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摩萨德秘史 >

第31章

摩萨德秘史-第31章

小说: 摩萨德秘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同意提供为完成迪莫纳反应堆工程所需要的最后一部分材料。以色列为实现核梦
想所付出的代价是极其昂贵的,摩萨德不仅从此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告密者,并因此
背上了出卖朋友的丑名。
    然而好景不长,1962年,以色列的法国伙伴公司在政府的压力下,最终中止了
向以色列的核原料供应。
    1962年10月,特拉维夫,摩萨德总部。
    如果仅从建筑物外观看,人们决不会想到这里隐藏着世界最著名情报机构的总
部。这是一座完全不显眼的普通高楼,门口挂着一家大投资公司驻特拉维夫子公司
的牌子。摩萨德总部设在建筑物的最高层,而其公开名称则是“XX进出口公司”。
总部人员都是从停车场经过一个专门通道来到一部秘密电梯口,随后直达顶层。通
道口守卫极其严密,身份不明者根本不可能进入通道,更不可能知道里面的直通顶
层的电梯了。
    摩萨德局长办公室里的气氛显得异常紧张——以色列刚刚起步的核计划正面临
着中途夭折的危险。
    在制造原子弹工程上,以色列人所发愁的不是技术。被世界公认为智商最高的
犹太民族,决不缺少攻克技术难关的科学家,美。苏、英。法等国研制成功原子弹,
哪个没有犹太人科学家参与研制?
    眼下,以色列人最发愁的是制造原子弹的原料——浓缩铀。自从美、苏、英三
大国决定垄断核武器后,一个权威性的国际垄断组织——国际原子能管理委员会及
其核物质安全监督体系,根据联合国关于《防止核扩散协议》的精神宣布:制造原
子弹的铀为世界第一战略物资,对世界各地商业性铀矿石原料的生产和销售必须实
行最严密的管理和控制。
    “至今为止,我们都一直是从哪里搞到铀的!”发问者是当时任农业部长的摩
西·达扬。他是知道这项绝密核计划的少数以色列领导人之一。
    “主要是从法国、加蓬和乍得。”一名负责核研究的专家回答说,“现在法国
人已经指望不上了。而自从美国人进一步严格了国际规定后,从第三世界国家搞铀
也很困难了。”
    “照此看来,我们的核计划就只好因此而中断了?”达扬反问道。         专家回答道:“迪莫纳每年需要大量的浓缩铀,如果没有办法搞到,我们也只
好就此罢休。”
    达扬站起身,用他那军人特有的果断口气说道:“我们必须寻找到其他渠道。
如果还搞不到,那就去偷!”
    就在这次会议上,摩萨德领受了“偷”铀的任务。而实际上领受这一任务的不
仅是摩萨德,拉卡姆也被赋予了同样的搞铀任务,只是不为人知罢了。
    会后,摩萨德成立了一个班子,专门研究这个课题。
    三个月后,几个不同的方案呈到了摩萨德局长伊塞·哈雷尔的办公桌上。第一
个方案:闯进美国某个生产浓缩铀的特别实验室行窃。虽然需冒极大的风险,但有
可能得手。第二个方案:袭击运铀车辆。行动地点最好在美国,虽因防范极严而风
险很大,但有可能成功。第三个方案:对某个特殊实验室主任进行“策反”,劝他
为以色列“挪用”部分浓缩铀。此案风险最小,但“挪用者”则须为此承担较大的
风险。
    方案出笼时,梅厄·阿米特已经接替哈雷尔出任摩萨德局长。他仔细审阅了上
述建议后,大笔一挥,批示道:“拟择第三方案,集中全力物色对象。”
    摩萨德驻美国特工很快物色到了几个策反对象,其中“纽梅克”公司(即核原
料及核设备公司,简称NLJME 。)的总经理扎尔曼·莫德凯·夏皮罗最为理想。因
此,夏皮罗很快就被确定为重点策反对象。
    2 .扎尔曼·莫德凯·真皮罗。
    扎尔曼·莫德凯·夏皮罗,1922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坎顿市,父亲是来自立
陶宛的一名正统犹太教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夏皮罗在德国的很多亲戚在纳粹
的大屠杀中丧了命,即使在美国,夏皮罗也遭到了反犹太分子的侮辱。这一切都造
成了他强烈的复仇心理,从此夏皮罗成为了一名狂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他抱着坚
定的信念:一定要建立一个自由的犹太国。1948年,夏皮罗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约翰
·霍金斯大学化学专业。获得了化学博士头衔的他仍没有忘记为犹太事业而战,他
成了“美国犹太复国主义者组织”和“美国技术学会”中的积极成员。“美国技术
学会”同以色列海法技术研究所有着十分密切的合作关系。
    1949年,这位满头乌发、仪表堂堂的年轻人应聘到威斯汀豪斯电器公司工作。
他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为美国第一艘、也是世界第一艘核潜艇“鹦鹉号”研制艇
用核反应堆。由于工作成绩显著,工程结束后他从公司老板手中得到了一笔数目不
小的奖金。但是这位雄心勃勃的年轻人却并不想一辈子局限在技术领域,而想在商
界闯出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
    1957年12月,夏皮罗在宾夕法尼亚的阿波罗创立了属于自己的“纽梅克”公司,
也就是“核原料和核装备公司”,简称“NUME。”。该公司将为美国日益增多的商
业性核反应堆提供氧化钠。公司自开张伊始便门庭若市,不仅与许多私人企业签订
了盈利丰厚的合同,而且争得了大宗政府订货。
    很快,“纽梅克”公司的主顾已不限于美国,它似乎还有一些数目不定的国外
来客,主要来自法国和以色列。这些外国人的“纽梅克”之行,也没能躲过美国原
子能委员会的眼睛。委员会的一份秘密文件表明,该公司早在1961年就被监督官员
视为“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因为它在经营这种高度危险的物资时“没有十分严格
地遵守”规章。
    1958年,夏皮罗又将其公司对外贸易拓展到了以色列,从此,“纽梅克”公司
便成为以色列一个国营康采恩的“技术顾问”。两年后,“纽梅克”又成立了一个
名叫ISORAD的子公司,而ISORAD公司的一半股份掌握在以色列人手中。据该公司的
营业报告称,其经营项目是“研究使草莓和柠檬果经辐射处理后利于贮存的设备”。
从那以后,在夏皮罗的公司和住宅里,以色列的客人就没间断过,其中有一位名叫
巴鲁克·西奈的原子能专家,还有一位以色列驻华盛顿大使馆负责科技事务的官员,
名叫埃夫赖姆·拉哈夫。他们实际上都是摩萨德特工人员。
    夏皮罗还根本无视官方的禁令,擅自把根据政府合同存放在公司里的浓缩铀,
同其他品种的铀“掺在一起”,使监督官员们也一时无法判断出铀235 是否丢失。
22磅铀235 就足以制造一枚小型原子弹。而22磅铀的体积并不大,只需一个购物袋
即可装下。
    又是一个星期三的下午,摩萨德总部正在举行每周例行的“情报局长碰头会”。
近十年来,每周三下午4 点,以色列各情报机构的首脑都要在这里碰头,并由摩萨
德局长主持会议,以协调整个情报工作。由于会议通常都是在咖啡桌旁进行,因此
情报界头头们都喜欢称之为“咖啡桌会议”。
    “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些玩艺儿从美国运出来?”新上任的摩萨德局长兹维·扎
米尔发问。
    “没有问题,”摩萨德特别行动处处长答道,“我们已经说服‘埃勒·奥勒’
航空公司的一名职员。后天,第一批42磅浓缩铀可以运到。”
    “到目前为止,我们通过各种途径一共搞到了多少货?”
    “据我估计,400 磅只会多不会少。如果我们现在用它制造原子弹的话,这些
铀足够18枚核弹头用的。”
    正当摩萨德为其行动而感到高兴之时,正如其事先所估计的那样,偷取浓缩铀
的行动给“挪用者”带来了麻烦。
    1965年4 月30日,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在一次例行调查中,偶然地获得了重大发
现:“纽梅克”公司的账目表明,威斯汀豪斯公司向“纽梅克”公司提供的用于
“阿波罗”空间计划的134 磅浓缩铀,竟然莫名其妙地“丢失”了。于是,美国原
子能委员会立即对夏皮罗进行了严厉的盘问。
    夏皮罗在回答问题时闪烁其词。他声称“纽梅克”公司在特殊的生产过程中曾
经埋掉了一部分报废的铀,而这种做法则属于十分正常的。但检察官却认为这个说
法证据不足,坚持要把装有报废铀的容器从地下挖出来才可结案。果然,1965年10
月21日的挖掘检查结果表明,埋掉的铀还不到“丢失”数量的百分之十。
    随后,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又进行了更为详尽的调查,结果又有了新的发现:
“丢失”的浓缩铀竞多达391 磅,远远超过了原先的估计。检察官在调查报告中这
样写道:“从未有一家公司丢失过这么多的铀。”
    但是夏皮罗却矢口否认自己的公司丢失过铀。他坚持说公司所有的交易都是手
续完备的,只是一部分成交凭据在去年“保持工厂清洁”运动中不小心散失了。
    基于法律的原因,美国原子能检察官在草拟的报告中使用了措辞谨慎的典型官
方语言:“尽管尚不能有把握地断言,未曾发生过该原料失窃或转让事件,但监督
小组没有找到可支持这一结论的具体佐证。”言外之意,对于夏皮罗提不出任何犯
罪证据。于是,他只需偿付损失。第二天,原子能委员会给他送来了一份92.9 万
美元的帐单。
    但是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主任霍华德·布朗并没有就此罢休,他求助于美国联邦
调查局。联邦调查局的结论也依然是模棱两可:夏皮罗“并不一定是摩萨德间谍,
他之所以这样做,只是因为他是犹太复国主义的狂热拥护者”。于是,“纽梅克”
公司还是照常营业,而且居然重新获得了政府的大宗订货,并被原子能委员会划入
“能够最为妥善地经营浓缩铀”的国家公司之列。但是饱尝苦头的夏皮罗却决定激
流勇退,1966年底,他关闭了“纽梅克”公司。
    1986年,当美国中央情报局得知以色列拥有原子弹的消息后,他们就判断出迪
莫纳正在使用的浓缩铀极可能是来自美国。但是直到今天,美国人也仍未能掌握足
够的证据。有人怀疑,美国人即便是拿到了确凿的证据,也未必就愿意披露出来,
因为这只能使他们在世人面前大丢其脸。
    例如,中央情报局的一名特工就曾对《华盛顿明星报》的记者约翰J ·菲亚尔
卡说过:“我们中的许多人宁可信其无,也不愿信其有。他们不愿意正视事实,就
好像获悉最要好的朋友强奸了胞妹一样。我们正在逐步排除这个问题。”
    而秘密从事核武器研究的以色列人,也同样不愿将此事披露出来。30年后的今
天,尽管摩萨德特工的许多杰作都作为炫耀而先后曝光,但60年代从美国窃取浓缩
铀之事,却至今讳莫如深。
    不过,以色列并非对全部核秘密都保持缄默不语,例如其报端就曾披露过一件
摩萨德一手操办的偷运铀矿石的“高酸铅盐”行动。   
   摩萨德秘史        
                三、第二次偷铀:“高酸铅盐”行动
    1 .迪莫纳反应堆的困境。
    尽管以色列的迪莫纳反应堆于1964年6 月就已开炉运行,但制造原子弹的指令
却迟迟没有下达。消息灵通人士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政府内部对于以色列是否应拥
有核武器,尚未达成一致的意见。
    摩西·达扬将军和国防部办公厅主任西蒙·佩雷斯,从一开始就是核计划最积
极的赞成者。军人们主要是从国家防务和国家财力角度来考虑其必要性的。达扬在
同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的一次谈话中谈到了自己的理由:“我们别无选择。我国
因人口所限,无论在人力上还是财力上,都无法装备越来越多的坦克、越来越多的
飞机。否则,用不了多久,我们所有的官兵都将忙于保养飞机和给坦克上油。”
    而以色列新总理列维·艾希科尔则更多地是从政治上考虑问题。他不同意制造
核武器,并称本—古里安所制定的核计划是个“十足的劣作”。他的意见得到了以
色列外交部长等人的拥护和支持。
    不过,以色列国民却普遍支持制造原子弹。1966年3 月举行的一次民意测验表
明:每100 个以色列人中,就有76人希望国家拥有原子弹,甚至还有六分之一的以
色列人认为,以色列军队实际上已经装备了核武器。
    “六天战争”的大获全胜,使得摩西·达扬成了以色列的传奇人物。国防部长
达扬终于在内阁争论中获胜。1967年夏末秋初之际,以色列内阁通过了制造原子弹
的秘密议案。
    迪莫纳也面临着重重困难。首先是安全问题:摩萨德工作人员不得不干掉一名
为苏联克格勃从事间谍活动的法国科学家——他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此外,
萧墙之内还存在另一安全问题。一名以色列飞行员驾驶的战斗机误入迪莫纳上空禁
区,结果被他的战友击落了。
    国内这些让人焦虑的争论、失误与麻烦并不能阻止以色列人发展核弹的信心。
他们所担心的是,同1962年那次一样,以色列的科学家仍然缺乏铀。原子弹科学家
们向政府提出了原料问题——他们急需大量的优质氧化铀,而此种物资在当时的国
际市场上已无法买到。他们发出紧急呼吁:尽快为我们搞到200 吨氧化铀!
    这才是以色列在发展原子武器的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于是,任务再次交给了摩萨德。
    摩萨德局长梅厄·阿米特接受任务后,立即开始广泛搜寻目标。很快,他们就
通过在国际原子能委员会里的“内线”了解到眼下比利时布鲁塞尔“矿业总公司”
拥有一批数量可观的氧化铀矿石。而这批从设在扎伊尔的一家姊妹公司手中接收下
来的优质现货,此时正存放在荷兰安特卫普港附近的一个仓库里。
    不久,一个代号为“高酸铅盐”的行动计划炮制出笼了。
    2 .“高酸铝盐”行动。
    “高酸铅盐”行动计划的核心,是设法找到一个既为国际原子能管理机构认可、
又愿意秘密接受以色列委托的贸易伙伴,这批氧化铀矿石将由他们出面通过“正常
途径”买下,然后再设法于运输途中将其劫持到以色列。
    这将是一项极端危险的特别行动,整个行动从始至终都必须绝对保密。因为自
从“核俱乐部”成员增加后,国际原子能委员会对核原料的管制更加严格了。美、
苏、英、法等核大国为阻止以色列人制造原子弹,一直在严密地监视着他们的一举
一动。
    27岁的摩萨德特工丹尼尔·艾贝尔(化名为丹尼尔·埃特),为了寻找实施
“高酸铅盐”行动的契机,奉命从特拉维夫总部紧急飞往西德,他将在那里拜会联
邦德国威斯巴登州的一家化学公司的老板——赫伯特·舒尔岑。         这位舒尔岑,在以色列人眼里并非尤物。通过摩萨德的秘密档案,可以知道舒
尔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是纳粹德国空军飞行员,为第三帝国打过仗,因此,
很快被那些在希特勒德国失去亲人的摩萨德人士打入“纳粹分子”之列(不过只要
任务所需,特拉维夫可以置这类“道义上的想法”于不顾)。战后舒尔岑开始经商,
现与人合办了一家“阿斯马拉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设在威斯巴登,专门经
营消除化学及放射性污染的化学剂。这位前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