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文坛群星-诺贝尔文学奖史话(上)-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昂松于1832年12月8日出生在一个乡村牧师的家庭里,年轻的比昂松在家乡绚丽多彩的山水风光熏陶下,培养起一种热爱祖国的大地,怀念民族历史的浓厚感情,他与那些勤劳忠厚的农民的长期生活在一起,也受到美好品格的感染,这一切对一位未来的伟大作家来说是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的。他的长篇小说充满说教,读来沉闷,中短篇小说写得比较生动,其中最著名的是被称为《乡村故事》的一组中篇小说,以“真实和自然”相标榜,主题都是有才能的男女主人公历尽艰险,达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比昂松的主要成就在于他的戏剧创作。他从学写历史剧开始,在 《战斗之间》(1856)、《基格尔特恶王》(1862)等历史剧中吸取挪威民间传说,创造了古代挪威民族英雄的形象。七十年代后,他开始转向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其中最著名的是《破产》和《挑战的手套》,在当时引起巨大的反响。
比昂松得知获奖的消息后兴奋异常,他去给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威尔生的信中说:“我深为感动地读了阁下来函,它给我带来了一个始料未及的大讯息。在此,我要感谢你们在通知我这个消息时的褒奖。” 12月10日,这位七十一岁的年迈老人迈着惊喜的步子,走向斯特德哥尔摩的授奖大厅时,他成了第一个出庆典的获奖者。1909年4月26日,七十八岁的比昂松在巴黎病逝。
巧妙的“所罗门式分配法”
——1904年获奖者: 〔法国〕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Frederic Mistral)
〔西班牙〕埃切加赖·伊·埃伊萨吉雷(Jose de Echegaray Y Eizaguirre
)
190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非同寻常,在晚霞衬托下的不夜城——斯德哥尔摩,一支训练有素的游行队伍从东方广场开拔、纵队前进,横贯东西,一直走到首都的另一端美术宫。号声响彻云霄,鼓声震耳欲聋,威武的陆军、海军特遣队走在队伍最前列,后面紧跟着的是文学、科学的社团以及福利机构的各代表队。三万多人参加的盛大游行结束后,在上议院的会议厅举行了隆重的庆典仪式。遗憾的是,该年度的两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法国作家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和西班牙作家埃切加赖·伊·埃伊萨吉雷均因年迈未能出席庆典,人们称190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同时颁给两个诗人是巧妙的“所罗门式分配法”。
米斯特拉尔1830年生在法国南方普罗旺斯地区的马亚纳城,从青少年时代起,就致力于复兴中世纪普罗旺斯的文化传统,坚持用该地区的古老方言奥克语写作。1851年,他开始写一部包括十二支歌的关于普罗旺斯的史诗,于1859年发表,深受大诗人拉马丁的喜爱。1854年,以他为首组成一个主张用奥克语写作的文学流派——菲立布里日派。他还编纂了广收现代奥克语各种方言的大辞典《菲立布里日的宝库》(1878),他的主要作品还有:历史剧《雅娜王后》(1890)《金岛》(1876)史诗《卡朗达尔》(1866)等,他对发展普罗旺斯地方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其作品有天主教神秘主义色彩。
由于米斯特拉尔在诗歌、语言学方面的成就,早在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之初,就被提名为候选人。但他很自谦地说,人们的推举为“枝头对小鸟来说是稍微高了一点”,自称是“荷马的卑微学生”。1904年,正当米斯特拉尔夺魁已成定局之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波折。原委是米氏的一本诗集经一位诺贝尔奖金评委委员翻译,于9月份在瑞典出版。这个译本文笔拙劣,难以卒读。这个责任虽不在米氏本人,但瑞典文学院为稳重起见,经过一番慎重考虑,决定采取将1904年的奖金分成两半的权宜之计。
米斯特拉尔获奖是因为“他诗作的新颖的独创性和真正的灵感,忠实地反映了自然景色及其人民和乡土感情。此外,还有他作为普罗旺斯语言学的重大成就”。
获得同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另一作家是埃切加赖·伊·埃伊萨吉雷,1832年出生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一个富裕的家庭,从小接受正规的贵族资产阶级教育,1854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马德里大学数学工程系,先后担任过马德里工程学院教授,西班牙商业、教育和财政大臣。埃氏一向热爱戏剧,创作热情之高,据统计,他在三十多年里,总共创作了一百多部风格不同的剧本,其中半数是诗剧。他的第一部戏剧《单据本》于1864年2月18日在马德里阿波罗上演,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从此,戏剧家埃切加赖·伊·埃伊萨吉雷声名鹊起。他的戏剧风格多样,大体可分为新浪漫主义戏剧、哲理剧、象征主义戏剧、讽刺戏剧等。著名的有描写爱情纠纷的《报复者的妻子》,有描写爱情悲剧的《在剑柄里》,有因流言招致家庭不幸的《伟大的牵线人》等。
埃切加赖·伊·埃伊萨吉雷是由具有权威的马德里西班牙皇家学院推荐的。1901年瑞典学院承办诺贝尔文学奖时,评委会仅仅请求该学院和法兰西学院推荐入选。当时西班牙皇家学院曾推荐出诗人努涅兹。努涅兹后于1902年去世,这样,在西班牙能和努涅兹相媲美的只有埃切加赖·伊·埃伊萨吉雷了。
埃切加赖·伊·埃伊萨吉雷授奖乃是为了“表彰他大量出色的剧作,它以其独特的新颖的风格,复兴了西班牙戏剧的伟大传统。”
米斯特拉尔和埃切加赖·伊·埃伊萨吉雷同年获奖后,各自均表现出亲善友好的态度,用“文字对谈”,竞相发信遥祝获奖。他们之间互表友善的作法,在当时传为佳话。
米斯特拉尔1914年3月25日在家乡病逝。1916年9月16日,埃切加赖·伊·埃伊萨吉雷病逝于马德里。“桂冠”献给“语言大师”
——1905年获奖者: 〔波兰〕亨利克·显克微奇(Henryk Sienkie Wicez)
对于波兰来说,十九世纪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期,他们一直受到来自沙皇俄国、奥匈帝国和普鲁士帝国的侵略,而对外族的侵侮和凌辱,一批批有思想有作为的波兰文学家奋起反抗,用文学作品的形式来表达民族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和炽热的爱国主义感情。亨利克·显克微奇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之一。他以充满旺盛生命力和鲜艳民族色彩的小说而获波兰“语言大师”的称号,特别是他获得1905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之后,波兰民族载歌载舞,欢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世界性声誉降临波兰……
显克微奇于1846年5月5日生于波德拉斯卡地区的一个“军人世家”。祖父、父亲和大哥都参加过军队。他从小听过不少关于军人生活的故事;而出身文学世家的母亲对他的良好教育和熏陶,使他从小热爱文学。二十六岁那年,显克微奇出版了第一部中篇小说《徒劳无益》,内容反映了波兰大学生的苦恼生活。接着又出版了包括《谁也不是预言家》和《两条道路》两个中篇在内的《伏尔希沃皮包里的幽默故事》,在显克微奇的作品中,应该说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你往何处去》和《十字军骑士》,《十字军骑士》取材于十四世纪末到十五世纪初波兰、立陶宛人民联合抗击入侵的日耳曼十字军骑士团的英勇业绩,揭露了侵略者的丑恶面目,《十字军骑士》出版时,正逢显克微奇从事创作三十周年,这部小说受到波兰人民的热烈欢迎,出版界还特地购买了一座庄园作为“人民礼物”赠送给他。显克微奇1896年发表的《你往何处去》,刻划了古罗马帝国为暴君尼禄迫害基督教徒的暴行,抨击统治者的暴戾与骄横,并指出这种建立在暴力基础上的专制统治一定要灭亡。作品先后译成三十多种语言,多次被搬上银幕。
参加 1905年诺贝尔文学奖角逐的共有十五位文坛强手,其中包括托尔斯泰、卡尔度齐、吉卜林、拉格洛夫、史文明等。显克微奇“因为作为一个历史小说家的显著功绩”和“对史诗般叙事艺术的杰出贡献”而获奖。
当显克微奇得知获奖的消息后,兴奋异常,他于 11月 29日给瑞典文学院寄去了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你们送来的消息使我感到由衷的快乐,而更快乐的是这项崇高的荣誉不仅仅是给我一个人的,我将代表我们的国家以及我们的文学接受他。”授奖的这一天,这位纤弱而白晰的小老头果然出现在庄严的领奖台上,瑞典国王亲手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献给了这位“语言大师”。
桑榆暮景添殊荣
——1906年获奖者: 〔意大利〕乔苏埃·卡尔杜齐(Giosue Carducci)
1906年,瑞典文学院以“不仅鉴于他精深的学识和批判性的研究,更主要的是颂扬他诗歌杰作中所具的特色、创作的气势、清新的风格和抒情的魅力”的评语而授予意大利诗人乔苏埃·卡尔杜齐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位濒临“落日”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却象划过天庭的流星一样,忽地闪过一道前所未有的光亮——他获得该届诺贝尔文学奖的冠冕,真可谓桑榆暮景添殊荣。
卡尔杜齐早在诺贝尔文学奖创立之初,就被提名为候选人了,但五年来一直未能如愿以偿。五年的光阴对于一位不久人世的老病人卡尔杜齐来说,是极其漫长的。正因为年龄上的刻不容缓,使得那些拥戴者们的呼吁变得更加急迫。意大利皇家文学院院士波尔桑尼在推荐书上这样写道:“如果各位有意让此项无上的殊荣成名他毕生文学成就的冠冕,那么,不要延宕太久。因为,这位杰出作家的年岁,以及(更重要的)健康状况已不容许他久等了。”在瑞典,对于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的支持者也与年俱增。卡尔杜齐的获奖已到了“瓜熟蒂落”的地步。
卡尔杜齐于1835年7月24日生于意大利中部的维尔西利亚。自幼刻苦攻读古罗和意大利古典文学,青年时代就成为民族复兴运动领袖马志尼和加里波第的信徒,在五十年代写作的诗歌中,鲜明地表达了共和思想,歌颂民族解放斗争。他的早期诗集《青春诗钞》(1871)、《轻松的与严肃的》(1861—1871)受到古希腊和意大利古典诗歌风格的影响,氤氲着民族复兴运动的时代气氛。在代表作《撒旦颂》(1863)这首长诗里,诗人赞美撒旦是“复仇的理智”的象征,对他的大无畏的叛逆精神表示敬意,严厉抨击教会扼杀自由和理智、阻碍历史和文明的进步的罪恶;对人的理智压倒宗教教义的胜利,对人世生活的欢乐,给予热烈的礼赞。1872年,卡尔杜齐加入第一国际意大利支部,他对巴黎公社寄予同情,和一些公社参加者有着往来。但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卡尔杜齐退出了第一国际,同资产阶级自由派接近,政治上转向保守,站在群主立宪派的立场上,此后发表的作品《野蛮颂歌》、《诗歌和韵律》等,大多是抒情诗,避开现实生活,抒写大自然的风光。从此,卡尔杜齐成为资产阶级君主政体的官方诗人, 1980年被任命为意大利王国议会参议员。
躺在病床上的卡尔杜齐接到获奖通知时,喜不自胜。11月5日,他在秘书的帮助下,起草了一份辞藻华美的回函,表示他衷心的谢忱。信中说:“你们以权威的瑞典文学院的名义寄给我的信,它那崇高的语言,它对我的褒赞以及对我那卑微的作品的奖掖,使我内心充满了最深切、最真挚的敬意和激动……教堂的先生们,我目前赢弱的身体已迫使我无法胜任任何工作,我现在只剩下我的头脑和我的心了。我以这两者,向著名的斯德哥尔摩学院 (即瑞典文学院——笔者注)表达我对你的美意和诚挚的感谢。”1907年2月16
日,也就是卡尔杜尔齐发出感谢信后的三个月,这位著名的诗人便带着桑榆暮景的殊荣,欣慰地、自豪地走进了另一个世界。
令人窒息的“庆典”
——1907年获奖者: 〔英国〕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jPling)
1907年,英国小说家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终于以他“观察的能力,想象的新颖,思维的雄浑和叙事的杰出才能”而获得该年度的诺贝文学奖。吉卜林亲临斯德哥尔摩领奖,但令人遗憾的是,往常的盛典在这一年却笼罩上了一片沉闷、郁虑的气氛。仪式举办得极其简单,到会者寥寥数人,整个授奖过程没有掌声,没有喝彩。原因是授奖的前几天,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去世了。吉卜林走进皇宫谒见新王。国王满脸倦容,双目垂视,对他只问候了一两句话。皇宫内外充满着死一般的沉寂。后来吉卜林在他的自传体札记
《谈谈我自己》中称这次典礼为令人窒息的“庆典”。
但和这冷落的授奖仪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小学校代表队的儿童们,他们临时组织了一个儿童代表队、来到吉卜林投宿的饭店,向这位曾为儿童贡献出许多迷人童话的获奖者,表示他 (她)们的敬意。其中一位小女孩用英文发表了一篇非常流利的“颂辞”。并为他表演了合唱歌曲。这一切使吉
卜林感到十分愉快和欣慰。
吉卜林于1865年12月31日诞生在印度的孟买,父亲是孟买英国艺术学校雕塑学教授,亲戚中有不少是画家,家庭环境对他绘画爱好和艺术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六岁时,父亲把他送到英国接受教育。1877年,吉卜林进入“联合服务学院”,这是一所专门为英国培训海外军事人员的学校。他在这里除学军事知识外,还喜欢读丁尼生和斯温明的诗,开始进行诗歌创作。1881年,他的父母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出版了他这时期的习作,题名为《学生抒情诗》。1882年,吉卜林回到印度,先后在拉哈尔的《民政与军事报》编辑部工作。1888年,他出版了《山中的平凡故事》、《三个士兵》、《加兹比一家的故事》等七部引人注目的短篇小说集。作品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1889年,他作为《民政与军事报》的特派记者去英国,他乘船出发,取道中国、日本、美国,经历了一次“征服世界”的旅行,在途中写了许多札记,收集在《从大海到大海》等集子里。在英国期间,他写了诗集《大海》(1896)、 《林莽之书》(1894)和《林莽之书续篇》(1895),特别是后两部,成了吉卜林最有影响的代表作。《林莽之书》写的是有关印度原始森林中野兽的故事,其中叙述一只勇敢的母狼从虎口救出婴儿莫格列并抚养了他。从此,小莫格列在莽林与野兽一起生活,长大后杀死了凶暴的老虎。作者写的是动物的故事,但充满了人类生活的寓意。九十年代后期,吉卜林的创作题材有了扩大,从描写印度殖民地风土人情转向世界其他地区。《基坶》是吉卜林长篇小说中的杰作,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他后期的诗歌、小说均不如早期的作品那样流行。
1936年18日,吉卜林在伦敦去世,英国政府和各界人士在威斯敏斯坦教堂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一位十分自信的获奖者
——1908年获奖者: 〔德国〕鲁道夫·克里斯托夫·奥肯(Budoif Chuistoph Eucken)
德国哲学家鲁道夫·克里斯托夫·奥肯获19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是继蒙森之后又一位文学圈外获奖者,他亲自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奥肯在接受报界记者采访时,对自己的获奖显得十分自信。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