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如意宝树史 >

第46章

如意宝树史-第46章

小说: 如意宝树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寂光明幻身炼剪磨,
         终成三身无别持金刚。
     丧葬修供佛事刚一结束,为使大家的事业不致中断,委任十难论师达玛仁钦为大师法座的代理人(贾曹),继后将大师遗体完整地殓入?檀宝?,面朝东北方而坐,其银制灵塔名曰“利见塔”'81'(大慈法王所献账内),至今供奉于噶丹寺,为该地一切众生之供养所依,所谓“五供节”的供养亦由此而来。
       总之,在共同的现象中,大师以无垢智察析一切最难量智慧之显密,断诸增益于三量,受文殊亲自灌顶,日日得其深广教诫赐教,遂断疑除垢,并受萨罗诃及龙树等的实际加持,诸守卫刹土的空行母如云聚集护持,从而成内外缘起,现生俱生智,内部脉道等清净,在觉受及梦境中,曼茶罗主付予他金刚乘佛教,授权为佛法之王。在藏地,如前文所述,大师虽早已成为和合六支法和八自在之法王,然而他鉴于当时藏地佛教的混杂污染,思虑恢复重振而以一般善知识之态出现于世。若问何以此知之,往昔松赞干布时期,藏地虽有佛教,却无藏人自己的僧伽,故尚未筑成佛教之根基。稍后,寂护来藏,七觉土等出家,当佛教弘传时,有和尚来藏,混杂佛教,由莲花戒予以整顿,继后,朗达玛灭佛后,虽由喇钦的诸弟子和大译师恢复了佛教,但所谓的密咒师们传播导端。当此时刻,阿底峡尊者来藏,净化佛教,虽然噶当派实际的本尊行止清净,但又出现其他不同教派。其后,如加央勒曲巴(藏文)所说:“闻思佛法者不思察佛语之义而乐于词句争论;诸大修行者以昏沉之见自以为大;诸密咒师不修二次第之义,而以实践仪轨而谋生,诸粗通明处者如不见沟脑之雪山,而仅见沟口鸟粪之鹞鹰,”当时藏地,到处是自?为以闻法为主的“大善知识”,虽身穿赤黄袈裟,却违戒饮酒,非时饮食、观听歌舞等;闻思佛法时,借口“养身治病无罪”不顾律戒;甚至把争斗开战等说成是“为了佛教众生的需要”;毫无悲悯仁慈;看到他人学习密乘,就说此人不能闻思佛法,专以沐浴、施食及作超度法事等寻求衣食,现在闻思,则是邪魔;有的闻思佛法,是为了与对方争执和咬文嚼字,纠缠文字;有的虽然闻习大论,但不能使之成为教诫,年迈不能为善时,往昔所闻全不能实践,追悔闻法,复为毫无所学、毫无所知的愚人,依止山中人寿将尽者,而信其随意之说;另外修持密咒者,莫说有家室者,即使是身着僧衣的出家人,声称即入密道,若不依止非时饮酒、食不洁肉(虽末至依止酒、明妃之时),则与誓言相违,故极贪妙欲,对别解脱学处弃之如唾,娶有妻室,生育子女,对其它做别解脱律仪的亲教师和阿阇梨,毫不顾忌害怕,而别的许多愚蠢者,对其所谓的密乘如获得成就之道,不仅不能讥毁批评,相反寄予希冀;这些人依止那些不闻显密、自认为是密咒师的愚人,对其臆造之说无限信赖,以其与密典全不相合的所谓耳传秘诀送走人生,临死时还认为成为无想天'82';其中有的人需要向一些具足智慧者讲说自己的修持体验时,将来教和外道之法与部分密典参杂,如瞎鼠钻洞,假说一通,不达贤哲秘诀之岩,并且害怕别人揭底4,则云其法系天神所说、龙神所说、修证时所现、出自梦境、从天降(杂王房顶)、从地下掘藏出等,用这些假说土块堵绝虚假洞口,一旦智者教言的大溪水出现,揭出底细,伪法则暴露无遗,成为青狐与猫居士的故事;又,住在山间很少闻法的静虑者对诸广闻大论者认为这种广闻虽能开智,但对于解脱并无实义,相反会成为分别散义之因,同样,本尊之念修以及一面转莲印、一面念经等亦为有戏论之善,认为这些亦无必要;他们认为诸法初从唯一空中生出风,声,由此而生寻思,流转轮回,不能认识心之自性,或觉受显明、自心之上空寂,与心基相合的自由实际分别的佛之四身固有,无需以由于师秘诀直会的无戏论之义作意,对寻常自然心智,经串习,先见其性,即可解脱。故对此无需以教理伺察,对于如是修持觉知心性的大乘师,无需戒除饮酒和非时食,无三法衣及草敷具等的规定并无过患,若对此作庸俗理解,则为小乘'83'。于是,坦然舒心而往,迷恋部分外道和和尚等人的所谓见地(说不净法理时),而略作讲议;有的学习别解脱律仪者不信服密乘,认为二者不相合顺,断离佛法去做带兵官,执瞋恚之剑以摧灭善根。于此时刻,大师为以仁慈威猛之力将彼等之未悟、邪悟、疑惑等的黑暗变为光明,写出各种西药的著述,为利益续以往贤哲业绩法承的僧众,阐明如何闻思修和如何实践三学,并安立其它学处。对此,若以公正中立之心伺察,既不难知晓。密主(金刚手)亦云;“在凡夫心目中,称之为加行道者,我金刚手亦不能量其摩底跋陀罗格底师利(藏文)功德(三密)之边。”是故,一切智克珠杰所言“师以讲修证修善,与彼佛教衰败时,三学教证诸佛法,使之显扬如明日”,极为正确。
     有关大师为文殊的化身,在共同的感觉中大师弘法利众的业绩情况等方面的记?,前文已作部分引述,《传授教诫之王经》中云:
     “与‘止’相连的界处,
     将建名‘噶’大宝刹,
     将出名曰‘洛桑’者,
     能聚清净众眷属;
     建立十大法行流。
     神殿大柱树叶形,
     与我色身二尊前,
     敬奉宝冠广献供,
     按照佛经宣法音,
     虔诚祈愿以悦声,
     向我猛力祈祷后,
     佛教千年住世中。”
     《无垢天女请问经》中云:
     “北方雪山山脉处,
     具足净善地域中,
     佛教正法将弘扬。”
     《文殊根本续》中云:
     “名首“(藏文)”字者'84',
     僧伽遍传颂,
     显扬导师教,
     彼时地上教,
     衰败暗无光,
     导师合意像,
     能明不怀疑;
     授记一切觉,
     得我大菩提,
     而成世间供,
     使到三有边,
     现勤密乘续,
     当知其胜名。”
     又,《摄真实经》中云:“当我寂灭时,于此地上空,汝(化身)以童子身,将作佛事业,斯时极喜寺,在于雪域中。”
   有人认为是颂的前面字句授记的是世亲(此时佛教未大衰败,未庄严佛身),但虽然前三句合于婆苏完杜(藏文)'85',可是后面的字句则不相合,故上述授记,除宗?巴大师,别无他指。又,姜洛坚达(藏文)云:
   “持密业金刚, 
    自前善结缘,
   洛桑扎巴者,
   诸佛所化身,
   持于学者身,
   讲论显密义,
   唯定成正觉;
   印汉泥婆罗,
   卫藏朵康地,
   转生将众生,
   引往解脱道,
   文殊为本尊,
   妙音加业印,
   唯定成菩提;
   广聚圣弟子。
   
   又云:
   “洛桑扎巴世无敌,”
   释迦王前善发善心,
   于此刹土弘显密,
   此师往生天界时,
   ……”
   
   又云:
   “旺古山之山坡上,
   宗摩顶之山坳中,
   将聚无量僧伽众,
   若云山名妙祥持。
   卫藏朵康汉人地,
   僧俗诸界皈依处,
   村落寺院遍十方。
   
   《父法》(《祖师问道语录》)中云:
   “最后佛教之余火,
   将由‘扎巴’复点燃。”
   
   玛久拉仲(藏文)云:“女(索南坚赞)汝所问此菩萨,未来善缘第七佛(11善眼),现时菩萨志向大,藏地浊世邪行时,将出比丘‘扎 巴’者,于彼刹土作狮吼,镇伏违戒邪行者,使归清净佛法规, 创立宗规持佛礼,是为弘法大比丘;通达无边续部论,出示续海意趣要,满足有缘所化意。《国王清净遗嘱》(纯净无杂)中说:“此后广事供养者,比丘菩萨东方生,奉持密咒大瑜伽,(遍喜)名尾‘藏‘字此上士,复又改容'89'广承待,对此广作承侍者,皆为修善大圣人,对彼诸师当虔敬。”
   
   对此遗嘱,洛扎巴、巴俄·祖拉陈瓦、康?巴(藏文)等噶举派诸师将 “东方生”改为“东南方生”,认为是对达布贡巴·崔臣宁布(藏文)的授记但这则授记与此师不合(未改容);拉杰格本(藏文)等师曾修复拉萨大昭寺,广事供养,但这则授记亦与此师不合;另外,授记与钦师、达敦·洛桑扎巴等人的业绩亦不相合,故上面授记当指宗?巴大师。另外,也有所谓弥勒曾授记的说法,在显密经典和以往的论典中,处处有“洛桑”、“扎巴”,若把这一切都作为对宗?巴大师的授记,是极不适当的,必成过失;有人还说大师是弥勒的化身,有人依据大师降生时父母的梦兆说是密宗事部三?主的化身,《噶当书》中还另外罗列了许多,(玛久)拉仲曾说大师是“一切佛之化身”,如此等等,有多种说法。若尔,《大乘庄严经论》中则云:
   “在彼无漏界,
       无量佛相混,
       事业亦相续。”
       又云:
   “往佛彼一切,
       依一大证一,
       事业合一常,
       有情福享巨。”                                                                     
       这是说一切十应供之法性无别,多尊可化为一身,一身也可变化为多身,正如经中所说“有情不能以有情之自量去掌握”,普通有情是难以把握佛菩萨的证悟度量的。化身不定为一。因此,对于某为某之化身,或非为其化身之类的争议,很难下断语。此外,在伏藏等中也有许多有关大师的授记,宁玛派有时说大师是魔上师和善星比丘的化身,仁钦林巴(藏文)和多杰巴等师则谓在所谓掘自措那桑叶岩((藏文),铜牛岩)和南杰合岩( (藏文)霹雳岩)的伏藏文字中有是佛菩萨化身的授记,如此说法似真似假,难以置信,只能暂搁一边。这里引用有关大师的授记,其主要目的如下面将要提及的,是为了破斥一些愚人出于爱情的讥毁,断其追随所谓破斥者的恶流,使人们懂得彼等以虚假教言中伤大师的谬论。另外,大师从幼年起,一切做法符合大德举止,从心续生发贤善地道,故对他无需附和有些人罗列许多真假教言,比如对于萨罗诃(藏文)和米陀罗(藏文)等师,虽未列其事迹,但人们可知其贤善。大师的这些生平事迹,有人分为一百六十四事,有人摄为六条。总括起来,他出身于贤善种姓,以闻思修获得教证功德,尔后广做佛事,可归纳为此三方面,或亦可总结为外内密三种清净传纪。这里仅对大师生平作了扼要概括,其共同详传请阅克珠杰所著《宗?巴大师传·信仰津梁》等书,其非共同的传记亦阅克珠杰所著《宗?巴大师密传·宝穗》和妙音法王说著《宗?巴大师密传·祈愿篇》以及洛扎巴、多丹的教言等,即可知晓。
       (八)言说依止著述和弟子,使事业之恒河水流永存情况。
       大师一生业绩中最为殊胜的是他经三量伺察而写成的清净著述。其中,有开示从因乘学规依止善知识的情况到寂止胜观'87'、具足四大特点的广中本《菩提道次第广论》,是为佛宝之门、三藏之匙、一切修证之精要、汇合(龙树、无著)二大车轨师见解三水归一之秘诀、满足心愿的宝王贤善论述之大海仓;有听受于诸上师的教言一卷,或云三卷(《妙吉祥教言》原本藏与噶丹寺);有开示果乘学规关于在短暂一生中即能正觉的方法的《密宗道次第广论》,是为一切续部之宝库;此二论结合,包罗了一补特伽罗不观待数劫即能正觉的方便法门。此二论之分支本,自论有开示藏地贤善见规的《善言藏论本释》;释论有显宗方面的《中论广释》、《菩提正道论》、《善说金鬘》等,密宗方面的《事师五十颂疏》、《根本堕罪论建立次第疏》、《能怖金刚二修法》、《护摩仪轨》、《吉祥集密不动金刚曼茶罗仪轨》、《四天女请问经疏》、《智金刚集论》、《集密圆满五次第座满面授文》及其直会文、《明灯论注释摄义》、《鲁厄巴传规胜乐法》、《现观升起次第大乐明论》、《初十日供养法》、《生圆次第导引文》、《智布巴传规身、现曼茶罗仪轨》、《五次第论注疏》、《根本续大疏》等,另有许多;零散言教;另有诸弟子笔录其语教的《修行法门录》、《生起次第录》、《金刚念诵法笔录》、《现观菩提双运法录》、《妙吉祥金刚及其曼茶罗仪轨》、《时轮经个品录》、《能怖金刚四十九法录》、《四瑜伽次第录》、《金刚顶经笔录》、《事续总义笔录》等;另有《释量伦理路汇编》、《般若论》、《二十种僧伽摄论》、《无色静虑论》、《中观庄严二谛论》、《入行论智慧品慧明疏量之理路汇编》、《六十正理论》、《应成派基深八大特点笔录》等颇多。
       品尝大师如此教言贤妙甘露汁的有缘蜂群,从那时起直至现在,多如繁星,无边无量。当时,阿里三围;小蕃(即卫藏)的桑浦、德哇坚、贡塘三寺、噶哇栋、觉摩隆、素咯三寺、洛、甲域、仁钦岗、甲恰、唐卓、热振、恰咯、吉吾等寺,止贡、达垅、蔡巴三寺,艾、涅、达布三诗,以及唐波且寺等约如地区的大小寺院;大蕃(即阿里、卫藏以外藏区…译者)的安多(藏文)、?多(藏文)、曲多(藏文)等三“多”地方的学者。总之,从上部阿里至下部汉地,弟子如鹅群聚之于莲池,其主要的及门弟子如佛祖之八大近侍弟子、二胜弟子、五比丘、八万天众、七代付法藏师等,博学而获有成就,所击显密大法鼓声响彻三千世界,住持寺庙禅院,聚会僧徒广如大海,著述善言(说有140)亦广无边。其中,如天界如意树果实累累,庄严以才识精?、德行甚严、心地善长三者,修证功德满装心续之库,如此金山一般的的主要亲炙弟子有互传法缘四上师、内心传一弟子、二上首弟子、中期收纳的八大清净弟子、最初收纳的四弟子、耳传的三弟子、显扬佛教二弟子、弘广事业七弟子、七明灯弟子、七菩萨弟子、被国王奉为帝师的三弟子、四智弟子、护持边地佛教七大旗弟子、二译弟子、六护地法王弟子、十二持教弟子、二空行法裔弟子、二奇士弟子、八京俄弟子、八大上师弟子、其为钦布弟子、十四难论师弟子、六持律尊者弟子、五具证悟弟子、四法座弟子等。总之,上自阿里三围,中部卫藏十三万户,下部三“多”地域的十万名智士均敬奉大师,为其弟子。现分别叙述如下:
       内心传弟子一人,即克珠杰。 
       上首弟子二人,即贾曹杰和持律师扎巴坚赞。此二人与克珠杰共三人,为金刚手所授记弟子。
       大师奉文殊授记避世修行时,中期收纳的八大清净眷属弟子中,朵麦地方的四人,即1。多丹·坚贝嘉措,出生于朵麦宗?的梯(藏文)地方,赴前藏后,曾师事总?巴大师、邬玛巴、雪隆措卡哇、达隆译师、京俄贝哇、扎察堪布根敦仁钦、巴丹喇嘛的弟子云丹桑布等,广闻佛法,常常显见文殊,生起显密的贤妙证悟,宗?巴大师曾让他向文殊请问疑难,他因食柏树籽可修,因此人称“柏树籽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