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钢铁洪流-英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 >

第61章

钢铁洪流-英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第61章

小说: 钢铁洪流-英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久的历史,带有传奇色彩,夺取这座城市定会轰动新闻界,从而给美军带来渴求已久的荣誉。在这座城市和第7 集团军立足的滩头阵地之间,守军力量薄弱,所以夺取巴勒莫会轻而易举。从那里再往东,直捣墨西拿更是易如反掌。
  巴顿正在遐想,布莱德雷气冲冲地来到指挥所。
  “太不像话了,乔治。昨天上午,蒙哥马利的第30 军连招呼也未打,就穿过我们第2 军的战线,上了124 号公路。可是,我的第45 师正沿公路北进!他没有得到艾克和亚历山大的同意,怎敢擅自改变进攻路线。。”
  巴顿不紧不慢地打断了布莱德雷:“非常遗憾,我的军长,我刚接到集团军群司令的指令,蒙哥马利需要占据维齐尼—卡尔培吉罗内公路,以便穿过恩纳向前推进,完成对卡塔尼亚和埃特纳山的翼侧包抄。”巴顿的话语里有一种无可奈何的腔调,可惜布莱德雷并没有听出来:“这就是说你和步兵第45 师要向西移动,让出公路。”
  “什么?”布莱德雷又惊又怒,“我们离通往恩纳的主要道路已经不到1000 码,现在却要把公路让给英国人。这意味我得把整个步兵师撤回到原来的地点,实际上得一直撤到海难,然后再挤入第1 步兵师的左翼。这样一来,我们第2 军的进展将被拖延好几天。”
  但是巴顿似乎并不在乎,一反常态地平静,布莱德雷惊讶地瞪大眼睛。他再次强调:“敌军正在仓惶后退,我不能放松压力,让他们重振旗鼓。”
  “对不起,布莱德,”巴顿心平气和地说,“立即交换阵地。蒙哥马利马上就需要这条公路。”
  巴顿非常明白这样做会给他带来什么好处。他心中已有了计划的腹稿,对外却十分谨慎,讳莫如深,不同任何人商量。他不愿使计划还未出笼就被亚历山大否决掉。他自认为可以效仿蒙哥马利的做法:先斩后奏,开始行动之后再通知亚历山大。
  巴顿发现,要实现向西突破,就得先攻占意大利在这一线的抵抗中枢阿格里真托,这是通向西西里西部的门户。而它附近的安佩多克莱港距美军战线仅25 英里,攻下它,巴顿就可以得到一个补给港口。第3 师师长卢西恩·特拉斯科特早就催促巴顿批准他发动进攻。他通过侦察知道那里的敌军防守比亚历山大所想象的要薄弱得多。可是亚历山大似乎已预料到第7 集团军会不甘心打掩护,在指令中特意规定第7 集团军不得在西线擅自采取重大行动,不得进攻阿格里真托。这种限制实在令巴顿恼怒,必须想个办法。
  垂头丧气的布莱德雷刚离开集团军指挥所,巴顿就驱车前往第3 师指挥所,向特拉斯科特转达了亚历山大的指令。看着第3 师师长沮丧的脸,巴顿笑着问道:“不能想个办法吗,卢西恩?能不能绕过集团军群?”
  特拉斯科特听出了巴顿的鼓动意味,毫无顾忌地说出了自己的主意:“你不同意我们就不能发动重大攻击,而且根据集团军群的指令,显然你不能答应。但我可以——对不起,我可以自己作主——发动一次‘火力侦察’。”
  巴顿心中大喜,这个卢西恩,还真行。照书本的解释,“火力侦察”是一种严格的局部攻击,其目的有限,纯粹是为了摸清不确切的情况。
  “在这次火力侦察中,”特拉斯科特说道,“需要摸清情况的地方就是阿格里真托。你说呢?”
  巴顿笑得更厉害了:“我什么也不说,卢西恩。没有他妈的什么好说的。”
  这正中巴顿的下怀。第3 师的计划使他处于超脱的地位,同时又能实现向西突破。他开始偷偷做准备工作,为巴勒莫之战临时组编了一个军。其中包括第3 师、第2 装甲师、第82 空降师重建的2 伞兵团、达比的突击队和第9 步兵师的1 个团。他命令集团军副司令杰弗里·凯斯少将指挥这个军。
  正当巴顿自鸣得意的时候,亚历山大则站在整个西西里战役的高度,为消灭墨西拿半岛之敌的种种问题而忧心忡忡。显而易见,西边的德军已全部集中在墨西拿半岛,构成了一道强大的防线,不知道第8 集团军能否赶在德军部署完毕之前,从埃特纳山两侧冲过去。
  为此,亚历山大将军于7 月16 日发布命令,进一步说明最后征服西西里岛的战略。蒙哥马利将军应沿3 条主要进攻轴线突入墨西拿半岛。如果第30军能抵达北海岸,将该岛截为两段,蒙哥马利便不必担心其左翼侧遭到攻击,从而集中全力向墨西拿挺进。
  这样,第7 集团军的主要任务,也是唯一的任务,便是保护第8 集团军的后部。为此,巴顿应确保恩纳环状地区通畅,掩护英军左翼并向北海岸前进。
  亚历山大显然还不知道第3 师已夺取了阿格里真托和安佩多克莱港,他命令巴顿,只要不引起重大战斗,而且只要可能,就拿下先前禁止夺取的阿格里真托和安佩多克莱港。至于巴勒莫,亚历山大只字未提,甚至不允许美军超越阿格里真托一步。
  这一次巴顿忍无可忍了,他像一个泼妇一样破口大骂。激怒他的不是因为英国人承担了夺取墨西拿的任务(为此,4 条通向墨西拿的主要公路当中的3 条分给英国人使用),而是因为美军承担的任务——保护蒙哥马利的后部,巴顿认为这是对美军的轻视。从北非打到西西里,难道美国人只配给英国人当保镖吗?更重要的是,这一部署必然迫使巴顿取消夺取巴勒莫的计划。
  第二天,巴顿便乘飞机去突尼斯见亚历山大。尽管他接到命令时气得脸色发紫,但他在突尼斯还是心平气和地向亚历山大陈述他的理由。
  “鉴于敌人已被击退,”他宣称,“进一步采取进攻行动不仅是绝对必要的,而且也是全面保护蒙哥马利的左翼和后部的唯一办法。将军,我来请你解除对我的束缚,并把你的命令改成‘第7 集团军应迅速向西北和北面挺进,攻占巴勒莫,割裂敌军兵力’。”
  亚历山大这才知道,美国人对于只让他们担任配角怀有强烈的怨气。对于巴顿这样一个烈性汉子来说,能克制到今天,并且以一种还算委婉的口气说出来,实在是不容易了。
  那么,同意他的要求?亚历山大知道,他只能暂时限制他的进攻行动,不能无限期地拖下去;如果等的时间太长了,这个愣头将军大概会说“去他娘的”,然后不顾一切地出击。
  可是,如果第7 集团军主力西移,就会坐失良机,不能全力以赴在岛上穿插分割,同第8 集团军一道实现突破埃特纳山、夺取墨西拿这一最终目标。
  巴顿似乎看出了亚历山大在犹豫,在一旁不冷不热地说了一句:“不让第7 集团军和第8 集团军享有同等的荣誉,在政治上是不明智的。”
  “那么好吧,可以照你的意见办。但一定要保留一定数量的部队完成你们的主要任务——配合第8 集团军的进攻。”亚历山大的态度很勉强。不过,这两天英军在东西两侧的攻击都减弱了,他们不仅打得疲惫不堪,而且开始染上疟疾,战斗力大减。看来,打通埃特纳一线的任务对蒙哥马利来说过于艰巨,不妨让巴顿在西面造点声势,总不能这样僵持下去。亚历山大这样想着。心中稍感释然。
  有这道口头允诺就够了!7 月18 日,巴顿兴冲冲地赶回西西里岛,命令凯斯指挥他的暂编军第二天开始攻击巴勒莫。该军将从美军占据的南部和西南部滩头阵地向西北挺进,第2 装甲师作为该军预备队,跟随暂编军前进,准备利用突破口并向西面的墨西拿进军,第2 军则担负双重任务,部署在西
  西里岛中部到恩纳一线。其中第1 师负责支援第8 集团军,沿艾里米纳—佩特拉里亚—塞法卢一线与其军第30 军并行向北部海岸进击;与此同时,第45 师向西北方向进军,抵达北部海岸之后,如有必要,便进攻巴勒莫。巴顿实际上把第7 集团军的主力引上了错误的方向。
  7 月19 日,巴顿下令进攻巴勒莫。进攻初期一切顺利,盖伊将军松了一口气,连日来巴顿一直因为没有硬仗打而愁眉不展,现在他总算如愿以偿了。盖伊深信,巴顿这一仗必能大获全胜。
  “报告,集团军群的书面命令。”一名副官递给他一份电文。
  这大概是亚历山大进一步确认两天前的口头许诺的正式命令,盖伊想着,拆开了电报:
  “命你部继续前进,扩大战果,但是首先要占领佩特拉里亚,然后从该地向北部海岸派遣部队,在塞法卢以西11 英里处的坎波菲利斯割断该岛的交通。此项任务完成后,第7 集团军全部人马应向北挺进,直插海岸,从南到北建起一道横贯西西里岛的坚强防线,以便在第8 集团军绕过埃特纳山时,为其后部提供保护。只有在完成这一任务之后,第7 集团军才能向该岛的西端进击。”
  盖伊大为震惊!这些命令与亚历山大在突尼斯所作的口头许诺截然相反。不行,这道命令暂时不能交给巴顿,他会气疯的。再说,开弓没有回头箭,部队已踏上进攻巴勒莫的征途,不可能再将其拉回来了。可是,美军又不能冒违抗上级命令之大不韪,该怎么办呢?
  有了,将命令的头半部分传达给第2 军,将其任务稍加改变:第1 师通过佩特拉里亚向北海岸前进,在坎波菲利斯,而不是原来的塞法卢,切断该岛的交通。
  于是,亚历山大分配给第7 集团军的任务便全部压在了第2 军的肩上。这项任务十分艰巨,要同在许多孤立地区顽强固守的德军进行殊死战斗。德军目前正在有计划地边打边撤,退守埃特纳防线。
  布莱德雷将军对于第2 军承担的任务很失望,他本来想同第8 集团军一道。加入夺取墨西拿的战斗。他完全误解了巴顿于17 日拜访亚历山大的动机,他以为巴顿会提议让第7 集团军担负攻占墨西拿的任务。在他看来,集团军参谋长盖伊将军19 日给他的命令,意味着最坏情况的到来:第7 集团军被限制在该岛的西半部,那里没有什么可攻击的目标,占领那里的小山,俘获那些驯良的农民和士气低落的士兵毫无光荣可言。布莱德雷同意巴顿的一名参谋军官的说法:第7 集团军抵达北部海岸之后,“我们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那里闲聊天,看着蒙哥马利结束这场该死的战斗”。亚历山大的命令证实了布莱德雷早先的疑虑,只有蒙哥马利才会被允许去进攻墨西拿。况且,同蒙哥马利这种人打交道共事,会出现无穷无尽的烦恼。
  果然,在两军并肩作战过程中,蒙哥马利不通知布莱德雷就命令利斯缩小对埃特纳山的包围圈,把恩纳留给了第2 军,这就更加重了布莱德雷的负担。由于布莱德雷不知道计划突然改变,第2 军一直不断地向前推进,结果其左翼暴露在敌人的面前,受到了很大损失。
  也难怪,蒙哥马利在这火烧眉毛的当口,一心想打出一条通路,确实顾上不事事同他的美国盟友商量了。正如战争中经常发生的那样,美军交出124号公路没有产生预想的那种效果,蒙哥马利的希望并没有成为现实。
  随着盟军在岛上的突进,希特勒的战略方针逐渐有了变化。希特勒最初的想法是乘盟军立足未稳,一举将其赶下大海,为此,他将两个德国师和强大的空军及防主部队迅即派往西西里岛。希特勒声称,登陆的敌人将被赶入大海;墨索里尼则断言:“敌人在首次袭击欧洲中遭到的失败所造成的道义上和军事上的不利后果,将是难以估量的,”
  在这个自欺欺人的计划破灭之后,希特勒马上于7 月13 日下了一道命令,亲自接营了西西里岛的指挥权,并决定,捍卫西西里的任务只能交给德军。他甚至反对凯塞林关于现在只能是为赢得时间而战的意见,把“阻止敌人向埃特纳推进”作为主要目标。由于这一天还看不到英国人有猛攻的迹象,加上第15 装甲师击退了美军在卡尔塔尼塞塔以东的一切冲击,并空投了伞兵第1 师的部队,轴心国军队的处境似乎略有改善,但是仅仅两天过后,德军统帅部便认为,“一切迹象均表明,西西里岛是保不住了”。不管盟军的下一个目标是撒丁岛还是科西嘉岛,是意大利本土还是希腊,德国当局必须首先注意将意大利南部作为保卫巴尔干半岛的前沿阵地而坚守不放。德国人最后决定,在西西里东北部保持一个桥头堡,以便掩护德军及意军向意大利本土撤退。
  就这样,地中海战场连同轴心国的未来命运,或许还有更多的东西,似乎都集中在埃恃纳这个小小桥头堡上。轴心国部队正在制定一个明确的计划,并把兵力集中在一个十分适宜于防御的地区。在这样一个地区,英军的装甲部队是没有用武之地的。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巧妙地部署在山坡缝隙阵地上的德国部队而束手无策。
  蒙哥马利本来打算以一个军在埃特纳火山以东沿海岸进攻,另一个军在火山以西通过莱昂堡,然后,两个军尽快前出至墨西拿海峡。但是,在敌军的坚固防御面前他一筹莫展。伞兵部队在普利马索莱桥失守,随后,英军主力部队开到,进行了3 天激战,终于夺回这座桥梁。通往卡塔尼亚平原的道路是打通了,但为时已晚,英军向北推进的意图由于德军预备队不断加强抵抗而未能如愿以偿。7 月17 日以来,第8 集团军停滞在卡塔尼亚平原上,前面是敌人重兵防守的埃特纳山棱堡,突入北上各山口的希望渺茫,蒙哥马利被迫把第8 集团军的主力西调,以便穿过内地山区和埃特纳山周围迂回前进,这是他直捣墨西拿的唯一希望。
  不料平原上疟疾流行,英军因病减员人数高达1 万多,第8 集团军还从来没有因疾病而遭到如此大的损失。7 月21 日,蒙哥马利被迫定下在东翼转入防御的决心,等待北非援军的到来。
  蒙哥马利的缓慢行动给巴顿留下了笑柄。“对美军的实力和速度,亚历山大一点儿也不了解。英军昨天用一个整师攻打卡塔尼亚,结果只前进了400码。”巴顿这样嘲笑道。
  作为一个优秀的战术家,巴顿在指挥战斗时总是清楚地估计到速度的价值。神速的行动常常能将敌人暂时的优势减小到最低限度,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充分利用每个有利战机并防止敌人重新调整兵力抵挡连续的进攻。这样,只要争得速度和下定决心,每一次连续进攻就会比前一次更容易获得胜利,就能从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巴顿将这一原则坚定不移地应用于巴勒莫之战。
  7 月18 日早晨,巴顿电告特拉斯科特:“我要求你在5 天之内进入巴勒莫。”这是一个苛刻的命令。该城远在100 英里之外,特拉斯科特的部队得完全靠步行前往。但是巴顿相信他的部下的训练、体质、信心、斗志和熟练的指挥技能,相信他们能够做到这点。
  当天下午,暂编军做好了进军巴勒莫的准备。傍晚,凯斯将军在会上宣布:进攻将于明天早晨(7 月19 日)5 时开始。
  这100 多英里路程的头50 英里是崎岖不平的山乡,然后要穿过40 英里的高低起伏的内地高原地带,最后通过在西面和南面封锁着巴勒莫的多岩的高地。美军推进速度之快就像是在公路上行军。侦察部队在前面开路,几乎不费什么枪弹,就可以让意军部队放下武器投降。第一天晚上,暂编军已占领25 英里的地盘了。第二天又前进了20 英里,并占领了西亚卡。
  经过两天的进军,凯斯将军确信不会遭到敌人的重大抵抗,这是使用装甲部队的好机会。于是,他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