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日暮东陵:清东陵地宫珍宝被盗之谜 >

第35章

日暮东陵:清东陵地宫珍宝被盗之谜-第35章

小说: 日暮东陵:清东陵地宫珍宝被盗之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徐源泉挺了挺腰杆,面带严肃地说道.“回去告诉魁元,蒋总司令此次来京,主要的是借祭奠先总理之名,决定裁减军队之事,大概明后天这个裁军会议就要召开。蒋公介石先生的意思是,北伐已经完成,全国将要统一,民众极待休养生息,目下,最紧要的间题就是裁军。”
“要裁减哪些军队?”谭温江一听裁军,心中不安起来,焦急地问道。
“哈、哈· · ,,二”徐源泉轻轻地笑了两声道:“此事尚无定论,但事情已明摆着了。那就是冯、李、阎的3 个集团军。”
“那我们不在其中了?”谭温江又间。
徐源泉依然不紧不慢,面色冷冷地说:“不但要在其中,恐怕要首当其冲了。”
“哦?! ”梁朗先、谭温江大惊。.
“事情很明显,蒋先生是故意削弱旁系军事势力而独扩大嫡系,作为直鲁联军的旧部,命运是可想面知的。好在有我这个老头子在这里顶着,会尽力与他们周旋的。回去告诉魁元弟,不管出现何等情况,都要设法保住我的这支力量,只要我的人还在、枪不减,总会有地盘的。同时也劝他严格管束军队,好自为之。”徐源泉说到这里,从椅子上站起身,梁朗先、谭温江也知趣地起身告辞。待两人跨出门槛时,徐源泉又叮嘱一句:“刚才的谈话非同儿戏,除让魁元一人知道之外,不能对其他的任何人讲,二位明白便是。”梁、谭二人点头答应,遂告辞而去。
路上,梁、谭二人坐在同一车中默默无语,徐凉泉所透露的消息,无疑是个噩耗,看来十二军近两万名弟兄已成为鱼肉,任凭蒋
274 /日春东陵
介石随意切割了。时势既然如此凶多吉少,那么东陵盗掘一事无疑要加紧行动。当然,目前二人一时还难以完全明白为什么徐老头子要向他们透露这样一件尚未公开的军事秘密。其实就徐源泉而言,他知道自己非蒋介石的嫡系,指望看家的班底还是孙殿英的部队及其它少量的杂牌军,这样故意透露的目的,无非是在警告孙殿英的同时,又有些拉拢罢了。
梁谭二人几乎各自想着心事,车子驶人中国饭店,他们要在这里住下,好做下一步关于探访东陵地宫葬宝图的行动。
当天下午,梁朗先带了一名侍卫,便衣打扮来到了地安门外一条狭窄的胡同,待拐过几个弯,进入了一座小巧精致的三合院。这是梁朗先早年在京时很要好的一位何性太监的私宅,何太监早年曾侍奉过慈禧,跟李莲英关系非同一般,想来他应知道帝后随葬珍宝的情况。
出来迎接的是一位40 多岁的太监模样的男人、等问了梁朗先的姓名和大体经过,这男人便回到后边的房子向何太监作了通报。尽管何太监久病缠身,行将就木,但闻梁朗先前来拜访,异常兴奋,挣扎着从床上坐起来,让这位男子搀扶着,步履踌珊地来到前房的客厅。’‘学卿〔 梁朗先的字),你可想煞我了。”何太监传出了沙哑而尖厉的声音。
梁朗先被这多年未能听到的怪诞的声音和何太监那满头飘散的白发以及那张核桃皮一样干瘪、黑瘦又有些枯黄的极其丑陋不堪的脸吓了一跳,他本能地从座椅上站起身迎了上来,没有作拱,但却悲喜交集地拉住了何太监那双像冬天的树枝一样干瘦粗糙的手。
一阵短暂的寒暄,何太监诉说道:“咱俩自上次分别,一晃十几年过去了,现在我已经成了快要死的人了,要不是我的义子整天服侍左右,怕再也难跟您见上一面了。”何太监有些伤感地说着,示意
第五章军部密谋/275 
身边搀扶的那位太监模样的男子:' ‘来,快给你梁爷请安。”梁朗先抢步向前,连称不敢当,然后将何太监扶到椅子上坐就。
当两杯香茶端上来后,梁朗先吩咐跟来的侍卫将携来重礼的礼单呈上,何太监早已成为落魄之人,见这梁朗先突然送来如此贵重的礼物,在揣测之中又有几分不安和感动。
梁朗先并不马上提出东陵的事,他的话题总是在何太监当年宫廷生活中最荣光的那一段.以及两人交往中最值得令人回忆的事中打转,这让处于孤独、寂寞、甚至绝望中的何太监陡感温暖和幸福,两人自是越谈越投机。
眼看日落西山,梁朗先让侍卫到门外的饭馆叫了几个像样的莱,打了几斤好酒,表示晚上继续和这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唠叨几句。当这一切置备齐全,每人的肚中增加了几两火辣辣的烧酒后,梁朗先开始按事先的计划,一步步向正处于兴奋状态中的何太监进逼了。
话题极为巧妙和自然地转到慈禧和东陵上来。随着梁朗先好奇的提间,何太监滔滔不绝又略带显耀地谈道:
“慈禧老佛爷的定东陵,那修的才叫派呢,用的石料来自京西房山县,大理石汉白玉来自云南大理,砌陵用的‘澄浆砖’来自山东临清,有的砖瓦来自江南苏州。整个陵寝使用的铺地砖,要用桐油事先浸泡数月,连砌墙用的灰浆,都是用糯米汁拌和的,并且每砌一段就用又厚又长的铁条揽固,故此,老佛爷的陵寝可谓坚厚无比,固若金汤了。”何太监说到此处,又“滋”地声喝了盅酒,刚要继续说下去,梁朗先插话问道:“那就是说老佛爷的陵寝是不伯被外人盗捆的了?〃 
何太监听罢,哈哈笑了两声道:“那到未必,你没听有句民间话语,叫做自古以来,未有盗不开之陵墓。秦始皇的陵都能被项羽盗
276 /日暮东陵
掘,何况老佛爷的陵墓。正因为如此,老佛爷生前曾对几个管事的太监谈起过自己死后葬仪之事,每当说及前朝许多皇凌都遭后人盗掘,地宫所藏的珍宝不仅被人盗走,陵墓主人还要受劈棺扬尸之惨剧时,慈禧老佛爷这不可一势之人主,也不寒而栗。有一天,我正在老佛爷身边小心地伺候她,谁知她突然问我和身边的同伙道:‘你们说这陵寝地宫除修得分外坚固,还有啥法子可使陵寝永保无恙呢?〃 ; 
“听了老佛爷的话,我壮起胆子回察道:‘老佛爷容察,佛祖释迩牟尼曾说:人有三种毒,第一是贪,第二是慎,第三是痴。嗅和痴都是有治的,惟独人的贪心却是永远没有止境的。中国的葬仪风尚一向提倡厚葬以明孝,故历朝帝后带去地宫的珍宝也越来越多。而当本朝一旦失势后,就会有歹徒暗生邪念,铲墓拆庐。自秦末项羽掘始皇凌之后,二十三朝的皇陵,至今没剩几个完好的,正所谓夭下无有不可掘之陵墓。若想让陵寝永保无恙,唯一的万全之计就是薄葬,千万不要厚葬,厚葬只是一时之光彩,却由此埋下隐患的种子。关于此事,我闻汉代宰相张释之有几句谏汉文帝的话,说得甚好。他言‘使其中有所欲,虽固南山终有隙;使其中无所欲,虽无石撑又有何憾耶!’这句名言就是说,如把许多惹人眼红的财宝埋在地下,就是把坟墓浇成一座铁山,也会遭人盗掘失掉,要是棺材中没有什么道钱的东西,即便是将棺撑摆在大道两边,也不会有人来撬它。”说到这里,我望了一眼老佛爷,暗中窥视其喜怒,想不到慈禧听罢,半夭没有吭声,然后将那张黄脸蓦地往下一沉,说道;你这话好像是说大清朝气数已尽.江山难保了?说完又冷笑了两声,我一看这阵势,知道大事不好,又斜眼看李莲英的脚由原来的外撤突然改成里收,这是我们私下里规定发现老佛爷发怒的信号。只有到了这时、我才在心中暗恨自己言多必失,惹来横祸。不觉汗流如注,衣裘皆湿。为消除慈禧心中的杀机,我‘哪通’一声脆倒在.一~备~二声产+二,召盛门,。 ' 。 .爪曰门口月J 曰.肠门口门翻.。 … U 巾曰口山口山已.d 心协目口口川卜乍口J 。 ; 。 。 。 。 ; 。 ,刁口口口匕州月月味..护~-一二
第五章军部密谋/277 
老佛爷的脚前,不住地磕头求饶。”
“后来咋办了?”梁朗先像听一段惊险故事似问道。
“后来老佛爷不再理我,只是扭头间在旁边站着的大总管李莲英道:‘小李子,刚才他的话你听见了,他劝我归西时什么也不要带,你说这还成大清朝的体统吗?古人都有玉能生寒,金能抗火的说法,都葬用了金楼玉衣,我倒像个叫花婆子一样去见大行皇帝,行吗?”何太监说到此处,又喝了一盅酒,故意卖关子一样瞅着梁朗先。
“那李莲英咋说?”梁朗先问道。
“畴!”何太监放下酒盅,抹了下嘴,说道:“这李大总管是何等聪明之人,他立刻瞪了我两眼,又在我的屁股上瑞了一脚,嘴里说着让我滚起来,免得让老佛爷看着生气。我知道,他这是暗中救我,就赶忙跪爬到一边直起身不再吭声,这事就算过去了。只见李大总管讨好地对慈禧说:‘老佛爷别听他胡说什么厚葬、薄葬的,依奴才看,老佛爷定能长生不老,即便有那么一天修练成仙,在这宫中居得烦闷了,要到西天佛祖那里待几天,也要比祖上哪位天子都要风光阔气,才能显得出我大清的威风和气派。老佛爷尽管放心,您走后一切有奴才料理,奴才愿把老佛爷在宫里宫外用的、穿的、玩的、喜欢的,挑拣最好的统统给老祖宗带去,让老祖宗到了西天极乐世界,也要做一个比佛祖释迎牟尼还要显贵漂亮的神仙。’慈禧听了李大总管这番花花言语,那张绷着的蜡黄脸迅即转怒为喜,直夸李大总管会说话,懂她的心呢!〃 
梁朗先听到这里,连忙将话题扭转到自己图谋欲求的事情上来,故作惊奇和新鲜地问道;' ’那慈禧死后,她的地宫里到底葬了些啥样的宝贝?〃 
何太监显然已有几分醉意,由于多少年没有这样的机会倾诉心中的衷肠和生活的悲苦,见梁朗先如此真诚、热情地便听自己的
278 /日暮东陵
谈吐,精神越发兴奋,不免故弄玄虚地说道:“喀!那随葬的宝贝可就多了去了,数也数不清,整个大清国的家产差不多全让她带入东陵地宫了。先不说那棺棒内的宝贝,就是在棺撑之下那口金井中,还葬有慈禧老佛爷生前所佩戴的价值连城的十八颗珍珠呢!〃 何太监说到此处,又瞪着醉意朦胧的眼睛间道:“这金井你懂不懂?〃 
“只是听说,没见过实物,不太懂。”梁朗先回答。
“这皇家陵寝中,每一座陵墓的地宫中,都有一口’金眼吉井’; 这井里的水,不管早季或是雨季,永不干禧,也不外流,故此称不竭不溢的金眼吉井。有这样的井水镇着,放在上面棺撑中那帝后的尸骨才永不腐烂。为了表示对这金井的感谢.墓主人都事先把最心爱、最敬重的物件放入井中,算作回报天地之恩。慈禧老佛爷生前,对金井穴位中的物件安放格外看重,当定东陵地宫完工后,她选了一个黄道吉日,由侍卫大臣、太监、官女簇拥着来到东陵,亲自视察地宫工程。当监工大巨把地宫中金井的盖子开启后.老佛爷两眼望着空洞洞的井底,一时性起,轻轻挽起衣袖,把右手腕上佩戴的十八颗珍珠手串摘下来,放到了金井里。刹时,整个金井散满了道道光芒,几乎能在黑暗的地宫中照见老佛爷的人影。l ’慈禧满足了平生的夙愿,了.却了一件大心事之后,回到了北京。可她每当梳妆打扮时,看到手腕上的珍珠手串不见了.就像丢了魂似地六神无主,七窍堵塞,渐渐后悔不该把如此珍贵的稀世之物过早地放入金井之中,遂产生取回来继续享用的想法。可老佛爷又一寻思,当时这珍珠放人金井时,是乞求佛祖保佑来世吉祥的,如又半路取回,岂不显得自己心底不诚?再说,当时好多侍巨、太监、宫女都在场,若取回手中,不但得罪了佛祖,也会遭到外人的耻笑。在欲罢不能,欲取还难的情势中,老佛爷思来想去,终千找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她暗中派了一位心腹侍卫,持她的密谕,披一,J ; ; ? ‘曰~甲曰口口月,一,山七~… ? ? 。 ' ' 。 -一~。 ; … ~甲曰叫一,一尸.山,。 ; ; 。 。 。 ; ; .、一。~
第五章军部密谋/279 
星戴月,日夜兼程来到了东陵。在陵寝内务府朗中、员外郎、主事、兵官等人的帮助下,重新打开定东陵地宫的大门,揭开金井盖,取出了那串光芒耀眼的珍珠手串;经过一番慎重的包裹之后,侍卫连夜赶回京城向慈禧报喜请功去了。
“慈禧看到失去的珍珠手串又回到自己手中,更加珍借看重,但总不好意思戴到手腕上,只是放在寝室的密柜中,有时独个儿拿出来偷偷看几眼,摸搓几下,然后又小心地藏起来,从不示人。事隔多年,有一次慈禧在宫中接见外国使节夫人,为显示自己至尊至贵的地位,慈禧命太监把自己收藏的古元陈设全部摆出来,供洋夫人参观。一性起之中,连同那件秘藏了多年的十八颗珍珠手串也一并摆了出来,之后又戴在手腕上向洋夫人炫耀,直把这群外国人惊得连连击节叫好。这次事件之后,慈禧那珍珠手串的秘密又泄露了出来,一时引起群臣的非议。慈禧闻听后,也觉得这份珍宝既然已献给了佛祖地神,怎能再继续享用呢?想到这里,不得不派人又将这串珍珠偷偷放回东陵地宫的金并之中了。
“除金井中的珍珠手串之外,慈禧的棺掉中还随葬了大量稀世之宝。大总管李莲英曾亲自参加了老佛爷的硷葬仪式,圣体入棺前,先在棺底铺上一层金丝镶珠宝的锦褥,上面镶着大小珍珠一万多颗,各种宝石二百余块。老佛爷头顶翡翠荷叶,脚踏碧玉莲花,身穿数干粒珍珠金丝串绣的寿衣,真可谓豪华非凡,气派夺人,为大清历朝所罕见。据当时有人估计,不算皇亲国戚、王公大臣私人的敬奉,仅清皇室随葬物品入帐后,即值五千万两白银。这些珍宝据说还有一种看不见的叫做艺术的价值,因为这个价值看不见、摸不着‘也就无法估量了· 一’; 
何太监说到这里,似乎又回到了二十年前的岁月,很有些得意与自豪地望了一眼梁朗先。梁朗先趁机间道:“你说了那么多随葬宝贝,谁记得清,朝廷当时可有记录?〃 
280 /日答东陵
“记录当然是有的,不过都已成为清宫极其秘密的档案,后来交民国政府封存了,外人很难看到了。”何太监说。
“要是能亲眼见一见这份葬宝图,就是死也无憾了,不知何老兄可有办法?”梁朗先继续引诱何太监上钩。
“这个吗… … 哈、哈… … ”何太监夹着公鸡嗓子怪笑了两声,梁朗先感到毛骨惊然,只是硬着头皮望着对方那张像被猪血涂抹过的紫红色的蛛网状的脸。
“要想见识一下.其实也没啥难的,我这就给你找份东西看一看。”何太监说着,唤来他的义子将自己搀扶着进人了后房,不一会儿,又颤颇悠悠走出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的小包袱。到了酒桌前,将包袱打开,拿出一本有些发黄的像书一样的手抄本递过来,有些神秘地说:“老佛爷的葬仪都是李莲英大总管一手操办的,硷葬时做得极其隐秘,由他的侄子李成武帮他秉笔登帐,不让其它任何人确知葬宝的底细。这李成武也是个很有心计的人,登完帐后又以笔记的形式偷偷将慈禧地宫随葬宝物记录下来,开始密不示人,后来清廷垮台,民国成立,才渐渐在我们兄弟几个中间流传。再后来我也设法讨他的欢心,弄了个副本,这也算自己伺候老佛爷一辈子的宠幸和证据呢。”何太监说着极感荣耀地望着梁朗先,这时的梁朗先不再顾他,只是迅速从解里掏出老花镜戴在眼上,聚精会神地借着微弱的灯光观看起手中的“葬宝图”,只见上面用黑色的蝇头小楷撰写着:
爱月轩笔记· 慈禧葬宝图记
李成武
… … 太后未入棺时,先在棺底铺金丝所制镶珠宝之钵褥一层,厚约七寸。褥上覆绣花丝褥一层,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