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骏日记:价值10亿的人生修炼-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饺ナ迪志涂梢粤耍珿reat work,Jun, Congratulations!”当我听到最后两句话的时候,我真的有点想哭了……
过去的四个多月,我白天黑夜都在想这个引擎,晚上周末都在做这个引擎。今天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所有的付出有了这最后的一句话,我满足了,我值得了……
2。背景解读:创意十足的管理模拟练习
唐骏到微软做了一名普通的软件工程师,不折不扣的小人物。微软有上万名员工,虽然说在这样的技术型公司,懂技术的工程师受到人们更多的尊敬,因为微软的核心产品,是经过他们的天才而开发出来的,但是唐骏还是要经受比较大的身份转变:从自由自在可以随心所欲拍桌子骂人的小老板,顿时成了几万人中最不起眼的那一个;从听取报告的人变成动辄就要向别人提交报告的那一个;从对员工指指点点的人物变成了一个被人指指点点,甚至一开始连发邮件都会被老板指出用词不准确的人……身份的转换颇有难度。
唐骏倒没有后悔。他说对于自己做了决定的事,从来就不会去后悔。当发现有些地方和自己想象不一样的时候,需要做的是加倍努力去改善它,而不是怨天尤人。当然,做一名小员工也一样可以学到东西。据他回忆说,刚上班没多久,他所在的部门正在做Windows NT的测试版,几乎每天都会出来一个新版本。有一次唐骏发现当天新出的测试版本系统不够稳定,当时他的老板大卫正在出差,而他认为自己的专业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就给几个同事和其他部门的经理写了一封邮件,告诉他们当天的系统不稳定,建议他们不要用这个版本。
他自己觉得是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没想到他的直接领导大卫收到邮件之后大发雷霆,从纽约打电话把唐骏骂了一顿,说他犯了三个错误:第一,没有经过他的同意擅自发这样内容的邮件给同事和其他部门的人,属于越权行为,后果非常严重;第二,唐骏的邮件中用词随意,很不恰当;第三,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没有经过和大卫的沟通讨论,就自己对软件的测试版本下判断,并把结论告诉同事,是非常不正确的行为。
唐骏马上就意识到是自己做错了,大公司之所以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就是要保证管理上的规范性和严密性。作为公司的一分子,就好像其中的一个零部件,一定要在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行事,任何超越制度之外的举动,都有可能引发“软件冲突”,就有可能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后来,唐骏成为了管理者之后,他非常强调员工的职业规范。在他心目中,一个合格的员工首先要做到职业化和专业化,但是现在许多年轻人,尤其是刚进职场的年轻人,在这方面都很欠缺,包括当年的他自己,也是同样。但是唐骏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唐骏一再劝年轻人创业要谨慎的一个原因。他说:“当你不知道怎么样当一个合格的员工的时候,你是不会知道怎样去培养合格的员工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一再强调第一份工作要进一家好公司,因为只有在好的公司,才会有规范、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好的企业文化,才会重视对员工的职业化素养、行为规范及职业化技能的培养。有了这个基础,在日后的职业道路上和创业道路上,都会受益无穷。
当然,学会如何被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唐骏说:“我就是来微软学管理的,光是被人管怎么学呢?我自有一套自学的办法。”那就是在心中模拟自己是一个管理者。当时他是工程师,上面有管着他的经理。每天上班的时候,唐骏就假装自己是那个经理,遇到问题就先自己想,我是经理,现在我要来处理这个问题,我会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想完之后,再观察经理是怎么做的,如果经理和他的做法一样,就自己暗地里高兴一下,给自己加一分。如果经理和他的做法不一样,就看经理这样做的结果如何,如果结果比唐骏想象中的处理方法更好,就分析原因,然后记在心里,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就先考虑经理的方法……
这是唐骏一个独特的方法,他说很管用,但是要记住,要模仿的对象是比自己高一级的那个人,要脚踏实地地学。
3。日记原文:2007年7月18日:和新浪…
今天来到复旦大学参加一个创业论坛,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各种演讲的邀请,很多都是通过不同的关系介绍过来的,就像今天的演讲邀请。
王志东演讲完了以后,我走上了讲台,开始我的演讲。
“这是一个非常真实的故事,没有一个人知道,包括王志东在内。我要说的故事跟微软和王志东息息相关。
“1995年年初,有位年轻人,穿着一身中国式的休闲装,背着一个双肩包,带着自己研发的中文平台RichWin来到了微软总部。这位年轻人就是坐在台下的王志东,他是来微软总部洽谈合作的。那时候我刚进微软两个月,作为一名普通软件工程师陪同我的老板和王志东开会。王志东你可能不记得我当时也在场了,因为我在会上没有说一句话。你在会上跟我们讲述了你的RichWin是多么受欢迎,微软需要RichWin,没有RichWin,微软的Windows NT在中国很难推广。因为微软做不到中文系统和英文系统同时发布。我很佩服,RichWin在技术上有很多独特的地方。
“我感觉当时你非常地自信,甚至有点自傲,并没有把微软的中文处理技术放在眼里,有点看不起微软,所以我就下狠心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因为那个时候我代表的是微软。
“从此以后,我日夜工作,提出了Windows多语言引擎的概念,使各种语言系统的开发模式变得全面统一,从此才有了今天的Windows2000、XP和Vista,中文、英文、日文等所有的操作系统在全球统一发布,而且各种语言可以在一个操作系统上进行互换。
“因为微软使用了我当时提出的操作系统国际版本的多语言引擎,RichWin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但是王志东你应该感谢我,如果没有我的多语言引擎,你还在享受着你的RichWin给你带来的巨大利润。你应该感谢我,如果没有我唐骏,你还会做你的RichWin,不会去创业做新浪,也就没有今天的新浪。过去我都一直没有说出来,你们没有觉得唐骏做人真的是很低调吗?”
王志东笑了。我不由地想起了当年初入微软的那个年代。刚进入微软,感觉什么都是新鲜的,很好奇,也发现了当时微软研发的一些弊端,特别是微软Windows国际版本的研发模式。微软的传统模式就是先研发Windows英文版,然后再进行二次开发,开发Windows的德文、日本、中文等版本,等到中文版研发出来需要九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这就是为什么王志东的RichWin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拓展他的市场)。当时我就很难理解这样的模式……
很多人问我在微软的成功靠什么?其实在公司里,我们经常会发现各种问题。面对问题,很多人选择了抱怨,也有人选择了汇报、提案,但这些都还不够,我要做的就是把解决方案做出来。
在职场需要勤奋,也需要思路,更需要技巧……
4。背景解读:差异化竞争让唐骏当上…
加入微软的第十天,1995年1月10日,微软总部来了一个年轻的中国客人,他的名字叫王志东。那个时候,王志东也是一个软件工程师,他有一项非常棒的产品,名字叫中文之星(RichWin)。这个产品在当时中国刚刚起步的IT界意义十分重大,因为它相当于Windows的中文平台。中国用户在使用微软的Windows系统的时候,需要使用这个平台才能汉化。也就是说,没有RichWin,就没有Windows在中国的推广。
所以,王志东认为微软需要中文之星。事实上,当时的微软也的确需要。所以那一天,王志东带了一个翻译,来到微软总部谈合作。他希望微软能够提供更多内核的东西,这样他能做得更快一些。
那天的会议,唐骏也去了。他是跟在他的老板大卫后面一起去的。王志东侃侃而谈,没有注意到唐骏。唐骏也不认识王志东,但是王志东的中文之星,引起了他的注意。他那天突然意识到,这的确是个问题:“Windows的中文版,为什么需要其他公司的软件来做推广呢?为什么永远比英文版要慢几个月才能推出呢?微软想不想让中文版和英文版一起推出?肯定想的,可是为什么做不到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能不能有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更重要的是,唐骏发现,这是他实现自己愿望的一个机会。他从来不讳言,他进入微软的第一天起,就是想进入管理层。但是微软有几万名员工,按部就班地干,他不知道自己何年何月才能够升入管理层,才能真正学到自己想学的管理知识。王志东和RichWin的出现,给了他一个启发。他想开发一个模板,来解决这个开发模式的问题。如果成功了,那么公司一定需要一个团队来做这件事。那么,模板是唐骏发明的,谁最适合领导这个开发团队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唐骏自己了!
于是唐骏开始研究这个问题。当时他属于Windows NT多语言版本开发部门,这个问题也的确是他所在部门的职责所在。微软当年开发多语言版本的思路是:先开发英文版,然后再将英文版移植到其他语言版本上去。可是从英文版移植到中文版,并不只是翻译菜单那么简单,底层的许多源代码都得重新改写。因为英文是单字节而中文是双字节的,一个“好”,很有可能因为换行的关系,“女”在上一行末尾,“子”却到了下一行开头。要改写源代码,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多语言版本开发部门就有三百多名员工在从事这项工作。更重要的是,会延误很多时间。最初的Windows3。0上市后,中文版过了九个月才上市。到了Windows3。1,更是滞后了一年多。Windows95情况稍好,也差了将近八个月的时间。
对于产品的销售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和生命。唐骏意识到,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将从根本上改变Windows系统在推出多语言版本的时候需要进行二次开发的问题。对于微软而言,这是一件大好事,他决定要做。四个多月的时间里,他都是下了班利用空余的时间,自己钻进去研究模块,找问题,想答案,一直到他做出了这个多语言开发模式,才和老板说:“我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并且,我已经找到了解决办法。”
四个月之后,唐骏的模式做出来了!他兴奋莫名,连夜给比尔·盖茨发邮件,把自己的想法、模块以及用范本验证得出的结果,都详细记录下来,写了一封超长的信。第一封信盖茨没有回,唐骏写了第二封信,告诉盖茨如果他不回的话还会继续写的,于是唐骏又写了第三封信,最终得到了盖茨的回信,不过盖茨的回信很短:“我没有时间看你的具体的东西,我建议你和你的直接领导沟通一下。如果能证明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我相信你的主管会很感兴趣。”
这是唐骏第一次收到来自比尔·盖茨的信,虽然内容不是他所想的,不过他还是觉得很有纪念意义。当然,他从中又学到一点,那就是在大公司,层级的管理是很重要的,无论自己觉得多么重大的事,都应该和自己的直接主管去沟通,而不能随意越级。动辄去找大老板,那更是要不得的。
主管详细看了唐骏的试验结果,觉得很有操作性,再层层上报,最后才有了公司高级副总裁和NT开发部门的几位经理一起听取唐骏的解说的事。在加入微软半年之后,唐骏从普通软件工程师当上了经理,手下是一个20个人的团队,而他们的职责,就是教会微软3000名工程师按照唐骏开发的模式进行编程。别小看这小小的一步,这一步意味着唐骏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转变。他“到微软学管理”的道路,正式开始了。而唐骏总结自己这一次至关重要的晋升成功经验,就是他使用了“差异化竞争”的方法。他避开最激烈的正面竞争,根据自己的长处,配合公司的需求,走一条差异化的道路。
微软是天才扎堆的地方。唐骏进了公司才知道,原来在技术上他几乎就是处在“凤尾”的位置。那么在技术上和他们正面竞争,不是唐骏的强项,可能竞争不过,又或者多年以后冲杀出重围,也顶多是一个高级软件工程师。唐骏决定要走差异化的竞争路线,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并把它发挥到极致。“在中国的传统军事理论中,也有以己之长击敌之短的战术,我就是从中得到的启发。在竞争中要学会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懂得利用长处掩盖短处,才是职场生存的法则。”
唐骏开发的模式如今已成为微软Windows软件的基本模式。Windows95和Windows98都沿用了这一模式。他还成了Windows2000多语言平台的主要设计师。采取了新的多语言开发模式之后,微软抢得了市场上的主动权。Windows2000,在英文版发布了三个星期后,就推出了中文版。之后的WindowsXP更是可以做到全球多语言版本的同时发布。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每年为微软多创造了数亿美元的利润。而在后来推出的Windows NT3。51、NT4。0和Windows2000远东版,这些版本最后的发布都是唐骏签的字。
这是唐骏对微软最大的一项技术贡献。唐骏把它和之前的卡拉OK打分机、台式婚姻配对机和大头贴一起,称为“唐氏四大发明”。
5。日记原文:1997年5月12日:东京发…
来东京已经三天了,我喜欢东京,我喜欢日本,毕竟我在这里生活了五年。这里的整体环境,这里的文化,大众的整体素质,这里的服务,还有这里的语言,我都很喜欢。应该说日本是除了中国之外我最喜欢的国家了。每次来日本我都很兴奋,很享受这里的一切。
这次的工作在今天圆满完成了。我们的新的网络操作系统Net PC也正式向全球发布了。Net PC是针对Oracle的NC操作系统的对抗型操作系统,因为媒体都在炒作未来的操作系统将是没有硬盘的网络操作系统,Oracle率先提出了NC(Net puter)这个概念。我带领的小组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内推出了微软公司的对抗产品Net PC。整个系统几乎都是由我设计、策划、组织人员开发出来的。这至少让微软在这个领域里有了一个同样的产品与Oracle抗衡。
发布会非常成功,各大厂商(NEC、日立、东芝、SHARP、EPSON、SONY、松下等),几乎所有日本的硬件厂商都发表了他们对应的硬件产品,表示全面支持微软公司的Net PC产品。微软又站到了领先的地位。这也是微软公司历史上第一次把一个产品的全球首发放在了美国之外的国家。这里有我很多的功劳,因为我们得到了几乎所有的硬件厂商的支持,而在美国,大家仍在观望之中……日本人很迷信微软,所以非常容易说服他们。
今天最让我觉得兴奋的是和盖茨的见面。来微软快三年了,从来也没有机会和盖茨单独见面,公司里都把盖茨当成了神。他的话,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都是极其重要的评判标准。今天盖茨是在下午1点到的会议宾馆。开始的20分钟由我向他很简单地介绍了Net PC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