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幽默改变人生(全文) >

第12章

幽默改变人生(全文)-第12章

小说: 幽默改变人生(全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征。这样一借代,形象地突出了她身材与姿势的滑稽可笑,读来倍感有趣。以古代今或以今代古的方式也常被人运用,由于这种张冠李戴时空跨度很大,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今天的,相互借代很容易产生风趣幽默的效果。比如,有位老师在讲《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这篇文章时,讲到许行穿的、戴的、用的都是以粟易之,说:许行忙碌得很啊,今天去超市,明天到百货批发公司,后天又到工厂加工订货……老师讲得大家开心大笑,幽默效果油然而生。古代怎么会有超市、百货批发公司呢?是不是老师讲错了呢?不是,这位老师是有意张冠李戴,用今天的名称和事物代指古文中的以粟易之,这种借代方式让人容易理解原文的意思,加深印象。同时,因其具有幽默的魔力,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认真听讲。3。以幽默之道,还治其身用幽默的语言和幽默的推理方式反击,比直接还击要含蓄得多。正因为含蓄,才可以把自己尖锐的意见包含在其中。而这些字眼又是从对方口中接过来以逻辑的方法回敬过去的,对方因此就无法再反击,除了认错,别无他法。反还幽默的要旨就是要善于抓住对方一句话、一个比喻、一个结论,然后把它接过来去针对对方,把他给自己的荒谬逻辑的语言和行为、不愿接受的结论,用演绎的逻辑还给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著名童话家安徒生一生很简朴,一天,他戴着一顶破旧帽子在街上行走。
第84节:培养幽默感的妙招
有个路人嘲笑他:你脑袋上边的那个玩意是什么?能算是帽子吗?安徒生回敬道:你帽子下边的那个玩意儿是什么?能算是脑袋吗?反还幽默一般是对方攻击有多少分量,就还击同等的分量,软对软,硬对硬,不随意加码。一般说来,幽默妙在收敛攻击的锋芒,但在特殊情况下,则不然。特别是在极其卑劣的人和事面前,或者对侵略性的攻击忍无可忍之时,如果你过分轻松地幽默,不但显得软弱无能,而且缺乏正义感,甚至导致对方更嚣张地进攻。此时再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就会丧失人格尊严。因此,还击的锋芒,不但不可钝化,而且应该锐化。越是锐化,越是淋漓尽致,越有现场效果。而现场效果最强的方法就是反还幽默术。反还幽默不难,但反击得非常巧妙,是不容易的,接过对方的侮辱性话语,故弄个玄虚,突然话锋一转,击中对方要害,这样的幽默由于突然的逆转而有了戏剧性。一家大旅店,旅客看到墙上有臭虫,就打电话把老板叫来。机灵的老板对墙上望了一眼说道:您只要仔细看看,就能发现这臭虫是早就死了的!第二天早晨,旅客又把老板找来:我要再谈谈臭虫的事情。您明明知道这只臭虫早就死了。不错,是死了。不过您可知道,昨天夜里为死者开盛大的追悼会,它的亲属们都来饱饱地吃了一顿!反还幽默的规律要点是等量回敬。如果对方的攻击是侮辱性的,则还击也是侮辱性的;如果对方的攻击是调笑性的,还击的幽默语言同样也是调笑性的。有天家里来客人,主人问客人:您在咖啡里放几块糖?客人开玩笑地说:在自己家里时放一块,在别人家里做客时放4块。主人忙说:嗯,嗯,请别客气,那您就像在自己家里时一样就好了。客人的玩笑无失礼之处,主人的还击也没有恶意。顺势而攻、借题对转,同样是玩笑而已。4。婉言曲说妙成幽默
第85节:培养幽默感的妙招
幽默作为语言艺术,与修辞手段密切相连,这个话题所要谈论的婉言曲说就是其中的一例,它与修辞格中的委婉修辞方法相似,但委婉修辞方式不能带给人幽默。比如说,资料室要下班了,一个读者还依依不舍,不愿离去,管理员走过来,和蔼地说:下班了,你要看的书夹个条子,明天还留给你先看。这里管理员采用了婉曲的修辞方式,语言温和而含蓄,但丝毫没有幽默感。现在我们谈论的婉言曲说的幽默法,可以说是婉曲的变格,它是说话人故意把所要表达的本意绕个圈子曲折地说出来,利用婉言来获得幽默效果。克诺先生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走进一家小旅馆,他想在那儿过夜。一个单间带供应早餐要多少钱?他问旅馆老板。多种不同房间有多种不同的价格,二楼房间15马克一天,三楼房间12马克一天,四楼10马克,五楼只要7马克。克诺先生考虑了几分钟,然后提起箱子就走。您觉得价格太高了吗?老板问。不,克诺回答,是您的房子还不够高。一般说来,幽默应避免敌意和冲突,否则,幽默就会被减弱或者消亡。从这个意义上讲,婉言曲说最适合构成幽默。在此例中,如果克诺直言道:你的房价太高,我不住了。那么幽默即刻消亡,这则故事本身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克诺话语里的幽默感,来源于钝化语言的攻击锋芒。他没有把自己对房价的不满意直接宣泄出来,因此,并没有把他和老板的关系弄僵。他游刃有余地用比直言更为有效的方法表述了自己的意向,避免了人际关系的对抗与僵化,极其幽默。5。随机套用的幽默之法随机套用法是先有了幽默故事,然后再衍生出一个话题,使二者天衣无缝地结合。在这里,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套用这些范例的能力和自由转换这些范例的能力,套用的唯一要求是天衣无缝。中国近代书画一代宗师张大千,才智过人,蜚声国内外。因为他留有一把大胡子,不少人把此当做笑谈。
第86节:培养幽默感的妙招
在一次吃饭时,一位朋友以他的长胡子为理由,连连不断地开玩笑,甚至消遣他。可是,张大千却不烦不恼。等大家讲完,张大千清了清嗓门,态度安详地也说了一个关于胡子的故事:三国时候,关羽的儿子关兴和张飞的儿子张苞随刘备率师讨伐吴国。他们两个为父报仇心切,都想争当先锋,这却使刘备左右为难:没办法,他只好出题说:你们比一比,各自说自己父亲生前的功绩,谁父功大谁就当先锋。张苞一听,不假思索顺口说道:我父亲当年三战吕布,喝断坝桥,夜战马超,鞭打督邮,义释严颜。轮到关兴,他心里一急,加上口吃,半天才说了一句:我父五缕长髯……就再也说不下去。这时,关公显圣,立在云端上,听了儿子这句话。气得凤眼圆睁,大声骂道:你这个不孝之子,老子生前过五关斩六将之事你不讲,却在老子的胡子上做文章!。在座的无不大笑。张大千巧妙地套用了关于胡子的幽默故事,不仅使自己摆脱了众矢之的的困境,而且也反击了友人善意的嘲弄。这就是运用随机套用法的妙处。掌握一些现成的幽默的语言、轶事、故事之后,不但要做到不为所制,而且更重要的是灵活地自由地套用它,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解决自己面临的困境。6。逻辑错位自相矛盾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遭遇到一些矛盾、尴尬、误会以及其他一些棘手的问题。此时,若按常规一板一眼地来对待,未必能如人所愿,反倒弄巧成拙,得不偿失,何不换种方法,幽他一默呢?在生活中,我国自古就有许多精彩的自相矛盾幽默,有个笑话说:一人被妻殴打,无奈钻入床下。其妻喝令:出来!其人日:男子汉大丈夫说不出来就不出来。这种自相矛盾幽默,表面上气壮如牛,实际胆小如鼠。最为精彩的是以大丈夫的坚决性做出怕老婆的勾当。一个赌徒嗜赌如命,他为了从赌场上赢回输掉的钱财,孤注一掷,最后连衣服都输掉了。此时他醒悟过来,发誓戒赌。
第87节:培养幽默感的妙招
他用笔写上坚决戒赌4个字贴在床头。有一天,一位好朋友看到了床头这条训示后,嘲讽地问:真的戒赌了?是的!我不信。不相信?赌徒睁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大声说,咱们赌三瓶威士忌。这里用自相矛盾的方式展示了幽默的艺术,取得了鲜明、强烈的效果。自相矛盾带给人们的幽默效果,立足点在语言学和逻辑学的交叉点上,言谈符合逻辑法则,言语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是人们能够顺利交流思想,实现彼此交往的起码条件,但其中并不存在半点幽默价值,而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却可能产生幽默的趣味。因为在自相矛盾的情况下,言语失衡,逻辑错位。于是,逻辑上的阻塞,言语的倾斜,带给了人们震惊,幽默趣味便在其中孕育了。夜校正在上课,突然停电了。黑暗中,老师对同学说:停电了,我们无法继续上课,请同学们等会儿,电铃一响就下课。明明停电,却还要等电铃响,幽默艺术的效果油然而生。自相矛盾的幽默法在自我解嘲时也可以发挥作用:一个被判死刑的罪犯,在行刑前问刑警:请问,现在几点?刑警很不高兴地说:死到临头了,还问时间?犯人说:这可是我的终身大事,记住这个最有意义的时间,对我来说十分必要。这位犯人似愚却智、令刑警啼笑皆非的回答使得幽默的艺术性为观众一览无余。幽默是一门真诚的艺术,是受内心情感的驱使,不可控制地表现出来的。情感的特点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对新婚夫妇争吵,妻子终于忍不住叫了起来。妻子说:我要跟你离婚。我要去收拾东西,离开这儿去母亲那里。很好,亲爱的,车费在这里。她接过钱突然说:这么少,我回来的路费怎么办?可以想象,既然他们是宣布离婚,就是不再回来了,但又要回来的路费,这说明还想回来,二者自相矛盾。
第88节:培养幽默感的妙招
自相矛盾对于表达一个理性的决定来说是失败的,但对于表达夫妻间的微妙的情感来说却是十分有效的。无论嘴上说得多么坚定,但在内心深处,妻子还是想回来。这就妙在她虽不愿讲出来,但仍然自相矛盾地泄露了出来,这并不是虚假的,而是很真诚的。如果只有矛盾而没有真诚就毫无趣味和艺术可言。在某餐馆里,一位顾客对老板说:老板,这盘牛肉简直没法吃!老板:这与我无关呀,你应该到公牛那里去抱怨。顾客:是的,所以我才对你说。顾客按照老板的荒谬逻辑,推论出老板即是公牛,让对方哭笑不得,自食其果。要保证幽默的艺术效果,就要善用对方的一句话、一个比喻、一个结论,然后把它接过来去反击,把他自己的荒谬逻辑、语言和行为,不愿接受的结论,用演绎的逻辑还给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幽默一般是对方攻击有多少分量,就还击同等的分量,软对软,硬对硬,不随意加码,否则就失去了艺术性。自相矛盾法构成的幽默,一般都有嘲讽的意味,但并不是说这类幽默蜕变成了某种说教。说教让人厌恶,它那干瘪的形式,不会带给人愉悦。这类幽默的支撑点也在逻辑的错位。自相矛盾幽默就其功能来分,有两类:一是讽喻他人的,一是自我暴露的。自我暴露性往往有故作蠢言自我调侃的特点,纯属调笑,用于融洽人际关系,所以人们在社交场合喜欢加以应用。一位朋友起身要回家去,而外面正下雨,他向主人说:下雨了,请你把雨衣借我用一用,好吗?主人说:可以的,不过你要留心点,千万别把我的新雨衣弄湿了。明明下雨,把雨衣借给朋友,却又不让打湿,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这种幽默是戏谑性的,之所以幽默,是因为所说的条件不可能办到。在社交场合,如果你能把握好自相矛盾幽默的对象和尺度,你就能成为一个风趣幽默的社交高手。
第89节:提升自己幽默水平的技巧
提升自己幽默水平的技巧幽默是人的一种秉性,没有人天生就有好的幽默感,幽默需要在生活中不断操练,这样,就能提升自己的幽默水平。掌握笑的金科玉律优秀的说笑话者有一系列本领,诸如一丝微笑、一耸肩、欣然赞许、做作的哼哼、使人镇静的喃喃低语、意味深长的停顿、讥讽的变调、激动得喘不过气、突然回忆起来的惊愕、接近尾声的快节奏等等,这些都能暗示和控制听众的反应。你觉得自己缺乏讲故事的天资,缺乏对叙述速度和喜剧性的把握吗?你可以参考拿破仑·希尔总结的以下三条规则:活泼的语气;接叙述,而不要故意将高潮提前;清晰而准确的妙语。还嫌不够吗?这里还有马丁·科尔的6点提示:1。讲笑话之前,先别忙做言过其实的应允或卑下的谦逊,什么这会叫你笑掉大牙呀,我不敢肯定我能讲好等等。过高或过低的估计都会使听众反感。2。简单介绍人物。如果你说赫尔曼·波拉齐这个企业家正走着,或者惹达·格里兹是个弹木琴的,那就引得听众注意这些名字和特征,使你的妙语被冲淡,甚至失去效果。如果这些名字和特征不必要就不要介绍。同样,不要以这个医生或那个杂技演员之类的话开头。否则,听众会情不自禁地发问:哪个医生?哪个杂技演员?这些都会使他们分心。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个笑话:三个斜眼犯人站在一个斜眼法官面前,法官瞪着第一个犯人问:你叫什么名字?第二个犯人回答:伊利。我没有问你!法官怒气冲冲。我没有说什么呀!第三个犯人叫道。故事讲得多么干净利落!如果对人物甚至名字作了介绍,频频加上这、那,将会多么糟糕。这是个短笑话。长笑话也要尽量减少枝蔓才好。3。表现出你自己对故事也很感兴趣:微笑、窃笑和富于感染的快活态度,在讲故事时都是必要的。即使只说一句笑话,也不要阴郁和矫饰。
第90节:提升自己幽默水平的技巧
4。你的眼睛要与听众的眼睛保持联系。如果你面对两个以上的听众,就巡回凝视他们。不要往其他地方看,否则会分散听众的注意力。5。动词要简单,如说、问、哭喊等等,不要用文采焕然或不恰当的动词,不然,听众会忽略关键的东西。哈罗,她发出爆炸声,那人独脚跳跃而出了屋子,这些词固然会引起神经质的笑,但对笑话的愉悦高潮却不能起一丁点作用。6。此外,要备好高潮所用的措辞和节奏。尤其是讲述精彩的段落时要生机勃勃,富于感染力和自信。这里有个笑话:两个朋友雪莉和罗娜有一天在街上相遇,雪莉说她怀了三胞胎,罗娜为她祝贺。医生告诉我,这三胞胎要300万次才能成功一次的!雪莉说。300万次!天哪!雪莉,告诉我,你们怎么会有时间做家务事呢?试想,如果详细地介绍她们的职业、年龄、相遇在何处、互致问候的话等等,这笑话还有味吗?
第91节:谈吐幽默的常用技巧
谈吐幽默的常用技巧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与别人沟通,而用语言交流是最常用的沟通方法。为了更好地与别人沟通,我们必须要掌握一些谈吐幽默的常用技巧。以下是我们在沟通时必须掌握提升的谈吐幽默技巧:1。比喻法1945年,当富兰克林·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时,《先锋论坛报》的一位记者去采访他,请总统谈谈四次连任的感想。罗斯福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很客气地请记者吃一块三明治。记者得此殊荣,便高兴地吃了下去。总统微笑着请他再吃一块,他觉得这是总统的诚意,盛情难却,就又吃了一块。当他刚想请总统谈谈时,不料总统又请他吃第三块,他有些受宠若惊了,虽然肚子里已不需要了,但还是勉强把它吃了。这时,罗斯福又说:请再吃一块吧!这位记者赶忙说:实在是吃不下了。这时罗斯福方微笑着对记者说:现在,你不会再问我对于这第四次连任的感想了吧!因为你刚才已感觉到了。罗斯福采用的就是比喻的方法制造的幽默。比喻法是根据类似联想,选取乙事物(喻体)的某一种特征来描绘甲事物(本体)。它的主要功能便是造成语言的形象性。当然,一般的比喻与我们幽默范畴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