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完二战史 作者:杨会军-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被迫对日宣战,德美也相互宣战。美国从此正式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随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加拿大、萨尔瓦多、南非、中国、“自由法国”和波兰等国也相继对日本宣战,战争波及到全世界4/5的人口。随着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者不断扩张战争,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也进一步得到壮大和发展。
1941年12月22日,美英两国在召开了代号为“阿卡迪亚”的军事会议,通盘商讨两国的联合作战计划。会议期间,美国提议对轴心国作战的所有同盟国家,共同签署一项《联合国家宣言》。
经过与各国磋商之后,1942年1月1日,美国、苏联、英国、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布,各签字国保证运用其全部力量击败法西斯轴心国;签字国保证不与法西斯国家合作,不单独签订停战协定或和约。《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确立,也为以后的联合国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精彩旁白:在《美利坚杂志》上,霍普金斯记述了与斯大林的会面:“他说话绝不重复。他知道他的部队正在开枪射击——打得准,打得狠。他同我握手时,短促、坚定而又有礼貌。他热情地微笑着。没有一句话、一种姿势、一种格调是多余的。真像是在对着一个完全协调的机器——一部有才智的机器——说话。…当他站起来望着我离开时,谁也忘不了这个俄国独裁者的形象——严肃、坚决、满脸皱纹的容貌。他穿着合身的短外衣和结实而宽松下垂的裤子,脚穿一双镜子一般闪亮发光的靴子。他没有佩戴文武官员的任何勋章。他身躯硕大,敦敦实实地站稳脚跟,大有橄榄球教练所一心向往的中锋的模样。他双手巨大,像他的意志一样坚定有力。”
——解力夫著《身残志坚——罗斯福》
第三部分卡萨布兰卡会议
盟军在非洲的胜利,使美英两国领导人深受鼓舞,他们非常希望与斯大林会晤,共商击败德国的战略方针。1942年12月2日,罗斯福写信给斯大林说:“最使我心情激动的考虑,就是我渴望和你会谈。我建议在非洲某一个安全的地方秘密会晤,这对我们三个人都很方便。时间约在1月15至20日。”丘吉尔也向斯大林发出了同样的邀请。
然而,此时苏军正在全力围歼斯大林格勒城下的鲍卢斯集团军,斯大林无暇离开莫斯科。12月6日,斯大林答复罗斯福和丘吉尔说,他赞成3国首脑开会商讨军事战略,“但是非常遗憾,我无法离开苏联。现在正是重要关头,对我来说,即使离开一天也不可能。”
于是,罗斯福便与丘吉尔商定,他们各自携带参谋人员一起到北非的卡萨布兰卡,举行了一次两国首脑会议,以便了解战地情况,商讨1943年的作战方略。
1943年1月12日,邱吉尔首先到达卡萨布兰卡,住进安法郊区的一所别墅。1月14日下午,罗斯福乘飞机横渡大西洋也来到了卡萨布兰卡,会议随即正式召开,历时10天。
1月23日,在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上,罗斯福与丘吉尔决定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确定了1943年英美联军的进攻方向。罗斯福接受了丘吉尔竭力兜售的计划——进攻“欧洲柔软的下腹部”——攻占西西里岛,确保地中海航行安全,迫使意大利投降,然后从巴尔干切入欧洲腹地。
第二件事,美英两国把各自支持的法国政治首脑吉罗德和戴高乐硬拉到一起,结成“强迫婚姻”。吉罗德是美国特工从法国南部营救出来的一位法国将军,美国支持他成为未来法国的政治首脑;戴高乐则是英国一直支持的“自由法国”运动的领导人。鉴于盟军即将重返欧洲,罗斯福和丘吉尔都觉得有必要使法国的两派首脑联合起来。1月24日,吉罗德与戴高乐在罗斯福和丘吉尔面前作了一次“勉强的握手”,两人同意组成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同任主席。后来,缺乏政治才干的吉罗德很快便被戴高乐排挤了出去。
第三件事,盟国第一次明确了战争的最终目的是迫使轴心国无条件投降。1月24日,当着丘吉尔的面,罗斯福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总统和首相在考虑了世界大战的局势之后,比以往更加确信:只有彻底摧毁德国和日本的战争力量,世界才能恢复和平。这就是我们能够把战争的目的非常简单地表述为: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无条件投降。”
据说,这个宣言是罗斯福一个人想出来的,是他长时间以来深思熟虑的结果。在罗斯福讲这番话的时候,邱吉尔表情尴尬,说明他们事先并未谈及此事。丘吉尔随后强作笑容,讲了两句赞成的话,毫无热情地提议为“无条件投降”干杯。
精彩旁白:戴高乐身上很有“法兰西民族的性格”,他不肯受人摆布,拒不前往卡萨布兰卡。罗斯福催促说:“新郎已到,新娘何在?”丘吉尔于是向戴高乐施加最大的压力,威胁说他不会支持他反对美国盟友的:“在罗斯福和你之间,我挑选大的。”
——(法)亨利•;米歇尔著《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三部分德黑兰会议
随着盟国在各条战线上的顺利进军,苏、美、英三国首脑觉得有必要尽快召开高峰会议,协调对德作战的方针和商讨战后欧洲的安排问题。关于会议的地点,斯大林坚持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因为他要亲自指挥红军作战,不能离国境太远。另外,苏、美、英三国在伊朗当时都驻有军队,安全有保障。
但是,德黑兰也是当时近东的一个国际间谍中心。出于安全的考虑,盟国情报人员建议三国首脑分别下榻在各自的使馆内。苏联和英国的大使馆相距不远,但美国使馆离得很远。于是,斯大林邀请罗斯福一行搬到苏联使馆来住,腾出单独的一座楼房供美国客人用。罗斯福欣然接受。
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战时举行了第一次会晤,史称德黑兰会议。
11月28日下午,斯大林从自己的住地走到罗斯福的别墅,作礼节性的会晤。罗斯福与斯大林谈了戴高乐问题。斯大林说,战后“法国不应当再回到印度支那,法国必须为他们同德国的罪恶合作付出代价”。罗斯福说,“他百分之百地同意斯大林元帅的意见”,并说他“曾同蒋介石讨论过在印度支那实行托管制度的可能性”。
谈话中,苏美首脑又谈及印度问题。罗斯福说,“最好不要同丘吉尔先生讨论印度问题,因为丘吉尔先生对那个问题没有解决办法”。斯大林表示同意,认为“这是一个触及英国人痛处的问题”。两人谈了半个多小时,丘吉尔一行来了,于是正式举行第一次会议。
在为期4天的会议上,三巨头主要讨论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战后如何处置德国问题、未来的国际组织问题、波兰疆界问题和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问题。
为了加速击溃德国法西斯,三巨头讨论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丘吉尔仍然竭力兜售他的“柔软的下腹部”战略,要求把重点放在地中海战役上;斯大林坚持认为,意大利离德国心脏很远,对德国威胁不大,难以减轻苏军的负担,最有效的办法是从法国攻入德国本土。
罗斯福对丘吉尔的用意看得很清楚,他私下说:“当丘吉尔为他入侵巴尔干的主张辩护时,房间里每个人都明白他的真正用意何在。他迫切想攻入中欧,使红军无法进入奥地利和罗马尼亚,甚至匈牙利也不让红军进入。斯大林明白这—点,我明白这一点,每个人都明白这一点。”经过激烈争论之后,三国首脑终于达成了最令人鼓舞的决议:1944年5月在法国登陆,实施“霸王战役”。这是德黑兰会议取得的成果。
三国首脑随后就战后处置德国问题交换了意见。罗斯福主张战后把德国分割成5部分,“分别实行自治”,“要使德国人忘掉‘帝国’这个概念”,因为一个强大的德国会把世界再次拖入战争。丘吉尔认为“普鲁士是发动战争的祸害,应予以严惩,但对其余部分应宽容些”。斯大林认为,“要分割德国,那就应当是真正的分割”,他不认为“德国人之间有什么不同”。最后,三巨头决定,此事交给欧洲咨询委员会来进一步研究。
关于战后建立国际组织这一问题,罗斯福已考虑很久了。早在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时,罗斯福已经开始对外界宣传他的主张。“联合国家”(UnitedNations)一词也是罗斯福想出来的,可能是从“合众国”(UnitedStates)一词派生出来的。
斯大林赞成未来的国际组织应该是世界性的。丘吉尔倾向于设立地区委员会。德黑兰会议在这个问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留待会后继续研究。
关于波兰疆界问题,主要是在斯大林和丘吉尔之间讨论的。斯大林明确表示,苏波边界应是1939年的边界,即苏联继续保有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丘吉尔希望以此换取苏联尊重英国在巴尔干的传统利益。斯大林原则上同意了丘吉尔的意见。
最后,斯大林明确表示,击垮德国法西斯后,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条件是苏联要求得到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罗斯福提出中国大连港可作为“自由港”。
1943年12月1日,德黑兰会议结束,签订了《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宣言》和《苏美英三国德黑兰总协定》;后者作为秘密文件,当时没有公布。会议公报最后说:“我们怀着希望和决心来到这里。我们作为事实上的朋友而在这里分手。”
精彩旁白:在正式场合讲话中,斯大林总是对“德国法西斯”和“优秀的德国人”加以区别。可是。私下里他却说:“德国人全都一个样,北方人和南方人毫无差别,打起仗来都像野兽。”
——(法)亨利•;米歇尔著《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三部分阿登战役
巴黎解放之后,艾森豪威尔秣马厉兵,指挥盟军兵分几路向德国边境挺进。1944年8月29日,巴顿麾下的美军占领了马恩河上的夏龙,9月1日攻占凡尔登,9月7日强渡摩泽尔河。英国第2集团军于9月3日解放了布鲁塞尔,9月4日攻占重要港口安特卫普,直到荷兰边界。加拿大第1集团军沿海岸向东北扫荡,解放了许多海港,9月15日占领了比利时的泽布拉赫,肃清了英吉利海峡沿岸的德军。另一路美军于9月10日解放了卢森堡首都卢森堡城,9月11日进抵德国边境。到9月21日,盟军各路大军在德国边境连成一体,准备向德国发起全面进攻。
此时,德军经过3个多月的战斗,损失惨重,西线战场上只剩下了49个师,而且每师兵力还不到一半。德军将领普遍认为,阵线已经无法防守,必须迅速撤到莱茵河东岸,据险顽抗。但是,希特勒坚决不准德军后退一步,同时竭泽而渔,减少后勤人员,增加作战部队,海军和空军人员也转为步兵,还下令实行“总体战”体制,强迫增加军工生产,强征16~60岁的德国男人参军。到1944年11月,希特勒又拼凑了18个师的新兵,派到西线战场。
1944年11月底,希特勒悄悄地将25个德军师集结到比利时东南部的阿登前沿阵地,准备重温4年的闪电突袭美梦,再一次从这里突破盟军防线,直插到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迫使西欧盟国缔结单独和约,以便他腾出手来集中对付东线的苏联战场。对这个代号为“莱茵河上值更”的反扑计划,德国将军们毫无信心,西线总司令龙德斯泰特私下里叹息说:“安特卫普?如果我们能到达默兹河,我们就跪下来感谢上帝!”
当时,盟军在西线共计有87个师。但是,盟军认为,阿登地域不适于进行大规模的进攻。因此在宽115公里的地段上只配置了美军第1集团军所属的5个师,总计8。3万人、242辆坦克、182门反坦克自行火炮和394门火炮。而德军进攻部队却有官兵25万人,装备9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800架飞机、2617门火炮和迫击炮。
在进攻前夕,德军还实施了“麒麟”计划。派出一支由党卫军特种部队和第150坦克旅、会讲英语的约2000人的突击队,乘坐美军的吉普车深入盟军防线内部。分成小队到处切断电话线,倒转路标,使盟军的预备队走错方向;挂上红布条表示路上埋有地雷,尽其所能地制造混乱。美军被这些德国兵的活动扰得惊恐不安。为搜索这些德国小队,许多交通线不能通行,50万美军士兵只要在路上相遇就互相盘问,几百名盟军士兵因受到怀疑而被拘捕。
1944年12月16日清晨5点30分,德军在阿登地区发起了猛烈的反扑攻势。中线德军进展最快,12月17日晚一举包围了美军一个新兵师的2个团,2天后俘虏了8000名美军。12月18日,德军进抵巴斯托尼,夺取了通往默兹河的交通要道。美军随即与德军展开了白热化的巴斯托尼争夺战。12月25日,德军攻入了距离默兹河只有4英里的小镇塞莱斯,达到了阿登大反攻的顶峰。当日,德军第2装甲师与美军第2装甲师爆发激战,德军阵亡2500人、1050人被俘,全部88辆坦克损失了81辆。这一战,美军第2装甲师获得了“活动地狱”的称号。
1945年1月3日,德军动用2个军的兵力对巴斯托尼进行了最后一次猛烈争夺,最后还是被巴顿将军的猛烈还击打退了。1月8日,希特勒被迫命令德军撤退到豪法里兹西部。1月12日,苏军在东线提前发动进攻配合作战,希特勒不得不从西线抽调兵力支援东线作战。美军乘胜追击,但是遭到冰雪阻滞,1月16日进展到豪法里兹。1月28日,德军终于又被赶回了德国边境,恢复了原来的战线。
阿登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线最大的一次阵地战,双方投入将近60个师。经此一战,德军伤亡81834人、损失坦克324辆、飞机320架。盟军1万人阵亡、4。7万人受伤、2。3万人失踪,损失坦克733辆、飞机592架。双方相当,但是盟军能够迅速得到补充,而德军却不能,此后,德军在西线再也无力阻挡盟军的进攻了。
精彩旁白:1944年12月19日,在艾森豪威尔主持的军事会议上,巴顿将军针对德军的阿登反扑兴奋地叫喊起来:“嗨,我们要沉着镇静,让这些狗崽子往远里冲,一直冲到巴黎才好,那时就真能把他们一段一段地分割,一口一口地吃掉!”
——(美)德怀特•;艾森豪威尔著《远征欧陆》
第三部分苏军大反攻
经历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战役等重大胜利之后,苏军完全掌握了战略主动权,而德军则在苏联战场上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被迫转入全线战略防御。
1943年底,苏德战场上力量的对比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苏军兵力已经发展到630多万人,而德军及其仆从国兵力只有490万人,苏军作战部队人数超过敌军30%,坦克、大炮超过敌军70%、飞机超过敌军170%。苏军的实力已占据压倒优势,稳操胜券,具备了发动全面反攻的条件。
于是,斯大林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