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克格勃绝密档案 >

第53章

克格勃绝密档案-第53章

小说: 克格勃绝密档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格勃档案记载,与联邦德国的两位著名政治家交往甚密。
    虽然卡什卡本人对其克格勃顾问极尽阿决奉承之能事,并亲自监督了对捷克斯
洛伐克安全与情报局的大规模的清洗行动,但是中心仍然对捷克斯洛伐克安全与情
报局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纯洁程度不满意。1972年8 月,安德罗波夫向苏共中央委员
会汇报说,捷克斯洛伐克安全与情报局的“内部敌人”正在竭力阻止“秩序正常化”
    行动的完成。11月,另一份提交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引用潜伏在捷克斯洛伐克内
务部的间谍和内线的话说,内务部的关键职位仍然被“一些政治上不可靠的人”占
据着。
    克格勃还从其内线那里收到了很多抗议,这些抗议称,对在“布拉格之春”下
台的领导人及其家人的迫害是不够的。曾在1968年协助过苏联的军事行动,并于1970
年被提升进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威廉。沙尔戈维奇抱怨说,“右派领
导人”的子女竟然还能被允许上大学。更糟糕的是,杜布切克、斯特凡。萨多夫斯
基和朱利叶斯。图尔切克这三个名誉扫地的前主席团成员的子女在人学考试中还被
给予了“极高的分数”。
    沙尔戈维奇的抱怨只能反映出亲苏的马屁精们自以为是的报复心理,而并不说
明大学里进行的清洗行动的失败。1969-1970年间,3500名大学教授中有900 人被
解雇。所有捷克斯洛伐克文学和文化杂志都被停刊。失业学者和作家只好去当厕所
清洁工、建筑工人和锅炉房司炉。海因里希。博尔197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不久,
形容捷克斯洛伐克是“一座真正的文化坟墓”。
    在“秩序正常化”期间,中心收到的许多报告都涉及到了捷克共产党领导层里
持续而隐蔽的权力斗争。1972年雅克什向克格勃联络官汇报说,胡萨克下命令对主
席团所有成员的电话进行窃听。现在中央委员会里的工作气氛极其恶劣,相比之下,
当初诺沃提尼在台上的那段日子可以称得上是黄金时期了。1973年2 月,他和另外
三名主要的亲苏分子:卡雷尔。霍夫曼、安东宁。卡佩克及党的书记米罗斯拉夫。
赫鲁什科维奇再次向克格勃抗议说“有人试图把共产党员中的国际主义者从重要职
位上挤下来”。1973年克格勃向莫斯科提供的有关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领导层明争
暗斗的情况还包括:有人称现实派代表人物什特劳加尔总理,用尽了种种办法想讨
好胡萨克的副手、国际主义分子比拉克,包括给比拉克的女儿送了一件价值1 万克
朗的礼物,而这笔钱是从捷克斯洛伐克电视台的预算里挪用的。
    1973年2 月28日,卡什卡在赴波兰访问途中因飞机失事身亡。亚罗米尔。奥布
日纳接任了内务部长的职务。一上台,他立刻表现出一副阿泱奉承的嘴脸,极力证
明自己是真正的国际主义者。他对克格勃的联络官说:“为了苏联共产党,为了勃
列日涅夫同志,我准备执行交给我的任何任务”。但是很快,他就被卷入了胡萨克
试图提高自己个人威望的图谋中。胡萨克希望能像诺沃提尼在“布拉格之春”之前
那样,集国家元首和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总书记的职务于一身。1973年底,可能是
受胡萨克指使,奥布日纳试图去拉拢那些反对胡萨克当总统的国际主义分子。布拉
格为克格勃提供的报告显示,以霍夫曼、英德拉、雅克什和卡佩克为首的亲苏领导
人(这些人都与克格勃和苏联大使保持着密切联系)坚持反对任何把党政大权集于
一身的企图。然而1968年接替诺沃提尼担任总统的卢德维克。斯沃博达年事已高,
这正好为胡萨克实现他的企图提供了绝好的机会。1975年5 月,胡萨克接替了已精
神错乱的俾沃博达的职务。为了庆祝这一时刻,《红色权利报》刊登了五张胡萨克
分别与1968年8 月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华约集团五个成员国领导人的巨幅合影照片。
    就在胡萨克被捧上神坛之际,杜布切克却在斯洛伐克林业委员会当机械师,时
刻处在捷克斯洛伐克安全与情报局的监视之下,并经常遭到他们的骚扰。1975年10
月2 日,中心向勃列日涅夫汇报说,杜布切克向西方媒体寄出了一些有损胡萨克形
象的材料。根据杜布切克提供的材料,西德和奥地利新闻界报导称,战争期间,胡
萨克曾陪同一些纳粹记者到过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卡庭森林,德国人就在那里挖出了
几千具被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枪决的波兰军官的尸体(莫斯科曾指责是德国人杀害
了这些波兰军官)。为此,杜布切克两次被传唤到斯洛伐克内务部接受捷克斯洛伐
克安全与情报局的审讯。克格勃对审讯结果非常不满。它向勃列日涅夫汇报说:
“在审问过程中,杜布切克气焰相当嚣张,直截了当地拒绝回答问题,并声称将来
如果再受到迫害,他将进行抗议。”杜布切克还拒绝在否认提供过关于胡萨克的情
况和抗议西方媒体使用他的名字的两份声明上签字,并威胁说如果再对他实施“高
压手段”,他将做出“果断”反应。而同时,胡萨克则致信奥布日纳申辩自己是清
白的。
    胡萨克虽然成功地爬上了总统的宝座,但其权力与10年前的诺沃提尼相比,却
受到较多的限制。国际主义分子、胡萨克的第二把手比拉克比东欧国家的任何一个
副总统都更具有权威和影响力。克里姆林宫拒绝接受一个完全由声名狼藉的强硬派
领导的政府,虽然对胡萨克一比拉克这个组合也不是没有疑心,但仍然认为这已经
是可能的最好选择了。1979年一份来自驻布拉格的克格勃机构的报告以几乎不加任
何掩饰的语言称,虽然胡萨克和比拉克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深,但是谁都没有尝试去
推翻对方,因为他们知道莫斯科是不会允许他们这样做的: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之
间的公事公办的关系能够一直得以维系的主要原因是,胡萨克、比拉克和捷克斯洛
伐克共产党主席团的其他成员都知道,苏共中央最高领导层给予了胡萨克和比拉克
完全的、坚定的、不折不扣的支持。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说,这是维持他们之间正常
工作关系的重要的牵制性因素;而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主席团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
    虽然对政治领导层存有偏见,但是克格勃驻布拉格联络处对奥布日纳和捷克斯
洛伐克安全与情报局洛尽职守的工作态度还是非常满意的。联络处在报告中称,奥
布日纳使它能够“客观地了解到”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主席团里发生的情况以及包
括胡萨克在内的主席团成员的一举一动。1977年,西尼岑汇报说,克格勃与捷克斯
洛伐克安全与情报局在26个国家的情报站有“业务联系”。克格勃发现对阿尔巴尼
亚进行渗透非常困难,于是1975年,应苏联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安全与情报局决定
在阿尔巴尼亚设立情报站。1976年,安全与情报局发现捷克斯洛伐克驻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代表、国家科技文艺出版社主编约瑟夫。格罗曼是西德间谍后,奥布日纳邀
请中心派遣“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克格勃官员到布拉格协助调查工作。1977年西
尼岑在其发自布拉格的年度报告中总结称:我们的朋友把他们与情报站之间的密码
通讯——无论是属于情报性质的通讯,还是有关行动计划的联络——都交给了我们
;他们还把大使们发回来的电报也交给我们。他们实际上不对我们保留任何秘密。
    镇压“布拉格之春”和此后展开的“秩序正常化”行动,标志着克格勃对东欧
政策的一个转折点。早些时候由特工在捷克斯洛伐克首次实施的“进步行动”——
监视公众舆论的动向、对颠覆性组织进行渗透,并密切注意西方情报机构在“意识
形态领域进行破坏活动”的蛛丝马迹,也扩展到了其他东欧国家。1969年以后,克
格勃还被允许在所有苏联集团国家内部招募间谍和发展可靠的联络员。除了在华约
成员国设立的克格勃联络处外,中心还像在捷克斯洛伐克那样,在驻这些国家的苏
联大使馆里建立起了在外交掩护下开展活动的秘密情报站。
    1968年3 月,受“布拉格之春”的影响,华沙学生与警察对峙了好几个星期,
在此期间年迈的波兰领导人瓦迪斯瓦夫。哥穆尔卡似乎曾有过失去对局面的控制的
危险。他能在短期内保住自己的位置完全是因为他坚决支持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实
施军事干预,以及苏联不希望同时在苏联集团的另一个国家里引起动荡。但是,他
的位置已经受到了爱德华。盖莱克(此人后来成了他的接班人)的威胁。根据克格
勃驻华沙联络处的报告,负责波兰安全与情报局(相当于波兰的克格勃)的、反犹
太强硬派内务部长米奇斯瓦夫。莫察尔担心一旦盖莱克掌权,自己的职位也会受到
威胁,于是开始在暗中策划阻止他掌权的活动。在他的指使下,低毁盖莱克的材料
通过波兰安全与情报局的一名间谍送到了“自由欧洲”广播电台。他还下令对波兰
统一工人党(即波兰共产党)的一系列领导人的电话进行窃听。
    1970年下半年,新一轮公开的抗议活动对哥穆尔卡的地位造成了致命打击。12
月14日,格但斯克、格丁尼亚和什切青三个地区的波罗的海船厂工人为抗议食品的
突然涨价而罢工。第二天,在与安全部队的冲突中,300 名罢工和游行群众被打死。
    根据克格勃从华沙得到的报告,向船厂工人开枪的命令是由泽诺恩。克利什科
(哥穆尔卡在波兰政治局里最亲密的支持者)和支持盖莱克的国防部副部长格热戈
日。
    科尔钦斯基下达的。克格勃还向莫斯科提供了12月19日波兰政治局为解决危机
而召开的会议记录。由于哥穆尔卡因精神过度疲劳住进了医院,会议由约瑟夫。西
伦凯维兹总理主持。会上,国防部长沃伊切赫。雅鲁泽尔斯基将军应西伦凯维兹的
要求汇报了情况。
    雅鲁泽尔斯基的分析决定了哥穆尔卡的命运。他报告说,仅在格但斯克和格了
尼亚两地就部署了350 辆坦克和600 辆运兵车。如果华沙也发生类似程度的动荡的
话,他无法保证首都的安全,尽管他将为保护党和政府部门的建筑采取特别措施。
军队的士气受到了严重影响。在波罗的海沿岸,军队被人们骂作“盖世太保!”和
“凶手!”。接下来,莫察尔总结了一下波兰安全与情报局和其他部门提交给内务
部的报告。他宣称,党在危机面前还从来没有发现过自己竟然如此束手无策。以前,
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刻,党员们都会感到自己是在为“正义事业”斗争,但是现在
情况不一样了。在党的会议上,当政治局对物价上涨做出解释的信被宣读之后,一
些党员流着眼泪离开了会场。把给每个家庭的补贴从15个兹罗提增加到25个兹罗提
的做法引起了普通党员的嘲笑,他们对领导人竟然如此不了解老百姓的生活状况深
感震惊。在经过激烈争论后,政治局同意由盖莱克接替哥穆尔卡担任第一书记。关
于应该由谁去通知哥穆尔卡递交辞呈的问题又经过了激烈的讨论,最后会议决定由
西伦凯维兹和到现在还对哥穆尔卡忠心耿耿的克利什科去完成这一使命。
    哥穆尔卡的下台标志着二战结束后在欧洲国家里第一次出现了工人自发的抗议
活动导致领导人更迭的情况。可以想见,这次人民反抗运动的规模和它的成功令中
心深感紧张。它立即展开了一项“进步行动”,评估这次运动受到多大程度的遏制。
    一组特工——仍然是化装成西方游客——奉命对天主教教堂在组织抗议活动中
扮演的角色、它们对盖莱克政权的态度和民众的普遍情绪进行调查。在这些特工中
就有伪装成西德新闻摄影记者的、经验丰富的根纳季。布利亚布林(代号博贡)。
中心交给他一份五人名单,指示他对这些人施加影响,并争取说服其中两到三个人
“在假旗帜下合作”,也就是要让他们相信,他们是在为西德的好心人而不是克格
勃提供情报。这五个人中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克拉科夫地区红衣大主教卡罗尔。沃伊
蒂瓦的私人助手安杰伊。巴达切克神甫。中心把沃伊蒂瓦视为对波兰教会最有影响
力的人物。当然,克格勃并没有预见到,在不到8 年的时间里,沃伊蒂瓦就成了第
一位波兰教皇;但是它也有一些远见,那就是这个人是共产党政权的潜在威胁。
    1971年间,除了派遣到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执行“进步行动”的特工外,克格
勃还向其他东欧国家派遣了不少特工:罗马尼亚13名、南斯拉夫9 名、民主德国7 
名、匈牙利4 名、保加利亚3 名。虽然这些特工的活动目的都大同小异,但对于每
个不同的国家,克格勃也有它关注的重点。1971年,它在罗马尼亚的工作重点反映
出苏联对罗马尼亚领导人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的外交政策越来越不满。齐奥塞斯库
对内推行任人唯亲的新斯大林主义政策,对外推行逐渐脱离华沙集团的战略。他谴
责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后,作为对他这一举动的赞赏,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
于1969年对罗马尼亚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美国总统第一次访问东欧共产党国家。
1970年齐奥塞俾库对美国进行了第一次访问,此后他还曾两度访美。1971年,齐奥
塞斯库访问北京,莫斯科用在罗马尼亚边境举行华约集团军事大演习来表示对此的
不满。
    克格勃关于罗马尼亚的报告的语气既带有极大的愤慨,又充满深深的怀疑:罗
马尼亚领导“采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反苏路线,已经走上了所谓的自治和摆
脱苏联的道路……民族主义在这个国家泛滥。其始作桶者和倡导者就是罗马尼亚党
和国家的领导人自己。”
    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并没有公开宣称他们的领土要求,但是以各种方式表明,
无论从历史的、民族的、还是其他角度看,摩尔达维亚和切尔诺维莱州都属于罗马
尼亚。毛泽东在与日本社会党人士谈话时发表的关于苏联非法占领了比萨拉比亚
(摩尔达维亚)的声明,得到了罗马尼亚的进一步发挥。
    法国报纸《世界报》,两次刊登了对苏联将比萨拉比亚纳入其版图的合法性提
出质疑的文章。发表这些文章的动议可能就来自罗马尼亚。
    以西方人身份为掩护进人罗马尼亚的特工,奉命搜集的情报范围包括:罗马尼
亚同美国和中国的关系;罗马尼亚对苏联提出的在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的领土
要求;反对苏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德国和匈牙利少数民族的地位;齐奥塞斯库的
个人崇拜以及罗马尼亚共产党现状。这些特工的主要情报来源是罗马尼亚共产党机
关报《火花报》和德语版《大众与文化》报社里的工作人员。
    自1948年铁托与莫斯科决裂后发生在南斯拉夫最严重的一次内部危机促使克格
勃在1971年展开了在南斯拉夫的“进步行动”。1971年爆发的“克罗地亚之春”运
动导致了民族主义意识的全面复苏,并造成了各民族间的关系紧张。到当年年底,
这种形势达到了顶峰:铁托下令逮捕了克罗地亚共产党领导人和400 名克罗地亚民
族主义者,并由他自己重新执掌克罗地亚秘密警察部队。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能够
消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