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下的过冬必备书+谁是最后的-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50万。
《谁是最后的幸存者》 第一部分 是急功近利还是选择未来(2)
中国在创造着经济神话的同时,也在面临着一个挥之不去的噩梦。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河南省沈丘县城东东孙楼村的许多村民出现了严重的健康问题:有些人腹泻不止,有些人的内脏出现了各种不适。此外,偏瘫、智障、畸形和妇科疾病也频频出现。这些患者都相继死去,少则一年内五六人,多则达20多人。经诊断,死者多患有食道癌、肝癌、胃癌等各种恶性肿瘤。今年66岁的村民王子清记得,这种现象大约是在他48岁那年出现的。
1991年,王子清的弟弟首先出现吞咽困难等食道问题,第二年,他的哥哥也出现了同样的病症,后来二人被确诊为食道癌。2004年6月,王子清的哥哥病逝。28天后,他的弟弟也离开了人世。3天后,他的一位叔叔也因为同样的病去世。
在这十几年里,王子清父辈族人共25对夫妇中有19人死于癌症,而与他同辈的70多人中,有16人死于癌症。死者最大的70岁出头,最小的只有30岁。王子清已经记不清这些数字,他悲伤地对前去采访的记者说:“在我们村里,死人就像家常便饭一样,我不知道村里到底死了多少人,只知道一个接一个地死。”
在沈丘县,这样的村庄不止一个,黄孟营村、孟寨村、孙营村等地,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癌症患者的比例均大幅上升,当地人将这些村庄称为“癌症村”。
“癌症村”里一片凄凉景象,有些里巷甚至已经空无一人,疾病和死亡缠绕着村里的每一户人家,原本住在这里的家庭,不是全家死绝就是举家搬往他乡,留下来的人家,几乎家家都有病人。高额的医疗费用几乎拖垮了所有东孙楼村的家庭。“我们东孙楼穷,不是因为人懒,没能力,而是因为癌症。只要家里有病人,都得花上两三万块钱。”一位村民说。村里已经有好几个因无钱治病而自杀的人。
经调查,病魔来自流经沈丘的沙颍河。这条河处于淮河上游,淮河60%的来水量源自这里。在当地村民的记忆中,沙颍河水曾经清澈透明、甘甜清冽,它的周围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景色优美、气候宜人,而这一切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上世纪80年代末,在高额的利润驱使下,河岸两旁建起了一个个工厂,大量未经任何处理的工业污水直接排入沙颍河,致使水质逐年变坏。1990年,沙颍河流经沈丘县城的水质已属劣V类——水质污染的最高级。也就是说,这里的河水不仅无法饮用,而且已经失去了任何使用价值,不能用于灌溉、养殖,甚至不能作为工业用水。
这种高污染、富含各种致癌物的地表水逐渐渗透到地下水系统后,地下水水质也被破坏。当地地下50米以上的地下水已经不能饮用,但是沈丘地区村民们家中的水井一般深度仅在20米左右。井里压出的水混浊不清,含有明显杂质,烧开后的水苦涩异常,喝下去连喉咙都会发麻。
沙颍河流域大大小小的企业中有不少是造纸、皮革、塑料、酒类等高污染企业,在污染最严重的时候,整条河里的水简直就是一团散发着刺鼻臭味的墨汁,河里打上来的鱼无论喂给什么动物,只要吃了就是必死无疑。
这样的“癌症村”在中国并不仅仅出现在淮河流域,我国沿海已有多个省份出现癌症村,如江苏省盐城东兴村、无锡广丰村、常州新北区、阜宁县洋桥村;安徽省宿州张庄村,山东肥城肖家店村、阳谷县西关村、邵楼村、西汉庄村、国庄村;天津市西堤头村、刘快庄村……
《谁是最后的幸存者》 第一部分 是急功近利还是选择未来(3)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在高速增长的GDP背后,是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生产方式的持续扩张。资源的浪费、生态的退化和环境污染的严重,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GDP的增长。在中国经济增长的GDP中,至少有18%是依靠自然资本损失和生态赤字所获得的。
导致如今这种恶果的,是一味地对GDP的追求。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凸显,不是因为开发多了,而是开发粗了;不是现代产业多了,而是原始产业惰性大了;不是开发过头了,而是开发失当了;不是不该开发,而是不该乱开发。人们直言,种种乱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是由于我们考核官员政绩的标杆一直都是传统GDP。
传统的经济学从来没有假定自然资源是稀缺的,它一直将自然资源视为可无限供应的,将空气和水等资源称之为“无限无价”。当人类生产活动严重危害环境,并且产生能源危机以后,经济学并没有修改其“资源稀缺”的假设前提,只是简单地把资源从无价格变成有价格。但是怎么给洁净的空气或者一片未被砍伐的森林定价?又怎么给地下水、人们的健康以及生态系统所遭受的破坏定价呢?
目前世界各国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核算体系,没有一个数据使我们能一目了然地看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情况。环境和生态是一个国家综合经济的一部分,由于没有将环境和生态因素纳入其中,GDP核算法就不能全面反映国家的真实经济情况,核算出来的一些数据有时会很荒谬,因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能增加GDP。
砍伐一片森林可以带来100万元的经济收入,但随之而来导致的水土流失、空气恶化等后果又需要投入70万元治理,那么砍伐这片森林,就增加了170万元GDP。显而易见,这种计算方法是非常错误的,按照这种计算方式,吸烟的人购买香烟所花的钱以及他用于治疗吸烟所导致的疾病花的钱,都是GDP的一部分,花钱得病以后再花钱治病,带来GDP的双倍增长,而对得病的人又有什么好处呢?
水资源被污染了,饮用水资源减少了,水价自然也要提高,GDP增加了,而人们却不得不饮用被污染的水。而GDP统计对此无能为力,它只能将所有产出一视同仁地计入经济增长。当人类追求产值和利润的欲望发展到不顾环境和资源的程度时,必然同时危害人类自身。
GDP的误导,掩盖了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不公平性,少数人可以获得经济增长的大部分好处,而环境破坏的恶果却要由大多数人承担。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经济产出总量增加的过程,必然是自然资源消耗增加的过程,也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过程。我们从GDP中,只能看出经济产出总量或经济总收入的情况,却看不出这背后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谁是最后的幸存者》 第一部分 与CPI赛跑
第二节 与CPI赛跑
2008年,网络上流行这么一句话:“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是你一定要跑过CPI。”2008年,就连不认识英文字母的中国老大妈都在谈论着CPI,估计老大妈们不太可能知道CPI的全称——居民价格指数,更不太可能知道它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她们对CPI有一个最简单的认识:这玩意儿一上去,柴米油盐、禽蛋鱼肉,所有你用得着的东西,又要涨价了。
不光是中国,全球的物价都在上涨,中国人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和国际市场如此之近。
CPI(Consumer Price Index)即零售物价指数,也称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说来,当CPI增幅大于3%时称为通货膨胀,而当CPI增幅大于5%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我国纳入CPI计算的有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细分为251个基本分类、约700个规格品种的商品和服务项目。
例如去年购买这些商品需要10000元,今年购买相同的商品需要11000元,那么今年的CPI指数则上升了10%。当然,真正计算的时候并不是这么简单,还要根据我国典型家庭的消费结构,确定每种商品的权重。
物价走势已经成为当前普通中国人最关心的问题。2008年2月,我国CPI上涨8。7%,创近12年来新高,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5。3%;猪肉价格上涨63。4%;乳及乳制品价格上涨16。4%。
近两年来,农村地区的居民平均把支出的45%用于食品开支,城市居民平均把支出的35%用于食品。城市中20%的低收入家庭,食品消费支出的比例超过了60%,也就是说现在我国城市中大约有1亿人口不得不想办法压缩自己的支出。而在农村地区,食品支出比例超过60%的家庭,大约要占到35%—40%,将有3亿多的农民需要调整自己的支出。
以2008年4月的数据为例,2008年4月,较去年同期食品价格上升了22。1%。也就是说,如果你去年4月一共支出1000元,其中600元用于食品,那么今年要想维持相同的水平,就需要支出732。6元。如果保持总支出不变的话,购买其他物品的钱就得从400元减少到267。4元。
当然,处于贫困线以上的家庭也同样会受到影响,但食品支出比例占总支出比例越少,受到CPI上涨影响的程度也就越小。
比如你一个月支出4000元,其中1000元用于吃饭,今年要维持同样的饮食水平,需要比去年多花220元左右。
对你而言,食品价格上涨只是让你少买一件衣服而已,而对于低收入人群而言,这意味着他们必须比去年更加节省,意味着营养不良,意味着健康受到伤害,甚至意味着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2007年11月10日,重庆市沙坪坝区家乐福超市进行“十周年店庆”活动,活动中,原价每桶51。4元的5升装菜子油售价39。9元。这区区17。5元的差额竟然引起大批市民的争相抢购,甚至有人凌晨4点就在超市门外排队等候。10日8时20分左右,大批市民涌入超市,超市东门入口处发生踩踏事故,一名十多岁的儿童当场死亡,一名成人和一名儿童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另有7人重伤,24人轻伤。
11月10日上午8时20分,重庆市家乐福沙坪坝分店的东门口聚集了数百人,不少人一边砸门一边高喊开门。一贯8点半开门营业的家乐福破例提前5分钟将门打开,门外的人群瞬间向超市入口处冲去,不到1分钟,就有十几人被挤倒在入口处,而后边的人踩踏着前面人的身体挤进入口。入口内4米处便是通往地下超市的楼梯,走在前面的人被后面的人簇拥着,无法停下脚步,“轰”的一声,几十个人接二连三地滚下楼梯。20分钟后,伤者被抬出人群送往医院。
这次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国内通胀之严重。2006年,我国国内食用植物油批发价格上涨接近40%,2007年涨势更加剧烈,10月份北京超市中食用油的价格每周约上涨3%左右。与此同时,牛奶、猪肉和鸡蛋等食品的价格也在快速上涨,年通货膨胀率超过6%,达到10多年来的最高水平。
也有人认为,在通货膨胀期间,收入也会增长,因此CPI的上涨带给我们的影响并不像统计数字所表现的那么严重。如果人们的收入与CPI同步增长,人们的消费结构就不会发生什么变化。但事实上,人们的收入增长是不均衡的。过去15年来,我国收入最少的5%的人,其收入增长速度只有4%,而最富的5%的人收入增长速度则超过了10%。
穷人的收入增长缓慢,20%的食品类价格上升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可以说是灾难性的。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制订有自己的“国家贫困标准”,多数发展中国家将其“国家贫困标准(贫困线)”定在每人每天消费1美元与2美元之间。
那么,我国现阶段还有多少因CPI上涨而使得生活更加窘迫的“穷人”呢?按每天消费1美元的极度贫困线为标准,2004年,中国赤贫人口有2亿,占全国人口比例的15%。中国2004年的购买力平价1美元相当于3。6元人民币。在实际生活中,中国有2亿人平均每天实际消费水平不足3。6元人民币。
2007年,中国消费支出占GDP的35%,为全球最低。在GDP年年上涨的同时,在利润总额和国家财政收入年年增加的同时,家庭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却减少了。1990年至2005年,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下降了12%。
CPI涨幅7%对我们这些尚可不必为吃饭发愁的工薪阶层来说意味着什么?假如你去年一个月的生活费用支出是1000元,今年你如果想保持与去年同样的生活水平,每个月就要多付出70元。
把钱省下来存在银行如何?以一年期整存整取为例,2008年7月人民币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为4。14%,今年7月存入10万,假设明年7月取出时利率不变,利息受益为4140元,扣除5%的利息税,实际获得的收入是3933元。
假设CPI的涨幅为7%,那么你从银行取出的本金和利息共计103933元的实际购买力仅相当于一年前的96657。69元,存在银行里,钱反而变少了。放在家里更惨,一年以后,你的10万元将只剩下93000元。
《谁是最后的幸存者》 第一部分 恩格尔系数的错觉
第三节 恩格尔系数的错觉
1857年,德国统计学家恩思特?恩格尔发现,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就将逐渐减小。后来,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而恩格尔系数就是用来反映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简单地说,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小,就说明这个家庭的经济越宽裕。反之,如果这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大,就说明这个家庭的经济越困难。
当你的收入中用于吃饭的比例特别少的时候,说明你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在改革之初,中国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接近70%,城市居民是55%左右。
经过了30年,2008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按照这个标准,全国人民已经不知不觉实现了小康,城市居民已经进入了富裕阶段。可是“十六大”报告中却又明确指出:“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但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和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改革开放这30年,中国居民的生活水平的确是大大提高了,这是中国老百姓能够真真切切感受得到的。
上世纪80年代初,谁家能顿顿有肉吃,就算是有钱人家了;过了十年,顿顿吃肉已经不算什么稀罕事,人们琢磨的是冰箱、彩电、录音机等大件。到了新世纪,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住房、汽车进入了老百姓的生活,有车有房都不叫有钱,只能说是小康刚起步。
比起30年前,老百姓手里的确是有钱了,可是有钱就是富裕了吗?赡养老人、教育子女、住房贷款、看病吃药……捏着手里的工资,怎么算怎么不够,这是现在大多数老百姓的真实生活。
“钱怎么这么不经花啊!”每个工薪族都有这样的感叹。
我们真的富裕了吗?
还是以北京市为例,2006年,北京市社会心理研究所进行的一项针对1260名北京市民的最新调查却显示了和统计局报告截然相反的结果:北京人的心理一点都显不出“富裕”的痕迹。
根据北京市社会心理研究所的调查,北京市民“家庭设备”、“服务和娱乐”方面的支出仅为6。9%和5。9%,而在教育、住房、医疗保健三方面的平均支出共占46。3%。在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方面的实际及预期消费,占据了家庭支出的很大比例。
在现代社会,生存绝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