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万维宇宙全书第一部分 >

第14章

万维宇宙全书第一部分-第14章

小说: 万维宇宙全书第一部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球上任何一点,你认定这是正东,从这点你向西走,走了半个地球就到了正西,这时候你再前进,就是向东走,因此在地球上累积向一个方向走半个地球就到达相反对称的位置。
  真理也如此,浅显的道理学问,容易顿悟,大呼聪明;稍微深一点的道理学问,当时不信,经过一段时间实践领悟后,大惊天才神仙;太深的道理学问,因为无法描绘,若说出来却被看成疯子、傻子、神话等异端邪说,过于领先的东西即使正确,如果时机不行也是错误的。
  结论:物极必反,说明物体变动的累积会进入变动起点的对立面。
  2.亢龙有悔
  子曰:“高而无位,贵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这就是亢龙有悔,亢者高也,高到极点。中国的哲学,皇帝自称“孤家”、“寡人”,位置到了最高处,就很寂寞,听到的都是好话,简直听烦了。唐太宗为什么喜欢魏征,因为他敢于说实话,听起来是不舒服,可毕竟也有风味。
  经常大吃大喝的人,已经丧失了对美味的感觉,偶尔吃一点家常咸菜,味美无比。过惯现代科技生活的人,离自然其实很远,国外搞天体运动(裸体运动)、无插座生活(没有电的生活),均是因现代生活过度离开自然,本能产生回归自然的欲望。这样的回归自然,也只是一种类似的回归,如果真要与老虎猛兽同居,相信是没有人能做到。
  我国历史一直演义合分,每次的结果只能是类似,而不可能完全重合。中国历史上并不存在两个朝代的国家君主、疆土、经济、人口等都一样的情况。
  辩正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遵循否定之否定,认为循环特征是上升的曲线循环。这个观念是有问题的,单从人类的经济发展等角度看,每一次人类都是进步的,但这样的思维仍是单元宇宙的思维。
  从万维宇宙角度考虑,所谓进步也是相对的,它仅是对单元宇宙特定的观察主体来说,对于其他主体就不一定。比如人类改造自然,实际也是破坏自然的过程,对于动物来说,这个地球就不是一天天进步的地球。另一方面,即使对人类来说,短期内是不断进步的,那么无限的时间同样存在进步的极限是什么的问题,最后会发现所谓进步也逃不过循环的控制。
  结论:亢龙有悔,说明物体变动的累积会回到类似原来的起点。
  3.永无止尽
  宇宙循环意味物体的运动类似转一个圈,但这个圈并不是完整的圈,物体的循环回来只能到达类似的起点,而绝对无法到达完全相同的起点。
  因为万物都在运动,所以运动的轨迹仅仅是近似的圈,物体回到类似的起点意味新的循环开始,另一方面循环的起点也会不断的变化,导致循环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
  运动循环的表像可以用电子云来概括:电子绕着原子核高速旋转,我们无法准确判断电子的位置,不仅因为它高速缘故,更重要的是它无时不在改变轨道。我们所指的原子半径仅是一个出现电子的几率高的径向半径,也可以说电子根本就没有固定轨道。万物的循环有时连核心都不要,遵循长期无规律、短期有规律的循环。
  地球过去和现在的自转速度、公转速度、轨道和形状都是不同的,包括自转轴也发生变化,这就导致地球的南北极磁场也发生较大的变化。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地球表面是由几大板块不断移动的,板块的运动形成海洋和高山的变化无定。
  月亮和地球的距离、运动速度也是不断变化的,目前对月亮的观察轨道是不断地升高,这样的变化每一次是很小,让你感觉不出来,当时间以万年为单位计算时,差距就明显出现了。太阳就更不用说,从原始星云旋转成为发光的恒星,在这变化过程中意味太阳的自转速度是不断加快的。
  循环回到类似的起点,而不是相同的点,这就导致单元宇宙永远是由不同的静元宇宙连接而成的,万维宇宙是无限发展的。
  结论:永无止尽,循环是无限发展的,不是简单重复,也不是上升。
  4.飞龙在天
  事物的发展有循环运动的规律,但也不能认为就一定要遵守循环规律,因为循环是多重的,存在大循环和小循环之分。
  比如人在地球上,必然与地球一起自转,我们遵循地球的运动规律。你用力向上跳最后必然还是要落在地下,这是因为地球的引力迫使你呆在地面上和它一起循环,但也不是说你一定不能打破这个循环。
  如果我们以第一宇宙速度运动(7。8公里/秒),那么我们就可以不必一定要呆在地球上,可以绕地球轨道飞行,不下来了,这就是人造卫星运动的原理。
  如果我们以第二宇宙速度运动(11。2公里/秒),那么就可以冲出地球,不再遵循地球的运动规律。这是嫦娥一号能奔月的原理。
  如果我们以第三宇宙速度运动(16。7公里/秒),那么就可以飞出太阳系,不再遵循太阳系的运动规律。
  因此,事物的运动循环是可以破坏的,循环破坏后要遵循更大规律的循环,小的循环就可以不遵守了。
  万物都如此,企业发展也如此。企业的发展会经常遇到瓶颈。比如一个老板将企业做大,到一个阶段就会出现台阶,这个台阶就是原先思维和管理模式相对应的循环规律拐点,那么如果不突破这样的瓶颈,往往就使企业面临巨大的压力,会衰落甚至破产。
  因此,如果企业发展中出现台阶现象,就必须要有大动作,不进行重大调整改变,就会受到循环的压力,逐步变的衰落。只有重大的创新才能解决持续发展的问题,只有重大的创新才能将组织提升奔向更大的循环。
  但是企业发展中的台阶突破,本质是管理模式和思维的再造过程,这个过程最大的困难是核心领导人的问题,而不是员工的问题。企业的升级首先应该是领导人的核心能力升级,如同计算机升级首先是CPU升级,如果CPU不升级,其他的东西升级又有多大用途呢?
  人最大的弱点就是很难改变自己,自己原先就是这样成功的,要打倒自己以前的成功模式,是很能接受的,成功后又有几个人能真谦虚呢?都是口谦心不虚。
  人性的弱点是:一方面不愿意承认是自己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不断将责任推到外面,失败时会找各种次要的理由为自己解脱,其实最重要的理由是自己的问题。历史证明,大部分人都是被自己给打败的。
  结论:飞龙在天,当出现循环变点的时候,打破循环才能奔向更大的循环。
  四、循环本元
  1.对称限制
  单元宇宙相对性是造成事物变化呈循环性的根本原因:因为当量变累积到一定范围时,事物就进入原有标准的对立面,成为所谓质变,从运动角度上看表现为循环往复。
  单元宇宙的物体为什么会出现循环现象呢?
  应归元于万维宇宙的奇点特征。根据宇宙对称论,万维宇宙是对称的,所谓对称就意味存在运动的最大限制,那么超过这个限制就会导致循环现象的出现。
  比如地球,它追求自身的变动,它从一个点转动,开始可以认为是从东向西运动,当这个点转动一半时,原先它的位置是东,现在却是西,变成从西向东运动,因此就出现转动循环的现象。
  地球自转为什么出现循环呢?
  原因地球是对称的,而且体积是有限,一个体积有限的物体自身运动受到对称作用就导致循环出现。
  结论:单元宇宙物体的各种参数都是有限的,物体有限的参数受到对称的限制就必然导致循环出现,这是循环第一本元。
  2.公转之谜
  地球围绕太阳转,也围绕月亮转,也围绕银河系转等等。我们通常说月亮围绕地球转,这样的描述只是为了便于理解,实际上任何两个星体之间都是互相转动,只是看谁的质量大。质量如果差不多就会表现互相转动的现象,比如恒星中存在双星系,即两颗质量相当的恒星互相转动。如果质量差距大,运动规律还是互相转动,但看起来就不明显,比如地球的质量远小于太阳,这样就主要表现是地球围绕太阳转,而太阳围绕地球转就很不明显。
  星体之间为什么会出现互相转动呢?
  原因是万有引力的作用,这样的解释其实只是一种解释。还有一种更好的解释,那就是任何两个星体都可以看成一个新的大星体,新的大星体也要自转,它也是围绕自己的质心转动,那么大星体的自转就导致其内部的小星体表现出互相转动,这样就将星体之间的转动统一成为新的大星体自转。
  关于星体之间的转动能被解释成为自转的一种形式,其实是非常合理的解释。想想什么是地球呢?还不是由很多物质组成的吗?
  地球的自转就是很多物质之间的相互旋转,只是一般我们研究星体运动时将地球理解成一个有机整体,没有分析真正的地球也是空的,它仍然是物质之间通过各种力联系起来的一个物体,那么星体之间的转动仅仅是距离远一点,但本质与地球的自转原理是一致的。
  因此,地球真正围绕转的是太阳系的质心,只是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比重太大,而主要表现为地球围绕太阳转。
  结论:单元宇宙所有物体都是可以合并成为更大的新物体,物体之间转动实际是新物体自转的一种表现,这是循环第二本元。
  3.多重循环
  地球围绕太阳转动,这样转动的轨道是具有一定的位置,即每次只是微弱的改变,可以近似看成不变,实际还是有变化的。如果地球受到较大的外来力就会改变原轨道进入新的轨道,当外来力非常大的时候,地球就能获得较高的速度离开太阳的引力,甚至离开太阳系。
  月亮也是。
  目前有的学说认为月亮曾经是小行星,是在一次意外事件中被地球的引力捕获形成的。月亮也存在轨道的变化问题,目前月亮正以每年大约4厘米的速度脱离地球的控制,如果受到大的外力会更快离开地球。
  因此,循环是可以改变的,当出现外力的情况下,物体之间的循环就会破坏,要么分开,要么形成新的循环。
  结论:单元宇宙所有物体自转或者物体之间的转动,都存在一定的运动轨道,构成多重循环,如果外来的力进行干涉,就会改变部分小循环的方式,形成新的循环,这是循环第三本元。
  4.因果循环
  单元宇宙存在时间,任何一个物体的变动前后就形成因和果的关系,所以因果关系是最基本的循环。
  我们对通常因果循环的概念很狭窄,认为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实际上善恶循环只是因果循环的一个部分,所谓因果即为事情前后的关系,由于我们处在的单元宇宙具有时间,那么因果循环是最基本的规律。
  因果循环的狭窄概念是善恶因果循环,人内心深处是希望有因果的,因为人希望有来生,希望有灵魂,那么如果有来生,就会相信善恶循环的真理。中华文化一直强调有天理,秉公执法的包拯被誉为包青天,我们的语言经常用:天啊!苍天!这说明内心是希望有神灵,希望能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为什么我们现在不相信因果论呢?难道宣传好人有好报、坏人有坏报也有错吗?
  因果论是符合人类的道德观念的,可这理论是以灵魂和转世为基础的,因为我们的科学已经破坏了我们的永生论,我们已经认定自己一定会死,会一无所有,那么我们当然不再相信宇宙中存在善恶循环。
  其实这是个逻辑错误,所有的科学家都承认有时间,所有的科学理论都以时间为基础,以逻辑为推论,那么因果论是一切科学的基础。至于因果是否存在循环,其实不必考虑,如果没有因果循环,宇宙就永远处于因果单链之中,必然面临一系列的悖论。第10章宇宙生死论就清楚地证明,如果没有因果循环,那么时间是否有开端就形成极大的悖论,无法解释。
  因果循环是单元宇宙的一个重要的规律,除非你可以不受单元宇宙的控制,否则你是跑不出因果循环控制的。至于善恶是否循环暂时不讨论,否则容易引起争议,以后由宇宙映射论解释。
  结论:单元宇宙因为存在时间,所有事物的变化必然存在因果循环,因果循环在单元宇宙中存在不对称,是符合宇宙异质论的,但是在万维宇宙中可以形成绝对对称,这是循环第四本元。
  五、大小本元
  我们一直没有搞清楚数学和自然的关系,实际上数学是万维宇宙在单元宇宙的映射,是我们了解万维宇宙最好的方式。
  因为现在数学基础存在矛盾,导致数学中出现很多的不确性,大小悖论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小悖论。所以云寒提出建立宇宙数学理论,宇宙数学理论是超越单元宇宙的,它是结合单元宇宙和万维宇宙两个方面的数学。
  宇宙数学认为:正数就是对应正宇宙的事物,负数就是对应负宇宙(或者称反宇宙)的事物。正宇宙和负宇宙之间事物的特征不同,是完全相反的,它们之间并没有大小之分。
  一切数以0最小,一切数以0最大。0是万维宇宙在数学上的一个映射,这样就不存在正数和负数大小之分。
  那么无穷小就是0,无穷大也是0,这样才符合宇宙数学定义。因此,正数和负数被0分割,这样形成超级大循环。
  如下图:
  根据这个循环,看你怎样观察,正数既可以大于负数,也可以小于负数。
  那么数学中的虚数也就很简单了,虚数反映的是负宇宙事物之间的关系,即虚数的平方为负数,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道理。
  相信大部分读者一看到这个图,就会认为云寒是疯子,有这样的数学吗?不但有,而且它才是真正的宇宙数学。
  结论:宇宙数学理论能反映了宇宙本元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的神奇特征,宇宙数学可以解开大小悖论,在第9章宇宙量子论,宇宙数学可以解开无穷级数等一系列的数学悖论。
  章结:本章通过大小悖论,引出循环万相,论述运动循环、人类循环、万相循环三大范围,包含宏观、微观、生命、追求、食物、性爱、生活、国家、企业等领域。
  阐述宇宙循环规律的四大特征:物极必反、亢龙有悔、永无止尽、飞龙在天。论证宇宙循环本元的特征,并初步建立宇宙数学理论。
  本章核心:阐释宇宙循环的本元,论证宇宙数学的定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3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