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克格勃绝密档案 >

第33章

克格勃绝密档案-第33章

小说: 克格勃绝密档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舍尔的情报站里工作。但是他的表现也没有什么进步。从莫斯科休假返回纽约的途
中,马卡耶夫弄丢了一个仿造的瑞士空心硬币,硬币里藏着拍摄了秘密行动指令的
微型胶卷。经过进一步调查后,马卡耶夫被召回了莫斯科,他的间谍生涯也宣告结
束。中心在纽约试图收回分配给他的9000美元(2000元存款和7000元股票)的努力
未能成功,这笔钱只好被注销了。
    据中心统计,从1934年至1935年被招募为间谍开始,菲尔比、伯吉斯和麦克莱
恩总共提供了2 万多页“有价值的”机密文件和情报报告。然而,正如菲尔比所担
心的那样,伯吉斯和麦克莱恩的叛逃,尽管没有给“五杰”中其他人的间谍活动划
上句号,但也至少造成了损害。他们叛逃后,布伦特来到伯吉斯的公寓寻找并销毁
那些可能被用做证据的文件。但是,他却没有注意到一系列未署名的、关于1939年
英国政府进行的秘密会谈的记录。在英国安全局漫长的调查过程中,约翰。科尔维
尔爵士(记录中提到的一个人)发现这些记录是由凯恩克罗斯整理的。于是,国家
安全局开始了对凯恩克罗斯的监视,在他去与指导员莫金紧急约见时跟踪了他。莫
金及时发觉有人监视凯恩克罗斯,于是他没有与凯恩克罗斯见面就回家了。在英国
安全局以后的调查中,凯恩克罗斯承认自己给俄国人提供过情报,但是否认自己是
间谍。不久后,他在与莫金最后一次见面时拿到了“一大笔钱”,辞去了在财政部
的职务,并移居到了外国。
    伯吉斯和麦克莱恩叛逃后,中心马上指示莫金,让他迫使布伦特也到莫斯科来。
    由于不愿意放弃自己在库尔托学院有名有望,而且恰合心意的环境,去面对斯
大林控制下的苏联惨淡的社会主义现实,布伦特拒绝了这个要求。布伦特对他的指
导员说:“我非常了解你们人民的生活,要我也过那样的生活是非常困难的,甚至
是不可忍受的。”用莫金自己的话说,他只好无言以对地走了。布伦特确信英国安
全局没有确凿的证据来指控他。苏联情报机关以后再也没有与他有更多的联系。
    正如菲尔比担心的那样,他的朋友、曾经与他住在一起的伯吉斯的叛逃,使他
立刻变成了怀疑对象。中央情报局局长瓦尔特。比德尔。史密斯将军马上通知英国
秘密情报局说,菲尔比再也不能当英国驻华盛顿的联络官了。回到伦敦后,菲尔比
从秘密情报局退休。1951年12月,他被召到英国安全局总部接受“司法询问”(实
际上是一次非正式的审讯),对此,他在回忆录里作出了可能使人产生误解的记录。
    据当时在场的一个人称:“每一个听完了审讯的全过程的官员在离开时都完全
相信菲尔比是有罪的。”与他叛逃到莫斯科12年后试图使人们形成的印象恰恰相反,
菲尔比在英国秘密情报局的大多数同事都同意情报局的观点。但是“司法询问”得
出的结论是很可能永远也找不到可以达成成功诉讼的证据。在英国秘密情报局内部,
菲尔比还有一帮忠实的朋友在支持他,在他们面前菲尔比聪明地把自己装扮成了麦
卡锡主义的无辜的牺牲品。直到1954年,苏联的情报机关都没有再与他有过联络。
    看来,菲尔比永远也没有想到伯吉斯的叛逃并不是因为他丧失了勇气,而是中
心使用了巧妙的欺骗手段,而且菲尔比也永远没有原谅伯吉斯这一使他处于危险境
地的做法。1963年,菲尔比叛逃到莫斯科时,已经病人膏盲的伯吉斯请求他的老朋
友到位于“步兵大街”的克格勃医院去看望他。可是菲尔比没有同意。在莫斯科受
到的待遇使菲尔比更为不满。菲尔比一直以为自己是苏联对外情报部门的军官,然
而他惊讶地发现,作为一名外国间谍,他永远也不可能被授予军衔。更糟糕的是,
克格勃或克格勃第一总局(国外情报局)的领导并不完全信任他。直到十月革命胜
利六十周年的庆祝大会时(也就是他到莫斯科十四年后),这位克格勃最著名的西
方间谍才终于被允许进入了克格勃的总部。   
   克格勃绝密档案        
                  五十年代在北美的间谍活动
    1951年11月6 日作为哥斯达黎加代表团的顾问,“特奥多罗。B。卡斯特罗”参
加了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第六届大会的开幕式。这算是苏联特工最引人注目的公开
亮相之一。实际上,这个‘卡斯特罗“真名叫约瑟夫。罗穆阿尔多维奇。格里古列
维奇(曾经使用过马克斯、阿图尔和达克斯三个代号),是一位居住在立陶宛的犹
太人,以前主要从事破坏和暗杀活动。西班牙内战时期,他被训练成破坏专家,也
是在墨西哥城暗杀托洛茨基行动的主要杀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阿根廷领
导专门破坏德国船只和货物的秘密情报站。在阿根廷时,格里古列维奇就开始为自
己编造在拉美的活动经历,以备战后活动之需。
    1949年下半年,格里古列维奇和他的妻子劳拉。阿劳约。阿吉拉尔(一个移民
墨西哥的苏联间谍,代号路易莎)在罗马建立了一个秘密情报站。格里古列维奇以
一位哥俾达黎加已故名人(这位名人其实没有子女)的私生子特奥多罗。卡斯特罗
的身份,办起了一个小型进出口公司,以掩护自己的情报活动。1950年秋,他与一
个来访的哥斯达黎加代表团混熟了,这个代表团的成员中包括与他同时代的哥斯达
黎加著名政治家何塞。菲格雷斯。费雷尔——创建第二共和国的执政团的首脑;该
执政团重新建立了法制政府,菲格雷斯本人也曾于1953—1955年和1970—1974年两
次出任哥斯达黎加共和国总统。自己居然能赢得菲格雷斯的信任肯定令格里古列维
奇大喜过望。被格里古列维奇那一套关于自己是私生子的谎言所蒙蔽,菲格雷斯告
诉格里古列维奇说他们俩是远亲。此后,据格里古列维奇的档案记载,他成了这位
未来的总统的朋友和知己,并用中心的钱和菲格雷俾在意大利合伙投资一家公司,
进口哥斯达黎加咖啡。
    1951年10月,冒名“特奥多罗。卡斯特罗”的格里古列维奇被任命为哥斯达黎
加驻罗马全权代表。一个月后,他被选为哥斯达黎加参加巴黎联合国第六届大会代
表团的顾问。会议期间,他被介绍给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英国外交大臣安东
尼。文登,但是湿然没有被介绍给苏联外长安德烈。维辛斯基。维辛斯基在国际会
议上的讲话风格向来单调而冗长。但是,这次他带来了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鸽子,以
此来比喻在帝国主义侵略下的无辜受害者,然后才开始他那充满挖苦的演说。苏联
大恐怖时代,他在公审大会上担任公诉人时就因为这种挖苦风格而臭名远扬。对于
杜鲁门总统关于军备控制的讲话,维辛斯基进行了滔滔不绝的讽刺和抨击,他声称
:“昨晚读了这篇演讲之后我很难人睡,因为它让我不停地发笑。”
    维辛斯基挖苦的另一个对象就是哥斯达黎加代表团。安理会讨论了希腊代表团
提出的要求允许在希腊内战时期疏散到苏联集团国家的希腊儿童返回祖国的议案。
    在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的要求下,哥斯达黎加代表同意支持这个议案。哥斯达黎
加选择了格里古列维奇来为乔治。马蒂内。莫雷诺起草一份支持这个议案的讲话稿,
这无疑使他陷人了非常尴尬的境地。他竭尽全力用空洞的言辞来尽可能地少冒犯苏
联代表团,强调“哥俾达黎加代表团始终对可能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的因素表示忧
虑和关切”,并祝贺联合国巴尔于问题特别委员会“开展的观察和协调工作,虽然
巴尔于地区还存在着危险,但毕竟联合国的工作捍卫了世界和平”。但是苏联代表
团并没有被打动。也许因为没有察觉到卡斯特罗的真实身份,维辛斯基指责这个讲
话是个外交小丑的胡言乱语。
    维辛斯基的这些指责并没有对格里古列维奇的外交生涯产生任何消极影响。19 
52年5 月14日,格里古列维奇向意大利总统路易吉。伊诺第递交了自己作为哥斯达
黎加驻罗马全权大使及特别信使的委任状。据其档案记载,格里古列维奇与美国大
使埃尔斯沃思。邦克及接替邦克的克莱尔。布思。吕斯的关系十分亲密,而且他还
成功地感化了保罗十二世的侄子——哥斯达黎加驻梵蒂冈的公使——朱利奥。帕斯
利王子。格里古列维奇曾15次拜见过教皇本人。同时,他与意大利战后主要政治家
之一、天主教民主党人士阿尔奇德。德。加斯佩里(1945—1953年任总理)交上了
朋友,这位政治家还送给他一架照相机“象征我们的友谊”。         从一个专门从事暗杀和破坏的苏联间谍到一个拉美地区成功的外交家,格里古
列维奇这一令人惊奇的转变,加上“威利”。菲舍尔的秘密情报站成功地提供了美
国核武器方面的“绝密”情报,这一切使中心认为,它在冷战初期重新实现“大特
工”时代辉煌成就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战后特工的作用被认为具有比他们那些取
得了辉煌成就的前辈们更重大的潜在意义。冷战一旦变热——而中心认为这是有可
能的——那么苏联大使馆里以及设在其中的公开情报站就必须从北约国家中撤出来,
而只能依靠这些潜伏下来的特工开展战时的情报活动。
    尽管冷战初期格古列维奇及菲舍尔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在50年代初,克格
勃总部里却没有一点欢庆胜利的气氛。由于“维诺娜”破译密码查出了一些苏联间
谍,加上不久前本特利。钱伯斯和古森科叛变后交代的一些情况,中心不得不重建
几乎整个美洲间谍网,而且必须在美国联邦调查局比以往严密得多的监视下开展间
谍活动。另外,曾在二战期间帮助苏联间谍打入罗斯福政府、美国情报部门以及曼
哈顿计划的美国共产党已经无法再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了。1949年,美国共产党总书
记吉恩。丹尼斯和另外十名美国共产党领导人被指控犯有鼓吹武力推翻联邦政府罪,
丹尼斯和其中九名被告被判5 年监禁,另一名被判刑3 年。审讯期间,所有辩护律
师都被指控有蔑视法庭的行为。1951年,最高法庭核准了这些判决后,又有几百名
共产党人被指控犯有类似罪行。在5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共产党被迫转人地
下状态。
    同时,对苏联在美国进行的情报搜集活动进行的史无前例的大曝光,也使中心
经受着严峻考验。1950年1 月24日,克劳斯。富克斯开始向他的英国审问官交待自
己在战争期间在洛斯。阿拉莫斯从事的间谍活动。第二天,在纽约,阿尔杰。希斯
由于在大陪审团面前为自己从事的特务活动做伪证被判5 年监禁。2 月2 日,富克
斯在伦敦受到正式起诉,苏联间谍窃取原子弹情报的恶劣行径也醒目地出现在美国
报纸的头版头条。一个星期后,以前名不见经传的威斯康星州参议员约瑟夫。麦卡
锡谎称自己掌握205 名在国务院“操纵”美国对外政策的共产党人名单。虽然麦卡
锡编造和夸张了事实,但却很快赢得了美国大众的支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
是因为他把握住了人们的心理。存在于许多美国人头脑中的“内部的敌人”的想法,
被希斯和富克斯这些间谍的定罪(以及一年后罗森堡的定罪)所证实,美国人认为
正是因为这些存在于美国国内的敌人,使得一个如此强大的美国却无法阻止国际共
产主义的迅速发展和苏联崛起为一个拥有核武器的超级大国。1954年1 月的一次民
意测验表明,在美国支持麦卡锡的人有50%,而反对他的只有29%。
    杜鲁门总统在1951年提出,“克里姆林宫拥有的最大的资本就是麦卡锡参议员”。
    从长远来看,这个说法是正确的。说到底,麦卡锡对苏联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超
过了任何一位有影响的克格勃间谍。他为了一己之利而狂热地攻击“红色恐怖”简
直到了荒谬的地步,使世界上持自由观点的人们开始怀疑莫斯科针对苏联“主要对
手”
    开展的秘密情报活动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就连1953年先后在纽约辛辛监狱的
同一张电椅上被处死的埃文。朱利叶斯和埃塞尔。罗森堡也被很多人认为是遭到了
陷害。
    但是中心却在数年后才开始意识到可以利用麦卡锡主义展开巨大的宣传攻势。
而当时,中心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应付美国的“特务敏感症”给苏联在美国发展和
操纵新间谍的工作所造成的困难上了。
    麦卡锡主义加强了中心对在其“主要对手‘境内扩大秘密情报系统的重要性的
认识。苏联设立在使领馆中的公开情报站肯定受到美国联邦调查局越来越严密的监
视,而秘密情报站只要不被发现就可以非常自由地开展工作。威利。菲舍尔(马克)
    从1947年到达美国起从来没有引起过任何怀疑,虽然他的一名间谍,特德。霍
尔的身份被“维诺娜”破译电文揭露后,在1951年受到了联邦调查局的审问。中心
也十分严肃地认为,一旦战争或其他危机迫使苏联使领馆和公开情报站撤出,秘密
情报站就能必须担负起全部情报工作。扩大秘密情报站的准备工作十分周详。1954
年,特工管理局制定了一份由130 名“档案间谍”组成的谍报网的计划,这个谍报
网专门负责获取出生证明、护照和其他用来证明特工假身份的文件。专门从事伪造
假文件的行动官员被派到设在西方和第三世界国家的22个情报站以及设在中国和所
有苏联集团国家内的克格勃联络处。
    但是扩大特工网的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比中心所想象的要严重得多。“大特工”
    时代——有像多伊奇和马利那样能通过自己对未来苏联制度的向往来鼓动其他
间谍的神奇特工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把在斯大林统治下的计划经济体制
下的苏联成长起来的苏联公民转变为能够伪装成西方人,能在美国应付自如的人,
是一件令人望而生畏、而且旷日持久的工作。在冷战时期召募有理想、有抱负,思
想坚定的美国间谍,比在30年代和二战时期要困难得多。苏联对那些对美国社会的
福利主义和不公正现象不满的、激进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吸引力也大大下降了。具有
讽刺意味的是,当麦卡锡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讨伐“红色恐怖”的运动进人最高潮的
时候,也正是近30年来苏联在对美国政府进行渗透方面处于最低微的时期。
    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进一步影响了中心的工作,而斯大林时代后期情报委员会
作为苏联对外情报工作的主管部门自身的起起伏伏,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心的
作用。在冷战时期,特工管理局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八次调整,而赋予它的职能也进
行了十四次调整。在冷战最初十年里担任特工管理局局长的亚历山大。科罗特科夫
没有在西方生活的经验,根本不了解在美国的苏联特工所面临的难题。他制定的针
对苏联“主要对手”的宏大的特工行动计划从来没有实现过。
    在整个50年代,除了菲舍尔的情报站,中心一直希望能在美国再建立哪怕只是
一个秘密情报站。但是第一次建立情报站的尝试却因1951年原打算担任该情报站站
长的马卡耶夫(哈里)的被召回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