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怎样突破读书的困境张春兴编著 >

第5章

怎样突破读书的困境张春兴编著-第5章

小说: 怎样突破读书的困境张春兴编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特别指在“精读”的时候才用的。譬如他讲“眼到”时说:“眼到是个个字都要认得。中国字一点一撇,外国宇a b c d ,一点也不可含糊,一点也不可放过。”若按现在读书心理来看,精读只是读书的一种方式。甚至有些时侯并不宜于精读。基于这个理由,接下去我们要介绍素来重视科学、实际、具体可行的现代心理学家们所设计的读书方法。配合不同需要,针对各种情境,心理学家们设计了很多种读书方法。以下是其中常见的八种,各种方法均以缩写英文字母表示,其全文及译注各附其下。
1 。 SQ3R 法
S=Survey—浏览   此法为美国爱阿华大学教授罗宾逊
Q=Question—问题(F。P。Robinson )在二次世界
R1=Read—阅读   大战时为美军特种训练所设计。使
R2=Recite—回忆  用时先浏览教材之一章或一节,由
R3=Review—复习  概念中提出问题,在阅读时寻找答 
                 案借以保持主动与集中注意。读一
                 段后暂时停止,从回忆中加强记
                 忆。最后复习全章使学习得以系统
                 整理。此法适用于阅读一般教科书
                 与参考书。
2。PQ4R 法
P=Preview—预读   此法系由前述罗宾逊的方法演变而
Q=Question—问题  来,为美国芝加哥大学所创用。此
R1=Read—阅读     法包括六种活动。首先对要读的某
R2= Reflect—反应 一章预读一遍,注意各段的标题及
R3=Recite—回忆   首尾两段内容。阅读时将间题、反
R4=Review—复习   应、回忆三种活动交互并用,并特
                  别在反应时力求发现书中隐含的深
                  层意义。最后复习时与前法相同。
                  此法适用于阅读教科书与参考书。
3.OK4R法
O=Overriew—浏览  此法也是由罗宾逊的方法演变而
K=Keyideas—要点  来,由美国康乃尔大学所创用。此
R1=Read—阅读     法也包括六种活动,其特点在于建
R2=Recall—回忆   议读者在浏览时特别注意书中要
R3=Reflect—反应  点。要发现书中要点,除住意各段
R4=Review—复习   标题外,每段开头首句与结尾末句
                  常为要点所在。有的书籍特将专有
                  名词用黑体字排印,也都是要点所
                  在,此法造用于阅读教科书与参考书。
4。SCORE 法
S=Satisfy—决意    此法适用于研读教科书与参考书,
C=Copy—摘记       包括五种活动。读者可自行决意先
O=Objectives—目标 读书中哪一章,读前先看标题并将
R=Read—阅读       之变为问句写在笔记本上,并在题
E=Evaluate—检核   间预留空白准备填答。至于如何读
                   法,可以自定目标(按学科目的要
                   求),然后边读边记。最后一章读
                   完再检查一遍以求贯通。此法尚主
                   动,重视笔记,特别适于写报告搜
                   集资料之用。
5。OORE法
O=Overview—浏览   此法比较简略,只包括四个活动,
0=Objectives—目标 在缺乏充分时间阅读时适用。先浏
R=Read—阅读       览一遍,选定要读的目标用铅笔做
E=Evaluate—检核   成记号,然后阅读。读后再复检一
                   遍以求加强记忆。此法不重笔记,
                   用于一般阅读。
6。RORE 法
R=Read—阅读      此法适用于阅读学术性的期刊杂
O=Outline—摘要   志。通常此类资料多存图书馆,非
R=Review—复读    属个人所有,故不宜在书页上笔记
E=Evaluate—检核  划线。找到所需要的文章之后,先
                  概略地阅读一遍,而后边读边写摘
                  要。读完再从头复读一遍,最后再
                  行检查以求贯通。现在影印方便,
                  可先将要读的文章影印下来,然后
                  再改用前述第四种方法笔记精读。
7。LORE 法
L=Listen—倾听    此法特为利用视听教育设备而设计
O=Outline—摘要   的一种搜集资料的方法。整理录音
R=Review—复听    演讲稿时,必须采用此种方法。先
E=Evaluate—检核  将录音带从头到尾听一遍,特别注
                  意开场一段。有了概念之后,利用
                  录音机的暂停装置,边听边记,写
                  出摘要。如系整理演讲稿,摘要之
                  后还需详记内容。其他一般资料,
                  摘要即敷应用。记录之后为恐遗
                  漏,再做复听与检核工作。
8。LOVE 法
L=Listen—倾听    这是一种练习听讲作笔记的方法。
O=Outline—摘要   此法使用时可由两人合作,其中一
V=Verbalize—补述 人读一段文章或口述一件事实,另
E=Evaluate—检核  一人则边听边记摘要。完成一段落
                  之后,记录者向朗读者出示笔记内
                  容请他核对,如有遗漏,再行补
                  述,以便填足。两人角色可随时交
                  换,继续进行。新闻记者学习做访
                  问记录,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以上介绍的八种方法,大致包括了各种读书情况,有的用于读教科书和参考书,有的用于读期刊杂志,有的用于录音资料,有的用于访问笔记。读者看了也许仍然觉得不够详细具体,甚至觉得花样太多不容易记得如何使用。其实,任何方法只是一种形式,要真正读书有效,还是把握各种形式背后所代表的心理意义。读书方法无论在形式工如何变化,要能行之有效,必须符合以下四个心理原则。
第一,使用方便,不必花费心思去记忆方法中的名词或步骤。
第二,能助人兴起读书的意愿,自动去接近书,去读书,并进而因读书而喜欢读书。
第三,能助人维持对书本的注意力,不需靠外力逼迫即可心无旁顾,专心读书。
第四,能助人读书有心得,从读书法所建议的活动中,除获得知识外。在思想观念上也得到启发。
根据这四个原则来评鉴上列八种读书方法,就会使人觉得多数方法的步骤太多。而且步骤的前后次序也不容易把握。事实上,在读书过程中只须把握三种活动,即可达到上述心理原则所生的效果。这三种活动是:略读、精读和复习。我把这三种活动连贯的读书方式,称之为“三段式读书法”。根据个人多年来自己读书与教学生读书的经验,三段式读书法不但实际易知易行,而且保证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三段式实效读书法
(一)略读:浏览中形成备读心向
读书须有动机,不过,当学生的读书动机多半是外铄的。外铄的动机使人不得不读,不敢不读。在这种心态下读书,很难获得持久的效果。因此,读书开始时,尽盆使自己摆脱读书只是为了考试或分数的意念。如果读书只为应付考试,考过之后就不再有读书的动机。最好的办法是因读书活动而引起人的读书心向,不需外力催促就会去自动读书。在略读阶段如能善用浏览技巧,就可以使人在面对书本时形成一种准备读书的心理倾向。
浏览有广狭两种解释。广义的浏览是指对一本书甚至多本书的泛观活动。到书店买书或到开架式图书馆找书,常采用这种浏览方式。就一本书而言,浏览范围包括序文、目录、本文、注解方式、参考资料以及索引等部分。像此种浏览花费的时间,约需10…20分钟。浏览过后或决定购买或决定借阅,读书的活动即暂告停止。此种浏览不是我们在三段式读书法中所要讨论的。
浏览的狭义解释是指精读阶段的前奏。此种浏览所涉及的范围,通常是教科书的一章或指定阅读的一篇论文。浏览的范围除本章的主题外包括节与段的标题、专有名词的黑体宇(有的书这样排法)、图表、照片,章末摘要以及练习题等部分。普通一章书的篇幅约在20…40页之间,一篇专题论文的长度约在5…10页左右,浏览所需的时间,约在10分钟左右。
浏览虽然是走马看花,但必须看到美丽的花朵在哪里。每章书或每篇论文都是一个专题,专题有它的题意、目的、范围、理论、方法、要点、结论等重要事项。浏览时只瞥及这些事项的表面,你对该事项的印象可能是熟悉的,也可能是陌生的。无论如何,只要是你初读的文章,它总会带有几分新奇,使你产生一知半解的认知失调心理,价如,当你看到“大学生与精神病”这样一个标题的时候,就会产生不看内容就心理失去平衡的感受。也可说这是人的好奇心。好奇本来就是人的动机,因好奇而有求知意念,用在读书上正是我们所说的备读心向。
(二)精读:分节进行边读边思考
浏览过后,趁着备读心向正浓的时侯,应该立即坐下来进入精读的阶段。精读时应注意把握两个原则:其一,不求快速,读教科书或读专题论文,速读技术绝对用不上。其二,不要贪多;贪多了难有心得,反而丧失兴趣。平常一章书分为3…4 节,每节都是一个分立的主题。所以精读时以节为单元最为适宜。
精读的意思,并非只是要人聚精会神一字一句地念书,如此读法是古人主张的眼、口、心三到读书法。此种方法很容易使人疲劳,也不符合前面所列的心理原则。欲期精读有效,而且不易疲劳,必须同时配合其他活动。
边注笔记  如果阅读的是自己的书,在书页边缘写注解,如果读的是借来的书,那就按节段写笔记。边注也好,笔记也奸,切忌抄书,而且文字不宜多,多了反而失去功效。边注的方式是引起你思考,把原来节段标题的平叙句,改以简略的文字写成问句。例如,节的标题是:“社会变迁与婚姻问题”。当你看到这个标题时,先不要立即读下去。因为一读下去就受作者的引导,使你变为被动,失去独立思考的机会,这时候你最好在标题旁边空白处,把原标题转化为数个问题,如:何谓社会变迁?为何变迁?何谓婚姻向题?社会变迁与婚姻问题有何关系?当你写这些问题的时候,你自会直觉的提出你个人的看法,同时也会期待本书作者的答案。这样做等于是读者跟作者对话,对作者言是一种考验,对读者言是一种挑战。
有了问题和个人的看法,即开始以寻找答案的心态开始阅读。阅读之后会有几种情况发生:一种情况是作者的见解与你的看法相似,这时候你会有“英雄所见略同”的得意感觉,因而提高兴趣与信心。另一种情况是作者的见解远超越你的看法,欣赏赞佩之余你的思想观念因而受到启发。还有一种情况是作者的见解平淡无奇,或内容陈述有错误之处。这时侯你就无形中升高地位给他一点批评,前文介绍的读书方法中一再强调的问题与反应两种活动,与我们此地所说的颇为相似。不过,我们更进一步采取“学而思”的观念,强调边读边思考的读书方法。
圈点划线  很多人读书喜欢圈点划线,可是未必知道为什么划线,在什么情形之下划线。划线必须配合前文所指边注笔记与边读边思考的心理活动。边注笔记的是问题,阅读活动是从文句中找答案,跟随着作者在行文中对事理的陈述,你随时留意与答案有关的字句,并在出现的地方作一点记号(但不要划线),等一段文字看完了,确定哪一句话最能代表答案时,然后划线将它标示清楚。划线用手划,不用直尺,这样使你再重复阅读一遍文字,可因而加强记忆。
在这个原则之下,划线在精不在多。很多学生从读第一句起就开始划线,结果满页全是红线。这样做只是自我安慰,表示已经读过了。其实,这种划线方式不但没有效果,反而因多余的红线把要点遮盖了。划线的目的,除了对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想加强认知效果之外,另一效用就是为以后温习时做为唤起记忆线索之用。将来查用这段读过的资料时,未必有充分时间再读全文,只瞥一下划线就可记起概略的内容。
谈到读书划线技巧,我还有两点建议。其一,重要而必须精读的书,尽量自己购买,属于自己的书才可边注笔记和圈点划线,借来的书不能随意笔记划线,只好用笔记本来代替。如果读的是期刊上的论文,最好影印下来,然后在影印本上笔记划线。其二,划线用笔要选择。在习惯上划线多用红笔,旨在与印刷的黑字易于辨别引起注意。笔锋不宜太粗以免浸及文字。很多学生喜欢用彩色粗笔在文字上徐抹,以代替划线,此法损及文字的清晰度,甚至再读时有伤目力,不宜采用。
生宇注解  大专学生开始读外文书籍时,查生字与在书页上注上中文的习惯,是不能避免的。生字加注中文的目的在加强对生字的认识与记忆,是不得已的办法。最后必须克服困难,在需要时查生字,尽可能不在书页上注中文字。生宇查过之后,最好注写在哪里?一般学生习惯注在生字下边。有些英文较差的学生,常在一页书上密密麻麻注满中文字。此法虽方便,但从读书长程效果的观点看,不是最好的办法。生字加注,原非得已,查过的生字将来终须变为个人的熟字,才能使语文进步,字旁加注常使人阅读时产生依赖心理,每读到生字的地方,注意力转向中文注解,反而忽略了对生字的记忆。同时,在字旁行间加注太多中文字之后,既影响书页美观,又有时因中文字写得太大侵及原文,甚至喧宾夺主将原文遮盖以致不易辨认。
对生字注解方式,我建议采用以下的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在书页之空白处写出英文字和中文解释,并在前面编号,同时也在文中生字旁边编上同号。写出英文生字的目的是使你多一次练习,如求省事不写英文字也可以。换言之,本文中只编号码,不加注中文字,读到生字处可向旁边空白处按编号寻找中文解释。号码编列方法可按一页计算或按单双号两页计算均可,无论如何编法,最好写在固定位置(如每页之外上角)。此种编号注解生字法有两种优点:其一,可保持书页清洁;其二,可避免重读时依赖心理。阅读时如忘记生字意义,按号照查立即可得,这样促使你对生字多一次练习。如果阅读时对原来生字不需查对就认识,生字已变成熟字,你会为自己的记忆能力而感到得意。除此之外,遍号记生字的办法,还会发生一种学习心理学上所说的增强作用。一本书的用字范围是有限的,专有名词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开始时固然生字生词很多,但只要你随读随查,读过几章之后,生字生词的出现率就自然会显著的降低。因为你把生字编号注解,其出现率表现得特别清楚。如果从开学之初的平均每页编号21减低到学期末的平均偏号12,语文能力的进步感将增强你的阅读行为。
对读原文书生字的处理的另一建议,是只查不写,遇到生字随时查字典,查到了用心去记,不在书页上写中文注解,只在生字旁用铅笔作一点小记号(如划一底线或打一小勾),标明它曾经是你的生字。当然,查一次之后可能很快忘记,忘记再查,查了仍然不加注中文字。如此三番两次复查的结果,总会将生宇变为熟字。语文程度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