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大佛顶首愣严经白话(上) >

第11章

大佛顶首愣严经白话(上)-第11章

小说: 大佛顶首愣严经白话(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洎天。皆同滔溺。云何复有水陆空行。汝更谛观。月从天陟。珠因手持。承珠水
盘。本人敷设。水从何方。流注于此。月珠相远。非和非合。不应水精。无从自
有。汝尚不知。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
心。应所知量。一处执珠。一处水出。遍法界执。满法界生。生满世间。宁有方
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
说。都无实义。*

* *

阿难,水性是流动不停的,它的流动和停息没有一定不变的规律。就像室罗筏城里
的迦毗罗,斫迦罗,以及钵头摩诃萨多等人这些大幻师,他们求取月亮的太阴精,
用之和成幻药的情形。这些幻师在月光皎洁如昼的上弦月之夜,手拿方术器具来盛
所谓的月精之水。这个水是从他们手中的珠子里生出,还是空中本来就有,或者是
从月亮那里来的?阿难,如果水是从月亮那里来的,并且能使离它很远的珠子中有
水出来,那么,月光照过的树木等等,都应流出水来,流出水来,就说明这不是从
方术器具中流出来的,不流出水,这清凉水就不是从月亮那里来的。如果水是从珠
子里流出来,那么这个珠子里就应当常有水,何必要在月明皎洁之夜来作法求月精
之水呢?如果水是从虚空中生出,那么,虚空无际无涯,水也应当无涯无际,从人
到天,都是水浪滔滔的,可是,为什么却分别有河流、海洋、山河大地的天空呢?
你再仔细观察,月亮高悬天际,珠子用手拿著,珠子里的水用盘子盛著,那水从哪
儿流到这里来?月亮和珠子相距如此之处,不能相应也不能相和,这月精之水无从
生出。你仍然不知道,在如来藏中,水的本性是空,空的本性生出水,它们本来清
净,盈满世间形质器物世界,随顺著众生的识心而现示,应和著众生的认知局限而
示现。虽然只是一处拿著珠子,一处流出水来,如果遍法界拿著珠,遍法界就会出
水,可见水性遍布一切世间事物,又是从一切世间事物中生出来的。它们哪里有固
定不变的处所,它们只是循顺著众生的欲求而显现生发。世间的人们迷悟无知,以
为它们是因缘和合而生,是自在自为的,这都是识心分别计度的结果,只要有所言
说,都无真实义。

 

*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梨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
拂彼人面。此风为复出袈裟角。发于虚空。生彼人面。阿难。此风若复出袈裟角。
汝乃披风。其衣飞摇。应离汝体。我今说法会中垂衣。汝看我衣。风何所在。不应
衣中。有藏风地。若生虚空。汝衣不动。何因无拂。空性常住。风应常生。若无风
时。虚空当灭。灭风可见。灭空何状。若有生灭。不名虚空。名为虚空。云何风
出。若风自生被拂之面。从彼面生。当应拂汝。自汝整衣。云何倒拂。汝审谛观。
整衣在汝。面属彼人。虚空寂然。不曾流动。风自谁方鼓动来此。风空性隔。非和
非合。不应风性。无从自有。汝宛不知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
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如汝一人微动服衣。有微风出。遍法界
拂。满国土生周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
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 *

阿难,风性自身没有形体,并且变动无常。在和大家聚在一起时,你常常整束衣
服,这时偶尔触动到别人,就会有风吹拂到别人脸上。这个风是从你的衣角处生出
的呢,还是从虚空中生出的,或者是从别人脸上生出来的?阿难,如果这个风是从
你的袈裟衣角处产生,那么你披戴的就是风,你的衣服飘动起来,就是风飘动起
来,衣服就应当飘动离开你的身体。但是你看我,在这法会中说法时,衣服整肃垂
挂,风在哪里呢?这衣服中不应有藏风的地方啊!如果这个风生于虚空之中,那么
你的衣服不飘动时,为什么没有风来拂面呢?空性是常在的,那么风也应该是常生
常在的。但是,如果没有风的吹拂时,虚空也就应当灭绝。但风灭了还可以看得
见,那么,灭绝的虚空又是什么形状呢?如果虚空有生有灭,那又叫什么虚空?如
果也叫虚空,这虚空中又怎么会生出风来呢?如果这个风是从别人脸上生出来,那
么,从别人脸上吹拂的风,应当会吹拂到你,但是,你自己整理衣服,怎么反而吹
拂到别人呢?你详观谛察,整理衣服的是你自己,被风吹拂的是别人的脸,而虚空
间依然寂静不动,并没有风在其间流动,没有什么地方产生风。风和虚空的性质是
相隔的,没有相和也没有相应,就不应有风生出,也不应有风从脸上生出。你不知
道在如来藏中,风的真性是空,空的真性是风性,它们本然清净,盈满世间一切形
质器物世界,随顺著众生的识心而现示,应和著众生的认知限度而现示。阿难,这
就像你的衣服飘动有微风产生,如果遍法界拂动,遍法界就生出风来,可见,这微
风遍布于一切形质世界,满戴于一切地方,流动在所有世间,怎么会有固定不变的
处所,它只是循顺著众生的欲求业力而生发出来。世间的人们迷悟无知,认为它是
由因缘和合而生,是自在自为的。这都是识心分别计度的结果,只要有所言说,都
无真实义。

 

*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如室罗城。去河遥处。诸刹利种。及婆罗门。毗
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新立安居。凿井求水。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尺
虚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间还得一丈虚空。虚空浅深。随出多少。此空为当因
土所出。因凿所有。无因自生。阿难。若复此空。无因自生。未凿土前。何不无
碍。唯见大地回无通达。若因土出。则土出时。应见空入。若土先出无空入者。云
何虚空因土而出。若无出入。则应空土元无异因。无异则同。则土出时。空何不
出。若因凿出。则凿出空。应非出土。不因凿出。凿自出土。云何见空。汝更审
谛。谛审谛观。凿从人手。随方运转。土因地移。如是虚空。因何所出。凿空虚
实。不相为用。非和非合。不应虚空。无从自出。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
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心
昏迷。不悟四大元如来藏。当观虚空。为出为入。为非出入。汝全不知如来藏中。
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如一井
空。空生一井。十方虚空。亦复如是。圆满十方。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
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 *

阿难,空性是无形无质,由色境而显发出来。譬如在室罗城离河很远的地方,人们
新建居所,挖掘水井。从井中挖出一尺深的土,井里面就有了一尺深的虚空,从井
中挖出一丈深的土,井里就会有一丈深的虚空,虚空的深浅大小随著挖出土的多少
而定,这个虚空是从土里生出的,还是从挖掘这里生出的?阿难,如果这个虚空没
有任何原因是自己生出,那么,在没有掘井之前,为什么这里只有一片土地,却不
是一团空无,也不是空阔无碍的呢?如果这个虚空是从土这里生出,那么,土挖出
来时,就应看到虚空进去。如果挖土出来时没有虚空进去,为什么要说虚空是从土
里生出的?如果没有土的出来和空的进去,那么空和土就没什么差别,没有差别就
是一致,那么挖出土时,空为何不随即出来?如果这个虚空是从挖掘这里生出,那
么,挖掘出来的就应当是空,而不应该是土。如果这个虚空不是从挖掘生出,那
么,挖掘出来的土,为什么又能看到井中的虚空呢?你再仔细观察,挖掘随著人的
手的动作而进行,土是从地里挖上来,而这个虚空从哪里生出呢?挖掘和虚空一实
一虚,互相不能有所作用影响,既不相和也不相应,虚空总不会是从自己生出的
吧?这个虚空,其性是圆满遍布,是本然不动摇的,那么,应当知道,显示出来的
地、火、水、风与这个空,就叫做五大。它们的真性是圆融,都是如来真性的显
示,本然没有生、灭。阿难,你的心迷悟昏昧,不知道地、水、火、风四大本来都
是如来自性。你应当观察,虚空是出是人?或者不是出也不是入?你应知道,在如
来藏中,觉知的真性是真空,空的真性即是真觉,他们本来清净,盈满一切世间形
质事物界,顺著众生的认识心而显示,应和著众生的认知限度而现示。阿难,这就
像一口井的虚空,生出一口井来,十方虚空也就生成了十方世界。这虚空哪里有固
定的地方?它只是循守著众生的欲求业力而生发。世间的人们迷悟不知,以为它是
因缘和合而生,或是自在自为。这些都是识心分别计度的结果,只要有所言,都无
真实义。

 

*阿难。见觉无知。因色空有。如汝今者在只陀林。朝明夕昏。设居中宵。白月则
光黑月便暗。则明暗等。因见分析。此见为复与明暗相。并太虚空。为同一体。为
非一体。或同非同。或异非异。阿难此见若复与明与暗。及与虚空。元一体者。则
明与暗。二体相亡。暗时无明。明时无暗。若与暗一。明则见亡。必一于明。暗时
当灭。灭则云何。见明见暗。若明暗殊。见无生灭。一云何成。若此见精。与暗与
明。非一体者。汝离明暗。及与虚空。分析见元。作何形相。离明离暗。及离虚
空。是见元同。龟毛兔角。明暗虚空。三事俱异。从何立见明暗相背。云何或同。
离三元无。云何或异。分空分见。本无边畔。云何非同。见暗见明。性非迁改。云
何非异。汝更细审微细审详。审谛审观。明从太阳。暗随黑月。通属虚空。壅归大
地。如是见精。因何所出。见觉空顽。非和非合。不应见精。无从自出。若见闻
知。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无边不动虚空。并其动摇地水火风。均名六大。性
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性沉沦。不悟汝之见闻觉知。本如来藏。
汝当观此见闻觉知。为生为灭。为同为异。为非生灭。为非同异。汝曾不知如来藏
中。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如一见
根。见周法界。听嗅尝触觉触觉知。妙德莹然。遍周法界。圆满十虚。宁有方所。
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
无实义。*

* *

阿难,见觉没有认知力,它是因色和空而有的。这就像你现在在只陀园里,早上看
到明亮,晚上看到昏暗,如果你在半夜时来看,则是有月时就有光亮,无月时就是
昏暗。这些明和暗,都是从你所见之中分别而有的。这个见觉到底与明、暗、虚空
是一体,还是不是一体的?或者,它们是相同还是不相同,它们相异还是不相异?
阿难,如果见觉与明暗、虚空原是一体,那么,明、暗二相都会消亡。因为,在暗
时就没有明,明时就不会是暗。如果见觉与暗是一体,明的时候这个见觉就会消
亡。如果见觉与明是一体,暗的时候这个见觉就会灭绝。见觉灭绝了,还说什么见
明和见暗呢?如果明和暗各自分殊不同,而见觉又没有生和灭,那么它们怎样才能
合为一体呢?如果这个见觉与明暗不是一体,那么,你能够离开明暗、虚空等等另
外分析出这个见觉来吗?这个见觉是什么形相呢?离开明暗和虚空,这个见觉只是
像龟毛兔角样的东西,原来是空无所有的。如果明暗、虚空这三件事物各自不同,
又从哪里成立见觉呢?明和暗本来不同,又说什么见觉使它们相同?见觉离开了这
三件事物就是空无,说什么见觉与它们相异?虚空和见觉本来没有边界可以将其分
开,说什么见觉和虚空是不同的?不论是见到明还是见到暗,见觉的本性并没有迁
变改动,说什么见觉和明暗是没有差异的?你再仔细观察,明从太阳来,暗随暗月
那里生,通阔从虚空之中产生,土堆产生于大地,那么,见觉又是从哪里产生呢?
见觉是有知有觉,虚空是无知无觉,不可能相和也不可能相合,这个见觉不应当没
有来既而自己产生。如果见觉有所闻知,则这个闻知的真性是圆融遍在的,它本然
不动摇。所以应当知道,见觉与无边不动摇的虚空,与动摇的地、水、火、风等,
一齐就叫做六大。六大真性圆融遍在,都是如来自性,本来没有生和灭。阿难,你
的真性沉沦在迷悟之中,你仍然未能悟解你的见闻觉知,本来都是如来自性的妙
用。你应当观省这些见闻觉知,它们是生还是灭?是同还是异?是不生还是不灭?
是不同还是不异?你竟然不知道在如来藏中,本体的见觉即是妙明的本觉,精真的
觉见,亦可转为妙明的用,它们本来清净,盈布世间,随顺众生的识心而现示,应
和众生的认知限度而现示。正如从一见根即能观见全体法界,其他如眼、耳、鼻、
舌、身、意对应于其觉知的事物,一一都能显现无碍,发挥妙用,都是遍照一切法
界,盈满十方无尽虚空世界。它没有固定的地方,只是循顺著众生的业力而造作生
发的。世间的人们迷悟无知,以为它是因缘和合而生,它是自在自为,这些都是识
心分别计度的结果,只要有所言说,都无真实义。

 

*阿难。识性无源。因于六种根尘妄出。汝今遍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其目周
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此富楼那。此目犍连。
此须菩提。此舍利弗。此识了知。为生于见。为生于相。为生虚空。为无所因。突
然而出。阿难。若汝识性。生于见中。如无明暗及与色空。四种必无。元无汝见。
见性尚无。从何发识。若汝识性。生于相中。不从见生。既不见明。亦不见暗。明
暗不瞩。即无色空。彼相尚无。识从何发。若生于空。非相非见。非见无辨。自不
能知。明暗色空。非相灭缘。见闻觉知。无处安立。处此二非。空则同无。有非同
物。纵发汝识。欲何分别。若无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别识明月。汝更细
详。微细详审。见托汝睛。相推前境。可状成有。不相成无。如是识缘。因何所
出。识动见澄。非和非合。闻听觉知。亦复如是。不应识缘。无从自出。若此识
心。本无所从。当知了别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性非从所。兼彼虚空地水火风。均
名七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心粗浮。不悟见闻。发明了
知。本如来藏。汝应观此六处识心。为同为异。为空为有。为非同异。为非空有。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虚。宁
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
言说。都无实义。*

* *

阿难,识性没有来源,它是因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根尘的妄起而生
发。你现在看法会中众人,你的目光所及之处,历历遍照,就像在镜中观物,并没
有分别。可是,你的识性却从这当中一一分别析解,这是文殊,那是富楼那,这是
目犍连,那是须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