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诚信的背后 >

第35章

诚信的背后-第35章

小说: 诚信的背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时对其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
      维护市场的公平原则,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离不开金融监管。然而,监管与规避监管是一场不停止的游戏,从全球范围来看,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监管水平与力度还是不够的,而且,某些创新性金融工具本身就是规避监管的产物。因此,书中针对一些衍生金融工具所暴露的问题,也为监管机构有的放矢、制定相应的监管措施提供了材料,美国安然公司破产后,本书作者就曾作为衍生金融工具监管方面的专家证人在美国参议院立法委员会作证。当前,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还比较有限,书中所提及的一些衍生金融工具还不存在,但书中针对这些金融工具所谈及的监管方面的问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经济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中国金融市场正逐渐与全球金融市场溶合,新的金融工具正在不断涌现,西方成熟金融市场昨天发生的事,很可能在今天或明天也将在我们的市场以某种方式重演。加强诚信建设,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根本。“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泥鸽靶》为我们提供了一些从更多角度了解衍生金融工具的素材,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防止“FIASCO”可资借鉴的经验。
                                                          2004 年 8 月 


泥鸽靶是谁


                 周志兴
    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年的 3 月 15 号都会有一台晚会,晚会上常常会有一个人吸引观众的眼球,此人脸上打上马赛克,经过伪装的声音说的都是骇人听闻的事情:一个看似风光无限的企业是怎么藏污纳垢的,一些看似价值连城的商品是如何一文不值的。这就是所谓的“内部人”现身说法,上了当的人们常常到这会儿才如梦初醒。
    今天,有一个美国人,美国的“内部人”,也透过一本名为“泥鸽靶”的书,站在我们面前。相同的是,他也是在揭开黑幕。不同的是,他没有在脸上打上马赛克,也没有伪装自己的声音,颇有老子敢作敢当的味道。他从事的,也是看起来风光无限的,叫做金融衍生产品,而他的公司,说起来更是响当当的摩根士丹利??
    在这本书里,他把原本大家都可以看到的,银行家和银行白领金领们的温文尔雅的面具扯了下来,揭开了他们损害客户利益的交易内幕。因为金融衍生产品大批涌入中国是迟早的事,所以,邵琰小姐翻译此书可以说是恰逢其时。
    金融衍生产品是国际金融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为了规避风险而产生的,它包括一系列金融工具和手段,买卖期权、期货交易都可以归为此类。具体操作可分为远期合约、远期固定合约、远期合约选择权等等。这类衍生产品可以是石油、钢铁,也可以是金融产品,货币、利率、股指等。至于它的本质,格林斯潘在 1994 年说过的一段话很精辟:“本委员会认为,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批衍生产品提高了经济效率,这些合约的经济功能是使以前绑在一起的风险分解成不同部分而把每一部分风险转移给那些愿意承担和管理这些风险的人。”
    像教科书一样讲了这么大一段,也知道有人烦,可是没办法,因为金融衍生产品出现在中国还没有多长时间。银监会制定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在 2004 年 2月 4 日公布,3 月 1 日才正式施行。所以,很多人对它还不是十分熟悉。
    其实,金融衍生产品离我们不是那么遥远,目前市场上的外汇理财产品,其背后实质上都是银行利用衍生产品交易,帮助客户提高预期收益率。而中国的银行现在也都在积极准备或者已经开始了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因为这种交易对银行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8%,而金融衍生产品象一根杠杆,在撬动很大的金融体量时,只用很少的定金,基本上不占用银行的资金存量。而且这种交易都是在表外进行,不进入银行的资金负债表,而又能创造巨额利润。可这又是一把双刃剑,巴林银行的破产就是例证。 


    巴林银行建立于 1762 年,开始是个私人小银行,慢慢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银行,很多名门望族,像伊丽莎白二世女皇也是巴林银行的大客户。到 1993 年底,巴林银行的总资产为 59 亿英镑,1994 年的税前利润为 1。5 亿美圆。这时,尼克。里森创造了一个奇迹。他当时看好日本股市,便在大阪和东京买了大量的期货。没想到大阪和神户地区的大地震带来了日本股市大跌,巴林银行一下亏损了 14 亿美圆,而这家银行的自有资金不到 10 亿美圆。这样,一家两百多年历史的银行,就因为一笔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而破产了。
    对于投资者来说,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也是布满了陷阱,想要知道陷阱在哪儿,很简单,看看《泥鸽靶》,“内部人”说的东西是第一手的,也是最可信的。
    过去西方的富人们常用枪来打泥做的鸽子,叫做“泥鸽靶”,当然是一打就碎的。后来演变成为今天的飞碟射击。为什么帕特诺伊把他的这本书叫做“泥鸽靶”,到底谁是泥鸽靶?是说那些投资者在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脆弱得像泥鸽靶一样,还是作者本人跳出来揭露黑幕,而成为了泥鸽靶,在黑洞洞的枪口之下?我看,也许两者都是吧!
    “欧洲的每一个银行家都会想看这本书,摩根士丹利应该听从我们早些时候的建议,买下所有的书,举行一场大规模焰火晚会,甚至可以邀请帕特诺伊本人在上面热热身。”
    “相信我们,《泥鸽靶》绝对会引起轰动……帕特诺伊下笔毫不留情……”
    ——《欧洲周刊》
    “《泥鸽靶》让你亲身体验当今华尔街最危险、最重要的游戏。衍生产品交易是一场血腥的游戏,猎物就是毫无防备的投资者。读读这本书吧,否则……”
    ——迈克尔刘易斯 《骗术扑克》作者
    枪炮,酒精,嗜血成性——高等金融的全部真相
    ——《星期日泰晤士报》
    无畏的揭露
    ——霍华德戴维斯 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主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