来工作。不过,我现在还是不清楚到底是先有工作,还是先有别的事
情。克:为什么不清楚?要看清楚事情,是时间问题?还是意愿问题?“不想看”
的想法会随着时间消失吗?你之所以看不清楚,不就是因为你不想看清楚?你不
想看清楚,不就是因为看清楚了,就会推翻你固定的生活模式?如果你能够觉察
到自己故意在拖,是不是马上就清楚了?造成混沌一片的,就是逃避。部长:我
现在很清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是物质以外的事情。也许我该做的就是我一向在
做的事情,只是精神不一样就是了。

    /* 8 */ 第二部分:谋生之道世界是个人内在的投射

    《最初与最后的自由》,第三章要想了解问题,我们的心不但要完全的、完
整的了解整个问题,而且要能够敏锐地追踪问题,因为问题从来就不是静态的。
不论是饥饿问题、心理问题或者任何一种问题,永远都是新问题。任何一次危机
都是新的危机,所以,要了解问题,心必须永远新鲜、清晰、敏于追踪。我想我
们大部分人都了解内在革命的迫切性,有了内在的革命,我们才能够使外在、使
社会产生彻底的转变。不论是谁,只要有严肃认真的意图,都会思考这个问题。
怎样才能根本的、彻底的改变社会,这是我们的问题。没有内在的革命,外在的
转变则更不可能。由于社会一直都是静态的,所以,任何的行动,任何的改革,
如果没有内在的革命,都将随之变为静态。所以,如果没有内在不断的革命,就
毫无希望可言。因为,没有内在的革命,外在的行动都是老套,都是习惯。从你
和别人,你和我的关系产生的行为就是社会。这样的社会会变为静态。只要缺乏
内在不断的革命,缺乏创造性的,心理的转变,这样的社会就没有生生不息的性
格。因为缺乏内在不断的革命,所以社会总是越来越静态,越来越僵化,所以也
一直很容易破裂。你和你外在一切痛苦混乱的事情有什么关系?这些痛苦混乱的
事情当然不是自己发生的,那是你和我制造的,不是什么资本家,也不是什么法
西斯灼造的,而是你和我在我们的关系中制造的。你内在有什么,都会投射到外
在,投射到世界。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想什么,感受到什么,你日常生活的所作
所为,都会投射到外在。这一切就构成了这个世界。如果我们内在的悲惨、混乱,
经过投射,这一切就成了世界,成了社会。因为你我的关系、人我的关系就是社
会,社会就是我们关系的产物。所以,如果我们的关系混乱、自我中心、狭隘、
小格局、局限于民族,那么,我们就会投射这一切,因而造成世界的混乱。你怎
样,世界就怎样,所以你的问题就是世界的问题。这个事实既简单又基本,不是
吗?但是,不论是我们和某人的关系或某些人的关系,我们好像都忽略了这一点。
我们一直想借着制度,借着观念或价值观的革命,来改变事情,却忘了创造社会
的就是你和我。你和我依我们的生活方式,制造了混乱或秩序。所以我们必须从
自己身边开始。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注意平常的自己,注意我们平常的念头、感
情、行为,这一切都会显现在我们谋生的态度,显现在我们和观念或信仰的关系
上面。这一切就是我们平常生活的内容,不是吗?我们都很关心谋生、找工作、
赚钱。我们都很关心自己和家人、和邻居的关系。我们都很关心自己和观念、信
仰的关系。这样,如果你仔细检查你的职业,你就会发现你的职业根本是从嫉妒
出发,你的职业不只是谋生的手段。社会的构成就是一个不断冲突、不断变迁的
过程。社会是从贪婪、从嫉妒出发的,例如嫉妒上级,职员都想当经理,这表示
他关心的不只是谋生问题,不只是生存的手段,而是地位和声望。这种态度当然
会破坏社会、伤害关系。但是,如果你我关心的只是谋生,那么我们就会找出正
确的谋生方式,找出不是由嫉妒出发的谋生手段。在人我关系里面,嫉妒的破坏
性最强,因为嫉妒意味权力欲,意味追求地位的欲望。嫉妒最后就是走向政治。
嫉妒和政治两者关系密切。普通职员想当经理,就会成为制造权力政治的因素,
权力政治则制造战争。所以他必须间接为战争负责。

    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孟买,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四日

    问:我是学生。还没听过你讲话以前,我书读得很好,也很用心要追求前途。
但是,现在这一切都没有用了。现在我已经对功课完全失去兴趣,也不想追求什
么前途。你的话好像很吸引我,可是却做不到。这让我很迷惘。我要怎么办?克
:先生,是我使你迷惘的吗?是我让你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没有用吗?如果我
是你迷惘的原因,那么你实际上一点都不迷惘,因为,只要我一走,你就马上回
复以前的迷惘或清明。但是,如果这位先生是认真的,那么,真正的情况是,他
听了我的话以后,开始觉察到自己的行为。他现在已经看出自己所做的事情,也
就是努力读书创造前途这一回事,是很空虚的,没有什么意义。他很迷惘,不是
我使他迷惘,而是听了我的话以后,他开始觉察到人间的状况,觉察到自己的状
况、自己和人间的关系。他已经觉察到追求前途这一回事的徒然、无用。他觉察
到这一切。这不是我让他觉察的。我想,最先要明白的是,因为听、因为看、因
为观察自己的行为,所以你才发现自己。所以这发现是你自己的发现,不是我的
发现。如果是我的发现,那么我一走,这些我也就带走了。但是,这种事情是别
人带不走的,因为,那是你自己弄明白的。你观察自己的行为,观察自己的生活,
然后你发现追求前途实在是徒然。这样,因为迷惘,所以你说:“我要怎么办?”
你到底要怎么办?你还是得继续读书,不是吗?这一点很清楚,因为你总得从事
一种职业,一种正确的谋生之道。你了解吗?请务必听清楚。你必须用正确的方
法谋生。社会建立在谋取、贪婪、嫉妒、权威、压榨上面,所以内部自然动荡不
安。所以,如果一个人对宗教问题还认真的话,那么,法律这种职业就不适合他。
他也不适合当警察或军人,军人显然是杀人的行业,这里面不管是攻击还是自卫,
都无不同。军人就是随时准备杀人,统帅的作用就是随时备战。

    /* 9 */ 第二部分:谋生之道老师真正的作用在哪里

    这样说来,如果这三种职业都不正确,你要怎么办?这一点你必须自己思考,
不是吗?你必须弄清楚到底自己想干什么。不要依靠父亲、奶奶、教授或什么人
告诉你做什么。然而,“弄清楚自己想干什么”又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弄
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不是吗?只要你做的事情是自己喜欢的,你就没有野
心勃勃、没有贪婪。你不是在追求名声,因为,光是“喜欢”自己做的事,这样
的喜欢本身就已经够了。那种爱里面不会有挫折感,因为,你追求的不再是自己
欲望的满足。但是你要知道,所有这一切都需要相当深入的思考、相当深入的探
讨、沉思。不幸的是,这个世界的压力太大了,这个“世界”,指的是你的父母、
祖父母,你周遭的社会。他们都希望你成功、他们都希望你符合成规、他们教育
你,希望你和他们一致。但是,整个社会却是建立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夺取、嫉妒、
自以为是和侵略上面。你如果非常实际的、不讲理论的,自己好好观察一下,你
就知道,这样的社会必然会从内部开始腐败。看清楚这些,你就会知道如何从自
己喜爱的事情,建立自己的立身处世之道。这样也许会和目前的社会冲突,但是,
又何妨?社会基本上就是建立在顺从、夺取、追求权力上面,而宗教之人、追求
真理之人,就是要反叛这样的社会。他没有和社会冲突,而是社会和他冲突。社
会绝不会接受他,社会只会使他成为圣人,然后开始崇拜他,然后毁了他。所以,
这位学生听了我的话以后疑惑了。但是,如果他不逃避这个疑惑,如果他不跑去
看电影、去寺庙里祈祷、看书、去找什么上师——逃避这个疑惑,然后弄清楚他
的疑惑是怎么生起的。又如果他能够面对疑惑,探讨的过程又不落入社会俗套,
那么他就是真正宗教之人。我们需要这样的宗教之人,因为是他们这种人在创造
新世界。老师真正的作用在哪里?《论生活》,第三十一章

    山谷里种满了榕树和柳树。下过雨后,整片山谷绿意盎然,生气勃勃。天空
的阳光又强又辣,可是树阴下却非常凉爽。老树树影深黑,树干直耸云霄。山谷
里鸟多得令人吃惊,它们飞过来栖息在树枝上,就看不见了。此后的几个月也许
不会再下雨,但是,眼前这个乡间翠绿安详,水井丰满,土地充满希望。腐败的
城镇远在这个山区之外,但是附近的村庄却又脏又乱,村民挨饿受冻。政府毫无
作为,村民也不在乎。他们身上其实有一种美,一种愉悦,但是他们看不到这一
点,也看不到自己内心的富足。他们有这么多可爱的地方,可是却呆滞而空虚。
他是老师,薪水不多,却要养个大家庭。他很关心教育,他说他有时候很勉强才
完成一些目标。他总是尽量努力,贫穷倒不是麻烦。粮食虽然不是很充足,但是
够吃。他的学生在学校里自由的受教育,偶尔也吵吵架。他精通本科,但是也教
别的科目,他说这些科目只要学生有智力,谁都可以教。他一再强调他非常关心
教育。老师:老师的作用在哪里?克:老师只是传授知识、资料而已吗?老师:
至少要这样。任何一个社会,小孩子都应该按照个人资质,为日后谋生做准备。
老师的作用,一部分就在于传授知识给学生,让学生到时候找得到工作。另外,
老师的作用,也许在于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社会结构,学生必须准备面对生活。
克:没错,先生。不过,我们不是要讨论老师的作用吗?老师的作用只是让学生
职业生涯成功吗?老师不可以有更大更高的意义吗?老师:当然可以。不说别的,
他可以当学生的典范。他的生活之道、行为、态度、仪表都可以影响学生、激励
学生。克:老师的作用就是作学生的典范吗?我们的典范、英雄、领袖不是已经
很多了吗?“典范”是教育之道吗?教育的作用不正是帮助学生自由、创造?不
论内在还是外在,因袭、一致,有自由可言吗?鼓励学生效法典范,不是把恐惧
隐藏得更深、更微妙吗?老师一旦成为典范,这典范不正是会塑造、扭曲学生的
生活吗?这样,你不就是在鼓动他的实然和应然永远冲突吗?老师的作用不是要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实然吗?老师:但是老师必须引导学生走向美好而高贵的生
活。克:要引导,你就必须有所知。但是你有所知吗?你知道什么?你知道的东
西都是从偏见之幕学到的。那偏见之幕就是把你变成印度教徒、基督教徒的种种
制约。这种引导只会造成更惨痛的痛苦、流血。今天全世界所见莫非如此。这样,
老师的作用,不就是帮助学生在知识上解除这一切制约,让学生能够深刻而完整
的碰触生活,没有恐惧,也不愤世嫉俗吗?愤懑是理智的一部分,不过理智却无
法轻易就抚平愤懑。欲求的不满倒是很快就可以消除,因为它想完成的只是老掉
牙的欲求行为。因此,老师的功用不正是要去除所谓引导、模范、领导这一类虚
荣的假象吗?老师:这样的话,至少老师可以激发学生从事伟大的事情。克:又
来了,先生。你不是指责问题指责错了吗?如果你当老师只是灌输学生思想和感
情,那你不是要他们在心理上依赖你吗?你要当激发他们的人,他们仰望你如同
仰望领导或理想,这当然就是依赖你。依赖不就助长恐惧吗?恐惧不就影响理智
吗?老师:但是,如果老师不当激发学生的人,不作学生的模范或引导,那么老
师的功用到底是什么?克:你不作这些人的时候,你是什么?你和学生的关系是
怎么一回事?之前你和学生有什么关系?你和他的关系是建立于他有益的事物上
面,建立在他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上面。你是老师,他是学生。他听你的话做事,
你以自己所受的制约影响他。所以,不论有意或潜意识,你都在按照自己的形象
塑造他。但是,如果你不再影响他,于他而言,重要的就是他自己。这就是说,
你必须了解他,而不是要求他了解你或你的观念。你的观念,不论如何都是虚假
的。你了解他,这样,你要处理的就是实然的一切,而不是应然的一切。老师如
果将每一个学生都当作独立的个体看待,不拿学生彼此比来比去,他就不再关心
制度或方法。他只关心怎样才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内外制约的影响,然后
在理智上毫无所惧的面对生活的复杂,不再在眼前已经乱成一团的生活上再制造
问题。老师:但是你这样不是给了老师能力所不及的任务吗?克:如果他做不到
这一点,为什么还要当老师?你只有把教书当作一种职业,你的问题才有意义。
因为我觉得,对一个真正的教育家而言,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

    /* 10 */第二部分:谋生之道在丑陋的世界上保持清明

    瓦拉那西,一九六二年一月十二日问:经过一天的工作,我们的心就累了。
我们还要做什么?克:这个问题就是:经过一天那么多烦心的事,自己所剩时间
已经不多,还能做什么?你们知道,我们整个的社会结构都错了,我们的教育制
度实在很荒谬。我们所谓的教育其实只是反复灌输、记忆、临时抱佛脚。一个人
成天努力着要成为科学家,成为专家,成为这个家那个家,这样一个人一天有十
三个小时心里面都在挂念一件事,这样的人怎么悠闲得下来谈创造?不可能的。
四十年来,五十年来一直在当科学家、当官、当医生,当你所当的人物,那么另
外一个十年你怎么可能会没有制约?怎么可能会不能干?所以,我们的问题其实
是,我们有没有可能每天上班,当工程师、当肥料专家、当教育家,可是整天,
每一分钟,我们的心依然敏锐、活泼?这才是问题所在,不是什么一天终了,内
心怎样才会宁静。你从事土木工程,你有某种专长——你不得不。社会很需要。
你不能不上班。那么,你有没有可能一面工作,一面又能够不卷入所谓社会这个
怪物的转轮上面?我无法告诉你答案。我说那是可能的——不是理论上可能,而
是实际上可能。没有中心就可能。正因为有可能,所以我们才要谈。试想如果一
个耳鼻喉科专家已经开业五十年,那么,他的天堂在哪里?他的天堂显然在人的
耳鼻喉里面。但是,他有没有可能一方面当个第一流的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