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如意宝树史 >

第23章

如意宝树史-第23章

小说: 如意宝树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藏文),子名弥那波(藏文),是一位成就者。弥那波有成就的弟子,一名是出身于刹帝利种姓的佐仁格(藏文),一名是出身于牧牛者家族的阁罗迦法(藏文),二人约在毗佉纽王(藏文)的前后时期出世。阁罗迦法的弟子后迦罗那梨波(藏文)亦在此时出世,墨婆罗(藏文)地方一位国王的妃子因其频迦罗鸟死去,无限悲哀,后迦罗那梨波向她传授教诫,使之得以解脱。
  当时出世的吉祥法称(藏文)生于南方的睹梨摩罗耶(藏文)(顶宝佛殿),为婆罗门种姓的外道梵志沙楼年难陀(藏文)之子,十八岁前学习《吠陀》等外道经籍,成为善巧,后来敬信佛教,前往中印度,从阿阇梨法护出家,自此潜心于三藏,记诵的经咒总计达五百种。此后,他又向陈那的弟子即《集量论释》的作者自在军(藏文)学习《集量论》三遍,发觉自在军对于陈那的意趣并未通达,自在军亦承认自己有错,感到灰心,让法称撰写《集量论》的释本。继后,法称从兜格婆(藏文)(陀利伽波或铃尊者)接受灌顶,修持本尊,亲见 噜迦(译注:饮血或胜乐金刚)圣容,祈赐能胜各方之悉地, 噜迦仅说“诃!诃!吽!”之后隐去。此后,他为学外道宗派密语,乔装作奴仆到南方,为婆罗门童嬉(藏文)(即拘摩罗梨罗,译作“童无受”有误)夫妇作雇工,得其欢心后,听受了全部宗义和密语,然后交付学费逃往迦迦瞿(藏文)国,在国王杜鲁摩梨补(藏文)住处张贴榜文,问有谁愿来辩论。当时,有奉持食米斋教派(藏文)的婆罗门迦那崛多(藏文)和其它奉持六派宗见的五百人结伴同来,经辩论,均遭失败,皈依了佛教,国王亦崇信佛教,并建立了许多法产。童嬉听说此事后,十分恼怒,亲自带领五百眷属前来辩论,但其非共的五百命题均被法称破遮,亦皈依了佛教。此外,法称在宾陀山之间的迦罗那陀洛(藏文)等地还破斥了裸衣外道(罗睺钵罗底)、弥曼差外道(毗尸迦罗瞿诃耶)和婆罗门(鸠摩罗难陀)等,次往陀罗婆梨国(藏文),那里的婆罗门外道大部分外逃,有些人皈依了佛教。往昔,商羯罗阿梨耶(藏文)送来要求辩论的信件时,法称已去南方,这时,法称从南方到那烂陀,钵罗抵多王于婆罗奈斯召集僧侣和所有的婆罗门、外道学者,法称又在辩论中获胜,商羯罗阿梨耶不肯皈依佛教,立誓转生为其弟子跋吒阿遮罗耶(藏文)的儿子,于后世较量。他投恒河而死后,其门徒多数皈依发了佛教。第二年,商羯罗阿梨耶投生为跋吒阿遮罗耶之子。跋吒阿遮罗耶又与法称辩了七年,亦遭失败,锐气全失,亦投恒河而死,其长子跋吒第二和次子即商羯罗的转世等逃往外地。此外,摩揭陀国的婆罗门富楼那(亦译满慈)和磨吐罗国的富楼那跋陀罗(藏文)等人也与法称辩论遭到失败,他俩遂皈依佛教,各建立法产五十处。后来,法称常住摩揭陀附近的摩登伽(藏文)仙人林,修持三摩地。住在宾陀山地区的布湿波王(藏文)之子郁普罗布湿波(藏文)统治着三百万村庄,法称以后来到这里,国王问他是谁,他回答说:
  “具智慧者是陈那,
  月官'37'之说最清净,
  辞章雄出善韵律,
  胜十方者舍我谁?”
  
  由此,国王知道他是法称,对他虔心供养。在这里,法称造七部量论'38'。当时,在国王的门楼上题写有这样的赞文;
  “设若法称之说教,
  犹如红日西落时,
  诸法非眠即死亡,
  非法诸事或可兴。”
  
  藏地学者或谓法称造七部量论后,传阅于诸班智达。诸班智达因不理解,心生嫉妒,在其经书上系上狗尾,于是法称于卷首加“人多好凡庸”一偈,在其自释(第一品)之后要求天主慧(藏文)再写出注疏。天主慧共写了三次(第一次用水泡烂,第二次用火烧掉),最后一次写成后,他写上“首因无机缘,时亦不待故,习气成总摄,造作此注疏”的偈句,献给法称。法称认为字面上的内容讲到了,但尚未说清隐含的要义,就在注疏的末尾加上了“有如江河之于海,没入自身而消失”的偈颂。有人云,写造此注疏者是天主慧的弟子释迦慧(法称弟子为僧护和法源受,非天主慧和阇摩梨,释迦慧应为光慧)。此后,法称到边远的瞿耆罗他(藏文),于彼地修建了乔答补梨寺(藏文),弘扬佛教。当地外道在法称的住室放火,法称腾空上天,众人遂敬信了他。继后于摩诃斯耶尼王时期,商羯罗(阿梨耶)的转世已满十六岁,向法称去信要求辩论,于是法称从南方回到婆罗奈斯,又论败了他,彼亦投恒河而死。那时,北方迦湿弥罗的婆罗门三贤士(毗底耶僧诃、提婆毗底耶迦罗和提婆僧诃)来到法称处,进行正直的交谈,并皈依了佛法。他们返回迦湿弥罗后,于当地弘传《释量论》。此后,阿阇梨法称又去南方,当地在佛教尚未传播的地区传播佛教时,商羯罗阿梨耶投生为跋吒阿遮罗耶第二的儿子,又年已十二岁,亦来南方,再次与法称辩论,失败后始皈依佛教,并建立了佛殿,以他为首的近十万外道都归入佛教。藏地有人说,法称曾击得胜鼓十七次,但佛教并无此习俗。另外,所谓婆罗门商羯罗难陀(藏文)(此人晚,非弟子)、阇摩梨(藏文)和嘉那堪布(藏文)为法称弟子之说,亦值得怀疑。如上,法称修建寺宇,讲辩著述,大力弘广佛教,最后于羯陵伽(藏文)国入灭,遗体火化后,凝聚后硬如石块的圆球,相传他与藏地的松赞干布同时代。
  当时,还有罗婆波(意译为毪衣师)出世。他出身于乌仗那国的刹帝利种姓,受其称作“空行母”的母亲催劝而出家,从铃尊者(藏文)听受胜乐法,于尸林修持十二年,获得成就。这时,外道空行母降下磐石雨,他又修护轮法,石雨未能加害于他。他曾多次去城门口,乌仗那国王因陀罗菩提(藏文)虽反复问他,他却不回答。于是国王说:“这个哑巴是否睡熟了?”这样,他真的在王宫门口睡了一个时辰,等于十二年。在这期间,若不向他敬礼,小腿就会变僵,因此国王等众人齐向他敬礼。又,他住乌仗那国摩罗补罗(藏文)地方的波那婆寺(藏文)时,持明咒的离间者莲花提婆(藏文)等五百人欲加害他,寻找他时,仅留有毪衣,众人知道是他,从而被调伏。众人用餐时,他念诵真言,使众人变作羊,吃掉毪衣,然后施法将毪衣吐出,变成完整的法衣穿上,故人称他为“毪衣师”。有人认为,此师即出家后的因陀罗菩提,但在《时轮后续》中是不同的两个人。
  因陀罗菩提王后来亦获得悉地。当时,还有西印度摩卢(藏文)地方的一位婆罗门到乌仗那国,修持明咒,获得悉地,著《秘修法》,此即大莲花金刚(藏文)的弟子亥窝师(藏文),亦称“无支分金刚”(藏文)。此师出身于下等种姓,在憍丹波(藏文)山修持大手印十二年,获得成就。亥窝师的弟子沙楼卢诃(藏文),其父系一位刹帝利种姓的班智达,受一位化作樵夫的空行母的点化要,前往北方一城市,拜见作猪仔的亥窝师,请授教诫。亥窝师将其女许配于他,让他观修。此事被国王知道后,认为刹帝利与下等种姓不能结合,将亥窝师夫妇放有柴火中焚烧。八天后冼濯骨灰时,只见变为 噜迦夫妇,坐在小湖中心的莲叶上,因而欧提毗舍国人尽皆信仰,他遂将国王及其眷属置于善道。又,摩卢地方的一个人得到上好的旃檀,献给亥窝师,当地国王的一位妃子多次以明咒摄去,当琢磨旃檀时,国王让女儿将旃檀抛到烂罗信度,复被阿阇梨亥窝师拾得,国王因指责亥窝师,头颅扭向后面,经忏悔后复原。后来亥窝师用这块旃檀木雕刻了 噜迦身像。
  另外,有瑜伽师阿阇梨拘拘罗罗阇(藏文)(拘多罗旃)出世,他曾向一千名狗相的男女勇士说法。
  毗瑟纽罗阇王去世后,摩腊婆国旧王统中的跋罗他梨王(藏文)出世,其妹嫁于毗摩罗旃陀罗王,生瞿毗旃陀罗(藏文)。瞿毗旃陀罗即王位不久,即被成就者阇烂陀梨波(藏文)和黑行师(藏文)所调御,并获得成就。那时,摩腊婆国的阿毗那多城(藏文)(卢罗商兜那迦罗)中,有位纺织工种姓的老者,年已八十九岁,他从阇烂陀梨波那里得到教诫传授,修喜金刚法,获得成就。这位老者还拜见过黑行师。当地人为了供养破苦行女'39'等女神,要屠宰几千只山羊,老者使山羊变成狼的身形,从而破除旧习,改用“三白”'40'供养,这位老者即成就者丹底波(,亦译为扇底波)。
  后来,瞿毗旃陀罗王的叔叔罗梨多旃陀罗(藏文)执掌国政,此王亦受黑行师教化,获得成就。但自此旃陀罗王统的权势衰弱。
  那时,还有成就者俱生游戏王(藏文)、《七部量论释》作者即那烂陀寺的律天(或作调伏天)、持唯识宗义的首跋弥陀罗(藏文)、戒护(藏文)、寂月(藏文)、《佛母般若波罗蜜多九颂精义释论》的作者中观师迦摩波罗(藏文)等出世。另有月蜜的弟子智藏(藏文),此系欧提毗舍人,曾亲见观音圣容 ,奉持清辩之见;在东方潘伽罗国的诃支补罗(藏文)地方,有奉持中观唯识学派宗义的在家优婆塞无性(藏文),他出身于商主家庭,曾亲见文殊圣容,受到度母加持,有优婆塞弟子千人,其中二弟子被毒蛇阿阇伽罗吞噬,无性用度母真言令毒蛇吐出后复苏,同时,无性还用真言让一条毒蛇吐出“萨罗婆珠”(藏文),用真言扑灭林中火,颇有殊胜本领。
  那时,在睹货罗(藏文)国有说一切有部的持律师法友(藏文)。在潘伽罗国所属的遮胝伽菩城(藏文)有称作“班智达毗诃罗”(藏文)经堂,一次来一要求辩论的外道,僧众听从一位老妇人的话,头戴刺形尖帽进行辩论,获得胜利,故该地兴戴长尖形帽。另外,西方摩卢国的持律师福称(藏文)、支多婆梨国(藏文)的寂光(藏文)、迦湿弥罗国的持律师摩 哩制吒(藏文)等亦在这个时期出世。
  上述诸师中的阇烂陀梨波,亦名婆梨波多(藏文),出身于西方信度国(藏文)那伽罗他城(藏文)的戌陀罗种姓,出家后从罗婆波(毪衣师)听受教诫,后往乌仗那国,于一尸林,又向智慧空行母、因陀罗菩提王及其妃罗迦支迦罗(藏文)、迦遮切波(藏文)等学习秘诀,亲见 噜迦坛城,获得殊胜悉地。有一次他正在修观时,瞿丹迦罗(藏文)村上的三个头人说阿阇梨阇烂陀梨波是“瞎子”、“哑巴”和“死人”,说毕,三人依次变成这三种人,然后恢复了常态。在泥婆罗自生塔附近,有座具有神变的楞伽石崖,阇烂陀梨波以期克印摧毁。在波罗那(藏文)国有位国王欲摧毁寺院等,阇烂陀梨波举着琵琶赶往彼地,口诵真言制止,国王用兵器无法杀死他,于是生起信仰,入归了佛教。此师驻锡摩腊婆国王跋罗多诃梨(藏文)的辖境内的林中时,因这里常有许多强盗出没,国王疑心此师也是盗寇,将他绑在木杆上,但不能有害于他,于是心生信仰,听他讲法,得到解脱。阇烂陀梨波有两个化身,一为阇烂跋罗(藏文),驻锡天界;一个以诃支(藏文)的姿态前往东方潘伽罗国瞿毗旃陀罗王的辖地,国王向他请教不死之法,他向空瓶中连伸三次手说:“此即不死法。”国王大怒,将他囚入坑洞。那时,黑行师来到这里,阁罗迦讫(藏文)'4'问他:“你的上师是谁?”回言是阇烂跋罗。黑行师听说阁罗边讫被囚入坑洞已十二年,于是来到王宫门口,显出多种征相。国王知是阁罗迦讫法力所致,打算施食迎请。黑行师派二弟子在葫芦中装大米,装了五百驮,仍不见满。于是国王惊异,请黑行师传授教诫,黑行师遂向国王传授了以往诃支法。这时,国王请问以往的历史,黑行师说阁罗迦讫是其上师,并从珍宝中三变国王身态,令次第往坑洞口跪拜,然后去他罗婆(藏文)。国王见之,请求宽恕,后来依止二阿阇梨,等到解脱。为此传奇颇多,并传在天界的阇烂跋罗曾先后来人间六次。藏地亦传,阇烂陀梨波的弟子颇多,有大黑行师以及后来的佛智(藏文)、小丹底波毗缕波(藏文)等。《八十四位成就者史》中说,那迦罗睹他(藏文)国的一位婆罗门从智慧的遮格摩(藏文)受喜金刚灌顶,得到解脱,此即阇烂陀梨波。
  大黑行师(藏文)出身于邬缕毗舍(藏文)地方的婆罗门种姓,从阇烂罗波(藏文)受学喜金刚法,修持十二年,存有慢心,一次在去称“楞伽补梨”(藏文)的罗刹帝途中,掉落水中,从而破除了傲慢。此师曾派迦诃那提(藏文)到羯摩波罗王(藏文)辖地萨罗部多罗那(藏文)的弟子纺织师(藏文)那里,示演证果迹象,传奇颇多。《时轮经》、《大黑天续》和《怙主出离经》等中说,该地(即萨罗部多罗那)有大黑行师的六位授记弟子,即贤足(藏文)、摩醯罗(藏文)、跋陀罗(藏文)、优婆塞餍(藏文)、部波陀摩(藏文)、钵呼摩波(藏文),另有瑜伽女麦喀罗(藏文)、迦那喀罗(藏文)等。
  如上所述,往昔有造论者三大阿阇梨(龙树、无著与陈那)和释论者三大阿阇梨(圣天、世友和法称),并称为“六庄严”彼等住世时期,大乘教极为昌盛,其前,主要是小乘教法弘传。法称之后直至遮那迦王(藏文)之前这一段时期,八十四位成就者中有一多半出世。
  5.波罗王世系时期
  此后,有日种的十四位“波罗王”依次出世。在中印度与东印度交界处有一座叫“蔗增”(藏文)的森林,森林附近有位出身于刹帝利种姓的女子,与树神交会,生得一子。这个孩子长大后在树神所在的树下得到一个摩尼宝,献给一位阿阇梨,得其灌顶,修观纯陀天女(藏文)法,将作为本尊标志的小木杖时刻暗藏在身。后来,他想执掌国政,天女授记他去东方可得王位,于是来到潘伽罗国。当时该地无主,每日人们轮流执政,但到了晚上,被立为王的人被龙女憍毗,(或罗梨多旃陀罗王妃之转世)杀死。有一次, 一位轮到该即王位的人给了他报酬,让他代替作王。他即位的当夜,龙女变化成罗刹女来吃他,他用本尊木杖刺击,杀死了龙女。这样他即位七日,众人咸觉惊异,遂拥立他为王,上号为瞿波罗王(藏文)。瞿波罗王统辖潘伽罗和摩揭陀,在位四十五年,建立了那烂陀寺。‘
  那时,在迦湿弥罗国由纥梨曷舍提婆(藏文)王执掌国政;《毗奈耶三百颂本释》的作者释迦光(藏文)生于西方,在迦湿弥罗国利益众生;在迦湿弥罗国,有大陀罗国,有大陀那尸罗(藏文)、分别友(藏文)、智铠(藏文)(亦名持律自在)等出世;在东方,有智藏(藏文)住世。此外,当时还有论理学派迦慧(藏文)、本性贤(藏文)、佛子名称友(藏文)、班智达地亲(藏文)等出世。有人以清辩、观音禁(藏文)(狮子贤弟子)、觉智(藏文)、智藏、寂护(藏文)(狮子贤为其《中观庄严论》作释)等依次为中观自续派的传承师,但是说有误。
  在瞿波罗王和提婆波罗王期间,西方迦遮讫国(藏文)的毗跋罗吒王(藏文)及其大臣修建了供奉内外两道神祗的阿弥梨多瞿摩波神殿(藏文),举行开光典礼时,小毗卢波(藏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