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198-济阴纲目 >

第43章

198-济阴纲目-第43章

小说: 198-济阴纲目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所谓寒者热之,留者行之也) 
当归 川芎 桂心 吴茱萸 陈皮 生姜(各一两) 白芍(二两) 
上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空心服。 
x没药丸x 治产后心胸烦躁,恶血不快。(以烦躁二字,似不宜用热药,问到恶血不快, 
便是瘀血冲心,而如此温行破血之药必不可少者也,又乌论其烦而不用热药哉) 
没药 蛮姜 玄胡索 当归 干漆(炒) 桂心 牛膝 牡丹皮 干姜(各等分) 
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丸如桐子大,煎曲汤下十丸至十五丸。 
x治血气烦闷杂方x 
生藕汁饮二升,效,竹沥亦得。(连读数方,各呈妙相,如化工天巧,有难描画) 
x一方x 陈白梅槌碎,煎汤饮。(此数方又有淡妆浓抹之致) 
x一方x 蒲黄隔纸炒,每服一钱,东流水煎汤下。用失笑散亦佳。 
x一方x 疗产后余血攻心,或下血不止,心闷面青,冷气欲绝,用羊血一盏顿服,若不定, 
更服立效。(藕汁、竹沥虽俱治烦,然清火则同,而破血消痰则异,宜别之。如陈白梅、蒲 
黄、失笑散,人皆能之,而羊血之用诚有夺天之力,造方者集方者均种德无涯矣) 
以上治余血奔心之剂。 
x人参当归汤x 治产后去血过多,血虚则阴虚,阴虚生内热,以致心烦短气,自汗头痛。 
人参 当归 熟地黄 门冬(去心) 肉桂(各二钱) 白芍药(炒,二钱半) 
上用水二盅,粳米一合,竹叶十片,煎至一盅,食远服。(此方以四物去川芎,恶其散气 
也,用肉桂助其止汗也,但与众药等分,亦须斟酌,而以粳米竹叶加之,治心烦短气之良法 
矣,血热加生地尤佳,如肉桂所当去也)血热甚者,加生地黄二钱。 
x竹叶汤x 治产后短气欲绝,心口烦闷。 
竹叶(切细) 麦门冬(去心) 小麦(各一升) 甘草(一两) 生姜(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切,以水一斗煮竹叶、小麦至八升,去渣,纳余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此方以小麦 
补心,麦门竹叶除烦,甘草大枣益气,安其子并培其母,亦良法也,生姜佐之,更有赞襄之 
力,而曰虚悸加参,多多益善,糯米用之,为少力之助,又养阴也)。 虚悸,加人参二两;少 
气力,加糯米五合。 
x甘竹茄汤x 治产后内虚,烦热短气。 
甘竹茹(一升) 人参 麦门冬(去心) 茯苓 甘草(各一两) 黄芩(三两) 
上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三服,日三。(此治虚烦短气神方,虽品味数少, 
而药力精专,可法可法。如黄芩又可去取者也) 
x薤白汤x 治产后胸中烦热逆气,(此治胸痹法之变也,原方出自仲景,薤白、半夏所以 
治逆气,栝蒌根、麦门所以治烦热,人参、甘草补虚,知母石膏之加,非热甚不用,盖为血虚 
所忌故也) 
薤白 半夏 人参 甘草(各一两) 栝蒌根(二两) 麦门冬(半斤) 
热甚,加知母、石膏。 
上 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四升,去滓,分五服,日三夜二。 
x芍药栀豉汤x 治产后虚烦不得眠。 
白芍 当归 栀子(各五钱) 香豉(半合) 
上用水二盅半先煮前三味,得二盅,纳香豉煮取一盅半,去滓,分二服,温服。(此虽云 
岐法,不若仲景酸枣汤稳当。仲景治伤寒虚烦不眠,有栀子豉汤,而此加白芍、当归者,乃云 
岐变伤寒法,以治产后也。人常谓伤寒方可通于杂症,有是哉) 
以上治血气虚烦之剂。 
x仲景二物黄芩汤x 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 
痛,但烦者,此汤主之(要在风字上看,以头痛不痛为法)。 
黄芩(一两) 苦参(二两)(此大苦寒之剂,与产后非宜,意者热病成烦欤,要以但烦二字上 
体贴) 干地黄(四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多吐下虫。 
x竹皮大丸x 治妇人产后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 
生竹茹 石膏(各二分) 桂枝 白薇(各一分) 甘草 
上五味为末,枣肉和,丸如弹子大,以饮服一丸,日三夜二服(中虚症不可用石膏,烦 
乱不可用桂枝,而此方以甘草七分发众药六分,又以枣而为丸,仍以一丸饮下,可想见 
其立方之微,用药之难,审虚实之不易也,仍饮服者,尤虑夫虚虚之祸耳,用是方者亦当深 
省)。有热倍白薇,烦喘加柏实一分。 
以上治中风烦热之剂。 
x经验方x 治产后烦躁,此重可去怯之义。 
禹余粮一枚,状如酸馅者,入地埋一半,四面紧筑,用炭一秤,发顶火一斤, 去火三 
分耗二为度,用湿土罨一宿,方取出,打去 
外面一层,只用里内细研,水淘澄五七度,将纸衬干,再研数千遍,用甘草汤调二钱匕,只 
一服,立效。 

卷之十三产后门·下
发渴
属性:x熊氏x曰∶产后心烦发渴,宜清心莲子饮。 
x薛氏x曰∶前证若出血过多,虚火上炎,用童子小便,或四物白术、麦门、丹皮。若胃气虚 
而有热,用竹叶归 汤。若血虚发热,用八珍加麦门、五味。若血脱发热烦躁,用当归补血 
汤。若胃气虚弱,用补中益气汤,或七味白术散。(若谓去血过多,而用童便以治虚火是矣, 
而以四物治虚,则川芎之物能不升散乎。以胃气虚而渴,用白术宜矣,而以血虚用白术,亦 
难信也。必血虚胃气弱者,乃可审证用药,幸毋执一) 
一产妇患前证,朝寒暮热,肚腹作痛,以手按之不痛。余以为血气俱虚,用八珍之类治 
之,彼反行逐血,更加发热烦躁,余用当归补血汤,热躁渐止,用八珍麦门、五味,气血渐复。 
x李氏x曰∶产后烦渴气虚者,生脉散;血虚者,四物汤加天花粉、麦门冬;气血俱虚作渴, 
头眩脚弱,饮食无味者,用人参二钱,麦门冬一钱半,熟地黄七分,天花粉三钱,甘草五分, 
糯米姜枣煎服。(此方分两有法,读者不可轻放过) 
x千金竹叶汤x 疗产后虚渴,少气力。 
竹叶(三升) 人参 茯苓 甘草(各一两) 小麦(五合) 麦门冬(五两) 半夏 生姜(各三两) 大 
枣(十五枚) 
上 咀,以水九升先煮竹叶、小麦、姜、枣,取七升,去滓,入余药再煎取二升,每服五 
合,日三夜一。(真人以天地之心为心,故为方亦以云行雨施之道为教。此方以治渴补虚之 
药十分为君,而又以淡渗燥血生渴之药十之一分为使佐,此何为也。盖以茯苓能降天之阴 
气,半夏发地之阳气,脾者土也,天气通于地, 
地承天气而施生,故佐姜枣发脾气,以通壅滞而生津。经曰∶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 
生。此大意也,真人素有一体同仁之教,岂不知半夏茯苓之过,而反用之欤。后之学人,效 
之去之,各存乎其人焉) 
x竹叶归 汤x 治胃气虚热,口干作渴,恶冷冻饮料食者。 
竹叶(一钱半) 黄 (二钱) 人参 白术 当归(各一钱) 麦门冬(去心,七分) 
甘草(炙,五分) 
上锉,水煎服。 
x熟地黄汤x 治产后虚渴不止,少气,脚弱,眼眩,饮食无味。 
熟地黄(酒洗,一钱半) 人参 麦门冬(去心,各二钱) 栝蒌根(四钱) 甘草(炙,五分) 
上 咀,作一服,加糯米一撮,生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少用地黄,多用人参,便是 
妙法。糯米养阴) 
x七味白术散x 治中风虚弱,津液短少,口干作渴,或因吐泻所致。 
人参 白术(炒) 白茯苓 甘草(炙) 藿香 木香 干葛(各一钱) 
上锉一服,水煎服。(白术治中气虚弱,以致津液短少者宜之,盖为胃气不能致津液于 
脾也,干葛、木香、藿香皆发脾气,而木香于小儿更宜,于产后须量用) 
x清心莲子饮x 治产后心烦发渴。 
麦门冬(去心) 黄芩 地骨皮 车前子 甘草(炙,各一钱半) 人参 黄 (蜜炙) 白茯苓 
石莲肉(各七分半) 
一方加远志、石菖蒲(各一钱。)(方名清心,理宜保肺以生水,导赤以泻火也。考诸药性, 
能知其理,用远志、石菖蒲以治烦,恐有未当处) 
上另用麦门冬二十粒,水二盅煎一盏,水中沉冷,空心温服。发热,加柴胡薄荷。 
x产宝方x 疗产后大渴不止。(大渴妙药,亦有补土生金之理) 
芦根(切,一升) 麦门冬(生,四两) 栝蒌根 
人参 茯苓 甘草(各三两) 大枣(二十枚) 
上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顿服,四剂即瘥,忌菘菜。 
x栝蒌根汤x 疗产后血渴。 
栝蒌根(四两) 麦门冬(去心) 人参(各三两) 生干地黄 甘草(各二两) 土瓜根(五两) 
大枣(二十枚) 
上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血渴者,血虚而渴也,故加生地。此二方不惟 
产后宜服,与消渴证亦相宜) 
x黄芩散x 治产后血渴,饮水不止。 
黄芩 麦门冬(各等分)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八分,温服无时。 
x当归补血汤x 治产后血脱,烦躁引饮,昼夜不息,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者。(原东垣治 
脱血方也,移之以治产后烦渴,非有见者不能) 
当归(二钱) 黄 (炙,一两) 
上锉作一服,水煎服。 
x一方x 疗血渴及产后渴。(以下三方,一清心,一凉血,一生血,如一山一水,一琴一 
鹤,各得其趣) 
用莲子心取为细末,米饮调下二钱,效。 
x一方x 治产后出血太多,虚烦发渴。 
用真正蒲黄末二钱,白汤调下,如渴燥甚,井华水下。 
x一方x 治产后中风烦渴。 
用红花子五合,微炒研碎,以水煎浓,徐徐呷之。 
x桃花散x 治产后不烦而渴。 
新锻石(一两) 黄丹(五钱) 
上为细末,渴时用井水调下一钱。(丹出于铅,内含真水,且以镇坠浮火,故能止渴,而锻石最 
为燥烈之物,何以用之,而况以产后乎。曰不烦而渴时,用井水调下一钱,须当穷其故也) 

卷之十三产后门·下
自汗
属性:x大全x云∶产后虚汗不止者,由阴气虚,而 
阳气加之,里虚表实,阳气独发于外,故汗出也。血为阴,产则伤血,是为阴气虚也,气为 
阳,其气实者,阳加于阴,故令汗出,而阴气虚弱不复者,则汗出不止也。凡产后血气皆虚, 
故多汗,因之遇风则变成痉,纵不成痉,亦虚乏短气,身体柴瘦,唇口干燥,久则经水断绝, 
由津液竭故也。(夫汗者,阳之气,阴气不复,则阳无所归以入于阴,故虚阳上浮于外而为 
汗耳。世常谓汗多成痉,而失言因而遇风变痉之理,又不成痉而短气柴瘦者,此变热也,省之省之) 
x薛氏x曰∶按前证属血气俱虚,急用十全大补汤,如不应,用参附 附等汤,若汗多亡阳 
发痉,尤当用前药。王海藏先生云∶头汗出,至颈而还,额上偏多。盖额为六阳之所会也,由 
虚热熏蒸而出。窃谓前证当以部位分之,额左属肝,额右属肺,鼻属脾,颐属肾,额属心,治 
者审之。(亡阳发痉,用十全大补参附 附之类,必审其所以而用,毋泛泛执以为是也。而 
额汗当分部位,似近于迂,临症尤宜详悉,盖肾液入心为汗,于理须究) 
一产妇略闻音响,其汗如雨而昏愦,诸药到口即呕。余以为脾气虚败,用参附末为细 
丸,时含三五粒,随液咽下,乃渐加至钱许,却服参附汤而痊。(其始也,妙在为丸少,其继 
也,宜大剂汤煎服) 
一产妇盗汗不止,遂致废寝,神思疲甚,口干引饮。余谓血虚有热,用当归补血汤以代 
茶,又以当归六黄汤纳黄芩连柏炒黑,(代茶炒黑之理可法),倍加人参五味子,二剂而愈。 
x大全x云∶凡产后忽冒闷汗出,不识人,治用鸡子及竹沥二法。(见前血晕) 
x薛氏x曰∶前证属大虚,宜固元气为主,其汗不止,必变柔痉。(前论汗出因风变痉之说 
居优,不然即谓之脱阳矣,此大补法所当施也)东垣先生云∶妇人分娩及半产漏下,昏冒 
目瞑,盖因血暴亡,而火上炽,但补其血,则神自昌,若常时血下,当补而升举其气,阳得血 
而神安,则目明矣。今立一方,以补手足厥阴之血,兼益阳气,名曰全生活血汤。 
x黄 汤x 治产后虚汗不止。 
黄 (二钱) 白术 防风 熟地黄 牡蛎( 为粉) 白茯苓 麦门冬(去心) 甘草(炙,各五分) 
上切作二服,加大枣一枚,水煎服。(黄 得防风,其功愈大,为易于固表也,而黄 二 
钱,防风五分,大约足矣,牡蛎肾家药也,以肾液入心为汗,故止汗又宜固肾,其他可意解矣) 
x麻黄根散x 治产后虚汗不止。 
当归 黄 (炒) 麻黄根 牡蛎粉 人参 甘草(炙,各等分) 
上锉,每服四钱,水煎服。(麻黄气悍而轻,阳药也,用其根,用其阳中之阴耳,非从阳 
引阴归根之意乎,要知用药自有至理) 
x止汗散x 治产后盗汗不止,一应汗多者,皆可服。 
牡蛎( 成粉) 小麦麸(炒令黄色,碾成粉,各等分) 
上和匀,煮生猪肉汁调下二钱,无时。(小麦生于阳至,成于阴至,内阳而外阴也,今用 
其麸,亦用其阳中阴耳,且汗为心液,而小麦养心,用其麸敛心液也。又肾之液入心为汗, 
而猪水畜也,调以肉汁,能不又归之肾乎。服无时者,以此药力缓功迟,宜频服多服耳) 
x当归二黄汤x 治产后自汗盗汗,胃气虚弱,服别药则呕吐不能入。 
当归 黄 (各一两) 麻黄根(半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煎服。(麻黄根引阳归阴,因其性也,白芍药抑肝敛阴,用其酸也, 
当归、黄 原有补血汤之变,据愚见从本方立法,以黄 为君者,得正也。阳加于阴谓之汗, 
阴加于阳之药而反治之,则汗自止矣。立方大意如此,所谓逆者正治也) 
一方无麻黄根,用白芍药。 
x当归六黄汤x 治血气虚热,盗汗不止。 
当归 黄 (炒) 熟地黄(各二钱) 生地黄 黄柏(炒黑) 黄芩(炒黑) 黄连(炒黑,各一钱) 
上水煎服,不应加人参白术,心血不足加酸枣仁。 
x人参汤x 治产后诸虚不足,发热盗汗。 
人参 当归(各等分) 
上为末,以猪腰子一只去脂膜,切小片子,以水三升,糯米半合,葱白两条,煮米熟, 
取清汁一盏,入药二钱,煎至八分,温服不拘时。(此方以气血为主,而引经之妙在猪肾,然 
糯米养阴,葱白发散,何为用之,然汗不以奇,下不以耦,故葱白不单用,而又熟之于米,又 
非引阴意乎。噫,有深思焉) 
x参附汤x 治阳气虚寒,自汗恶寒,或手足逆冷,大便自利,或脐腹疼痛,吃逆不食,或汗 
多发痉等证。 
人参(一两) 附子(炮,五钱) 
上作一服,加姜枣水煎,徐徐服。(此无上救急神方,乃回阳返本之道,惟四肢厥冷,汗 
出如雨者宜之) 
x 附汤x 治阳气虚脱,恶寒自汗,或口噤痰涌,四肢逆冷,或吐泻腹痛,饮食不入及一 
切虚寒等证。 
黄 (一两) 附子(炮,五钱) 
上作一剂,加姜枣水煎服,如不应,倍加附子,方得全济。(二方一用参,一用 ,一固 
表气,一补里气,自是不同。用药者当于此际审其内外有无而求责焉,庶近道矣。所谓有者 
求之,无者求之也,至哉言乎) 
x千金方x 疗产后风虚汗出、小便短少,四肢拘急,难以屈伸。 
甘草(炙,一两) 附子(炮) 桂心 芍药(炒,各一两半) 
上锉,每服三钱,加生姜四片,枣一枚,水煎服,忌猪肉、冷水、生葱等物。(用桂枝汤以 
治风,加附子以治虚,即桂枝加附子汤也,乃仲景法,以四肢拘急,故用此方,不然胡为用此) 
x全生活血汤x 治产后冒闷发热,自汗盗 
汗,目 ,四肢无力,口干头晕,行步欹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