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 >

第31章

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第31章

小说: 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台上亮相是令人觉得古怪的一件事,但是城里的人早在此事传开之前就知道  
沃伦的妻子是一个很自由开放的人物。  
    在法兰西咖啡屋里,苏茜在一个刷黑了的石窖中进行表演。她身材窈窕,  
显得十分性感,浑身缀满的金属片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她比当初结婚时还显  
得美丽动人——高高的颧骨,一头棕色的短发,还有一双慑人魂魄的大眼睛。  
她说话的声音略有一点单薄,但唱起歌来,它就带上了一种沙哑的特质,她  
表演极为风格化的爵士和流行曲调,比如忧郁的史蒂芬·桑德海姆《让小丑  
进来》。第一轮演出历时6个星期,吸引了大批的观众,而且反应相当良好。  
奥马哈的一位艺术家肯特·贝洛斯说:“苏茜作为一位餐厅歌手——充满激  
情,风格独特。记得有天晚上,沃伦也在场,他脸上的表情显得那样如痴如  
醉。”  
     苏茜在台上表演时,巴菲特满脸欢乐地看着她,仿佛着了迷,他对一位  
朋友说:“苏茜唱歌的时候,声音是多么的甜美,几乎让我停止了呼吸。”  
     关于了他们的私生活,巴菲特说起时总显得十分甜蜜。他常常说,在见  
到苏茜之前,自己一直是郁郁寡欢的;如果没有苏茜,他是不会达到现在的  
成就。作为一对夫妻,他们抛开了一种传统的模式。尽管他们的兴趣,还有  
他们的安排都是各自独立的,但是巴菲特一直很依赖她,即使现在,她也会  
在公开场合依偎在他的身边,牵着他的手,仿佛他们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她  
明白自己就像他的缪斯神一样,永远不会对他说一个“不”字。  
    相比之下,巴菲特和凯·格雷厄姆在一起时就完全不同,她依靠着他,  
不仅因为她没有财务方面的经验,还因为她没有安全感。如果说得轻点,可  
以说巴菲特给予她的帮助和他对别的同事没有什么差别。当然,他也想从《邮  
报》公司里赚得一些利润,但这种意图并没有抹杀这个事实,他被格雷厄姆  
激发得生机勃勃,而他本人也对她非常宽容和大度。  
     出版商斯坦·利普西曾看到巴菲特和格雷厄姆一同前往尼亚加拉大瀑  
布。“我不知道确切的答案,”利普西说,“但是从他们身上,我看不出有  
任何在一起睡过的人之间表现出的迹象,凯很有权威,同时也很羞涩。1000  
个人中有999个人都会把自己想对她说的话再三考虑一番,而沃伦则不会这  
样。他们俩成了知心朋友。”  
     不论任何“答案”,似乎都无法解释巴菲特为何能在这种关系中处理得  
十分妥当。也许他带给她的年度报表与此有关。巴菲特喜欢充当老师的角色,  
就像他给合伙人写的信一样,而格雷厄姆是一个非常迷人、接受能力很强的  
学生,《邮报》的一位董事说:“这想法实在太愚蠢了,她总在会前就餐,  
除了沃伦,我们都得离开。我从来不认为这件事和性有关。”  
     主管们看到,巴菲特—格雷厄姆的联盟对企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乃至  
于最终对巴菲特的投资产生了影响。要想让格雷厄姆签发支票是不可能的。  
为此,大家完全有理由归咎于巴菲特,在奥兰多市被彻底开发为旅游省的麦  
加圣地之前,广告部的总管乔尔·查斯曼曾有个机会用2000万元的价格买下  
一家电视台。“这真是一场痛苦的交易,”他说道,“现在就可以知道它将  
来一定会有很大的市场,但是公司上层部门有些人真是令人无法捉摸,它竟  
然被驳回了。”  
     “真是有人不可捉摸吗?”格雷厄姆曾给巴菲特打过电话,巴菲特认为    
… Page 131…   
  它价格太高了。  
       常常发生这种放弃机会的事情,于是《邮报》的主管们都很沮丧。巴菲  
  特对蜂窝式电话和有线电视都没什么兴趣,因为他们需要大量的资本, (他  
  当初投资《邮报》是因为它的出版业和电视台——与航空公司所不同——能  
  产生直接的现金流,利润不必再投回到企业中去)。对于创办新企业或是新  
  技术,他都持怀疑态度。因为它们太新了,就像把口味从汉堡包变成了外国  
  食品一样。  
       如果巴菲特不能亲眼看到一家企业,他就会觉得心里很不舒服。仅仅有  
  专家保证的新项目是远远不够的,而这种保证却是主管们所依赖的东西,如  
  果对某种冒险的事业他没有理解透——本能地——他就会认为自己在投机。  
  而巴菲特是绝对不会投机的。  
       由于格雷厄姆对巴菲特的依赖性,《邮报》有时会错失良机。自信的大  
  都会公司执行总裁汤姆·默菲也同巴菲特商议各类事情,但他总是有选择地  
  采纳他的建议。但在总管房间的旋转门背后主持工作的格雷厄姆连那些巴菲  
  特自己也不精通的事情都要去找他,巴菲特的保守态度逐渐渗透了整个董事  
  会。  
       在加盟《邮报》之前,查斯曼曾在纽约的Wins电台创办了一个全新闻的  
  版式。70年代后期,他曾提议《邮报》创办一个全新闻的有线节目,特德·特  
  纳也提出过同样的主意。然而,在《邮报》的第一届董事会会议上它没有被  
  通过。“我觉得他们根本没打算买什么,这与一个富有创业精神的企业是相  
  违背的。”查斯曼说道。他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于是他想把《邮报》的广播  
  部门脱离出来变成一家独立的公司。《邮报》的总裁马克·马尔在辞职时写  
  了一封长信,极力主张把《邮报》私有化——因为在他看来,这样一个拖沓  
  臃肿的公司持有公众资金是很不明智的,理查德·西蒙斯接替了马尔的位置。  
  在另一项提议被拒绝之后,他冷冰冰地说:“奥马哈的智者又开口说话了。”  
       有趣的事,对于巴菲特的推理,《邮报》的主管们并没有真正的争议。  
  在一次典型的评论中,马尔说:“我不是不同意他的意见,价格的确太高了。  
  同时,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主管们都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了巴菲特。和其他人  
  一样,西蒙斯也曾踏上过前往奥马哈的旅程。这趟行程总是一成不变,包括  
  一顿牛排晚餐,去巴菲特童年常去的老地方走一趟,还有倾听一席巴菲特的  
  智慧之谈。”  
       在《邮报》的董事会会议上,巴菲特很少说话,但偶尔也会插上几句。  
  在一次会议上,一位致力于寻找投资新领域的年轻人,工商管理硕士杰弗  
  里·爱泼斯坦对每位消费者在传媒和娱乐工业部门的花费作了一番概述。他  
  指出,家庭娱乐的数目达到了50亿美元。  
       巴菲特抬起浓浓的眉毛足有3寸之高;“50亿,这数字很有意思,”他  
  说道,“这意味着如果美国有2000万十几岁的青少年的话,那么他们每人每  
  月在录像上都要花费20美元。”这就是他的脑子运转的方式,数字,数字。  
  一下子就很清楚,爱泼斯坦的数字即便是真的,也是经不住推敲的。不用说,  
                                    ①  
   《邮报》没有涉足于录像业之中。  
       令人吃惊的是,在巴菲特的董事会任期中,《邮报》几乎没有任何大的    
① 这些数字是建立在商店进货基础上的,这就大大高估了实际的购买水平。不到一年,录像业的大王阿特    
里被损失所震惊,这个行业出现了危机。    
… Page 132…   
作为,整整11年中,他开办了体育杂志而后又关闭了它;他在华盛顿卖下一  
家报纸的同时又在特伦顿买了一家;他还在蜂窝式电话和其他领域中占有很  
小一份份额;但他们中的一部分又被陆陆续续地卖掉了。和从前一样,98%  
的利润“依旧来自于《华盛顿邮报》,《新闻周刊》以及4个电视台”。  
     与此同时,《邮报》的收入稳定在12%左右,这个比率并不可观。唯一  
显著的变化是它赢利能力得到了改观。1974年公司每1美元销售额的营业利  
润为10美分,而1985年时,达到19美分,股权回报率也翻了一番。  
     当然,如果没有巴菲特的话,在这场报业大战中,《邮报》就会早已取  
得胜利。他对它电视台赢利率取得翻一番的业绩也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直到赚得利润之后,他最主要的贡献才姗姗来迟。巴菲特灌输给格雷厄  
姆的是一种以股东为导向的考虑企业问题的方法,而在此时,传媒公司们都  
争先恐后地忙着抢占地盘。他始终提醒他们——和多年前在纺织厂外面对  
肯·察思说的话一样——企业规模并不是目标,而对股东的回报才是目标。  
机会纵然错过了,但是他把 《邮报》从企业真正的悲剧中挽救了出来,这悲  
剧是指把本应属于好企业的利润扔进了业绩糟糕的企业之中。  
    在巴菲特的劝说下,《邮报》用它的超额现金收回了价值750万美元的  
股票,也就是总股数的40%,净赢利增长了7倍,而每股收益率——也就是  
每块馅饼上的奶酪有了成10倍地增长。  
     当然,那几年整个传媒界的公司都很兴趣,但是就巴菲特所认可的唯一  
尺度——利润转化成对投资者的回报——而言,《邮报》在整个领域里独占  
鳌头。  
    试想一下,这几年里,从1974年到1985年,《邮报》为股东平均每一  
美元的资本挣到了可观的23美分,而大都会公司和时代明镜公司的业绩为  
19美分,尽管还过得去,但也略显逊色。  
      《邮报》的股票以年复利35%的惊人速度不断增值。加上红利,整个年  
收益达37%,大都会公司是32%,而时代明镜公司勉强是24%。《邮报》  
比它们都做得更好一些。在1985年底巴菲特即将离开董事会为止,伯克希尔  
所做的1千万投资已经升值为二亿零500万美元了。  
    在巴菲特加入《邮报》董事会后不久,他又重新对另一个老牌号的公司  
产生了兴趣。这家公司不仅在华盛顿历史悠久,而且早在巴菲特年少时便很  
有名气了。当巴菲特从哥伦比亚坐火车来到华盛顿,敞开GEICO的门时,它  
还只是一家很小的公司。在随后的几年中,它成长异常迅速。洛里默·戴维  
森,这位曾在多年前的那个周六耐心倾听巴菲特提出问题的人,已经晋升到  
了主管,而GEICO也一跃成为了全国最大的汽车保险商。  
     然而,在70年代初戴维森退位以后,GEICO有了新的管理层,公司的气  
氛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在拉尔夫·C。佩克领导下,承保人们被新出台的“无  
过失”法律以及逐渐爬升的通货膨胀率折腾得焦头烂额,佩克努力想克服这  
些问题来谋求自身的发展,于是放宽了公司只接受低风险驾驶员的历史性政  
策——甚至于在总体上还保持低价格。自然,赢利额升高了,现金也滚滚而  
来。  
     暂时一段时间里,一切都显得十分美好。令人遗憾但也一直不足为奇的  
是,高风险驾驶员开始琢磨着获得更多的要求权,另外,通货膨胀也引起  
GEICO所保险的汽车修理费用的成本提高了许多。  
    更糟糕的是,GEICO的管理层没有足够的资金留存来弥补损失,在1974    
… Page 133…   
年到1975年的15个月的紧要关头中,公司对这个问题采取了否认,贬抑或  
是欺骗的态度——不仅对华尔街,还对它自己。依旧在位的洛里默·戴维森  
抱怨说公司被搞垮了,但是,甚至连他都没意识到情况究竟有多么糟糕。    
      当董事会保留了一个独立的保险核计公司以后,我们才意识到事情有多严重。1975年圣  
     诞节前一天,我们收到了报告,它可真是件圣诞礼物。我们有了千万的亏空需要弥补—  
     —而令人惊恐万分的是——我们根本就没有这笔钱。    
     1976年之初,GEICO宣布前一年份的损失额达到了惊人的1亿2600万美  
元。1974年时的股票曾创下每股42美元的记录,  
而如今只标到47 8 元。  
     自从巴菲特售出手中持有的少量的GEICO股票以来,时间已经过了很久  
了,但他心里一直怀着一个秘密的心愿,想要大规模地重新投资于这个公司,  
就如同他对《华盛顿邮报》所做过的一样。对于理性化的巴菲特来说,他对  
自己的过去也许是有点多愁善感(尽管在股票很贵时,他并没有昏头昏脑地  
投资于GEICO),现在,GEICO股票很便宜了,并且它陷入了一场很大的麻烦  
之中。而且,当巴菲特在加州时,本·格雷厄姆是GEICO的主席,还有一些  
积蓄在GEICO股票里。于是协助挽救这家公司便带有一种双重的意味:跟随  
格雷厄姆的脚步,拯救他的公司。  
     这时候,格雷厄姆和情人马洛正在过着一种宁静朴素的生活,一半时间  
呆在拉霍亚,另一半时间在普罗旺斯地区的艾克森。在他80大寿聚会上,他  
全家人都来到了拉霍亚,他满怀深情地回顾自己往昔的生活,却丝毫没有提  
及他在华尔街的事业。他谈到了自己从美学、文学、艺术以及许多女性同伴  
那里得到的快乐,还像个孩子似地回忆起早年时见到马克·吐温的情景:“他  
容光焕发,穿着白衣服,还有头银白色的卷发。”但是,格雷厄姆并没有对  
股票丧失兴趣,他在拉霍亚有一个账户,尽管他很少交易,但这位“证券分  
析之父”会来到经纪人那儿,在角落里的一张不引人注目的桌子旁坐下,读  
一本他所钟爱的标准普尔的书。一位前来拜访格雷厄姆的人曾在他的书桌上  
发现过一本希腊语的书,而在卧室里则看到了一座罗丹的雕像。  
     在GEICO陷入困境的同时,格雷厄姆叫巴菲特和他一起合著《聪明的投  
资人》的修订版。他们通过写信互相联系,但是巴菲特发现自己和老师之间  
存在着一些根本的分歧。巴菲特希望有部分内容关于如何确定“大型企业”  
 (比如:喜诗糖果公司),而格雷厄姆认为一般的读者难以达到这一点。而  
且,格雷厄姆建议一个人投资于股票的资产额上限为75%,而巴菲特更为勇  
敢,他愿意在合适的价位押上所有的赌注。于是巴菲特非常想放弃合著者的  
身分,而只愿以“合作者”的身分在书里被提到一下。  
     可笑的是,没有什么股票比GEICO股票更能暗示出两人哲学上的分歧  
了。格雷厄姆说它缺少安全裕度——在公司濒于破产时,它确实如此。而巴  
菲特认为如果管理能得到改良,这将是一个机会,于是他紧紧关注着它戏剧  
般的变动。  
     1976年4月份,GEICO举行了它的年度会议,400个股东把华盛顿的希  
尔顿饭店挤得水泄不通。就是在这儿,股东们差点把公司的行政人员轰出这  
幢房子。不到一个月,佩克就被解雇了。一位43岁的旅游公司的老手——约  
翰·J。伯恩取代了他的位置。伯恩精力异常充沛,常常四处奔波着。在新泽    
… Page 134…   
  西,他前去拜访了詹姆斯·希让,州保险委员会委员,要求他提高利率。后  
  来伯恩发现自己走投无路了,便从口袋里抓出一张纸,猛地掷到希让的桌子  
  上,说道,“给你该死的执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