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文坛群星-诺贝尔文学奖史话(上)-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院赐予我们这份殊荣时,我觉得应该有一个年轻人的幽魂站在我的一边,另一边则应该站着一个活生生的、精力旺盛的老妇人。”叶芝的这一意念、充满了抽象的象征主义遗风。叶芝1939年1月28日死于心脏病,遗体安葬在法国的罗盖勃罗纳的坟场。1948年,依叶芝生前的遗愿,他的灵柩迁回故乡。幕碑上镌刻着他生前写就的壮丽诗句:“冷眼看待生与死。”
不幸者的大幸
——1924年获奖者: 〔波兰〕拉迪斯拉斯·S·莱蒙特(Ladislas Stanislas Reymont)
1924年,瑞典文学院经过激烈的辩论之后,以压倒多数的赞成票通过了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波兰小说家拉迪斯拉斯·S·雷蒙特。这对全身瘫痪、刚走过生命的第五十六个年头,将要奄奄一息的不幸者——莱蒙特来说,确实是他生命中的一个大幸。
有人说,莱蒙特的获奖与1920年挪威作家汉姆生获奖有点近似:均以一部作品叫响夺魁,这一点只要看瑞典学院所发布的赞词便可明了。根据学院的赞词、莱蒙特之所以获奖乃是“由于他那部伟大的民族史诗——《农民》。”
参加 1924年诺贝尔文学奖角逐的共有八十六位著名作家,其中包括莱蒙特的同胞——泽龙斯基。泽龙斯基的成就与竞选的条件虽不见得比莱蒙特优越,也并不比莱蒙特逊色。而泽龙斯基是在波兰舆论界的倾力支持下出马竞选的,莱蒙特的声势不及泽龙斯基浩大。就纯粹艺术以及文学价值的观点来说,瑞典文学院的抉择可以说是相当公正的。莱蒙特的农村四部曲纵使称不上是一部“民族的史诗”,也是一部傲世之作,泽龙斯基的作品虽然充满了高贵的爱国情操,却不能与雷蒙特的作品相提并论,几乎所有的斯拉夫文学专家都同意这一点。但也有人提议将这一届的奖金仿效1917年的做法,在两位波兰作家之间平分,诺贝尔委员会没有采纳这一意见。参加这次大赛竞选的还有以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萧伯纳、黛莱达、托玛斯·曼等。
莱蒙特于1868年5月6日出生在波兰中部罗兹省罗兹城效区的大科别拉村,父亲是一位贫穷的乡村教堂的风琴师。由于家境清贫,少年时代便外出流浪,学过裁缝,当过肩挑小贩、铁路职员,长期的流浪生活,使他对沙皇俄国统治下的波兰资本主义有着广泛的了解,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素材。他早期的短篇小说《母狗》、《正义》就是这种生活的真实写照。他的获奖作品《农民》由《秋》、《冬》、《春》、《夏》四部组成。小说通过对富农波利那一家在错综复杂的农村斗争中的遭遇,真实地反映了 1905年革命前后在沙俄占领者统治下的波兰农村的社会状况,雷莱特以细致的笔触,刻画出沙皇占领者的凶狂狡诈和地主村长勾结外敌,压迫贫苦农民,出卖民族利益的丑恶面目。歌颂了波兰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反抗沙俄侵略的英勇斗争。《农民》的发表,使莱蒙特享有世界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荣称。
莱蒙特晚年还写了《在普鲁士的学校里》(1909)、《幻想家》(1909)、《吸血鬼》(1911)和长篇小说《一七九四年》三部曲 (1914—1920),由于他晚期思想趋向保守,这些作品的价值无法与《农民》相比拟。莱蒙特1952年12月5日在华沙病逝,终年五十七岁。“勇敢的战士”
——1925年获奖者: 〔英国〕乔治·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
192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并非在1925年颁发的,它被延了一年,于1926年和该年的奖金同时颁发。当192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降临到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家萧 (伯纳)身上时,他非常幽默地说:“干嘛要在一个老头子的脖子上系上一只金铃?”当时有一家新闻社报道了萧 (伯纳)对于记者的谈话。肃说:“这件事我实在有点想不通。我想我之所以获奖是由于我今年没有写出半个字。”没写半个字当然是不可能的,但从这位大师的幽默感中,可以窥见萧(伯纳)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据说,他不仅对诺贝尔文学奖是这样,对其他荣誉和头衔也是这样。他认为,人活着不应该追求虚荣和名誉。
在诺贝尔文学奖角逐场上,萧 (伯纳)是一群“老兵”当中的一个,他的名字一再被提出,他的作品也曾被考虑,被扬弃,然后再度被考虑。十四年前,也即是在1911年,萧(伯纳)已在世界文坛上赫赫有名,首次被一位牛津大学的教授、诗人墨累伊所推荐,成为1911年度的候选人。当时诺贝然的常任秘书威尔生对萧伯纳没有好感,便以所谓的“太会诡辩、无情、不文雅”为理由而未被竞选上。1921年,他又被一批瑞典学者提名,被列入竞争侯选人之一,不过,诺贝尔委员会主席霍尔斯陶穆将他列在名单的第三位,结果又一次落选。1923年,萧(伯纳)以他的唯一著名的大型悲剧《圣女贞德》轰动整个欧洲文坛。并且 《圣女贞德》在英、法、德、瑞典等国一再被搬上戏剧舞台,造就了一批戏剧女明星,萧 (伯纳)的名声也随之大震。这一年,他再度被提名。瑞典文学院院士霍尔斯陶穆的支持态度较之1921年更加积极,三年前的“慢三步”一跃而变成为“上头牌”。在授奖大会上,霍尔斯陶穆对萧(伯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当萧(伯纳)接到瑞典学院以“由于他那些充满理想主义及人情味的作品——它们那种激励性的讽刺常蕴含着一种高度的诗意美”的评语而获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通知时,他表示出一种冷漠的态度。在朋友的再三劝导下,他才领了那张奖状,并把它挂在别墅墙上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里,他将所得的六千五百英镑的奖金用来建立了一个英瑞文化基金会,以褒奖和扶持后起的作家们。他的这一措举得到了文坛有识之士的齐声喝采。革命导师恩格斯曾以“萧作为文学家,他是很有才气和敏锐的,但作为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却微不足道,尽管他很正直,也不追逐名利”的评价,高度概括了他对待荣誉金钱的态度。
萧(伯纳)于1857年7月26日出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父亲是个小公务员,母亲是个有才能的音乐家。萧 (伯纳)的童年生活是不幸的,父亲经商失败不能养家,他因经济困难无法上大学,十五岁就到一家房地产公司当缮写员,后为出纳。1879年,他写了第一部长篇小说《未成熟》,但遭到出版商的拒绝,未能出版。1884年,他参加了英国改良主义的“费边社”,并成为该社的领导人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萧 (伯纳)当上了伦敦市参议员。萧 (伯纳)是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家,又是著名的文艺评论家。他几乎活了整整一个世纪,创作活动达七十一年之久,共写了五十一个剧本,五部小说和几百篇论文。《华伦夫人的职业》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剧本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所谓“体面”生活,都是建筑在残酷的剥削和肮脏的交易上的本质问题。1926年,他没有去瑞典亲自领取诺贝尔文学奖,却于五年后访问苏联,并在莫斯科度过了他的七十五岁寿辰,高尔基写信向他祝寿,并称他是“勇敢的战士”。
萧(伯纳)于 1950年 11月 2日在圣劳伦斯的乡间别墅里逝世。
第二位女作家获奖
——1926年获奖者: 〔意大利〕葛莱西雅·黛莱达(Grazia Deledda)
192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被搁置了一段时间,等到翌年才颁给萨丁尼亚的小说家葛莱西雅·黛莱达。这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史册上,是第二位女作家获奖。
黛莱达远在1913年便已经被提名,当时她才四十一岁。那一年,她是由意大利本国科学院的一些院士们推荐的。瑞典驻意大利的大使也支持黛莱达。虽然瑞典和意大利双方热心人士鼎力支持这位女性作家,但后来还是没有成功。19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了第一位东方人家、印度的诗圣泰戈尔。直到1927年,诺贝尔基金会的会长、年高德重的修克教授也出面支持黛莱达,这时,时机才终于成熟。
在192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竞争场上,黛莱达的对手们也非常有利,除了本国有几位影响颇大的诗人、史学家外,还有两位在二年后和三年后分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挪威小说家温塞特和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值得庆幸的是,这两位颇有希望获奖的作家由于没有按照瑞典文学院的规定的期限送来符合规定的推荐书而被取消了资格,这对黛莱达来说,无疑减少了两位竞争对手。
黛莱达亲自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在受奖仪式上,她没有发表任何正式的答谢演讲。
这位女作家1875年9月27日出生在意大利撒丁岛中部奥罗城一个很有声望的家庭里,父亲是当时的努奥罗市的市长,从小聆听大人们在夜室里讲述有关撒丁岛的古老传说,她还经常到乡村里、海滩边去游览,与村民和渔夫们产主了一种感情上的共鸣。在这种环境促使下,她十五岁便开始文艺创作,她以短篇小说为发端,逐渐走上长篇小说的创作道路。她的创作风格明显地受到以维尔加为代表的真实主义的影响,也涉取了西西里的民间语汇,具有朴实、自然、生动的写实文风。早期作品《正直的灵魂》(1895)、《恶之路》 (1896)均以犯罪、忏悔为主题,描写了撒丁岛人在古老的宗法制度下所涉及的一系列道德问题。二十世纪初期,她着力创作了《埃里亚斯·波尔托卢》、《灰烬》《风中节苇》等小说。《山上的老人》是她这一时期的代表作。1897年,黛莱达嫁给了一位来自意大利半岛上的知识分子,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她随丈夫迁居罗马。在那里,她又创作了《孤独人的秘密》、《阿纳莱娜·比尔希尼》等作品,1936年8月15日,黛莱达逝世于罗马寓所。
1926年瑞典文学院决定授予他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由于她那为理想所鼓舞的著作以明晰的造型手法描绘海岛故乡的生活,并且以深刻而又同情的态度处理一般人类问题。”“彩球”抛向哲学圈
——1927年获奖者:[法国]亨利·柏格森(Herri Bergson)
1927年的诺贝文学奖授予以哲学著作为主的法国著名哲学家亨利·柏格森,将文学奖的“彩球”抛向哲学圈,这在整个诺贝尔文学颁奖史上并不多见。哲学家获奖虽不系诺贝尔文学奖的“正统”,但它符合人文学科的范略。
在这一届的竞选中,虽然被提名的侯选人有三十六位,乍一看,选择一位合适的得奖人并不困难,但拿着报告书一个一个细选,条件特别优越的只有三四人。瑞典学院认为,颁奖给他们可以提高此项大奖的身价。因此,1927年的文学奖几乎没经过讨论就颁给了由一大群法国学者及作家推荐出来的伟大哲学家柏格森。
其实,早在1912年,柏格森就被英国皇家学会的一位会员推荐。接着,瑞典文学院在审理和研究有关柏林森的推荐书时,还同时委托了两位著名的北欧哲学家撰写一份材料翔实的研究报告,1913年至1914年,他们写了两份有关柏格森的研究书。此时的柏格森在瑞典文学院的会议桌上,正成为一个火烧火燎的“爆星体”的人物,人们预料,他完全有可能在近年度获奖。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14年的文学奖因战争而停颁。直到 1927年获得该年度的文学奖,柏格森从首次提名起足足等了十五个年头。由此可见,这看似平易却艰辛的夺魁,饱含着哲学巨匠柏格森多少锲而不舍的追求和努力。
柏格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那年已经六十八岁了。瑞典文学院给他授奖的理由是:“由于其丰富而生气勃勃的思想及表达的卓越技巧”。由于柏格森身患重病,全身瘫痪,已经很多年无法走动了,因此,他只得通知瑞典文学院,由于健康的原因,他无法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后来,法国驻瑞典大使代为他领奖,并在会上宣读了他的致谢辞。
柏格林于1859年10月18日出生于巴黎,其父母均属犹太人。早在大学预科学校求学时他就对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发生兴趣,1889年他以文学博士毕业于高等师范学校。后任中学、大学哲学教授。1913年赴英、美讲学,并任英国精神学会主席。1919年他返回法国进入法兰西语言科学院。此后从事国际事务和政治活动的研究。柏格森自在中学和大学任教期间开始,写下了大量哲学著作。主要有发表于1900年的《笑的研究》,发表于1911年的《变化的知觉》,发表于1919年的《精神力量》及《绵延性和同时性》(1922)、《思想和运动》 (1934),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笑的研究》中研究了喜剧的源泉。艺术在柏格森的哲学思想中占有相当优先的地位。
1941年1月4日,柏格森因病逝世于巴黎,时年八十三岁。
受国王恩宠的荣耀
——1928的获奖者: 〔挪威〕希格丽·温塞特(Sigrid Undset)
192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桂冠”争夺赛,经过几番剧烈的角逐,挪威女作家希格丽·温塞特一举夺魁。她是第三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强人,也是挪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三人。挪威国王破例地将“圣奥拉卡大十字勋章”赠给了这位为祖国赢得荣誉的女作家。
那一年,温塞特除了与国内的几位作家和其他国家的强手拼夺“桂冠”外,还面临着另外两位女作家的挑战。一位德国诗人兼小说家胡哈,另一位是西班牙小说家艾斯庇纳。艾斯屁纳极为她的同胞们所敬爱,当她还在世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在她的故乡桑坦德镇为她立了铜像,她这番出马,有一大群德里士林的西班牙文人在背后大力支持。她的一生以小说创作为主,作品大多反映被奴役的妇女的痛苦。她 1920年发表的《死亡者的金属》是她致力完成的一部代表作,这部小说1927年获西班牙国家文学奖。另一名竞争势力较强的对手胡哈,青年时代曾学习过历史、哲学和语言学,获得过博士学位。她描写豪门大族衰落的长篇小说 《从胜利巷出来》以及反映德国三十年战争的史诗式作品《德国的伟大战争》等,有人认为她是近代德国进步的资产阶级文学中,贡献和成就仅次于托马斯·曼的一位重要作家。
在众多的选手中,温塞特以她著名的三部曲《克里斯汀·拉佛兰斯达忒》而力挫群雄。这部长篇小说以十四世纪上半叶的古勃朗斯特伦和特伦特拉格为背景,再现了中世纪的历史,同时生地描述了女主人公克里斯汀在热烈追求爱情,力求摆脱社会习惯势力的束缚过程中的复杂心理。这部作品在1920至1922年间陆续发表。1922年,温塞特因这部作品而首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侯选人。那年提供瑞典文学院讨论的有关研究报告对温茜特的这部作品赞赏备至。那位教授这样写道:“在当代文学中,只有廖廖几部作品能跟温茜特的《克里斯汀·拉佛兰斯达忒》相比,这部作品已成为挪威文学的一座里程碑。”从这一评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这部巨著的热烈崇赏的程度。1928年,瑞典文学院以“主要是由于她对中世纪北国生活之有力描绘”而授予温塞特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温塞特于1882年5月20日出生在丹麦开伦特堡,十一岁时父亲因病去世,这对她的生活和思想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