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通胀,富人通缩-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不大。
GDP从来就没有任何颜色。地方官员现在谈GDP比以前要高明一点,
过去,他们通过用那种圈地、拆迁、置换土地的办法来招商引资、大建开
发区、胡乱开采小煤窑和其他矿藏,总之,只要能把GDP搞起来,就是
把爹娘都卖掉也在所不惜。试想,这样一来,GDP有时就会充满血腥。所以,
他们把这种GDP叫做红色GDP。
当然,对官员们来讲红色GDP还有另一层更深刻的意义,那就是职
位升迁。上级考核下级的第一个指标就是GDP,领导前来考察问的第一
句话往往也是GDP。GDP涨幅领先的官员,抬头挺胸,豪情满怀;而
GDP拖后腿的地方,官员们往往抬不起头,更别想升迁了。
这种GDP也会坏事,本来只有10个亿的GDP,往上报的时候,就
报15个亿,查起来再说。这样,国家统计局就很头痛,数据老是统计不准,
往往是中央和地方隔了几万亿,一查是地方多报了;再一查,这个多报的
地方官员已经升迁了。这就弄得几个部门怨声载道,长此下去,官员的提
拔就会有问题。
有的地方官员生猛一点,大兴土木,强拆强迁,也能搞出许多GDP。
但是,这很容易引发极端事件、群体抗争,甚至社会动荡。所以,这样弄
出来的GDP,并没有得到好评。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就谈起了绿色GDP。
意思是,别为了GDP搞得太过火,这样就算搞出了GDP也不太值。
当然,绿色GDP也符合上级领导口味,听起来还比较现代。试想,
我既创造了GDP,又保护了环境,保护了生态,保护了耕地,保护了社
会稳定,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GDP本身没有任何色彩。中国的GDP硬要搞出色彩来也不是
不可以,但是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认同。这个数据也不能成为宏观经济的主
要参考指标,个人投资者如果以中国的GDP来指导自己的投资行为,那
大多数人一定会亏得老本都看不见。GDP是一个没有色彩、没有温度的
很硬的东西,衡量GDP的唯一指标是社会财富的增长。没有社会财富的
增长,再多的GDP也是徒增笑柄,或者成为升官的阶梯。
中国必须重构GDP。GDP之所以成为地方官员升官的阶梯,成为某
些官员贪污腐化、大吃大喝、强拆强迁的借口,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中国
GDP构成不合理。当然,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因为我们当时的改革开放,
主要是面向欧美国家开放的,借鉴的也是欧美国家的数据模型。GDP、
CPI等等都是美国的数据模型。
但是,中美两国毕竟有本质的区别,社会制度不同决定了宏观经济
的数据模型的搭建,也应该有所不同。比方说,我们构建的三驾马车现
在来看,除了投资一驾马车在跑,消费和出口两驾马车常常大起大落,
已经缺少稳固的根基。这样,除了GDP的总量外,其他细分数据研究价
值已经不高。
美国是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两国在
消费上有个本质的不同,那就是政府消费的不同。美国政府的消费是有严
格控制的,白宫的消费额度是经过国会批准的,并由白宫办公厅严格控制
使用过程;各州政府实际上的消费和中国的地方大佬比起来十分吝啬,如
果有谁像中国的地方官员这样消费,那他的政府早就破产了。
中国是政府消费最为庞大的国家,政府消费的权重在GDP里举足轻
重。据测度,一般每年的政府消费占GDP的权重不会少于20%,仅吃喝
一项就高达6000亿元,其他的消费也是无法控制。也就是说,我们现在
的消费约有一半是政府消费,而政府消费只是消耗社会财富,不会有拉动
经济增长的作用。
因此,我们不妨改目前的三驾马车为四轮驱动。私人消费、政府消费、
投资和出口。宏观经济的全部使命就是创造社会财富,实现国强民富。那
么,国强民富体现在消费上,就是不遗余力地扩大私人消费需求,只有私
人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才有实体经济的全面振兴,才有社会充足的就业
机会。从社会层面来说,只有私人消费的不断增加,才有国民幸福指数的
增强,才能体现人民富裕程度的上升。
现在一看消费尽管权重还没到位,但是也不错,每年都占40%左右,
而真正的消费其实都是政府的挥霍浪费,损耗的是国民财富,助长的是贪
污腐化。这个问题比较具有普遍性,除了造成浪费,还培养了官员好吃懒
做的秉性,造成了政府机关人员数量庞大和工作效率低下。这种局面通过
经济手段来改变,也许比使用行政手段更好。
追求GDP必须彻底废除“破窗理论”。老百姓的语言总是很朴实:什
么GDP,就是搞地皮。一语破的,力透纸背。为了GDP不惜拆了建建了拆,
全国各地到处是“鬼城”。鄂尔多斯著名的“鬼城”,什么都建好了,就是
没人居住,但是,鄂尔多斯的GDP增长速度达到46%。
著名的“破窗理论”就是这么来的。敲破窗户可以为补窗工匠提供
更多的工作岗位,使玻璃店得以增加销售额,玻璃厂企业群得以做大的
市场蛋糕,玻璃厂工人购买力得以提升,从而把破窗带来的经济增长驱
动传递到其他行业。中国的房地产可以说是把“破窗理论”运用到了出
神入化的地步,见谁都说,房地产可以拉动上下游50多个产业。完全是
一派胡言。
建一座桥是GDP,把这座桥拆了又是GDP,重新再建桥还是GDP。
这种扭曲的政绩观或许能让地方政府官员乐在其中——它是彰显政绩的
硬杠杠,是走向平坦仕途的基石,甚至是官员们顶礼膜拜的图腾。拆一
片地是GDP,然后建好场馆又是GDP,在很短的时间内请大家来参观是
GDP,活动结束就拆掉场馆也是GDP。许许多多的大兴土木,明明是面
子工程,浪费社会财富,却编织成能够拉动GDP的谎言。
浪费财富和创造财富之间,其实隔着很深的鸿沟。破坏自然生态、透
支未来资源,是短时趋利行为。地方在“以GDP论英雄”的形势下,有
的领导干部不惜以高消耗和高污染为代价,表面上经济增长了10亿元,
但这些“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数字出官”和“官出数字”等等现象
却广受诟病。
创造真正的财富,才是GDP的核心内涵。创造财富的根本,就是生产、
消费。生产拉动消费,消费促进生产,是创造财富的永恒法则,历千万年
而不变其宗。脱离了生产,脱离了消费,去奢谈GDP,那就是虚的。
#第四章 穷人为何通胀,富人为何通缩
〖HTK〗中国未来将处在什么样的经济状态下?一种形态是富人对资产和货币的态度,
另一种是穷人对商品价格和货币的态度。所以,未来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应该是——
穷人通货膨胀,富人通货紧缩。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没有几个人能搞得懂,什么才
能作为判断已经发生通货膨胀的标准?老百姓在经济调整时期是一定要关注通货膨
胀的,抵御通胀就要懂得投资理财,获得熊市通胀的生存法则。〖HT〗
从2010年上半年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国经
济增长淹没在泡沫之中,已经很难实行自我救赎。
2010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728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
增长11.1%,比上年同期加快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367亿元,增
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85830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73643亿元,
增长9.6%。这里GDP的增长是名义增长,GDP实际增长仅为7.5%0
那么,与之对应的最严重的资产泡沫——房价的增长,是多少呢?
2010年6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4%,涨幅比
5月环比下降0.1%,5月为上涨0.2%。也就是说,在这么严厉的调控政
策之下,房价继续保持上涨,比实际GDP增长高出3.9%,这是一个很大
的比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房价泡沫基本淹没了经济增长,换一句话来
说,经济在增长,而社会财富并没有增加。
那么,与之对应的货币增长是多少呢?6月末,M2余额67.39万亿
元,同比增长18.5%,增幅比上月和上年末分别低了2.5和9.2个百分点;
Ml余额24.06万亿元,同比增长24.6%,增幅比上月和上年末分别低了
5.3和7.8个百分点;。M0余额3.89万亿元,同比增长15.7%。上半年净
投放现金658亿元,同比多投放1236亿元(2009年同期为净回笼578亿元)。
这里的货币增长高出GDP实际增长11%。考虑到2009年29.7%的增长,
所以,11%的增长幅度也是相当大,货币泡沫不亚于房价泡沫。
当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完全淹没在经济泡沫之中的时候,作为宏观
经济的决策人,中央政府首先考虑的是化解泡沫,这一点是毫不奇怪的。
如果是一个高效能的政府,这个泡沫是可以化解的,但是,对中国政府来
讲,体制决定了,中央政府没有能力化解这么巨大的泡沫。
通货膨胀要来了吗?
¥你真的了解通货膨胀吗
通货膨胀(Innation)的基本概念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
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
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
货币之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
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两
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
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
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
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
现此种现象。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
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而在
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
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
的数量,就会贬值。例如: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不变,而纸币
发行量超过了金银货币量的一倍,单位纸币就只能代表单位金银货币价值
量的l/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纸币来计量物价,物价就上涨了一倍,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贬值。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
银货币量增加了一倍,这就是通货膨胀。
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通货膨
胀之反义为通货紧缩。无通货膨胀或极低度通货膨胀称之为稳定性物价。
在若干场合中,通货膨胀一词意为提高货币供给。因此,若干观察家将美
国20世纪20年代的情况称之为“通货膨胀”,即使当时的物价完全没有上涨。
以下所述,除非特别指明,否则“通货膨胀”一词意指一般性的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
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同学派对通货膨胀的起因有不同的解释。
对于通货膨胀最广为人知也是最直接的理论是:通货膨胀导因于货币
供给率高于经济规模增长。此说主张以比较GDP平减指数与货币供给增
长来作测量,并由中央银行设定利率来维持货币数量。此观点不同于奥地
利学派的理论,在于其着重于货币之数量而非实质。在货币主义架构下,
货币的聚集是重点所在。 ‘
而依新凯恩斯主义,通货膨胀则有三种主要的形式,为Robert J.Gordon
所说的“三角模型”的—部分:需求拉动通胀(demand—pullinflation)——
通货膨胀发生因GDP所产生的高需求与低失业,又称菲利普斯曲线型通货
膨胀;成本推动通胀(cost…pushinflatiOil卜—今称“供给震荡型通货膨胀”
(supply ShOCk inflation),发生于油价突然提高时;固有型通货膨胀(built—
ininflation)——因合理预期所引起,通常与物价/薪资螺旋(prioe/vagespiral)
有关,工人希望持续提高薪资,其费用传递至产品成本与价格,形成恶性循环。
固有型通货膨胀反应已发生的事件,被视为残留型通货膨胀,又称“怔性通货
膨胀”,甚至是“结构陛通货膨胀”。这三型的通货膨胀可随时合并解释现行的
通货膨胀率。然而,大多时候前两种形态的通货膨胀(及其实际的通货膨胀率)
会影响固有型通货膨胀的大小:持续性的高(或低)通货膨胀带动提高(或降
低)固有型通货膨胀。
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说的需求带动理论主要集中于货币供给:通货
膨胀可由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与经济供应力(其潜在输出)相关。这点在政
府(可能于对外战争或内战期间)印行超额的货币引起金融危机时特别鲜明,
有时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是一种不能控制的通货膨胀,在
物价很快上涨的情况下,就使货币失去价值。恶性通货膨胀没有一个普遍
公认的标准界定。一般界定为每月通货膨胀50%或更多,但很多时候在宽
松上使用的比率会更低。多数的经济学家认为的定义为“一个没有任何平
衡趋势的通货膨胀循环”),使得物价飞涨(或达每月上涨一倍的程度)。
供给面经济学说假定通货膨胀一定由资金供给过剩与资金需求不足所
引起。对这两个因素而言,资金数量纯粹只是标的物。于是,欧洲于中世
纪的黑死病流行期间所发生的通货膨胀,可视为因资金需求降低所引起;
而20世纪70年代的通货膨胀可归因于美国脱离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定的金
本位后所产生的资金供给过剩。供给学派假定,资金供给与需求同时提高
时,不会导致通货膨胀。供给面经济学说所阐述的一个要素,称美国20
世纪80年代由低税所引领的经济扩张为结束高通货膨胀的手段。其论点
在经济扩张提高对基本资金的需求,且此种做法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经
济扩张可视为经常性地带来对资金的高需求,且其他条件等同于提高资金
数量。在国际货币市场中,此种政策无可置辩。供给面经济学说主张,经
济扩张不仅提高国内对资金的评价,也会提高国际上的评价。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先后经历了3次大的通货膨胀:
+…1.第一次通胀(1979~1 980年)
改革开放初期,1979~1980年我国两年财政赤字都达170亿元以上,
国家不得不增发货币130亿元来弥补国库亏损。1980年年底,全国市场货币
流通量比1978年增长63.3%,大大超过同期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16.6%和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37.3%的幅度,自然引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通货
膨胀,使商品价上涨率达到60/0波峰,到了经济危机的临界点。后经过压缩
基本建设投资、收缩银根、控制物价等一系列措施,这次通货膨胀得到抑制。
+…2.第二次通胀(1986~1 988年)
1986年后,由于政策调整,随着商品价格的放开和工资改革的推行,
旧有价格体系和经济结构中不合理因素又使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