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黄金船-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鱼型拖杆在海面下1.5海里的地方,寂静而缓慢地搜查海底,5 部记录器全部开动。声纳操作员随时调整、装纸和换装色带。如果海底出现目标,记录器就在纸上留下黑色记号。监听人员则马上记录接触时间,再用尺规量算长度。记录纸缓慢转动,每4秒钟划出一条线段,图形逐渐出现。
〃西马克〃一发现目标,船桥人员马上就得确定船速。位置、鱼型拖杆的高度、信号的强度,还要查出缆绳的施放长度。这一切都记入航海日记,以便需要时可以再回到原地详尽搜寻。克拉夫特说:〃获得的资料必须重复查证才算有用。〃
〃西马克〃传回海面的资料,多过记录器的印量,所以在记录器印出图表的同时,资料也由电脑印出彩色版本,同时储存在磁片中,可以随时存取研究。大概每两、三天,就会出现一次形状大小、物质密度接近〃中美洲〃号的影像。
麦克认为这种工作就像驾驶直升机,以固定的高度在海床上方前进;随时调整缆绳长度,以适应船速的轻微变化,因为〃西马克〃必须维持一定的垂直高度。
麦克一接班,就会仔细判读前一班记录的资料。这方面他是顶尖高手,判读能力无人能出其左右。他利用电脑分割影像、改变颜色、量度大小,进行初步筛选。
搜寻范围完成一半时,实际的工作进度就已经涵盖了86%的可能落点。这时天气好转,微风吹拂,水波不起,正是进行搜寻的大好时机。麦克淘汰了形状过长、过短、过圆、过方或过硬的影像之后,选出〃热门排行榜〃;然后依照汤米提供的〃中美洲〃 号模型, 根据相似程度排出次序。他一眼就看出其中一艘极可能就是〃中美洲〃号:它是侧轮汽船,船身正中部分的阴影显示就是侧轮。于是他把这份资料标明为〃侧轮汽船〃,接着建议汤米暂停其他部分的搜寻,把〃西马克〃的高度从5000公尺降到1000公尺,再对这个目标详细查究。此举违反麦克当初的坚持,因为签约时,他和汤米约法三章,一定要在搜寻工作全部完成之后,才可以对可能目标做进一步的勘查。
但是这个目标太迷人,何况天气也正适合1000公尺的勘查工作。他向汤米解释:〃正该利用这种天气进行这样的工作,如果天气转坏,我们再恢复搜寻工作。唯一要做的改变只是调高〃西马克〃的解析度而已。〃
然而,汤米另有看法。当初麦克认为汤米和其他寻宝客一样,如今自己却患了〃寻宝症候群〃。不错,这个铅笔形状、中间还有黑色拱起部分的影像,极可能就是〃中美洲〃号,但汤米觉得应该避免迫不及待、一厢情愿的想法,以免重蹈覆辙。
麦克的理由是:既然已经搜索了86%的面积,既然目标显示是300 英尺的船身,又有中间侧轮,为什么不用高解析度的画面进一步侦测?为什么不直接放下摄影机去拍摄它?何况如果真是〃中美洲〃号,那么他的任务完成,可以承揽新的工作契约,而汤米明年就可以带着机器人前来打捞了。
汤米却考虑,如果目标不对,加上天气转坏,势必无法完成全部的搜寻工作。到了明年,麦克可能忙着到处搜寻黑盒子或炸弹之类的东西,那时如何是好呢?汤米说他依据契约,付了搜寻全部面积的报酬,所以无论如何,他都希望麦克完成搜寻工作。
麦克和其他人员都不知道〃中美洲〃号的声纳影像形状应该如何,因为从来没有人拍过深海海底的木壳沉船。光是谈论声纳呈现的影像有多像〃中美洲〃号,无异于纸上谈兵,颇使汤米担忧。所以他坚持完成全部搜寻,仔细对照、筛选所有资料,再进行高解析度的侦测。
〃西马克〃的租约原定为六、七两个月,总共60天;可是因为另有客户,麦克取得汤米同意,先工作40天,然后分析所获资料,等8月6日再重新开始剩下20天的工作。然而一家大石油公司准备在8 月租用〃西马克〃,麦克认为机不可失,也得罪不起大石油公司。汤米和麦克为此大吵特吵,无法取得共识。
经过估算,汤米认为先以高解析度影像侦测可能的目标,如果〃西马克〃不出毛病,天气又理想的话,还可以在40天的剩余时间内,完成全面的搜寻工作,所以他终于同意让麦克先进行高解析度的侦测工作。
6 月24日,技师缩小〃西马克〃的搜索面,重新调整记录器,开始拍摄〃热门排行榜〃上目标的高解析度影像,作为研判之用。
平均每个目标使用6到8小时, 到了第二天就拍摄了一些近距离的影像, 包括〃侧轮汽船〃在内。这时汤米才拿出保密至今的〃中美洲〃号精确轮廓图来对比,有几个目标的影像相当接近。
麦克利用电脑,把这些高解析度的近照加强分析之后,建议停止其他目标的拍摄工作,立刻派遣摄影机拍摄观轮汽船〃的详细照片。但汤米坚持先拍完排行榜上所有的目标。技师们都支持麦克的看法,然而最后还是屈服于汤米的坚持。
搜寻工作继续了两天,没有收获。可是在回头搜寻的时候,有一个目标的影像周围好像被海底岩石包围着,微弱讯号的周边是一些细细的黑点,跟以前可以看出船壳轮廓的影像大异其趣。
鲍伯早就说过,如果〃中美洲〃号沉没于较近海岸。海水较浅的地方,船身周围大量的零星物件会影响声纳传回的讯号。可是第一次搜索时宽度较大,同一目标出现的光点却无法解释。
掉转船头第三次搜寻时,记录器出现了〃令人震撼〃的影像。计算影像的长度,却只有30公尺左右,显然不符;而且讯号太亮,不该发自木壳船身。克拉夫特和汤米都认为上次那个有小黑点的,看起来更像一艘船。然而汤米还是坚持把高度升到5O00公尺, 先东西向搜寻一遍,再沿着西部边缘做最后一次搜寻。这总共又花了7个钟头。
6 月28日黄昏,他们再度回到〃侧轮汽船〃的地点,拍摄高解析度的影像,然后缩小范围, 在500公尺的距离来回拍了3次。 距离越近,对焦越准,影像就越像〃中美洲〃号。然而,汤米还是不同意立即使用水底照相机。
〃西马克〃以更近的距离、更多的角度前后9 次摄取〃侧轮汽船〃的影像。根据这些影像,渐渐拼凑出一艘船的轮廓;中间隆起部分,固然可以看成是侧轮盖,但影像上只有两根桅杆,而〃中美洲〃号是三桅船。汤米解释这是因为贺登船长命令二副詹姆士砍掉前桅所致。
还有一个问题困扰着麦克:无论如何计算,影像的长度都小于〃中美洲〃号。船头部位严重损坏,似乎船身曾以高速直接撞击海床。不过沉船之前旅客破坏船身,制造小筏一事,勉强可以解释这个现象。于是技师们建议立刻进行摄影工作,但汤米不肯。他们只好提高〃西马克〃的高度,把搜索范围又扩大到5000公尺。10小时后, 他们获得一个够大、 够亮的影像,代号是〃银河〃。10小时后,天气转坏,〃松川号〃暂停搜寻。
在〃银河〃上方来回4 次之后,所有排行榜上的目标至少都有一张高解析度影像了。时间只剩下4天,汤米终于决定进行〃侧轮汽船〃的录影和摄影工作。
水深600 英尺之下,光线无法穿透,一片黑暗。〃西马克〃就在这种黑暗之中移动,发出声波,记录器录下声波遭遇物体的回声,转换成弯弯曲曲的线段和电脑荧幕上的彩色光点。声纳的影像无法显示实际的物体。
7月4日,他们再把〃西马克〃在〃侧轮汽船〃上方来回拖曳6 次,以确定能以照相机和录影机找到它的位置。7月7日上午5 点,他们把灯光、照相机和录影机装在滑台之上,垂到9000英尺深的海底开始工作。
在这种环境下,要拍出清晰的照片,距离不能超过20英尺。第一次拖曳相机通过目标时,没有任何发现;第二次拖曳,有短暂时间看到海底;第三次仍然只能短暂看到海底。他们发现水平的控制良好,但滑台浮浮沉沉,险象环生,随时有碰撞损坏的可能。这时天气又变坏,试过第四次没有收获之后,他们只好离开,另想办法。
后来他们把滑台和摄影器材钩住一片铸铁, 从船边垂下, 让风力和洋流推动〃松川号〃缓缓通过目标上方。两个钟头之后,他们看到了一样东西;再过一个钟头,又看到一次。几分钟以后,看到像是船梁的东西,但一切都不能确定,连正确位置都不知道。他们重装底片时,发现400次当中,只有100次正确曝光,其余的不是没有曝光,就是重复曝光。
第二天晚上,监视器的正中央出现锚链的影像。烈陶让照相机和它保持平行,拉高滑台,影像显示出桅杆部分的牵索和甲板的上层结构;相机继续移动,又看到了崩陷的甲板,甚至舱中的货物,接着又出现了另一边的船身。大家兴奋得大吼大叫。可是好景不长,天气突然变坏,狂风大作,巨浪排空而来,他们只好鸣金收兵。麦克和石油公司的契约期已到,照相机还有问题,灯光也不行,〃松川号〃不够理想。总之一切都是问题,前途荆棘重重。克拉夫特说:〃我们欠缺的是水下遥控载具,而目前的水下遥控载具都无法潜得那么深。〃汤米的下一个挑战就是制造能够下潜80OO英尺深的水下遥控载具。明年夏天,他需要能够维持稳定的船只和摄影平台,还需要精确的航行仪器。
工作结束之前, 汤米要技师们无记名投票, 结果90%认为〃侧轮汽船〃就是〃中美洲〃号。7月 9日上午9点,〃松川号〃离开工作地点,航向海岸。
上一节目 录下一节
□ 作者:'美'盖瑞·金德
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eshunet/
第二节 俄亥俄州哥伦布市 1986年秋天
1986年夏天,正当汤米悄悄搜寻〃中美洲〃号时,美国群众对于海底宝藏的认识和激情,也达到空前高峰。德州海洋考古机构的乔治·巴斯(George Bass )在土耳其外海一艘3400年前沉没的木船残骸中,取出大量古物。费雪也从〃阿图加号〃取出更多的银币、3200颗翡翠和金器。巴利·克利佛(Barry Clifford)在鳍鱼岬外不到 1/4海里处的外海,找到海盗船〃外达号〃的宝藏。
同年夏天,麦可·黑齐尔(Michael Hatcher)在南中国海寻获15 万件瓷器,公开拍卖。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拍卖前预展,5 天内吸引了来自全世界两万名以上的参观者。正式拍卖时,全部物件被抢购一空,有的售价高过预估10倍以上。
但激起公众最大狂热的却是鲍伯·巴拉德(B0b Ballard )发现了〃泰坦尼克号〃。巴拉德跟工作伙伴潜人1.25 万英尺的深海中60小时,拍摄了几千张〃泰坦尼克号〃的照片;沉没了半个世纪的记忆又被唤醒,大家以为永沉海底的〃泰坦尼克号〃,又鲜明活跃地再生了。
那年秋末,汤米完成了〃西马克〃摄取的声纳图的评估工作,并且确定了优先目标。他向史东博士致谢时,顺便告诉他,第二次搜寻时就侦测到〃中美洲〃号,这让史东得意万分。
接着就是筹募第三期360 万美元的工作了。11月底,汤米发出通知,要求所有股东在12月13日到哥伦布市开会。他保证〃说明会将以彩色声纳图片,显示标的物沉没129 年后的现状〃,吊足了股东的胃口。
会中,他出示高解析度的影像,附以声纳专家的解读,获得了股东的信服。不到一个月,总数50股、每股7.2万美元的股份卖出41.5 股。股东们信心十足,充满期待。汤米一如往昔,要他们冷静,更要求他们保密。他在信中追述过去保密策略的成效,指出保密使他能够从容考虑,消除外来的竞争,同时避兔不必要的曝光。
汤米指派泰德·伯劳克特(Ted Brockett)到各个海洋团体打听出租或出售的新一代深海回收系统。泰德真是从事这项工作的最佳人选。之前,他曾协助设计深海采矿器具,在2 万英尺深海挖掘了2000吨的锰矿,效能良好。他为鲍伯·巴拉德设计了摄影机滑台,使鲍伯成功拍摄了〃泰坦尼克号〃的照片。麦克的〃西马克IA〃的滑台也是出自他手。但是盛名之累,使他不得不谨慎从事,因为消息一旦走漏,后果将不堪设想。
深海的工作环境恶劣危险,成本昂贵,除非必要,没有人会贸然从事。而且所需的装备种类稀少,用途特定,一语不慎,旁人立刻就可以猜出你的企图、工作种类和地点。这一切都和深度有关。订购的电子仪器耐水深度多少,就是一大线索;深海载具的缆绳,也照样可以透露玄机。缆绳太贵,如果工作深度是400O英尺,就非5000英尺不行;太短不够用,太长又负担不起。此外,装物器具、灯光、电压等等,都难逃行家法限。
汤米和泰德采取分散焦点的〃模糊策略〃:工程师只解决单样问题,外人无法拼凑出整个计划。泰德找遍了佛罗里达州、南加州,一直到加拿大温哥华的五大深海工程公司,询问他们是否能够依据汤米的构想,制造能在1 万英尺海底工作的系统。
泰德在海洋团体寻寻觅觅之时,汤米也开始实验他的深海载具设计。他找来约翰·穆尔(John Moors)帮忙。穆尔操控深水载具的技术,是公认的第一。他身高6英尺2英寸,头发垂到肩后,满脸胡须,外表像个警长,脾气暴躁。大学没有毕业,就到海岸防卫队服务了两年,然后在一家深海潜水公司服务10年。其间他学到深海遥控载具的一切技术。有一次,穆尔遥控几千英尺深的机器人,把细小的物件以极为困难的角度通过一个小洞,让克拉夫特印象深刻。他的知识和技术,在海洋界传为佳话。
累积了10年的设计和安装深海遥控载具经验,穆尔辞去现职,担任顾问。汤米找上他的原因是:〃我找的是一个怪杰,因为我要做的是不可能的事。〃
当年12月,两人签约,汤米正式雇用穆尔。穆尔认为费用最大的部分是缆绳、推进设备和外壳。深海载具利用电池推动,配以成本较低的多轴缆绳,费用最低。至于昂贵的外壳,可用球状玻璃代替。利用载具本身携带的电池供应电力,可以省去从母船输送电力的缆绳,大幅降低成本。没有人做过这种设计,但汤米喜欢这个构想。
60年代末期,海军制造载人的海底实验室时,其中的工作室是由唐·海克曼设计的,可以抵抗高压和腐蚀;再配合其他工具,海克曼在海底就跟在陆上一样无所不能。
海克曼当初担任贝特勒的口试官,竭力推荐费凌克雇用汤米。他和汤米共事多年,颇有惺惺相情之感。后来汤米请了长假,直到1986年秋天,汤米才又找他,向他展示了一些声纳影像,告知有关〃中美洲〃号的资料。
汤米又凭其三寸不烂之舌,说服费凌克允许海克曼加入他的计划:〃贝特勒此举,不费分文就可以使工程师获得实际经验,对于机构本身大有种益,将来的顾客也会获益不少。〃后来汤米干脆连费凌克的部门一起雇用,契约书长度超过1 英尺。海克曼最初犹豫不决,但是汤米带来了契约书和酬劳,要求设计深海的切割工具,以便打穿甲板进入船内工作。海克曼说:〃一旦收了酬劳,我就郑重其事,全力以赴。〃
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深度。深度涉及压力和压力下的操控问题。海克曼说:〃首先,我必须知道正确的深度。其次,离岸多远?海况如何?海浪汹涌还是风平浪静?再其次,目标的材质是什么?最后,带回海面的物件面积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