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 >

第37章

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第37章

小说: 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写道,“我得到了一份伯克希尔的年度报告。这是主对我的恩赐。”  
     有人解释说这是因为只有他揭示了美国资本主义和伯克希尔的运行。大  
亨有的是,写信的人更多,但只有这儿有个J。P。摩根写着嘲笑威尔·罗杰斯  
的话。他的文章妙语连珠,旁征博引,用了不少如帕斯卡尔、凯恩斯、梅·威  
斯特和约吉·贝拉关于文化的描述。文章给人的错觉就是以为他是个乡巴佬。  
但这些只是佐料,调调文章的味道而已。重要的是他巧妙地提出一些复杂的  
问题并解释清楚。  
     80年代早期人人都发现有三件事总是发生。第一是巴菲特极担心发生通  
货膨胀,这是他父亲遗传给他的。他牢记列宁说过的话,“摧毁资本主义的  
方法就是摧毁它的货币”。他自己又补充说其实政治家有能力控制货币的发  
行。因此他认为不正常的通货膨胀总是让人提心吊胆。“价格和贞操一样,  
人们可以保持稳定的价格,但不能把它重新降下来。”其实他是担心通货膨  
胀会损坏长期债券,然而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但巴菲特的洞察力使他和许多热心读者把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  
程度。他尤其欣赏他对保险业的保护。通货膨胀会减少债券的价值,而保险  
业的大部分资金都在债券上——这是过去的谨慎做法。巴菲特手上有承保人    
… Page 156…   
急需投资于自己公司的资金,当债券损失上升时,巴菲特发现保险公司不愿  
像往常一样卖掉部分资产来还债,因为不管谁卖掉债券都会大受损失。他还  
发现承保人投资于债券的钱并不总是他们自己的。    
      买债券的大量资金来自投保人和申请保险者,(他们通常是流动的),其实这些钱只是  
      暂时放在承保人那儿罢了。    
     承保人增加现金的方法之一就是接受更多的投保,巴菲特认为这只能导  
致保险公司尽可能扩大业务,使保险金降到不能赢利的地步,最终导致巨额  
损失。他在信中说明了这一点。伯克希尔自己只有一点长期债券,巴菲特说,  
买了它就等于要在30年内以同样的价格“卖钱”。在通货膨胀时期,这是自  
杀行为,就像确定了2010年的哈撒韦纱锭的价格一样。  
     可惜尽管人们明白通货膨胀是怎么回事,可是谁也防止不了。巴菲特痛  
苦地指出,他接管伯克希尔的时候它的股票的账面价值是半盎司黄金,15年  
来他想方设法使股价从原来的19。46美元上升到335。85美元,它还是只值半  
盎司黄金。  
     他采取的最好的办法是投资于那些能防止通货膨胀危害的公司,如通用  
食品和R。J。雷诺得工业公司。巴菲特说名牌消费品和如波斯特谷类食品和云  
丝顿香烟可以随着通货膨胀而提高价格。他还买农、矿产品的股票,如美国  
铝公司、克利弗朗克利弗钢铁公司、哈迪&哈曼以及凯撒铝制品和化学品公  
司。但他提醒读者说,伯克希尔和任何人一样都没有治这个问题的良方。通  
货膨胀是巨大的“企业蛀虫”,它会“不管主人的死活,每天都抢先吞噬掉  
企业投资”。  
     在华尔街,通货膨胀引发了对企业资产的疯狂购买。公司也和人一样,  
心急火燎地要把钱换成别的什么,这导致了80年代早期的兼并狂潮。老名牌  
公司如德尔·蒙特、国内航空公司、七喜、史蒂贝克和热带产物都被高价购  
买。这迫使几百万富翁巴菲特在华尔街处于最可怕之一的危机时采取了一些  
未必管用的措施。  
     在他看来,企业经理的虚荣会使他们做一些愚蠢的交易。这些由于适者  
生存选举出来的经理个个精力充沛,可常常是“动物的脑子”。他们根据自  
己的块头来评估自己的实力,而巴菲特是用尺子来测量效益的。(他认为这  
是唯一明智的目标。)这些经理们不像巴菲特那样低价买下公司的一小部分,  
而喜欢花大价钱一下子把整个公司买下来。可是不用为他们担心,这些狂妄  
自大的经理们自信有本事付高价。    
      许多措施太像儿童故事里说的那样简单了,一个美丽的公主吻了他一下,那位被变成癞  
      蛤蟆的英俊王子就变回来了。因此,他们也相信自己的天才之吻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利  
      益……这样的吻我们见多了,可奇迹一直没发生。    
     这段话是巴菲特在1981年的报告中写的,当时正是兼并狂潮时期。第二  
年,他忍不住要报复一下。许多经理正在发行股票来支付兼并。巴菲特对这  
种天真的技巧进行了无情的剖析。首先他发现兼并别人的经理们不仅买进,  
也在卖出。由于发行新股,所有稳定的股东占有公司的比例都减少了。为了  
掩盖这个事实,经理们用的是买方的语言:“A公司买下了B公司。”可是    
… Page 157…   
 “仔细想一想,话该这么说:‘卖掉A的一部分来买B,’话虽然难听,但  
确切多了”。  
     他们为什么要修饰措辞呢?多数股票,包括购买方自己的股价都很低。  
在这种情况下,兼并方是用无吸引力的货币来买东西,就像美国人在巴黎时,  
可美元贬值了。当他买下其他企业时,却在廉价出售自己公司的一部分。  
     巴菲特建议这些经理和董事们“思维敏锐一点”,问问自己是否愿以这  
种价格出售整个公司,如果不愿意,那为什么还要卖掉一部分呢?    
     经营上的小错误会慢慢积累成大错误的,而不是大胜利。 (拉斯维加斯就是靠财富转移  
     建设起来的,那时人们也以为这种资本交易损失很小。)    
     最让巴菲特不安的是经理们是用股东的钱来扩建自己的王国——他们的  
首要义务应该是为股东服务。这样的经理“最好到政府部门任职去”。  
     巴菲特形象地把总裁们比作官僚。但生活中他与许多经理是很友好的,  
他跟他们一起进餐,因此他小心翼翼地避免在信中提他们的名字。可他还是  
与企业界的朋友们疏远了。(关于白领阶层犯罪,“用笔偷一大笔钱比用枪  
抢一点钱要安全得多”。)有人说巴菲特是个Dust Bowl的进步论者,可他  
除了不是草原上的社会主义者外什么都是……社会主义者认为商人是资本主  
义,巴菲特恰恰相反。他攻击总裁们当资本家不足却偏偏很自负。  
     这是巴菲特谈得最多的话题。这在企业经理和股东之间是正常的。他认  
为,其他股东的企业经理压力很大。这是他在1980年说的。当时修改后的《联  
邦法》迫使伯克希尔让罗克福德银行独立。巴菲特算了一下,这家银行占伯  
克希尔资产的4%,于是他让股东们按比例选择持有公司或银行的股票,或  
者两种各占一些。这完全由他们的喜好决定。唯一无选择权的是他自己,他  
得接受别人选剩的所有股票,因为切蛋糕的人必须对剩下的那块感到满意。  
     本着同样的精神,1981年由查理·芒格提出构想,巴菲特设计了一个企  
业慈善计划。每100万元的股票——当时卖到了470美元——由股东选择一  
个慈善团体,伯克希尔捐献2美元。如果有人持有100股,他就能决定让谁  
接受200美元的礼物,以此类推。在其他的公共公司里,股东们出钱,由公  
司经理或董事来选择慈善团体。巴菲特觉得这样太虚伪了,经理们是花股东  
的钱为自己捞名声。“许多经理对政府怎样分配纳税人的钱感到不满,自己  
却兴致勃勃地支配股东的钱。”  
     这些色彩使伯克希尔成了一个有私营色彩的公司。实际上,他正力求把  
伯克希尔办成巴菲特伙伴公司的公共部门。其近两千名股东中有一部分人是  
公司外的伙伴,当然大多数人不是,他写那些信的目的之一就是吸引并组织  
一个股东组,让他们像伙伴一样——换言之就是让他们跟着他走。  
     这个方法的独特性怎么形容都不过分。美国的公共公司不实行控股权接  
管制,因此经理们还鼓励别人多持股。在多数经理的眼中,股东只是一群流  
动的人——用菲尔·费舍的话说就像高速路上停车吃饭的人。伯克希尔被人  
接管的可能性非常小,巴菲特在信中也提到了这一点,这也正是他希望的“饭  
馆”模式:“我们希望股东对我们的服务和菜满意,以后年年来。”  
     在全家前往拉古纳海岸的途中,巴菲特假想收信人是出国一年的姐姐罗  
伯塔,他草草地在黄色法律用纸上写了7500字的长信。它由卡罗尔·卢斯编  
辑后发表在 《幸福》杂志上,可信里全是他自己的观点,听起来就像与人交    
… Page 158…   
谈一样,充满了简明的规劝。  
     这些书信作为报告以公司的名义印在粗纸上,封面上有一条竖黑带。里  
面没有喜诗糖业的巧克力照片,没有像别的总裁那样故作沉思状的巴菲特和  
芒格的照片,也没有自我炫耀的图表;里面只有文字。  
     巴菲特年度报告写得好是因为他读得多。这样的报告是典型的装饰公共  
关系的文件,它不披露公司的经营,但很能吸引新的投资者。别的许多报告  
里只有总裁们一些敷衍了事的话,甚至可能是别人捉刀的。巴菲特每年都要  
看几个报告,就是找不到与经理们谈话的感觉,也见不着对经营状况的介绍。    
     你们的董事长认为股东有权从经理那里得知公司的实际情况和他们的评估,不论是过去  
     还是现在。你们这样要求私营公司,也该这样要求公共公司。    
     他很不高兴,因为有的经理说老巴菲特就是这样的鬼话。当企业状况不  
佳时他们就用一种“有弹性的评估体系”,就是说,“先把箭射到白板上,  
然后再把靶心画上去,用这样的办法来交代经营情况。”  
     他写的介绍专业会计知识的书很能鼓舞士气。他鼓励有意的经理们先打  
扮一下自己的公司再拿出去,这使得华尔街显得一派生机。但危险时经理们  
也会像欺骗公众一样欺骗他自己。许多人的经营目标不是经济效益最大化,  
而是报告上的结果。巴菲特说:“强调会计簿上的价值而忽略经济实力,长  
此以往只能是两者都一事无成。”  
     那么企业领导人到底该说些什么呢?理论上讲,他们该像经理们那样报  
告实情。巴菲特希望肯·察思能坦白地向他报告纺织厂的情况,他自己也要  
同样对待社会投资者,当然两者不可能同样详细。  
     实际上伯克希尔的报告很少美化自己,它只是向读者提供足够的信息,  
让他们自己去评估。在合作时期巴菲特一再向投资人说明,他不能事先保证  
成功的机率。就像个虔诚的教徒,他只有忏悔后才心安理得。如果他的报告  
还不很完美,那是因为他有点腻味了或是自以为是。有些笑话的意思很晦涩,  
连他自己也不完全明白。而他坦言失误和言不由衷的自我批评有时也显得太  
做作了。但他的谦虚不是为了欺骗别人,至少不是为了欺骗上层股东。  
     1982年他的股票卖到750美元。这个数字可反映伯克希尔在股票上的赢  
利。离开华盛顿到别处发展的时机成熟了。联储主席鲍·沃克一直在尽量榨  
它的油水。它先经历了经济停顿,然后又是通货膨胀。到了1982年沃克自信  
可以降低利率了。当时白宫里也是一派乐观景象,里根躲过了暗杀并开始实  
行减税。  
     华尔街在此之前一直惶惶不安。现在,就像躲在地下室里啃猫食的人抛  
去伪装获得解放一样,经纪人和银行家又充满自信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1982  
年夏天,利率不断下降。6月份国库券的利率还是13。32%,到8月就成了  
8。66%。股票开始时对这种刺激没什么反应。8月份股市连跌8天,道·琼  
斯跌到15年来的最低点777点。到了周五13日,它开始回升了11点,到下  
星期一又上升了几点。星期二上午10点41分,亨利·考夫曼,这位永远忧  
郁的带着水晶球的所罗门经济学家使情况顿时扭转。素有宿命论博士之称的  
考夫曼说,与过去安慰人的情况不同,他现在真的认为利率会继续下跌。这  
个消息使买股者大为恐慌。股票指数猛长了38。81点,是历史上一日内升得  
最快的一次。第二天的《华尔街日报》预言说:“有人认为这是80年代经济    
… Page 159…   
腾飞的征兆。”人们轰动了。  
     到第二年5月1日,股票又长了100点;到10月又是100点。到1983  
年,经济增长恢复到了正常水平,通货膨胀率降到了3%。全世界的人都发  
现,石油不是太少,而是多得卖不出去了。债券市场仍然兴旺,长期利率从  
两年前的15%降到了11%。股市也是60年代以来从未见过的稳定。新股发  
行到处都是,这在投机时期是不可能的。华尔街的信托交易也恢复了。到5  
月份,指数达到1232点,比《商业周刊》说它完了时还高出66点。这家杂  
志现在又赶紧声称股市复活了,但它的订量少了42%。“华尔街到处传说着  
这家杂志重新发现了股票价值的惊人消息”,阿兰·阿尔本恨恨地说,“它  
当时的报道引起了一片恐慌。寡妇们在哭,孤儿们在泣,交易场地板上扔满  
了预售的单子。”  
    伯克希尔持有的股票中,《华盛顿邮报》买进时的中间价为511/16,现  
在窜到了73;阿弗利亚特买进时为5,当时除了伯克希尔外无人愿买,它到  
年底的收盘价达到了38 。国际公众广告公司从6 38 涨到52 ;  
GEICO买进时是最黑暗的时候,现在翻了39倍;两年前买的时代报现在也翻  
了一番; RJR涨了17%;通用食品涨了40%。巴菲特也有损失的地方,他  
在赚折扣的中间商弗兰多身上损失了300万,在生产绿色食品的斯佩里哈钦  
森那儿也损失了一些;这两家都是70年代买进的。巴菲特在一些金属股票的  
套利中也干得不好。可总的来说,伯克希尔从不名一股到1983年拥有13亿  
的市场股票已经十分了不起了。所有这些都是巴菲特从纺织厂中抽出的小钱  
积少成多赚的。  
    伯克希尔自己的股票那年也看好。开盘时为775,春天时只比100点少  
15点;9月30日为1245,比道·琼斯平均指数还高12点。巴菲特刚上任时,  
伯克希尔为18点,道·琼斯931点,现在是当初的50多倍,伯克希尔与道·琼  
斯的差距很小。道·琼斯那年收盘时为1259点,增长很明显;伯克希尔的股  
价升到1310美元。巴菲特的身价也因此涨到6亿2000万美元。用《福布斯》  
的话说,他现是全国最富的人之一。  
     股东们要求巴菲特分股。理由是——也是出于关心公共公司——低价的  
股票更有吸引力,能引起大众对它的兴趣。但他在1983年的信中拒绝分股,  
理由是把饼切成许多块并不能增加它的实际价值 (不信你试试)。  
     当然分股肯定能吸引许多新的投资人,并能促进贸易,甚至至少在短期  
内可以提高伯克希尔股票的价格,但它只是把某个投资者占有的企业财产分  
配给另一个人。如果有人出更高的价,别人也得跟着买进。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