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金融危机下开创个人事业的秘籍:穷人创业经 >

第2章

金融危机下开创个人事业的秘籍:穷人创业经-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头扎下水,连头发都不露一撮出来。其结果多半不好,如果输了,旁人想救他也无处下手;如果赢了,以这种状态,不像范进中举,闹个半疯才怪。
  没有一份真潇洒,输赢都是难以承受的。
  赌博看起来是靠运气,其实得凭综合素质,几盘下来,从智商到为人,一目了然。真正的高手绝对要凭智慧和胆识,才能在这个场子里混下去。
  人生能有几回搏,进去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出局却往往事关生死。
  不管你手气多坏,假如允许透支,只要牌局不结束,就没有输赢。
  很多时候,时间是决定结果的最大因素。一般情况下,牌友的水平不会相差太大,就像生意场中的人,绝顶聪明和愚蠢透顶的人都不多,大家在相同的背景下竞争,互有输赢,如果你在自己收益颇丰时离场,那赢家肯定是你,如果在输得最惨时出局,那就输定了。正因为如此,输家总是不甘心,才有了“输家不开口,赢家不能走”的规矩。
  但牌局总是要结束的,总要有结账的时候,要么是输家实在输不起了,要么是大家约定了时间,或者有意外的情况,使牌局戛然而止,输赢只有到最后时刻才能决定。
  想想股市上那些失败的庄家,不是操盘的技术不行,往往是资金链出了问题,说到底还是出局的时机没有把握好。
  谁都不是没赚过钱的,不然没有理由留在局中。但只要还在场子上,赚来的钱就会投进去,结果又成了未知数。所谓落袋为安,也是阶段性的,今天落了袋,明天还得掏出来,不到最后结账的时候,谁也不能轻言输赢。
  人生一场赌,只要你还在做,只要你还活着,可以说你就还在局中,结果就还没有出来。
  人生的输赢,不是一时的荣辱所能决定的,今天赢了,不等于永远赢了;今天输了,只是暂时还没赢。任何时候,耐心都是最重要的品质,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坚持就是胜利
  坚持就是胜利!你看《孔雀东南飞》里面那个可怜巴巴的刘兰芝,要不是婆婆铁了心,高举金箍棒,棒打鸳鸯,或者她一定要坚持,十年之后,保证熬成婆婆的她,绝对可以威风八面。凡是沾了个老字的,在中国都是很牛的。老板可以骂人、老虎可以吃人、老婆可以罚你跪搓衣板……要是特别能坚持,熬成一个“太”字辈的老家伙,那在中国这个以老为尊的国度,是非常占便宜的。比如,太公比老爸厉害,太后比皇后厉害,要是太皇太后,那简直不晓得厉害成什么样子了。坐公交车,有老人家上来,不管你多么累,必须乖乖地站起来让座。
  但要知道,这里面有无数的“老”和“太”们,都是时间和心血慢慢熬出来的。就像炼丹,小山似的矿石、人参、珍珠、玛瑙一大堆,炼到最后,也就一两粒绿豆大的丸。
  穷人做生意,本来就如同进赌场,甭指望后面有个大财主老爸给你兜起,任由你先甩个千把万,输个仨月两载,练练手气。富人一上来就是挥金如土,怎么着,我就准备先亏个3年再说!摩登的说法,这叫战略投资。
  而穷人从牙缝里、亲戚朋友处凑几个份子,出来做点小本生意,就不一样了,这个生意不行,立马就做另一个。穷人硬要做赌徒,那一定要见好就收,赌得赢就赌,赌不赢就撤。船小好掉头,不多试几下,你怎么知道,哪包火药是好的?
  穷人老拿爱迪生做灯泡的试验来激励自己,一千多次失败啊,坚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但你想过没有,如果爱迪生打死都要坚持用铁丝做灯芯,那钨丝一辈子也登不了场。爱迪生试了一千多次,还是不停地试,最后才试成功了。所以,穷人兄弟姐妹们,做生意就该向爱迪生学习,坚持去试错,错到最后,你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而不是一上来就要立志把你的小面馆子开得比麦当劳、肯德基还拉风。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坚持了不该坚持的错误,错过了不该错过的机会。穷人做生意,第一要切记的,莫过于此。

立志做一辈子生意
  歌星复出,没有几个是有好下场的,不管当年曾是多大的腕。人走茶凉,凉都凉了,就算你回来把它焐热,味道也不行了。
  一是观众冷了。现在新人多得是,谁会永远惦记你!
  二是你自己也冷了。没有了上台的压力,就算每天还能在阳台上吊吊嗓子,那也是票友的感觉了,可有可无,可唱可不唱,哪来的激情可言。不仅是技艺生疏,激情丧失,圈内的格局也随时在变,你没有同步地变,等你回来,已经落伍,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当年可能令人疯狂,现在再做,恐怕就令人恶心了。
  无论如何,只有挺住,撤了你就别想回来!
  巩俐成了国际巨星,你以为她是靠哪一部电影成巨星的吗?媒体无话找话,探讨谁将成为巩俐第二。就单个镜头单部作品而论,比巩俐漂亮且演技高超的人多得很,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找到那个巩俐第二。
  巨星就是巨星,她的地位不是哪一部电影缔造的,也不是哪一个人可以捧出来的,她是由时刻不断的创作,时刻不断的新闻,时刻不断的影响力造就出来的。巨星的产生其实不是核爆炸,而是水滴石穿。艺坛天天爆炸,只能产生许多新人,而要迈上巨星的宝座,确实得日积月累。
  靠轰动靠包装只能产生小明星,真正的巨星必须在很长时间内,持续不断地工作,持续不断地发射魅力。毛泽东早就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个企业也是如此,做一件大事并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做一辈子。
  人都有艰难的时候,拳击比赛中,如果双方攻防能力相当,是什么决定整场比赛的胜负?抗击打能力!谁经得起打,谁就笑到最后。你若不幸被对方重拳击中,只要不昏头昏脑颓然倒地,拳赛就还没有结束,鹿死谁手就还没有定论。
  无论经商还是从事别的事业,都不仅仅只是进攻和防守的问题,任何人都不是万能的,不是全金属结构,不是超人,总有一天你会被击中,甚至被打倒,但这不是最关键的,只要你有抗击打能力,挨了重拳而没有崩溃,你的事业就远没有结束。
  古今中外的格言都说“贵在坚持”,不管生意好做不好做,相信风水轮流转,好死不如赖活着,只要不出局,只要你还在做,这圈内的潮起潮落,就还有你的份儿,你就还是个人物,还有希望活到出头那天。

大生意由小生意做起
  台塑大佬王永庆在世时,耄耋之年,依然奋战在商海前线。曹操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尽管如此,赵王还是要怯怯地问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微软的盖茨宣布了退出微软管理方阵,专门来做慈善基金。再翻翻,我发现,外国许多生意大佬们退休的年龄,都是比较早的。据说,这跟基督文化对财富根深蒂固的看法有关。大意是说,财富是上帝赐予的。所以,赚了钱,得代表上帝回馈社会。所以,外国人似乎很少有人把生意当一辈子的事情来做。
  穷人做生意,我总觉得,首先是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让嚼树皮草根的牙齿,在有生之年,尝尝天上龙肉、地上人参肉的滋味;让披惯了烂布破衣裳的躯体,有朝一日,也穿穿时髦衣裳。
  大生意也有从小生意做起来的,富人也有从穷人发迹的。但如果你是一个不名一文的穷光蛋,要出来做生意,我觉得,还是先别把蓝图规划得那么宏伟,把生意当成比找老婆老公还要紧的一辈子的头等大事来计划。做生意就是赚银子,能赚就赶紧赚,不能赚就打道回府,不要等欠了一屁股的债,才发现自己压根儿就不是做生意的料,最后跳楼抹颈,了此一生。
  实话实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生意。如果你本不是孔方兄的对头,阿堵物的冤家,我劝你还是不要动不动就把做生意当成一辈子的大事来抓死不放。生意就像鸦片,可以治人,也可害人。生意只是生命里一段旅程,重要的是看风景的心情。沙漠里种不出钻天杨,别在你不适合的土壤上浪费你宝贵的青春。

磨炼生意人的素养
  不排除有少年得志的人,但一般来说,除非有特殊的背景或才能,财富的积累总是和年龄成正比的,绝大部分超级富翁,在年龄上都是属于中老年,都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在人生的后半段,才修成正果。
  任何质的飞跃都有赖于量的积累,钢铁不是一天炼成的。
  运动场上,一群人不用交手比试,只要在场上跑几步,做几个动作,谁是专业的,谁是业余的,就一目了然。专业运动员的素养,在举手投足间,在形体和气质上,都有着很好的展现。
  生意场犹如竞技场,胜败全凭实力,哪怕偶尔有抢跑的,抓扯衣服的,收买裁判的,即使因此占了点便宜,终究也成不了大气候。生意人做生意,终究还是凭本事,也就是能力,也就是素养。
  所谓素养,就是无数的前空翻、后空翻、侧空翻,180度、360度、720度,无数次的重来,重来,再重来,运动员的每一块肌肉,每一个动作,都是在无数次这样的重复中打磨出来的,这就叫素养。
  素养就是精雕细刻,素养就是千锤百炼!正因为获得素养的过程如此不易,所以高品位的素养才让常人望尘莫及,有素养的人和没素养的人,才有着如此显著的区别。
  没有当过运动员的人,对世界冠军和业余选手的差别,并不是很容易理解,就像没有做过生意的人,对财富的积累缺乏认识一样。
  世界上有很多天才,他们都有灵感闪现的时候,但最终成大师的并不多。就因为缺少量的积累,偶尔的闪光也就倏忽而逝了。
  如果我们把做生意看成一种职业,生意人的职业素养,也就像运动员的技能一样,也是在天长日久的训练中打磨出来的,也必须经过很多事,走过很多路,才有了经验的积累,才有了令人信赖的能力。
  少年得志的生意人,我们可能只看到他眼前的辉煌,却没有看到他日后的危机,过早得志,很可能忽略了素养的打磨,就是他有心锤炼,已经启动的快车,也不容他停下来慢慢调整。
  其实,素养本身就是一笔财富,要相信,哪怕微软破产了,比尔?盖茨也绝不会失业。相反,一个乞丐,哪怕他中了百万大奖,也很难成为一个企业家。
  所以,生意,只要你好好去做了,做的过程,就是素养提高的过程,只要你好好地做,不管赚多赚少,你都是赢家。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这大概是人生的一个普遍规律,说明30岁以前是创业闯荡的时期,40岁以后,人就不做傻事了,能清醒理智地面对世界。
  40岁,人就彻底成熟了。成熟是一件好事,但成熟也意味着衰退。40岁的人,很难再有创业时的冲动,他多多少少已经有所成就,保住这些成果比冒险折腾更重要。所以他的事业主要是靠惯性运转,让雪球平稳地滚下去。
  40岁以后就很难创业了,正如40岁以后的婚外恋,虽然感觉美妙,但是牵涉的事情太多,打击面太大,最后多半不了了之。激情是没有了,但是家还得维护,因为那是他每天吃喝拉撒的地方,更是他病了以后可以懒懒散散躺着的地方。40岁的人,很多时候已经在为余生考虑。
  40岁以后的人做企业,也像经营一个家,往往是激情不足,稳重有余了。
  这是一种遗憾,也是一种无奈。尽管社会上也有一些少年得志的成功者,但大多数老板的成功还是要靠时间的积累。人到中年,如果不能再保持上升的势头,那么人生的激越之音也就到此为止,此前积累半生的经验和财富,原本可以完成最辉煌的乐章,结果却只化作余韵,实在可惜。
  科学家说,一个激情荡漾的热吻所起的刺激作用,可以使心跳从每分钟60~80次猛增至一百多次,一个深吻可以消耗3大卡热量,相当于25克巧克力,如果一个月接吻1000次,体重就会减轻5公斤。
  可见,恋爱是有好处的,恋爱意味着激情和年轻。专家说了,每天早上和爱人吻别的人,事业会更成功,身体也更健康。以一种充满激情的爱去对待事业,事业才可能更茁壮。40岁以后还能保持生命激情,才是人生最宝贵的素质,才能达到事业的巅峰。
  “四十而不惑”是一种自然的境界,只要有理性,很多人都能达到。“四十而不衰”却不只需要理性,还需要人克服惰性,克服麻木,与自然的生命状态相抗衡,因而后者更难,也更可贵。

生意,也可以从40岁开始
  柳传志先生刚刚创办联想的时候,年龄是超过40岁的。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企业家,有很多都是从40岁起家的。四十不惑。从40岁开始,人其实就把很多东西看得透了。看透的意思,就是他们不会像年轻人那样相信许多假的东西,也不会像老年人那样怀疑许多真的东西。这个时候再来做生意,其实是可以少走许多弯路的。
  还没有来梁山落草的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何曾想过,自己的金枪竟也会用自己调教的子弟们的鲜血来浸染。名贯京师文武全才的玉麒麟卢俊义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怎么会有妻离子散、走投无路上梁山的那一天。还有公明哥哥及时雨,他又怎么想得通,明明披了朝廷的虎皮,还会被视为反贼。
  人生如戏,万般皆由命,半点不由人。《茶花女》中的那个妓女,又怎么会想到,跟巴黎一群高尚分子在一起,自己居然可以高尚得令他们无地自容。
  穷人出来做生意,也是这样的。不要说,40岁就可以偃旗息鼓,回家抱孩子得了。你信不信,要是生活所迫,昔日亿万富豪,输成穷光蛋后,可能照样得从卖青果东山再起!
  我想说的意思是,穷人出来做生意,可不能像上厕所,硬要分个男女,分个你先我后。甘罗12岁做宰相,小不小?姜尚80岁遇文王,老不老?其实,生意只认钱,不认老少的。40岁不是生意的夕阳,80岁上街卖草鞋,一样可以风靡全球。

老板是没有退路的
  当了老板就没有退路,就像赌场上,你想赢一把就走,那是不可能的。
  首先是你自己欲罢不能。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赢了还想赢,输了不甘心,只要你入了局,就像喝了迷魂汤,不管输赢,都如醉如痴。
  就算你确实醒了,真的不想做了,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市场不是你一个人的,容不得你想进就进,想出就出。你想结账的时候,别人不想结,你就只有陪着玩。市场这个轮子,天天都在转,只要搅和进去,要想抽身,没那么容易。
  更何况,你要是真的退出来了,又去做什么呢?只要还活着,每天总得做点事,把这段时间度过去。当惯了核心的人,突然回到边缘状态,没有人来请示你了,也不需要你再做什么决定,千斤重担突然卸了,千头万绪突然清了,偌大个世界,再没你的事儿了,你每天就是悠闲地喝茶,喝茶,你过得惯吗?
  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安闲的生活,特别是当人还没有老到失去一切激情的程度,你必定还得干点事。
  不当老板了,又干点什么呢?打工?不可能。当过老板的人,很难再回到打工的状态。因为你不适应了,你的心态已经是老板的心态,很容易把打工的那个企业,当成自己的企业。对于真正的打工仔来说,工作只是他的饭碗,企业只是个挣钱的地方,他不会真正去关心企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