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当代女性修身养性的箴言书:读史做女人(全) >

第18章

当代女性修身养性的箴言书:读史做女人(全)-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总以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深埋着“喜新厌旧”的种子,《红楼梦》里紫鹃曾劝黛玉“公子王孙虽多;那一个不是三房五妾;今儿朝东;明儿朝西?要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夜五夕;也丢在脖子后头了”——其实很正常,当你日夜相对于熟悉,新鲜总能给你带来惊喜,诱惑着你改变,诱惑着你离开原位,投向那茫茫然的未知……——但是同样的,如果说“离开原位”是一次勇敢的冒险,那么选择固守则是一种安全的策略,人们对早已习惯的那种熟悉,那种可以控制的已知,总是充满了一种惯性的安全感。
  问题就是,在新鲜感与安全感之间,你选择哪个?
  笔者认为,男人们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前者,而女人们则刚倾向于后者。
  写此文之前见过几个朋友精彩的留言,她们认为,女人更怕男人出轨是因为她们只能重视家庭,她们已经被驯化,她们除了家庭没有别的可以依恃,即使在现代,社会也没有给她们太多的机会建功立业,因此,她们更加重视安全感;而男人们却不同,他们掌握着更多的社会资源,有着更广阔的前景与发展空间,除了家庭他们会有很多别的,雄性的本能促使他们想征服更多的女人来体现自我的价值,因此新鲜感为他们提供了导火索……
  当然,在现代社会,制度与道德制约着男人这种本性,虽然他们掌握着更多的社会资源,占有着更广泛的发展空间,但是一夫一妻会让他们每次冒险都必须付出代价,这无形之中增加了安全感的砝码,因此很多理性的男人也会因为考虑成本而放弃出轨。
  但是那个时代不用,在那个可以公开纳妾的时代,苏蕙不幸的执着成就了她一生黯然*的悲剧。
  武则天在《璇玑图》的序言里这样说她“识知精明; 仪容秀丽; 谦默自守; 不求显扬。”,十六岁嫁给右将军之孙窦滔,此人“风神伟秀; 该通经史; 允文允武;,时论高之。”跟美丽聪慧的苏蕙可谓郎才女貌,因此琴瑟和谐,貌似恩爱,那个时候,嫁得如意郎君,又是才学相称的知己,苏蕙必是心满意足,以为可以幸福到永远的。
  她其实想错了——在那样一个男人可以公开出轨的时代,怎么可能?
  我一直很奇怪这样一个进退有方的淑女怎么会变成虐待妾氏的悍妇?翻阅了资料才明白,悲剧就在于那份爱情的执着——那个男人在娶她的时候非常敬爱,海誓山盟信誓旦旦不复他娶。因而她以为那些誓言都是真的,以为人性真的可以永远,以为自己可以在那个时代拥有一份完全的爱情——
  很早以前有个长辈这样告诉我,如果你相信人性,相信爱情,是因为你“选择”相信。可惜,那个时候苏蕙不懂。
  3。征服欲古人的文字甚为节省,一字之间往往褒贬千秋,再读则天序言的时候,竟发现在两个人的关系里有这样一个字——“敬”(“年十六; 归于窦氏; 滔甚敬之”)
  原来这才是这个男人出轨的原因。
  如果你爱的那个男人有一天对你说:“我很敬你”——那你挖个坑把他埋了吧,因为这意味着“不可侵犯、不可驾驭、不可占有”,他其实永远把你踢出了自己的情爱范围之外——两性之间,这个字原是太重。
  其实男人也是人,说他们天生好色一定出轨不过是放纵的借口,一个人如果真的爱另外一个人,是不可能心有他属的——至少我坚信这一点。也就因此,对方如果一旦出轨,无论什么借口只能说明你没有能力握住他的心,他不再爱你或者根本没爱过你。

   背叛,有时候并不一定是一味的新鲜感,往往驻守原位伴随着的痛苦或者乏味的感觉,才是真正的导火索,敬,就是远离的那个源头之一。
  我们读倚天屠龙,芷若亦是名门侠女,对张无忌一往情深,但是张无忌总是翻来覆去推脱撕扯着这段姻缘,左右不是但又不肯直接表达,就是因为内心深处对周芷若存了个“敬”字,她很好,出身好、相貌好、武功好、性情好……近乎完美,跟他简直郎才女貌得登对,江湖中人也希望这样门当户对地结合,但是在张无忌心里,她不是自己想占有的那个,他爱不上她——
  张无忌歉然道:“芷若,我对你一向敬重,对殷家表妹心生感激,对小昭是意存怜惜,但对赵姑娘却是……却是铭心刻骨的相爱。”周芷若喃喃道:“铭心刻骨的相爱,铭心刻骨的相爱。”《倚天屠龙记 ? 四十章》也就因此,我从来不信“相敬如宾”的鬼话,每当有朋友说起某某夫妻两个“相敬如宾”,不知道为什么总会突然联想到《鸳鸯刀》里那对看似和睦的夫妻,据说从不吵架,因为老公原来是个太监——我总认为,恩爱夫妻之间, “尊重”是存在的,但是那个“敬”太重。
  也就因此,可以大胆地断定,窦滔其实并不真爱自己的妻子,他对她心存不可驾驭的敬畏,而这种凌驾给了他一个最好的的借口——序言里这样记载:“初; 滔有宠姬赵阳台; 歌舞之妙; 无出其右。滔置之别所。”
  大家仔细看辨别一下这位“小三”的身份——歌妓。
  相对于大家闺秀如苏蕙,窦滔也许更喜欢可以取悦他男性本能的赵阳台,如果说苏蕙的才华横溢,精明内敛让他感到敬爱的同时也感受了压力,那么在善于歌舞轻俏美丽的赵阳台这里,那份压力得了宣泄与释放,他感到了自信。
  “敬”里面没有占有,而男人只有想征服你,才会具有爱的可能身边有个朋友,典型的女强人,美丽强悍,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她以为人生至此足矣,结果突然有一天发现老公跟自己家的保姆好上了,差点疯掉,她就是无法理解,那个跟她天差地远的女人怎么会抢走了男人的心。
  “在你面前,我总是感到压力,而在她面前,我感到了自信”——男人如是说。
  4。保卫战无论什么原因,窦滔还是背叛了,面对第三者该怎么办?——女人们面对“小三儿”时往往有三种态度:要么是黛玉,黯然神伤自我折腾;要么是宝钗,把那个女人请到自己家里来,给自己男人难堪;要么是凤姐,跟那个女人斗个你死我活,为难那个女人——苏蕙选择了最后一种。
  可惜,不知道是不是读书多了,她有凤姐的经纬,却没有凤姐的韬略。
  凤姐知道老公偷娶了二房,先是按兵不动,等贾琏出差去把尤二姐接进贾府,腾出厢房按照正房的装饰一并收拾出来给这位小三儿住,又领着见了老太太太太,“合家之人都暗暗纳罕的说:“看他如何这等贤惠起来了。” ——她先稳住人心,得了好名声。
  然后,外面待尤二姐自不必说得;只是心中又怀别意。无人处只和尤二姐说: “妹妹的声名很不好听;连老太太;太太们都知道了;说妹妹在家做女孩儿就不干净; 又和姐夫有些首尾;‘没人要的了你拣了来;还不休了再寻好的。'我听见这话; 气得倒仰;查是谁说的;又查不出来。这日久天长;这些个奴才们跟前;怎么说嘴。我反弄了个鱼头来拆。”说了两遍;自己又气病了,茶饭也不吃;除了平儿;众丫头媳妇无不言三语四,指桑说槐;暗相讥刺。”——把她淹没在众人的口水里。

十八。苏蕙:因为失去,所以得到(2)

   并且,瞒过了自己的丈夫——“尤二姐便淌眼抹泪,又不敢抱怨。凤姐儿又并无露出一点坏形来,贾琏来家时,见了凤姐贤良, 也便不留心。”《红楼梦 ? 六十九回》)
  相比之下,苏蕙量级显然不够:“苏氏知之; 求而获焉; 苦加捶辱; 滔深以为憾”,她知道了丈夫背叛,也把那个“小三儿”接进了家,可是没有象凤姐一样稳住人心,瞒过老公,却明目张胆地“苦加捶辱”,这是走差第一步。
  那个时代,女人嫉妒是头等的大罪,丈夫是可以拿着这个休掉你的。太过于执着于理想爱情的苏蕙却不明白,一味把嫉妒的愤怒宣泄于那个夺走丈夫心的女人身上,而她不是凤姐,赵阳台更不是“尤二姐“。
  二姐善良温和,不敢告状,但是赵阳台并不好惹:“阳台又专伺苏氏之短; 谗毁交至; 滔益忿苏氏焉”——在丈夫面前告正夫人的状,而那个当初信誓旦旦的男人“益忿苏氏焉“——苏蕙输定了。
  有时候会很好奇,不怎么识字的凤姐哪里来的这么多沟壑谋略,反而饱读经史的苏蕙做错了一步又一步,后来才明白,也许是因为凤姐不爱吧,贾琏那样的男人不可能懂得“爱“字,而凤姐这样的女人,亦无法延伸那个情字,但这并意味着她允许背叛,很多时候是女人的尊严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遭遇背叛的时候,我们常常痛苦愤怒,那个时候是分不清这种情绪里面包含着什么的——但是笔者是这样想的,如果你更多是伤心,那证明你是爱这个男人的;如果你更多是愤怒,你只是为自己的尊严罢了;如果你是绝望,那是来自于美好爱情的理想幻灭,很多时候,背叛所带来的负面,并不一定是因为有爱的。
  凤姐是不爱的,她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尊严,所以冷静理性,计谋百出。而苏蕙更多的可能是对于窦滔背叛誓言的一种失望与伤心,她是爱他的。爱会让一个冷静的人变得愚蠢,因为人在某种情绪里会失去理性和判断,也就因此,智慧如她在这场爱情保卫战里显得如此笨拙。
  但是,我总这样想,本来就不曾拥有,最后也就说不上失去。
  5。璇玑图跟朋友闲谈,没想到没怎么经历世事的她们对爱情是那样清醒,甚至是绝望的——跟几年前的自己如出一辙,可是现在自己年纪大了,反而浪漫地乐观起来,——也许每个人在遇到那个真正对的人之前,心情总是要迷茫而悲观一些的。
  反过来讲,那些绝望的筒子们其实都曾经对爱情抱着美好的幻想,而当一切被撕裂的时候,他们会产生强烈的幻灭感,甚至自毁与自虐的冲动——
  “及滔将镇襄阳; 邀苏氏同往; 苏氏忿之; 不与偕行”。(《文选?别赋》李善注引《织锦回文诗序》)
  窦滔对她总是敬重的,因此要奔赴襄阳的时候还想带着自己这位多才精明的贤妻,可是苏蕙拒绝了。
  因为真诚地爱过,认真地相信过,那个男人的背叛才显得如此不可忍受——虽然那是一个可以公开纳妾的时代,但毕竟曾经山盟海誓忠贞不渝,现在却坐拥另外一个女人邀请同行,让她情何以堪?
  爱情理想破灭了,因此苏蕙宁愿忍受孤独地煎熬也不愿意接受妻妾同存的侮辱,虽然去了依然是正妻,依然有名分,依然维护体面,但是她选择了尊严地拒绝,她以为自己可以守卫着曾经被背叛过的理想和爱情,伤痕累累地支撑下去——很快,事实就证明这种典型的爱情理想主义式地选择是如何地错误。

   两晋十六国期间,虽然民族大融合让女性的地位有所提高,但是依然处在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系统里,同时,由于战乱的频繁,很多妇女的命运更加悲惨,这个时候苏蕙选择了孤独自守,其实是自己找了一条慢性自绝之路。
  “滔遂偕阳台之任; 断苏音问。”——窦滔跟小三到了襄阳,并跟她断绝音信。(《文选?别赋》李善注引《织锦回文诗序》)
  那个时候她才二十多岁,名门闺秀知书达理之人,失去了丈夫,一个人面对孤灯于日日夜夜,为了那份理想的坚持,不能退出亦不能再嫁,成了事实上的守活寡者——
  《烈女传》曾经记载了这样故事,一个妇女青年守寡; 至老忠贞守一, 人们为她立了贞节牌坊。临死前大家都在她面前称赞。她的鼓德高风。她从枕下掏出一包麻钱; 倒在炕上; 每一个麻钱都磨得光亮。人们莫名其妙。此老妇说青年守寡; 白天上事公婆; 下抚子女; 强为笑颜。每到黑夜; 不能人眠; 而长夜漫漫; 难以挨到天明。她便把麻钱朝地下一撒; 然后一个一个去摸; 到如数摸够; 也便天亮。借此以消长夜之孤寂与烦燥。几十年守寡; 岂是轻易度过故她反复叮嘱; 有年轻而不幸丧夫者; 千万不可守寡。
  这个女人守寡还有理由,至不及还能混得一贞节牌坊,苏蕙守寡有什么意义?她的丈夫还活着,她守贞也不会受到人们的赞扬,但是她的教养也不可能让她复有他想,而生命这样漫长,日子还要一天天地熬的,怎么办?
  幸亏,她读书识字,也幸亏,她女工娴熟,这样寂寞苦守的日子,她至少可以记忆,可以把思念与痛苦化作文字宣泄在那条织锦里——《璇玑图》中差不多每一个字都要在顺念、倒念中能合于句子; 在纵横交叉点上或转折处的字都要作几个字用而均能谐调顺当; 又要考虑句子长短及押韵; 这当中的难度; 实无法估计——可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她不用数麻钱地渡过无数个不眠之夜——
  嗟叹怀所离径,遐旷路伤中情;家无君房帏清,华饰容朗镜明。 葩纷光珠耀英,多思感谁为荣? 周风兴自后妃,楚樊厉节中闲。 长叹不能奋飞,双发歌我衮衣; 华观冶容为谁?宫羽同声相追。(《回文璇玑图诗》)
  6。连环扣如果说苏蕙一开始仅仅是为了打发那无边的漫漫长夜,在后来的设计里却发生了变化。随着璇玑图的完成,她突然领悟到自己不能就这样结束,与其守着所谓的爱情理想活寡终老不如向现实低头——一个爱情理想主义注定是失败的,她需要活下去,并且活得更扎实,更充实。
  一个人一旦从理想走向现实,便会立刻恢复了应有的理性与冷静。苏蕙终于知道怎样做了——
  “其文点画无缺。—才情之妙; 超古迈今。名曰《发现图》。然读者不能悉通。苏氏笑而谓人曰“ 排徊宛转; 自成文章; 非我佳人; 莫之能解。”
  她先给自己这幅作品造了一番声势,这样精巧的构思、美丽的图文在当时可谓妙绝,别人羡艳称叹的同时,在那个层层叠叠的字数里自然要问个清楚明白,她不说,微微而笑:“不是我的佳人是看不懂的”。——在如此声势之下,再找人把图锦寄给了窦滔。
  我想窦滔是明白的,多年的夫妻,他怎能不了解妻子的才情和苦心,可是决定怎样做呢?
  史载“滔省览锦字;感其妙绝; 因送阳台之关中; 而具车徒盛礼邀迎苏氏归于汉南; 恩好愈重。”(《文选?别赋》李善注引《织锦回文诗序》)——他感动于苏蕙的才华与苦心,于是把那位“小三”遣走,准备好车子把苏蕙接了过来,于是恩爱如初——这是一个大团圆式的结局,也是众人所希望的结局,却不是笔者心里真实的结局,因为,感动不是爱。
  很多人,尤其很多女性在感情里面问起爱的理由,常常说“因为他对我好”——言外之意,她被他感动了,因为他对她好,因为她害怕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他对她更好,所以她接受了他的爱——但是往往最后的结果是互成怨偶。
  因为一来如果他爱你只是纯粹想征服,那么当他得到你的爱的那一天,便是你失去爱的那一刻。二来,即使他是真心爱你,但是爱情就这样奇怪,如果你们不合适,你心里仍然无法满足,即使你再努力也无法象他那样去爱,于是那种不平衡时时刻刻撞击着自尊心,让他/她心里不再平衡,他开始抱怨你的不对称,你开始埋怨他不如当初的好……
  相反,如果你开始真正爱一个人,即使他对你再不好,你也能找到理由原谅他,你总是会想办法宽恕他,甚至,犯贱。——爱,就是这样的奇妙。
  也就所以,感动不是爱,也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