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克格勃绝密档案 >

第69章

克格勃绝密档案-第69章

小说: 克格勃绝密档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员已经进一步增加到了2100人。
    80年代初,克格勃所有的情报站都设立了侦听站。每个侦听站在每年N 月必须
向中心上交一份年度报告,这个报告的内容必须包括下列方面的详细情况:去年截
获的加密及普通情报,其中有实用价值的情报的比例;新近发现的有情报价值的联
系渠道;有关国家的“无线电情报环境”的特点;侦听站处理及完成技侦任务的情
况;针对情报行动所采取的安全及保密措施;对过去一年表现的总结及对来年工作
的建议。
    1980年,华盛顿地区的“发端”侦听站报告称,由于美国采取了新的安全预防
措施,现在要截取美国联邦政府的联络情况已经变得十分困难。但是华盛顿情报站
却报告了一项新的重大技侦成果。1980年9 月,经过两年的计划,该情报站展开了
一项代号“红鹤”的行动,成功地在系统设计公司的会议室内放置了窃听装置,该
公司是弗吉尼亚阿灵顿的一家私人公司,为五角大楼从事研究工作。‘维克托。瓦
西里耶维奇。洛森科(代号马文)是华盛顿情报站一位以外交官身份为掩护的X 线
(科技情报)官员,他注意到系统设计公司的会议室也被作战研究协会用来举行会
议,当然他本人就是该组织的成员之一。就在他任期结束、离开华盛顿的前一天,
他成功的将一根0。25米长,由电池供电的棒状窃听器固定在这间会议室的一张桌子
下。
    这个窃听装置的信号由设在一辆装有外交车牌的汽车上的指挥点监控,这辆车
的前挡风玻璃上装有T 形天线,这样这辆车可以停在离系统设计公司办公室300 -
500 米的九个地点中的任意一个地点进行监控。
    在之后的10个半月中,“红鹤”行动提供了许多中心认为“非常重要”的情报,
这些情报涉及当时以及将来美国在欧洲的核武器部署、美国化学武器、美国海军在
核战争中的生存机会以及美国在第二轮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中的立场等。1981年1 月
2 7 日,五角大楼一位高级官员在一次会议上作了题为“美国在中欧地区核力量的
发展现状及其趋势”的秘密报告。在这次会议上还讨论了以下问题:美国的国防动
员能力;激光制导系统的效能;销毁730 吨已经无法使用的化学武器的计划;美国
情报部门所掌握的苏联化学武器的情报以及情报部门在这方面的任务。其他一些在
这间装有窃听器的会议室举行的会议也有一些五角大楼高级官员参加,会议讨论了
美军现状以及建议实施的改革。这次行动最后结束并非是因为美国人发现了窃听器
‘,而是由于窃听器电池能源耗尽了。
    参与“红曾‘行动的下列四位克格勃官员都被授予红星勋章:洛先科,他选择
安装窃听器的地点并安装窃听器;V。I。绍金,他负责指导整个行动;尤里。尼古拉
耶维奇,”发端“侦听站站长,在收集与处理这些来自系统设计公司会议室的情报
时发挥了主要作用;尤里。瓦西里耶维奇。格拉齐安斯基,作为情报站技术支援组
组长负责这次行动的技术保障。情报站的其他三名人员也受到了级别低一些的表彰。
    苏联的技侦情报行动,和美国一样,也得到了盟国情报部门的协助。1948年,
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签订的UKUSA 安全协议划分了各成员国的
技侦部门情报收集的任务,并规定要互通所获情报。而克格勃却决意严格限制它的
盟国接触自己的密码分析秘密。1975年1 月,安德罗波夫批准了由十六局起草的
“与社会主义国家安全机构在解密行动上的合作原则与方针”。其中两条指导原则
是,第一,与“朋友”(盟国情报机构)进行的合作行动必须置于克格勃控制之下
;第二,向盟国情报机构提供的密码情报“不能泄露苏联在密码分析领域取得的最
新成果”:必须牢记,我们盟国的情报部门现在在利用电子(基于计算机的)密码
分析法对(技侦)目标展开工作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以后很有可能用这些
方法对其他目标展开独立行动。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加强十六局与盟国相关情报
部门的合作至关重要,这样可以防止他们在不被我们控制的行动中使用电子密码分
析法,而对十六局造咸不可挽回的损失。
    “盟友”根本不知道克格勃有一所高度机密的密码分析学校。给他们的印象是,
所有的训练都是在中心进行的。虽然,有时候盟国情报部门也会得到克格勃十六局
截获的短波通信中的密码联络信息,但是从来不允许他们接触来自苏联情报站的侦
听站、卫星通信或是苏联境内的电话线路的技侦情报。
    尽管十六局不愿意与盟国情报机构共同分享大部份技侦秘密,但是它却有赖于
这些情报部门的协助。由于电脑生成的密码系统越来越复杂,苏联密码分析家越来
越依赖对外国使馆进行渗透以盗取密码材料,或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对密码机和电传
打字机进行窃听。1974年,克格勃第一总局十六处与苏联集团国家的情报部门通过
一系列的联合行动至少从驻布拉格的7 家大使馆,驻索非亚5 家大使馆,驻布达佩
斯2 家大使馆和驻华沙2 家大使馆窃取到了密码材料。苏联集团国家的情报部门还
把它们暗藏在西方使馆和外交部门内的一些间谍提供给克格勃使用。在这些人当中,
克格勃十六局最看重的是一名代号埃皮尔的保加利亚间谍,他是保加利亚情报部门
在1966年招募的一名希腊外交部安全官员。在被招募后的10年中,他帮助盗取了希
腊外交部12000 多页机密文件。
    1981年5 月召开的一次克格勃于部会议,把招募美国、英国、法国、西德和中
国的密码人员作间谍列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安德罗波夫在1982年接替勃列日涅夫
当上总书记后,在一份特别指令中重申这一工作必须优先考虑。安德罗波夫还同意
秘密授予为克格勃服务时间最长的从事密码工作的间谍——法国外交部密码官员尤
尔——人民友谊勋章,以表彰他在过去37年中“长期与富有成效的合作”。由克拉
萨文领导的克格勃第一总局十六处计划在80年代末以前,在世界各地的苏联机构内
再建45-50个侦听站。他们乐观地预测,如果照现在这种速度发展下去,截获情报
的数量将会比现在多4 -7 倍。
    依照1980-1986年在十六局工作的维克托。马卡罗夫的说法,这段时间内,丹
麦、芬兰、法国、希腊、意大利、瑞典、瑞土和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外交通信均经常
被克格勃破译,只不过频繁程度不同而已。但他相信这段时间内克格勃没有能够对
英国的密码系统进行高层次的渗透。在苏共中央政治局核心圈——1980年包括勃列
日涅夫、安德罗波夫、葛罗米柯、基里连科、苏斯洛夫和乌斯季诺夫——每天都会
收到一份最重要的技侦情报摘要。而克格勃第一总局和第二总局的主要领导每天也
会得到一份范围更大一些的情报摘要。虽然目前这些精选的情报还不能用于研究目
的,但终将会有一天它们会成为研究苏联外交的历史学家们的重要资料来源。
    除了那些显然相当重要的情况——如基辛格、万斯与外国领导人的会晤——外,
挑选给苏共中央政治局核心圈的技侦情报无疑还包括(只要有这种可能)西方对他
们的公开言论的反应。1991年,克格勃第一总局副局长维亚切斯拉夫。伊万诺维奇。
古尔格涅夫(化名阿尔乔莫夫)公开抱怨称:过去,我们的情报部门为了收集对我
们的领导人的每一项“英明的”意见的反应可是吃够了苦头。这种工作很容易对那
些起初以为自己在做有意义的事的人造成很坏的影响。
    世界各地的克格勃情报站被要求迅速提供对苏联领导人的每一次重要讲话的积
极反应的报告。如果没有这种反应,为了防止政治局不高兴,他们通常会编造一些
这样的反应。到60年代末,由于十六局已经可以破译70多个国家至少是部分的外交
通信,在每周截获的成千份电文中找出这种反应的机会比那些最积极的情报站能搜
集到的反应还要多。
    在80年代,东西方的技侦机构都面临着两种可怕的新的技术挑战:光导纤维在
全球电信中的使用和非常先进的加密系统的广泛应用。无论是克格勃还是其他技侦
部门都没有设计出一种系统,可以截取在光缆中像光一样传输的信息。80年代末期,
英国安装了连接200 多个军事设施的、非常安全的光纤传输系统,代号“拳击手”。
    同时,麻省理工学院和以色列魏茨曼学院的数学家们研究出了公开关键码加密
系统,后来这种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如菲尔。齐默尔曼的PGP (“非常保密”)
系统,使得任何人只要有一台电脑和一个调制解调器,都可以创建密码。而这种密
码是技侦情报机构很难——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破译的。
    米特罗欣所看到的与技侦情报有关的档案截止到1982年底,其中还没有提到克
格勃是如何应对这些新挑战的。但有其他证据很清楚地表明,在戈尔巴乔夫当政时
期,苏联的技侦行动仍在继续加强,至少是在数量上。而将主要精力放在对付美国。
    北约及中国军队的苏军总情报部的技侦行动的规模比克格勃还要大。到80年代
末,苏联红军已经拥有40个技侦团,170 个技侦营和700 多个技侦连。自从1967年
“宇宙一189 ”号卫星被发射上天之后,苏军总情报部的空间情报局已经将130 多
颗技术侦察卫星送人预定轨道。有60多艘苏联水面舰艇和20多种不同型号的飞机被
用于技侦情报搜集。同时,苏军总情报部和克格勃在苏联国内和世界各地还有大约
500 多个地面技侦情报站。总的算起来,苏军总情报部及克格勃的技侦网大约雇用
了35万名侦听员、情报处理员、密码分析员和其他专门技术人员,他们大部份都来
自军队。而美国国家安全局和美国军事密码局的人数加起来才大约6 —7 万人,只
是苏联的五分之一。苏联情报部门1991年重组之前不久,一位克格勃高级官员在接
受采访时说,技侦行动花去了克格勃总预算的四分之一。
    1991年12月,以前的克格勃八局和十六局重新合并为一个独立的部门——俄联
邦国家通信与信息局(俄语缩写为FAPSI ),负责通信安全、密码与技术侦察。现
在俄罗斯的技侦行动与前苏联比起来规模已经小多了。苏联集团解体引起的后果中
有一条很少有人注意到,那就是苏联在前华约国家内的150 个地面站大部分都被拆
除了。
    但一些在俄罗斯联邦之外的十分重要的地面站却仍然保留下来,其中有爱沙尼
亚的塔林附近的大型技侦中心和在古巴的伦德斯基地(虽然到1993年该基地人员已
经减少了一多半,大约只有1000人)。俄罗斯对外情报机构——国外情报局的情报
站仍然没有侦听站。虽然俄罗斯国家通信与信息局资源有所减少,面对的目标也更
难于对付,而且很可能发觉自己越来越难以与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最新技术相匹敌,
但是俄罗斯技侦行动的触角仍然遍布全球。   
   克格勃绝密档案        
            特别任务第一部分:从铁托元帅到鲁道夫·努列耶夫
    30年代后期,斯大林一直试图通过内务人民委员会对托洛茨基及其主要的国外
支持者进行清算。在1953年去世前,斯大林对外政策的最后一项行动是计划暗杀约
瑟普。铁托。铁托是在苏联集团内继托洛茨基之后最主要的离经叛道分子。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大恐怖”处于最高潮的时候,铁托曾是受到苏联内务
人民委员会信任的少数几个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人之一(大部分南共领导人当时都
流亡在莫斯科)。1937年成为清洗后的南斯拉夫共产党总书记之后,铁托曾用标准
的斯大林式的辱骂语言将遭其迫害和清算的同志痛斥为托洛茨基分子、叛徒、宗派
主义者、间谍和反党分子。铁托曾因自己缺乏警惕性而选择了一个后来被发现是盖
世太保间谍的女人作为自己的第一位夫人,而亲自向斯大林表示过歉意。铁托在战
争开始后成了南斯拉夫游击队的领导人,这之后铁托和莫斯科的无线电联络就由一
名内务人民委员会的间谍,约瑟普。科佩尼奇(代号“空气”)负责。战争结束时,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会的情报站站长萨韦利。弗拉基米罗维奇。布塔科夫(代号利斯
特)向铁托的南斯拉夫人民保卫局局长亚历山大。莱卡。兰科维奇赠送了一幅斯大
林画像。兰科维奇(中心给他的代号是“马尔科”)当时十分感动,说这是他能得
到的最珍贵的礼品。在当时还没有什么迹象表明铁托与斯大林之间会在仅隔三年之
后爆发如此大的冲突。尽管后来他本人也很厌恶斯大林主义,但南斯拉夫共产党领
导人米洛万。吉拉斯后来承认说:事实上,南斯拉夫共产党的领导人没有一个人反
对苏联一不论是在战前,战争进行中,还是战后……斯大林和苏联始终是我们的坚
强基石和精神力量的源泉。
    其实在战争末期就已经有迹象表明,铁托(中心给他的代号是“鹰”)不会像
正在形成的苏联集团国家绝大多数其他领导人那样对莫斯科奴颜婢膝。与其他苏联
集团国家不同的是,南斯拉夫游击队主要是靠自己的努力打败了德国和意大利侵略
者。铁托在欧洲胜利日当天就宣布:“我们不再依靠任何人”,而这无疑是一个预
兆。布塔科夫向中心汇报说:他有不少优点——受人欢迎,长相英俊,表情丰富,
精力充沛,意志坚定,但同时他也有不少缺点:权力欲过强,不谦虚,自大且没有
诚意。他认为自己是绝对的权威,喜欢被无条件地服从,不喜欢交换意见或是有人
批评他的命令;他容易生气,性格暴躁而且粗鲁;喜欢装腔作势。
    布塔科夫还认为铁托在处理英国问题上也缺乏诚意,“虽然他表面上也做出了
反对盟国,尤其是英国的姿态。”
    铁托和兰科维奇也很看不起布塔科夫,因为他有从南斯拉夫官邪劫掠珠宝、水
晶、瓷器和地毯的恶习(被派驻罗马尼亚和捷克斯洛伐克后仍乐此不疲)。1945年
底,阿尔塞尼。瓦西里耶维奇。季什科夫接替布塔科夫成为南斯拉夫人民保卫局的
首席顾问,南斯拉夫人称他为季莫费耶夫。
    战后,苏联国家安全部在贝尔格莱德、萨格勒布、卢布尔雅那和斯科普里都设
有情报站,同时在南斯拉夫其他地区还设有四个情报分站,这些情报站专横的行为
逐渐激起了南斯拉夫对苏联干涉南斯拉夫事务的越来越强烈的怨恨情绪。中心的一
项调查结果表明,苏联国家安全部的顾问们“粗暴干涉南斯拉夫人民保卫局的内部
事务,为了获得情报而向他们滥施压力”。如果南斯拉夫人民保卫局的领导人拒绝
提供某些情报,他们就暗中向人民保卫局的下级官员索取。但最令贝尔格莱德不满
的还是苏联国家安全部在南斯拉夫招募间谍的行为。铁托当时还没有意识到他的两
员部下,工业部长安德里亚。海布兰、财政部长斯特里特。祖约维奇已经成为苏联
国家安全部的间谍。令铁托怒火中烧的是1945年苏联曾试图引诱并招募南斯拉夫主
管密码的女官员杜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