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维坦-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以上所说的就可以显然看出,由于贪婪、野心、情
欲或对该事物的其他欲望而开始的行为固然是自愿的行为,
由于嫌恶或因惧怕不采取行动的后果而开始的行动也是自愿
的行为。
表达激情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思想的语言形式有一部分相
同,有一部分不同。首先,一般说来,所有的激情都可以用
直叙式的语言来表达。如“我爱”、“我怕”、“我快乐”、“我
斟酌”、“我愿意”、“我命令”等等。但其中有些有其本身特
有的表达方式。除非是它们在用来表达本身所根据的激情以
外,还用来作出其他推论。否则这种方式便不是断言。斟酌
还用假定式的语言来表达。这种表达方式的正式用法是表示
假定及其结论,例如:“如果做好这一点,那么这一点就会随
着出现”等等。这和推理的语言没有区别,只是推理所用的
是一般性语词,而斟酌则绝大部分用特定语词。欲望与嫌恶
所用语言是命令式的。如“做这个”、“不许做那个”等等。如
果对方势在必行或必止,便是命令,否则便是祈求、要不然
就是商酌。虚荣、义愤、怜悯和报复等所用的语言则是希求
式的。但求知的欲望却有特殊的表达方式,称为疑问式。例
如:“这是什么?”、“什么时候会”、“怎样做的”、“为什么这
样?”等等。此外我便没有发现过其他有关激情的语言了;因
为诅咒、发誓、辱骂等等并不能像语言那样表达意义,只不
过是舌头习惯的动作而已。
我认为这些语言的形式是激情的表达或其自觉的表达,
而不是确定的征象。因为运用的人不论有这种激情与否,都
可以任意武断地使用。现实激情最好的迹象在于面容、身体
的运动、行动以及我们通过其他方式知道这人具有的目的或
目标。
由于在斟酌中,欲望与嫌恶是预见了被斟酌的行为的好
坏结果与其序列所引起的,其好坏效果需取决于对一个长的
结果之链的预见,这种结果之链很少有人能看到尽头。但就
一个人所能见到的范围说来,如果这些结果中善多于恶,那
么整个的链便是著作家们所谓的表现的或外观的善。反之,当
恶超过善时,整个的链便称为表现或外观的恶。因此,由于
经验或推理而对于结果具有最远大和最可靠的预见的人本身
最善于斟酌。如果他愿意时,也能为旁人提出最好的意见。
一个人对于时常想望的事物能不断取得成功,也就是不
断处于繁荣昌盛状态时,就是人们所谓的福祉,我所说的是
指今生之福。因为心灵永恒的宁静在今世是不存在的。原因
是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运动,不可能没有欲望,也不可能没有
畏惧,正如同不可能没有感觉一样。至于上帝赐与虔诚信神
的人的福,据说一个人只要一理解立刻就已经在享受了。这
种快乐就象经院哲学家所谓的至福直观一词一样是无法理解
的。
人们称述任何事物的善的语言形式谓之赞美;称述其威
力与伟大的形式则谓之推尊;表达自己认为某人有福的看法
的形式,希腊人称为μαAαρισμB,我们自己的语言中还没有一
个与之相当的词。对于目前说来,关于激情的问题,以上所
说的已经很充分了。
第七章 论讨论的终结或决断
受求知欲控制的一切讨论,不论是达成了还是放弃了,最
后都有一个终结。在讨论的环节之链中,不论是在哪儿中断,
中断之时也有一个终结。
这种讨论如果仅仅是心理讨论,那它就是由有关某一事
物将存在或将不存在、或者是已存在或尚未存在的思想交替
出现而构成的。所以不论你在哪里打断他的讨论之链,给他
留下的便是:某事物将存在或将不存在,或者是已存在或尚
未存在的假定。这一切都是意见。关于善与恶的斟酌中所存
在的是交替出现的欲望,关于过去与未来的真理的探讨中所
存在的则是交替出现的意见。正如同斟酌中最后的欲望称为
意志一样,过去与未来的真理的探讨中最后的意见就称为讨
论者的判断、决断或最后断定。正象在善恶问题方面交替出
现的欲望所形成的整个的一连串称为斟酌一样,在真假问题
方面交替出现的意见所形成的整个的一连串就称为怀疑。
不论任何讨论都不可能以对过去或未来事实的绝对知识
为其终结。因为有关事实的知识在根源上是感觉,而此后则
都是记忆。至于我在前面所说的有关序列的知识则称为学识,
这也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任何人都不可能通过讨论,
知道这一事物或那一事物已经存在或将要存在,而这就是绝
对地知道。他所能知道的只是:如果这一事物存在,那一事
物便也会存在;如果这一事物已经存在,那一事物便也已经
存在;如果这一事物将要存在,那一事物便也将存在等等;而
这就是有条件地知道。他知道的不是一种事物与另一事物相
连所形成的序列,而只是同一事物的一个名词与另一个名词
所形成的序列。
因此,当讨论发为语言,并从语词的定义开始,然后将
语词的定义连接起来形成一般的断言、再由断言而形成三段
论法时,其终结或最后的总和就称为结论。这种结论所表达
的思维便是一般称为学识的有条件的知识,或关于语词序列
的知识。如果这种讨论最初的基础不是定义,或者定义没有
正确地连成三段论证时,其终结或结论便仍然是意见。它是
有关谈到的事物的真实状况的意见,虽然所说的话有时是无
法理解的荒谬和无意义的语词也是这样。如果两个或更多的
人知道了同一桩事实时,便称为互相意识到这一事实,这就
等于是共同知道这一事实。由于这种人对于彼此或第三方面
的事情都是最好的见证人,所以古往今来最为声名狼藉的恶
行便是违背良知意识说话,或是威胁利诱别人这样做;因为
良知的要求历来都是人们所凜遵的。后来人们在比喻的意义
下,把这个字用于对于自己的私房事或私房思想的认识;所
以喜欢用辞藻的人便说良心是众目睽睽的见证人。最后,还
有些人执爱本身的新奇意见,不顾其绝顶荒谬,顽固不化地
加以坚持;还给自己的这些意见也加上良知意识这一神圣崇
高的名称,就好象叫人认为改变或反对这些意见等于犯法一
样;他们装作知道这些意见是真确的,其实充其量他们也不
过是知道自己认为如此而已。
当一个人的讨论不从定义开始时,那么他要不是从自己
的另一种想法开始,便是从另外一个人的话开始,他对这人
认识真理的能力以及不行欺诈的正直胸怀都没有怀疑。在前
一种情形下仍然称为意见。在后一种情形下,讨论关涉到事
情方面的少,而关涉到人的方面多,其决断称为相信和信任。
所谓信任是指人而言;而相信则同时涉及人和他所说的话的
真实性。因此,“相信”一词之中便包含着两种看法,一种是
对这人所说的话的看法,另一种是对这人的品德的看法。信
任或信赖相信某人,所指的是同一回事,也就是认为某人诚
实的意见。但相信所说的话则只是指关于这一段话是否真实
的意见。但应当指出的是“我信”一语,除开在神人著作中,
是从来不用的,拉丁文中的相信和希腊文中的信也是这样。在
其他著作中都代之以“我相信他”、“我信靠他”、“我信任
他”、“我信赖他”等语。在拉丁文中则为相信他、信任他;在
希腊文中为相信。教会方面对这种语词的特殊用法,使人们
对基督教信仰的正确对象问题发生了许多争论。
但宗教信条方面的“信”所指的不是对人的信赖,而是
指教义的明证信仰和确认信仰。因为不但是基督徒、而且连
各种各样的人在信神时,都是无论理解与否,完全相信自己
听到的神所说的一切是真理。对于任何一个人说来,他所能
享有的信任和信赖也就只能止于此而已,但这些人也并不全
都是相信信条的教义的。
根据以上所说的,我们就可以作出以下的推论:当我们
相信任何说法真确时,所根据的论点如果不是来自事物本身
或自然理性的原理,而只是来自说话的人的权威以及自己对
他的推崇,那么,我们相信或信靠的便是说话的这个人,我
们信任的对象便是他所说出而又被我们接受的话,崇信之荣
也就是专归他一人了。因此,当我们没有得到上帝直接的启
示,而认为圣经是上帝自己的话时,我们所相信、信任和信
赖的便是教会,我们接受并默认的是教会的说法。相信先知
以上帝之名对自己所说的话的人,所接受的便是先知的话,所
尊敬的也是先知;有关他所说的话是否真实的问题,相信和
信赖的也是他,不论他是一个真先知还是一个假先知都一样。
在所有其他历史方面,情形也是这样。因为假定我全不相信
历史学家所写的有关亚历山大和恺撒的光荣事迹,那么亚历
山大和恺撒如果有灵的话,也没有任何正当的理由感到受了
冒犯;除开历史家本身之外,其他任何人都没有理由这样。如
果李维说上帝有一次使牛作人言,而我们不相信,那么,我
们在这一问题上并没有不相信上帝,而只是不相信李维。因
此就可以显然看出,当我们相信任何事物时,如果所根据的
理由只是作者及其著作的权威,那就无论他们是否是上帝派
来的,都只是对这些人的信任而已。
第八章 论一般所谓的智慧
之德以及其反面的缺陷
在所有各类事物中,美德一般说来就是以出类拔萃而见
贵之物,存在于比较之中。因为如果所有的人的一切都轩轻
无分,那就没有可贵的东西了。所谓智慧之德,我们所理解
的永远是为人所称道、珍视并希望自身具有的心理能力,通
称为良好的智慧;只是智慧这一语词也被用来专指某一种能
力,以示有别于其余。
这样的德共分两类,一类是自然的、另一类是匀得的。所
谓自然的并不是指与生俱来的,因为那就只会是感觉了。在
这方面,人与人之间差异很小,而且和禽兽也相去不远,不
能视之为德。我所讲的是不用培养、教导和专门的方法,只
由习用和经验得来的智慧。这种自然的智慧主要之点有二:第
一是构想敏捷,也就是一种思想和另一种思想紧相连接;第
二是对准既定目标方向稳定。与此相反,构想缓慢就形成一
种心理缺点,一般称之为迟钝或愚笨,有时则用其他意指运
动迟缓或难于推动的词来表示。
这种迟速之别,是由于人们的激情不同而产生的,也就
是由于爱憎各有不同而产生的。其结果,某些人的思想就驰
于一途,而有些人则驰于另一途。继续坚持下去,对于通过
构想映象的事物便有不同的看法。在这种思维的连续中,对
所思考的事物能观察的只有以下几点:(1)在哪方面相似,
(2)在哪方面不相似,(3)有何作用,(4)怎样发生作用。这
些相似方面,如果别人很少看到,那么能看到的人就谓之具
有良好的智慧,在这种情况下,所指的就是良好的想像。见
到歧异点与差别谓之在事物之间作出区别、识别与判别;在
不容易识别出来的情形下,能够办到的人就谓之具有良好的
判别;特别是在谈话与办事中,时间、地点和人物是要加以
识别的。这种德就称为明辩。前者(即想像)如不辅以判断,
不能誉之为德,而后者(即判断与明辩)则无需得助于想像,
本身就值得推崇。除了具有为良好的想像所必需的对时间、地
点与人的明辩以外,人们还必需经常把自己的思想应用于其
目标,也就是要经常想到它们的某种用途。这一点做到之后,
具有这种品德的人就能很容易地掌握许多比喻材料,使他不
但会由于在议论中提出大量例证,并用新颖而恰当的隐喻加
以美化使人喜闻乐见,同时还会由于心裁独出、罕与伦比而
令人倾倒。但如果不能保持对某种目标的恒定方向,长于幻
想就是一种狂态了;有些人不论在任何讨论中,思想上每出
现一种事物就老是使他们脱离目标、一再岔入旁文、喋喋不
休、说话芜杂断续,以至完全莫知所云,那种人就属于这种
情形。这种愚拙之事据我所知还没有特别的名称。但其原因
有时是缺乏经验,在这种情形下,旁人以为没有什么新奇的
地方,他们却会以为新奇;还有的时候原因是卑微琐屑,在
这种情形下,旁人以为毫不足道的事,他们却认为了不得。他
们认为津津乐道的新奇而重大的事物,会使他们在讨论中渐
渐地离题失旨。
在诗歌佳作中,不论是史诗还是剧诗,想像与判断必需
兼备,但前者必须更为突出,十四行诗、讽刺诗等也是这样。
因为这类文字是以富丽堂皇悦人的,但却不应当以轻率而使
人见恶。
历史良籍则必须以判断见长。因为这种著作的好处就在
于方法、在于真实、在于所选事件最宜于为人所知。想像在
这方面除开修饰文辞以外是不能用的。
在称颂或贬斥的讲词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想像。因为这
里的目标不是真实情况,而是通过高贵或卑污的比较进行褒
贬。判断只能提示什么条件使一种行为成为可赞扬的或可贬
斥的。
在劝告或请求中,如果是真情对所具有的目的最为有用,
则最需要的是判断;如果是伪饰最为有用,则最需要想像。
论证、商酌以及所有探求真理的严肃文字中,一切都要
由判断完成,只是有时要用一些恰当的比喻来启发理解,想
象力也就只能在这个时候发挥这么大的作用。但隐喻在这种
情况下却完全不能用,这种文辞既然明明出于虚构,把它用
于商讨或推理就显然是愚笨了。
不论在任何讨论中,如果明辩显然有缺陷,那么想像不
论怎样奔放横溢,整个的讨论都会被人看成缺乏智慧的迹象;
而在明辩形于言表时,则想象不论怎样平庸,都决不致如此。
人们隐秘的思想是无所不包的,无论是神圣的、亵渎的、
圣洁的、淫秽的、庄重的、轻佻的事,莫不尽有,既没有羞
愧,也没有谴责。宣之于口时,则不能超出判断所能许可的
时间、地点和人物。解剖学家或医师可以谈论或写作他们对
于污秽之事的判断;因为这是为了于人有利,而不是取悦于
人。但如果另一个人在同一事物上大放厥词、驰骋其愉快的
想象,那就象是失足污泥之中的人去见贵客一样,其间的差
别只在于缺乏明辩。在心境轻松的情况下与熟友闲谈时,一
个人不妨玩弄一下字音的把戏、用一用语意双关的字眼,许
多时候还可以比赛一下谁的想像奇特。但在布道时,在公开
场合下、在陌生人面前或在应当尊敬的人面前,玩弄同音字
就没有不被认为是愚笨的,其间的区别也只在于欠缺慎思明
辩。所以缺乏智慧并不是缺乏想像,而是缺乏明辩。这样说
来,有判断而无想象可以成为智慧,有想象而无判断则不能。
当一个有谋划在胸的人考虑了大量事物以后,如果观察
出了这些事物怎样有助于他的谋划,或是对于哪一种计划有
用,而其观察又属难能鲜见时,那么他的智慧就称为慎虑。这
种智慧有赖于大量的经验以及对类似事物与其后果的记忆。
在这方面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