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下的过冬必备书+谁是最后的-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中国的“啃老族”已不是一个特殊现象,不少大学毕业生都和洪小姐一样依靠父母的收入生活。他们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很难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于是便一天天地在家中消磨自己的青春。
而且,“啃老族”给父母造成的负担远不止经济方面。
北京的一位老先生的两个儿子和儿媳先后下岗,在国企里的清闲工作使他们对工作挑三拣四,不是嫌待遇太低,就是嫌工作辛苦,“保安、保姆的工作太辛苦,不想干;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又干不了。”好在两人家里都有以前单位分的房,于是二人索性将房子出租出去,然后拖家带口搬到父亲家中住。老两口一个月的退休金有三千多元,再加上一辈子省吃俭用的积蓄,本来生活非常安逸,自打两个儿子搬来以后,一家八口人的生活开销全靠二老负担,日子一下变得艰难起来。生活水准直线下降不说,四个年轻人还不思进取,白天打麻将,晚上看电视,买菜做饭都得父母动手,一天到晚屋里乌烟瘴气、喧闹不堪,二老被折腾得苦不堪言,一气之下,将两个儿子告上法庭,一家人反目成仇,打起了官司。
2006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新闻中心联合进行了一项名为“你对人生缺乏热情吗”的在线调查,共有4130人参加。调查结果显示,现在的中国人普遍认为工作生活的压力太大,有71%的人认为现实生活中充满了焦虑,55%的人对人生缺乏热情,57。6%的人认为这种状态是年轻人“对空前压力的反抗”,39。2%的人认为“是社会留给年轻人的空间太小了”。
其实,一些人并不是对向上流动毫无关心,只是当产生“钱不是那么好赚”的感觉时,人的心中就会出现一种心态:“反正钱不好赚,也存不了,干脆花掉算了。”所以反而会把钱拿去投资自己的文化、精神或物质生活,因此,年轻人大胆消费,做了太多不负责任的选择,再加上有限的工作机会及收入,到最后,这群被压得喘不过气的年轻人,在还没有正式踏出社会时,就选择了放弃。他们不愿迎向挑战,而是停下过自己的小日子。似乎别人的成功与自身无关,只想过自己的生活,这些人的中流意识日渐稀薄,开始向“下流”滑落。
作为日本知名的社会观察家、社会消费现象研究者以及阶层研究者,三浦展在接受《读卖新闻》记者的专访时直言,对“下流”社会不能简单地以好或者不好来加以判断,但是他鼓励年轻人放弃“反正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的想法,更不要陷入绝望,甚至放弃自己。他认为,希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可以凭着个人努力来弥补。
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使自己失去主动力。
不断寻求挑战,体内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从而获得新的动力和力量。生活挑战你的事情,你定可以用来挑战自己。这样,你就可以开辟一条成功之路。成功的真谛是:对自己越苛刻,生活对你越宽容;对自己越宽容,生活对你越苛刻。
你所交往的人会改变你的生活。同乐观的人为伴能让我们看到更多的人生希望。结交那些希望你快乐和成功的人,你在人生的路上将获得更多益处。
危机能激发我们竭尽全力。无视这种现象,我们往往会愚蠢地创造一种舒适的生活方式,使自己生活得风平浪静。当然,我们不必坐等危机或悲剧的到来,从内心挑战自我是我们生命力的源泉。
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当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等灵感的降临。
但是,哪怕克服的是小小的恐惧,也会增强你对创造自己生活能力的信心。一味想避开恐惧,它们就会对你穷追不舍。此时,最可怕的莫过于双眼一闭,假装它们不存在。
《谁是最后的幸存者》 第二部分 你是否已经“步入下流”(1)
第二节 你是否已经“步入下流”
2002年10月,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曾进行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高层、中高层、中层、中低层、低层”这五个层次中,多数公众认为自己处于中间阶层,选择中间三类的人数比例达到了83。8%。
但是,与众多发达国家的“中流”们不同,中国的“中流”们自我定位明显偏低。认为自己处于“中低层”的被调查者比率达到26。5%,而中高层只有10。4%。在美国,这两类人群的比例分别是17。4%和15。7%,在日本则是24。4%和12。5%。忽略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群的心理差异因素影响,这个比例显示了我国“中流阶层”逐渐下滑的现状,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居民对现实的某种焦虑。
“中流阶层”事实上并没有稳固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他们所具有的更多的是一种平等的感觉。在经济发展良好的时期,大家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够按照自己的预期逐步上升,而在经济衰退期,随着社会差距逐步拉大,这种公平感会逐渐丧失,“中流”的共识也就随之解体了。
失业,对于当今高学历、工作经验丰富的中间阶层已不再陌生。每年的二三月份都是白领跳槽的高峰期,同样也是失业的高峰期。有专家警告,中国的第三次失业浪潮即将来临,而失业的主角将是白领阶层和大学毕业生。
新中国成立以来曾经经历过两次失业浪潮。第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大批下乡知青返城,他们成为我国第一次失业浪潮的主角。第二次发生在不久前,20世纪90年代末大量下岗国企职工扮演了这次失业浪潮的主角。这两次失业潮都属于政策性失业,而正在发生的第三次失业潮则完全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
本次失业潮发生在高学历、工作经验丰富的人身上,而且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情况越严重,这种怪现象正在颠覆人们的传统就业观念。过去的人们从来都不认为失业会发生在高学历、高知识群体身上,也从不觉得经济发达的地区会出现大量失业的情况。但如今,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白领失业潮已经来临。
2006年,在广州市市容环卫局下属事业单位的一次公开招聘中,13个环卫工职位竟然引来286名本科生、研究生争相抢夺。
同年,在北京的一次高校求职招聘会上,为了求得工作机会,有些大学生竟打出了零薪酬应聘的招牌。
2006年,上海一名36岁的软件工程师从自家的阳台上跳了下去。
他曾就职于一家日本软件公司,月薪上万,而这看似丰厚的薪水在面对上海高昂的房价时,竟显得如此微薄。对于相貌平平、不善言谈的他来说,没有房子就意味着找不到女友。他前后谈过几次恋爱,都是因为没房而告吹,直到36岁还是单身一人。2005年,上海房价飞涨,而某些专家散布的房价仍将上涨的言论更是大行其道。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就等于有了一切,就有了做人的尊严,于是他咬牙东挪西借,凑够了首付买下了一套108平方米的房子,每平方米12000元。贷款80万,月供7000元。不久,朋友介绍给他一位24岁的漂亮女孩。没有了住房的困难,后面的事情似乎顺理成章,两人很快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就在2006年7月,他结婚一周年的时候,由于业绩下滑,他所在的公司计划裁员1/3。对于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人来说,36岁这个年龄已经太大了,而一心做技术的他又不善交际,没有多少人脉关系,因此很难进入管理层。即使他工作兢兢业业、勤奋刻苦,但还是被列入了裁员名单。36岁的他再也找不到一个同等待遇的工作,即使降低了待遇要求,也没有公司愿意聘用一个快四十岁的程序员。面对眼前的困境,他的妻子不但没有安慰和鼓励他,让他重新振作起来,还常常对他冷言冷语、讽刺辱骂,甚至提出离婚。他也曾考虑卖掉房子,但此时上海房价已经下跌,他的房子只值每平方米9000元了,如果现在卖掉就等于白白亏了几十万元,而且妻子也强烈反对他卖房。一连三个月没有找到工作的他再也还不起每月7000元的贷款,妻子更是理直气壮要离婚,而且常常很晚才回家。这一切压得他喘不过气,终于选择了轻生。
《谁是最后的幸存者》 第二部分 你是否已经“步入下流”(2)
不仅是大学生和白领们面临失业的压力,就连以往根本不愁找不到工作的归国留学生也同样感到了就业的庞大压力。据统计,2007年,中国有35%以上的归国留学生存在就业难题,40%的海归族计划重新选择职业。在海归族中,只有57。5%的人能在归国半年内找到工作,而求职无门的也大有人在。
第三次失业潮所带来的高学历失业群体已经大批出现,一些小范围调查发现,在我国一些中等城市,新失业群体的绝对人数已经超过由国有和集体企业失业下岗人员构成的“老失业群体”。
2008年,我国经济下滑的痕迹越来越明显,大量中小企业陷入困境。房地产、电力、券商、能源、纺织、机械制造等行业已出现了较明显的降薪裁员现象。
在国内的77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中,有16家下调了“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重庆市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之一——华宇集团近期开始大幅裁员,裁员规模高达10%—20%。一些房地产经纪公司也卷入了裁员风暴,有的公司裁员幅度甚至高达40%,涉及行政、后勤、工程及技术等部门的人员。
迫于成本上升的经营压力,部分电力企业今年也开始降薪。在我国目前46家上市的电力企业中,有10家电力企业的薪金出现下降。其中,豫能控股支付给职工的现金比2007年同期大幅减少了九成多,但公司2008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388872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323。74%。如果按照豫能控股2007年的员工人数1159人来计算,员工半年平均工资只有1216元,平均每月才200多元。
今年上半年,机械制造企业也开始压缩人力成本。在276家上市机械制造企业中,有38家企业的薪金开始下调,其中有几家公司的下降比率超过50%,有的甚至达到了77%。
出口大幅下降、国内需求不畅的纺织服装业今年更是内外交困。为了压缩经营成本,众多纺织企业选择了降薪、裁员,降薪幅度远超其他行业。在沪深两市80家纺织企业中,有30家“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员工工资下降的企业占纺织企业的比重为37。5%。
专家认为,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以下六种人将面临很大的失业危机:
1.没有一技之长
在科学与技术日益专门化的今天,对人的专业才能要求越来越高。当企业效益不佳,需要裁员时,无一技之长者往往是第一波失业者。
2.缺乏团队精神
一项工作往往需要团队合作才能达成,不善沟通,没有团队精神的人只能被团体抛弃。
3.顽固不化
白领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提高技能、调整心态,随时根据社会环境调整自己的定位。故步自封、不思进取,满足于现状的人最终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4.循规蹈矩
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用人单位的最爱,没有人喜欢不说不动,说一句动一下的人。
5.只说不做
本事都在嘴上,时刻指点江山的人同“少说多做”的实干家竞争,结果可想而知。
6.效率低下
在企业效益好的时候,动作迟缓、办事效率低下的人往往因他们默默无闻、忠实可靠的优点而获得上司的赏识,但是在目前高节奏、高效率的市场竞争中,慢吞吞的他们必将被席卷而来的失业浪潮吞没。
那么,什么人属于“下流社会”的一分子呢?据称,“下流社会”成员有19项显著特征,如果你符合其中10条以上的,即可视为已沦入“下流社会”,而符合其中4至10条的人,则不同程度具有“下流”的危险。
(1)月收入总比城市平均水平低1000元。
(2)每天上网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
(3)只想待在家里,不想外出工作。
(4)五年内不知道结婚为何物。
(5)对房产广告、汽车广告不感兴趣。
(6)觉得买衣服花费越来越多,看见打折又心痒难耐。
(7)觉得减肥药和化妆品都是骗人的,越来越不爱照镜子。
(8)对国家大事不感冒,偶尔会觉得这个社会道德下滑。
(9)每天最大的乐趣渐渐变成看着短信傻笑。
(10)对理想主义嗤之以鼻,觉得热情的人很傻。
(11)不要想得太多,要及时行乐,“随心所欲”。
(12)觉得活出自己没什么不好。
(13)嫌麻烦、懒得出门、不修边幅。
(14)喜欢独处,生性朴实、不显眼、不出众。
(15)觉得流行就是展现自我风格。
(16)觉得吃东西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常吃零食与快餐。
(17)未婚(男性33岁以上、女性30岁以上)。
(18)没有什么具体的人生计划。
(19)讨厌和别人比较,觉得成功人士都很变态。
很多原本以为自己还不错的人,做完这个测试却发现自己已然徘徊在“中流”与“下流”之间,因而产生一定的焦虑,而年龄超过30岁,又发现周围的朋友和同事都在向着自己预期的目标前进的人,这种焦虑感则更是严重。
2008年,中国有559万人将从高校毕业,达到历史最高数字,而在去年毕业的496万人中,尚有将近100万还未找到工作。庞大的就业压力使他们还没有正式步入社会,便已失去了热情和憧憬。他们不愿迎接挑战,只想过自己的生活;他们的中流意识日渐萎缩。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代表着新一代知识阶层,他们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希望这些青年人不应被一时的困难所难倒,只有知难而不惧难,才会走入社会的中坚阶层,成为托起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
《谁是最后的幸存者》 第二部分 失业,我们正在面临的难题
第七章 困惑:很多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考上大学就不愁没有工作的时代已经过去,失业对于现在的大学生们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了,即使你是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也不一定就会找到工作。失业、贫富差距、金融风险并称为我国社会当前面临的三大风险,而就业问题已成为仅次于住房的第二大城市居民关注的热点问题。
第一节 失业,我们正在面临的难题
随着全世界失业率不断上升,中国也面临失业的巨大挑战。
《中国日报》在其因特网站上写道,明年中国有很多人将失去工作,这一数字将达到600万,超过2008年的7%。
研究人员说,今年将有很多失业者进入职业市场。中国社会面临沉重的就业压力。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接近2亿人没有稳定的工作,他们是流动工人,仅仅在旺季时获得工作。
那么,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我们怎样才能获得一份工作?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用人单位不是慈善机构。依靠机遇就业就像依靠老天种地吃饭一样,只能守株待兔,听天由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产丰收问题,更谈不上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智者创造机遇,老实者善抓机遇,愚蠢者错过机遇。看来,有些求职的机遇是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的,而不是上天的恩赐。
俗话说得好:有能走遍天下,无能寸步难行。天上不会掉馅饼,要吃馒头自己蒸。现在,社会已由以往的学历时代逐渐过渡到能力时代,“有了金刚钻,不怕揽不到瓷器活”,只要拥有真才实学,有不怕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