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如意宝树史 >

第29章

如意宝树史-第29章

小说: 如意宝树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也说在龙界也有许多经典。在印度和从迦湿弥罗到迦楞迦(梵文) (贡松)之间的广大地域,在铜洲等岛屿,佛教亦有过兴盛、泯灭和复兴,存在过全部三乘或其中的某乘,部分佛语中还讲在其他三大洲'9'和六小洲也有许多显密经典。另外,在《时轮经》中还说在十二洲上也有佛教密乘弘扬。尽管如此,当今在印度,大食以外和迦湿弥罗地方,外道信徒充斥,纯正的佛教罕有。在中印度,佛教虽然没前弘、中兴、后弘之说,但是大小乘尤其大乘经典有时衰落。
    关于密咒的形成情况,佛祖在各地以各种身态为少数特殊所化宣说密咒,众持咒的瑜伽行者们不事张扬,对外道师及声闻、僧跋婆(梵文)等密而不宜,自己专事修炼,在未获得成就之前,他人并不知晓,他们的修法弟子也仅各有一两人而已,不像藏地那样,弟子众多,故未能弘传。
    密咒后来在中印度传播的情形是:在萨罗诃稍前,有出身于婆罗门种姓的拘诃衍尸罗(梵文),曾显见金刚手圣容,其弟子比丘诃耶波罗(梵文),出身于潘伽罗国的婆罗门种姓,传说他从欧吒耶那金刚(梵文)的住地将《度母续》请来中印度。后来,从东印度,由旃陀罗(梵文)小邦的得道者极明月(梵文)等请来《摄真实论》等瑜伽续;以前,萨罗诃迎请来桑结托巴(      意译佛护乐),从南印度的龙树及其弟子那里请来《集密经》;从欧吒耶那等地,拉婆波和湖生师等请来《喜金刚经》等瑜伽母续;从北部香拔拉国,支鲁波(梵文)、毗朵波(梵文)、大堆夏(       亦译大时足)等请来《时轮经》;从乌仗那地方,罗梨多伐折罗(梵文)请来《黑焰摩敌》法类,毗罗婆(梵文)或名毗鲁波(梵文)者请来《红色续》二十二章,其弟子昙毗咽鲁迦(梵文)等请来《拘缕拘梨证悟记》,并请来阿罗梨(梵文)。此外,鲁伊波请来《普行瑜伽母》,黑行师请来《契合明点》,甚深金刚请来《金刚甘露》,拘拘梨波(梵文)请来《摩诃摩耶》,进行弘传。
     有人讲,在《俱生成就》释本中有密咒传播的全部情况,其传承次第依次是:持金刚、乌仗那国的大仙慰众生(梵文)、勇金刚、誓言金刚、莲花金刚、俱生金刚、纺织工喜金刚,婆罗女金刚、剪裁师成就金刚、吉祥遍行怙主、瑜伽行者意金刚、王后罗格尼迦罗(梵文)。有人认为,王后罗格尼迦罗之兄即因陀罗菩提王,但布顿等人认为,其传记中虽如是说,但在总的密咒传承中并没有她。此外,桂译师宜努贝认为大莲花金刚与农夫金刚为同一人。根据这些,再与《七部成就法》的产生情形结合起来看,对所谓密咒总的产生情况的奇异说法实不敢苟同。又,其他一些学者认为因陀罗补提与因陀罗菩提不可混为同一人,但在一些地方又作同一人。总之,疑惑的种子不能穷尽。
     
     丙三 法承
    此又分二,即丁初共道法承,丁二非共道法承。共道法承复又分二,即戊初大明处,戊二小明初。
    戊初,大明处。其内有制伏邪说句义的声明和因明'10'(声明制伏对句的邪说,因明制伏对义的邪说),有摄益他人的工巧明和医方明,总称为名言四明处。下面简述这些明处最初产生的情况:
    声明。最初在三十三天,由一切智天写出《萨罗婆阇尼那文法》(梵文),其弟子释提桓因(梵文)著《因陀罗文法》,讲授于普布(梵文),使之成为智者,人称声明师,声明遂由这些人在天界弘传。声明传播到人间的情况是,受佛陀授记由观世音护持的一位婆罗门小孩写出《波尼文法》两千颂,由布禄龙王的儿于(协佉       )写出名为《摩诃跋佉》的广释本共十万颂。阿阇梨旃陀罗阁弥(皎月)以此本为基础,写出《旃陀罗文法》三十八章,并注释颇多(七百颂)。又商羯罗王的舅父沙波多瓦罗摩(梵文)修昴宿法,得到成就,对昴宿依据释提桓因的声明论著所写改四句为一颂成六句为一颂(拼合为第五句,名称为第六句)的文法,予以补充,写成《迦罗波文法》(四百章),并写出《坟隙益学》(梵文)等释本多种(婆罗流支亦写释本)。此外,还有《迦罗波文法》和《旃陀罗文法》的摄义本《罗阇室利文法》,有妙音天母所写的《妙音文法》以及阿努补多(梵文)的释本等。(《瑜伽行地》中说,有内明、声明、因明、工巧明、医方明共五明)。《妙音文法》、《波尼文法》和《旃陀罗文法》等曾在藏区弘传,现在仍有部分抄本,其内容,本论四句—颂,对每一梵字对应拼合,诠释名称,词根近译时,以(    )(梵文)等作为支分。
    因明。因明分外明和内明,外明在承认差别事和我之上,分别对境'12',有境'13'及各种关系而假立,它为内明之原立者'14',因它而有内明之名。内明与外明非共通明处,较之外明,内明殊胜。关于因明,炼那著有《集量论》,法称为之作注,有称作本体本的广本《释量论》,中本《定量论》,略本《理滴论》,有称作支体本的分别讲说证悟的《因
滴论》、破遮外道师假立关系的《关系论》、说明表象虽为知觉却成他相续的《悟他论》,说明论辩方式的《诤理论》,共为七论。对这些论著,又有许多释本。所表述的内容包括在现量,自利,利他、比量、遮遣,比喻、决常等中。工巧明有身、语、意三者,总括了一切明处,这里简述最初建立身语意三所依的情形如下:
    关于人像的画法,往昔人寿十万岁时,畏服王(梵文)的属民中有一位婆罗门,他的儿子夭折,向国王禀告要求找回儿子,国王前往阎王那里讨要婆罗门的儿子,阎王告许国王:“不是我夺了他的命,而是他自己的业力完竭了”。国王不听,与阎王相战。这时,梵天前来调解,也说是业力所致,非阎王之过,并要国王画出婆罗门儿子的身像。身像画好后,梵天使之复活,交给了那位姿罗门,是为画人像之始。后来,画师毗沙迦罗摩(梵文)广传画像技艺,大仙阿多罗(梵文)的儿子还配以文字。对此,虽然有这样的传说故事,但实在难令人置信。关于佛塔,最早在金寂(拘那含牟尼)佛时期,相传在印度南方建造了吉祥米聚塔,矮子壮士地域(梵文)附近有清净塔,在里域有按授记所建的阁摩萨罗塔罗塔(梵文),在尼婆罗地方有佉绒喀雪大塔(梵文)等。关于文字,《大方广游戏经》中有悉达多王子向其老师求学的记述,由此可知文字早已盛行。此外,雕塑工艺也很早就有了。特别,关于我等导师(佛陀)的身像、梵塔、经函的出现情况是:关于梵塔,佛祖在迦毗罗(梵文)降生,于摩揭陀(梵文)正觉,于婆罗奈斯(梵文)转法轮,于舍卫(梵文)示现神变(莲聚塔),于迦尸城(梵文)从天降凡;于王舍城(梵文)和解僧伽纷争,于菴摩罗园(梵文)(在毗舍厘国)以神力住寿,于拘尸那城(梵文)示般涅槃。对这些行状,在相关地方均建有梵塔。关于画像和最早的文字,罗摩伽(梵文)国王乌陀罗衍那(梵文)向影胜王(梵文)送去一副极珍贵的宝饰盔甲,影胜王回赠一幅十力者'16'的画像。此像以从水中出现的形象为样本画出身形,称之为‘出水像”(画在布面上的称之为“影身像”)。该像的上下部分,写有皈依三宝、缘起流转和五大学处之类的文字,乌陀罗衍那王依止此像而证见真谛。又,有位叫“珠链”的女子,在佛祖那里听讲正法,释迦族一个大户的妻子派人来领她去作使女,她悲伤地离佛而去,佛祖送给她一偈正法。此女去世后转生为僧伽罗国王的公主珠藤,佛祖又亲自在身光四射的画布上绘出称作“具光像”的画像,连同正法偈句一起寄给她。珠藤依止此像证得真谛,并于该岛弘扬佛法。关于最早的雕塑像,佛祖在日中时分不能亲临僧伽座首时,给孤独雕塑多尊佛祖身像,替代佛祖供奉于座首;佛祖为了其母往三十三天后;在婆罗奈斯以光明王(梵文)为施主,雕成旃檀佛像,此即现在汉地作为福田的旃檀释迦牟尼像,佛祖入灭后近八十年时,在摩揭陀国的金刚座,由工匠们造大菩提佛像和鼓音文殊等奇特的八尊佛像;在阿育王时期,八大圣地的佛塔和金刚座内层环形道上的佛塔大多数由赡婆拉神(梵文)所建造;龙树时期,龙界的工匠又改建了许多佛塔;后来觉方王时期,在摩揭陀国由工匠毗摩婆萨罗(梵文)仿照天界工匠的作品塑、画佛像,称之为“中印度派工匠”;犍毗罗尸罗(梵文)王时期,在摩鲁(梵文)地方由斯罗迦跋梨(梵文)仿照瞻婆拉工匠的作品塑、画佛像,  称之为“西印度旧派”;提婆波罗吉祥护法王(梵文)时期,在勒奈陀罗(梵文)地方由提摩那(梵文)和毗多波洛(梵文)父子铸、雕、画佛像,如出自龙界工匠之手,铸出的称之为“东铸”,由父亲画出的称之为‘东方画”,由儿子画出的称之为“中部画”(盛行于摩揭陀国)。在印度和泥婆罗有许多追随这些工匠画师的艺人,其中在南印度有阇耶(梵文)、波洛阇耶(梵文)、毗阁耶(梵文)等追随者,称作“南方艺人”。在迦湿弥罗地方,后来有诃苏罗阇弘传画、雕、塑艺术,称作“迦湿弥罗艺师”。这些技艺的传承,在藏区有多瓦扎加(梵文)、洛扎的曼塘巴·加央顿珠(梵文)、贵玛尔岗(梵文)的东瓦钦则(梵文)和雅东瓦画师协乌(梵文)等,一直传到却央嘉措(梵文)。佛像的雕画艺术,印度和泥婆罗的为上等;藏区的为中等;汉地的为下等。
    关于语之所依佛经,相传佛祖次转法轮时,帝释天将般若经用蓝琉璃写在金制的经函上,并写《佛说无能胜幡王如来庄严陀罗尼经》(梵文)  供奉于坚赞则,由此击败了非天的军队。《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室利根本仪轨经》(梵文)中曾预言未生怨王的儿子邬波(梵文)将把许多佛语写成文字。一些散经中说,阁罕波(梵文)国王沙罗婆(梵文)的妃子深青女(梵文)与其眷属五百人众夜间灯光下苦读佛语。普遍认为,在印度一切佛语三藏后来在第三次结集时写成经函,原前的这些多数出自《毗奈耶经》。藏王松赞干布的《柱间遗嘱》中说,佛陀示寂前夕,文殊向佛陀请问:“现在您演示正法,征服了外道,成为福田,而今您入灭后,由谁持教?”佛陀回言:“今后将由众殊胜声闻结集经典并断疑,六群比丘'17'系我化身,由彼等制伏外道,为做福田将成为僧伽等。然而,为了佛教永存,建立我的身像为善。”语毕,以口中射出三光,分别照射到梵天、自在天、遍入天身上,三天神即来佛前,佛祖要求用珍宝造其法身,置于乌仗那国的梵塔,用金丝缎造其报身,置于印度外大海内高八十由旬的大雪山上,以古尸迦(梵文)为施主造其化身,分别为悉达多王子八岁、十二岁、二十五岁的身量(二十五岁的身量像带往天界),由毗沙迦罗摩(梵文)担任造像工匠,弥勒为庙祝,金刚手为侍卫,净居天神为守护,顿俄(梵文)为护法,佛像造成后,由佛祖亲自开光。但在其他遗嘱中说,小身量的释迦牟尼像在迦叶时期由迦哩迦哩王(梵文)所造,大身量的释迦牟尼像由弥勒所造。总之,有多种史传,不知该循从何说,但前一种说法广为流传。此外,有人引据佛语、伏藏历史和许多授记,追溯藏区每一家主的族源,认为皆从佛的种姓繁衍而来,有人稍微修习了一些上师的教育,熟悉了一点风脉、神通,便以为超越了释迦牟尼、弥靳、文殊以及印度的学者大德,或不说是这些贤哲的再生,而只许燃灯佛等少数人。对此,众智者自有分辨,而对我这样的人来说,都是疑惑的因基,这些很可能是将《嘛妮全集》等中藏王松赞干布的遗嘱与《五部遗教》等相混杂,总而官之,现在存在的这些说法与佛语和印度贤哲的论典相勃,多为新造,实难置信。
    医方明。外道师认为,从梵天四面出四吠陀(赞颂、祭祀、禳灾、歌咏)及其六分支(学、语、声、算、闻及分别)和二近分支(忆、法)时,有《十万医疗术》出世,帝释受学于常知(梵文)等七位大仙和常知大仙的六个儿子等,于天界弘传。以前圆劫之后,摩纳缚迦'17'食用地味'18',不能消化,梵天赐给开水化食,传说是为人间有药物和医生之始。医方明方面,曾有名医耆婆(梵文) (影胜王之子)出世,后来龙树著《百方养生经》'19'等,龙树的弟子马鸣(梵文)著《医学八支论》(梵文)和《医学八支集要》(梵文)等四部医典,迦湿弥罗的月怙(梵文)著《医学八支集要月光释》,其内容包括疾病,病因、对治的药物与方法等。(大仙于野兽城建善见城,四面分别有宾陀山、香醉山、大雪山刊摩罗罗山,是说显然有假)在藏区,迦湿弥罗学者阇那多那(梵文)大译师曾将这些医典译为藏文,后来出现才杂秀保(梵文)、尚伊吉拔(梵文)等许多名医;在汉地出现过索夏钦莫(梵文)(文成公主时期)、索摩拉杂(梵文) (金城公主时期)等名著。特别,称作《四部医典》'20'的藏文医著(邬坚大师称在桑耶寺由一具神通的僧人拥出),根据其他学者的观点,系由前宇妥巴·云丹贡波所著。宇妥巴·云丹贡波(后宇妥巴·云丹贡波)搀合印汉两地的医术,受药师佛加持,求学于遮罗迦仙人等,学成善巧(曾去印度),著《医药善见城》、《师佛心王》、《医术微思》等,要求写作者是极喜自在仙人;在各医术处画出明智仙人身像。总之,在藏区出现的名医,最早的有太译师宝贤及其法承弟子,中期有宇妥色等,后来有绛巴南嘉扎桑(梵文)、素喀巴·年尼多杰加布(梵文)(著《千万舍利》)等(另有贡曼官、措曼堪钦,阿吾切)。
    上述诸明处中的声明存在于显密经论的文句,工巧明和医方明出自盛佛像盒、经函封面、《时轮经》、《毗奈耶经》等(《金光明经》降水章)因明存在于显密经论的总体中,间或多用于三因'21'句式。
    这些明处的传承次第如下:
    l。声明。由六面天(梵文)求学于释提桓因、传授于阿阇梨自在铠(梵文)的《迦罗波文法》的传承次第依次是:一切智天、梵天(造物主)、释提桓因、普布仙人(梵文)(六面天)、自在铠、商羯罗王、扎觉尊者(梵文)、旃陀罗阁弥、达摩多萨(       法信)、宝慧(梵文)、朴奈旃陀罗(梵文)、长生狮子(梵文)、善现月(梵文)、大班智达罗格怯迦罗(梵文),再由他传到西藏的匈敦·多杰坚赞(梵文)等,《旃陀罗文法》的传承依次是:文殊、莲花手天、一切智天、婆罗门波尼扎觉(梵文)等,《妙音文法》的传承依次是:海生女、阿阇梨阿努补提,从他以后,渐次传到藏区,现在颇为流行,学习其声明者,常在书牍中运用。
   2.因明(《释量论》亦如是)。其传承依次是:祖师蔡美吉吾(        意为量大夫),文殊,阿罗汉法救、麦万伽(梵文)、世友、善巧者陈那、自在军、吉祥法称、天主慧(梵文)、释迦慧(梵文)、智生密(        坚堪布)、阇摩梨(梵文)、法胜(梵文)、调伏天,婆罗门香迦罗难陀(梵文)(喜乐)、万拘班钦(梵文),此人传于班钦释迦宝利、陀那尸罗(梵文),苏迦多室利(梵文)和泥婆罗酌僧伽多室利(梵文),萨班又求学于此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