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克格勃绝密档案 >

第6章

克格勃绝密档案-第6章

小说: 克格勃绝密档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死斗争。在克格勃在雅瑟涅沃设立的第一总局(对外情报机构)总部,人们顶礼膜
拜的对象就是始终由鲜花环绕、矗立于大理石基座上的呷斯基的半身雕像。
  捷尔任斯基从克格勃前身规模小得多的沙皇保安队那里学会了很多谍报技
术,但克格勃对其神圣化的创始人的大肆赞誉却掩盖了这一点。在利用渗透和密探
方面,布尔什维克掌握了保安队有关技术的较为精确的第一手资料。早在1913年7月,
列宁就与他的两个主要副手列夫·加米涅夫和格里高利·季诺维也夫以及国家杜马
中布尔什维克代表团的主席罗曼·马利诺夫斯基就向沙皇保安队渗透的难题交换过
意见。大家一致同意必须找一个较隐蔽的保安队内线来与布尔什维克代表团保持紧
密联系。结果,这种联系甚至要比列宁所想象的还要紧密。这个内线就是马利诺夫
斯基。但是后来由于保安队的档案泄露了他的身份,在十月革命一周年纪念的时候,
他在克里姆林宫的花园里被枪杀了。
  “契卡”对其对手的渗透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归因于他们模仿了马利诺夫
斯基和其他沙皇专制工具的手段。“契卡”最早的工作手册《情报工作的基本原则》
和《“契卡”情报工作方法简介》的作者德米特里·加甫里洛维奇·叶夫谢耶夫在
写作之前对沙皇保安队的谍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像捷尔任斯基一样,叶夫谢
耶夫也认为,尽管“契卡”是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服务的机构,但是“契卡”还必
须不断地向资产阶级情报机构学习,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技术手段。
  “契卡’阜期的任务主要是对内的。捷尔任斯基形容它是“一个用革命的手段
来对付反革命的机构”,所谓“反革命”是用来称呼所有布尔什维克的反对派和
“阶级敌人”的名称。但就在“契卡”刚成立不几天,它即尝试性地进行了一些对
外情报的收集工作。第一个派往国外执行情报任务的人是阿列克谢·富罗洛维奇·
挪波夫,很遗憾的是他没有被克格勃历史学家树立为英雄形象,因为他的所做所为
与这些历史学家们所坚持的列宁时代的英雄形象不相符。菲利波夫生于1870年,曾
经参加过律师培训,十月革命以前一直从事报纸发行工作。1917年底,他被捷尔任
斯基选中,以记者和商人的身份被派往芬兰执行情报任务。1918年1月临行前,他做
了“为了革命,不需要任何报酬,我将把我在工业界、金融界,特别是在保守派
(民族主义者)圈子里获得的信息传递给你们”的书面承诺。           l月4日苏联公开承认芬兰独立(在这之前,芬兰是沙皇帝国的一部分),然后
又立即对它实行颠覆政策。月底,由俄国陆军和海军驻赫尔辛基的卫戍部队支持的
芬兰共产党搞了一次暴动,共产党控制了首都和芬兰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但是,芬
兰共产党很快又受到前沙皇官员卡尔·曼纳尔海姆将军领导的芬兰民族主义防卫部
队的挑战。菲利波夫的主要任务是摸清并报告有关曼纳尔海姆与德国交往的情况以
及支持暴动的海员的倾向。由于德国在1918年4月上旬开始插手芬兰事务,所以共产
党领导的暴动和菲利波夫的苏维埃国外情报员的短暂生涯在4月底就走到了尽头。
  1918年5月,俄国爆发了内战,并持续了两年半。在这期间,布尔什维克为了保
卫政权而不得不与强大却四分五裂的白俄军队展开激烈的斗争。在所有这些反对力
量的背后,布尔什维克的领袖们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精心炮制的一场巨大的阴谋。
列宁在7月份声称,“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是针对苏维埃共和国的一场有步骤、有计划、
显然还是经过长期准备的军事和经济上的反革命运动,英法帝国主义的代表们已为
此准备了好几个月。”而实际上,尽管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在国内外都有很多敌人,
但并不存在这种经过精心设计、协调一致的谋求颠覆它的帝国主义阴谋。
  “契卡”宣称,在内战期间,他们揭露和粉碎了西方政府及其情报机构企图颠
覆苏维埃政权的一系列重大阴谋:第一个便是发生在1918年夏天的“‘特使’阴谋”,
也被称为“洛克哈特阴谋”,其幕后策划者是英国年轻的外交官罗伯特·布鲁斯·
洛克哈特。1979年出版的一份克格勃历史材料这样写道:“毫不夸张地说,当年
‘契卡’对阴谋家的粉碎性打击简直可以与大规模军事行动所取得的重大胜利媲美。”
“契卡”在1918年也正是这样声称的,同时也是米特罗欣的大部分同僚在半个多世
纪以来一直津津乐道的。然而,实际上发动“‘特使’阴谋”的却不是西方资本主
义国家联盟,而是一群政治上幼稚的西方国家的外交官和敢于冒险的特务分子。他
们趁着布尔什维克政权早期的混乱自作主张地发动了这场阴谋,旨在推翻布尔什维
克政权,而最终却成了一次滑稽的、愚蠢的行动。其中最著名的特务要算英国秘密
情报局(当时被称为MIIC)的锡德尼·赖利。他的功绩中既包含了激动人心的冒险
行为,又包含了粗俗可鄙的成份。由于他越来越倾心于一些莫名其妙的念头,所以
后来被英国秘密情报局开除。赖利是1918年5月7日以一种奇怪而很有特色的方式进
人莫斯科的大摇大摆地来到克里姆林宫门口,自称是英国首相劳埃德·乔治的
特使(而实际上,首相以前可能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么一个人),要求拜见列宁,
但遭到了拒绝。
  “‘特使’阴谋”最精彩之处还在于,这个阴谋不是由特使或他们的特务们亲
自策划的,而是“契卡”为给西方阴谋家设置陷阶而策划的。在1918年8月“契卡”
官员扬·布伊克斯假冒为一个名叫施米德赫的反布尔什维克的谋反者,成功地使洛
克哈特·赖利和法国总领事相信守卫克里姆林宫的拉脱维亚团团长爱德华·别尔津
上校(他实际上是“契卡”的密探)准备发动一场反对布尔什维克的起义。为了支
持别尔津所谓的起义,赖利给了他120万卢布的巨款,但别尔津很快就将这笔钱转交
给了“契卡”。赖利的起义计划经常改变。有一次他甚至想象亲自率领一支拉脱维
亚特遣队直扑大剧院后台,活捉正在那里召开苏维埃会议的列宁、托洛茨基及其他
苏维埃领导人,并当场枪毙他们。赖利还很喜欢另一个计划,那就是不杀掉列宁和
托洛茨基,只是剥去他们的裤子,让他们穿着内裤在莫斯科大街上游行,以此“让
世人来嘲笑他们”。
  由于后来突然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赖利的想象永远不能实现了。8月30日,彼得
格勒“契卡”领袖莫依谢·索洛莫诺维奇·乌里茨基被一位名叫列昂尼德·卡内吉
瑟的劳工社会党温和派的前成员暗杀。同一天,在另一起袭击中,列宁遭到社会主
义革命党成员法尼亚·卡普兰的枪击并受重伤。在经历了这两次枪杀事件后,捷尔
任斯基决定结束“‘特使’阴谋”,“契卡”应对这次阴谋的设计和安排负主要责
任。9月2日,有关方面声明,“‘契卡’已经粉碎了一起由英法外交官策划的阴谋
这些外交官们通过贿赂苏维埃政府军,组织抓捕人民委员会成员,并企图宣布
在莫斯科建立军事独裁政府”。可以断言,声明肯定没有提及贿赂计划的具体事实,
也没有提及军事政变是由“契卡”自己策划的,更没有提及这些外交官是受了“契
卡”的间谍所使用的沙皇保安队的间谍手段的蒙骗而被卷人这场阴谋的。
  9月5日,捷尔任斯基、季诺维也夫以及彼得格勒党的领袖再次发表声明,宣称
英法阴谋家是企图杀害列宁的组织者和杀害乌里茨基的真正凶手。但是,捷尔任斯
基并没有揭露赖利准备脱掉列宁和托洛茨基裤子的企图,尽管这样可以引起人们的
注意,或使人们更加相信是西方国家参与了杀害列宁的阴谋。他之所以不敢这样做,
是因为这样会让人们嘲笑列宁。
  在谋杀列宁事件、暗杀乌里茨基事件及“契卡”宣告粉碎“‘特使’阴谋”之
后,苏维埃宣称进人“红色恐怖”时期。在布尔什维克忙于内战、对付反革命的同
时,“契卡”也对革命政权的敌人大搞恐怖活动。在谋杀列宁的事件发生的三周前,
列宁还亲自给奔萨州(有可能还有其他地方)的布尔什维克写信,要求他们对反革
命分子进行公开处决,‘争取让周围数百公里的人们都处在惶惶不可终日之中”。
在他康复期间,他还指示“秘密地、紧急地为制造恐怖气氛做准备是非常必要的。”
10月15日,乌里茨基在彼得格勒的继任者格列普·伊万诺维奇·博克自豪地向莫斯
科报告,已经有800多名可疑的反革命份子被枪决,还有6229名被监禁。在彼得格勒,
被捕或可能已被处决的人中还包括“契卡”第一任国外情报员菲利波夫。处决他绝
不是因为在执行“芬兰任务”时的失败,而是由于他所具有的资产阶级血统,因为
在“怀疑一切”的“红色恐怖”时期,仅这一点就可以说明他是人民的敌人;20年
后,博克自己也成为更为偏执的俾大林大恐怖时代的牺牲品。
  曾经参与策划“特使阴谋”的“契卡”密探别尔津和布伊克斯,最后也成了他
们自己的骗局的受害者。刚开始时,别尔津的事业还是相当成功的。由于他从事密
探工作时表现出色,曾被授予“红旗勋章”,不仅加入了“契卡”,后来还成为科
雷马金矿劳改营的领导(在斯大林统治时期,该劳改营中工人的死亡率在苏联内务
部劳改局里名列前茅)。1937年,他作为人民的敌人被捕,继而被枪毙。当时具体
给别尔津加了些什么罪名无从知晓,但其中有一条是说他曾于1918年勾结过西方阴
谋家。在斯大林主义者对“特使”阴谋所做的幻想一般的解释中,别尔津的同谋者
布伊克斯(化名为施米德赫)被描述成公开的反革命,而不是执行别尔津命令的
“契卡”官员,甚至在米特罗欣早期的克格勃生涯时期,克格勃的秘密历史也是持
这种解释。由于布伊克斯成功地隐瞒了自己的身份,所以他得以安然无恙地度过红
色恐怖时期。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通过对克格勃档案的解密,才重新确定了施
米德赫的真实身份和他在1918年所起的真正作用。
  在米特罗欣整个特工生涯期间,克格勃历史学家们都始终认为,所有针对年轻
的苏维埃政权的阴谋和进攻,都是国内阶级敌人和国外“帝国主义国家”的“共同
阴谋的表现”。而事实并非如此,如果真的存在所谓的勾结的话,那么苏维埃可能
早在内战时期就已败下阵来。1919年,只要有两三个师的西方国家的部队在芬兰湾
登陆,就能够强行进人莫斯科,推翻布尔什维克政权。但是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以后,连两三个师也找不到。那些干涉红军的美、英、法、日军队只是起到了使白
俄声誉扫地的作用,这实际上是帮了布尔什维克的忙。虽然他们数量太小,影响不
了内战的结果,但足以让布尔什维克把它们描述为西方帝国主义的工具。总之,很
多布尔什维克成员都相信,在内战期间他们面临着西方帝国主义的全力进攻。这种
错觉在整个斯大林时代甚至在以后的时间里一直影响着苏联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
态度。
  “契卡”在国内外的间谍行动不仅深受沙皇保安队的传统影响,还受布尔什维
克在地下活动时期所取得的经验的影响。很多布尔什维克已经习惯了1917年以前那
种隐瞒自己身份的生活,以至于十月革命后,他们仍然保留着他们的化名,其中有
俄国贵族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他的假名一直是“列宁”;还有一直
被称为“斯大林”的格奥尔基·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维利。“列宁”
和“斯大林”保持着许多在地下工作期间形成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在极度敏感的事
情上,“列宁”要求他所作的指示绝不允许留任何副本,原件要么送回他那里销毁,
要么由收件者直接销毁。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值得庆幸的是,他的指示并没有被完
全执行。
  斯大林在20年代还在窜改他革命前的履历,包括具体的出生年月。他确切的出
生年月(1878年月12月6日)直到1996年才被公开。米特罗欣在一次参观“莫俾科总
档案局”的秘密部门时,偶尔发现了一份有关朱加什维利在沙皇保安队时的档案,
其封面和标题都采用标准的保安队档案的格式,但当他再看里边时,发现内容已全
被取走,极有可能是保安队掌握了有关年轻时的朱加什维利的负面材料,而斯大林
却抓机会把这一文件毁掉了。苏维埃政府保存档案的典型形式是:自档案被永久性
地存人档案册之日起,它的封面就会一直被保留着。米特罗欣怀疑,取走档案内容
的人很可能就是在斯大林的指示下干的,后来被除掉了,因为这样可以保证这个秘
密不被泄露。斯大林最想毁掉的是他在保安队充当密探的有关证据。尽管缺少确凿
的证据,但是一些蛛丝马迹还是可以找到的。根据在《俄罗斯联邦政府档案》中发
现的一个保安队成员的报告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巴库布尔什维克曾指控朱
加什维利(即俾大林)不仅是保安警察,还是密探,并曾挪用过党的公款。
  1918年,在内战即将开始的时候,依据布尔什维克惯于隐瞒身份的习惯,“契
卡”以不同的化名和各种各样的伪装方式向敌人后方派遣官员和特务来收集情报。
在1919年7月之前,由于被派遣的特工众多,以至于根据需要建立了一个专门的秘密
指挥机构(后来成为克格勃第一总局下属的S局)。克格勃秘史称,从此以后这些
“特工”行动成为“克格勃对外情报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920年12月20日,
也就是“契卡”成立三周年纪念日,“契卡”又成立了一个新的对外机构外国
科,负责指挥苏维埃在国外的所有行动。在苏俄早期,由于这个共产党国家被排除
在国际社会之外,与外国的官方来往很少,不可能为公开的情报站(在“契卡”行
话中被称为“工作站”)提供更多的掩护,因此主要靠秘密行动来获得情报。在外
国首都建立的外交和商务使团都有一个公开的情报站,它们由一位官员领导,这名
官员的身份只有驻该国大使或使团领导知道。而地下情报站中的情报人员没有外交
或其他官方身份的掩护,他们直接归莫斯科的外国科领导。
  在1918年到1920年的内战期间,与“契卡”在帮助红军战胜反革命军队中所起
的重要作用相比,国外情报活动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但就像后来的克格勃一样,
“契卡”也喜欢用数字来表示自己的成绩。1919年秋天,很可能就是内战的转折点,
“契卡”得意地宣称,在它成立后的十九个月中,它共发现和消灭了412个反苏维埃
的地下组织。“契卡”对付反对派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恐怖。尽管没有具体的数字
来说明到底有多少人成为“契卡”的牺牲品,但是很明确的一点是,无论是对付其
政治敌人的残忍程度,还是杀害政治敌人的数量,“契卡”都远远超过了以前的沙
皇保安队。1901年,有4if3名政治犯被国内流放,其中仅有180名服苦役。只有那些
杀人犯或企图杀人的政治犯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