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潘石屹的人生哲学 我用一生去寻找 >

第17章

潘石屹的人生哲学 我用一生去寻找-第17章

小说: 潘石屹的人生哲学 我用一生去寻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为什么是人?与神有什么关系?与动物有什么不同?千百年来,无数圣贤反复讨论,终于从人有灵性、有接近伟大进步的创造力、有谋求大多数人幸福的爱心、有理性的决断力和情感的驱动力等各个方面设定了我们之所以成为人的定义。实际上我们所获得的最终信仰,就是一个关于人类自身的定义。在这个伟大的、终极的信仰里,我们是什么,得到了回答;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得到了解释。我们不再迷茫,我们有了明确的人生,这时候我们才能安心面对生活,才可能去拥有幸福。

但是我们经常忘记了信仰的本质,陷入了迷信。我们可能迷信教规,成为教条主义者;我们可能迷信偶像,成为偶像崇拜者。科学本来是迄今为止最具理性思维的范畴,是破除教条的先锋,寻求无穷宇宙之谜的利器,却也有可能成为新的迷信。迷信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本质上都是人们在信仰的道路上误入了歧途,让自己变得迷茫无知、瞒心昧己。其实,真理只有一个,无论我们是通过信仰的道路,还是通过科学的道路,只要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我们总会在真理的面前相聚。但如果方向出了问题,无论我们在科学的道路上,还是在信仰的道路上,都不可能认识到真理,也不可能到达真理的面前。信仰和科学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在追求真理,两者不应该是矛盾的。如果它们之间有了矛盾,那一定是一方有错,甚至两方在方向上都出现了错误,走入了迷信。所以说,在信仰的道路上误入歧途会产生迷信,在科学的道路上误入歧途也会产生迷信,而探求真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每一个人不断地破除迷信的过程。

我们这一代人受科学的影响比受信仰的影响更大,有时片面地强调科学的力量,也会给我们带来迷信。这种迷信比信仰带来的迷信更多,危害也更大。其表现就好像瞎子摸象一样,只了解、承认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有限的东西,对未知的领域、无限的东西缺乏认识,也缺乏敬畏和探索的态度。这样的态度本身也是违反科学的。

第100节:物质是速朽的

物质是速朽的

几十年来,大批优秀的科学家、优秀的工程师,也包括优秀的商人,掌握了物质世界的规律,发明了高效工作的工具和方法,创造了物质财富。这几十年来物质财富的积累已经到了非常惊人的程度,等于过去上千年财富的总和。

但我们的精神进步却十分缓慢。伟大科学家层出不穷,伟大的哲学家少之又少;科学的进步日新月异,宗教和意识形态却墨守成规,仍然充斥着迷信、愚昧,甚至黑白颠倒。也有人发出呼吁,但这呼吁还被大家看成是虚的东西,没有用的东西,因而也得不到多少响应。从个人的人生轨迹来看,多数人都表现为从追求物质到走向追求精神享受的过程。你大学毕业,最需要的是物质基础,因此你努力挣钱,以此实现经济独立,提高生活水平。满足生存之需,是人生的第一紧迫之事。从求生存的第一个行为开始,你就有被迫之感。一个人因为肚子饿而吃到一碗饭,这碗饭解决了问题,也可以认为这碗饭给了人幸福。但这碗饭的幸福感并不充沛,因为一碗饭能满足的仅仅是肠胃快感而已。人们意识到自己需要更高层次的幸福,而更高层次的幸福需要从精神需求的满足中获得。

拥有一定的物质财富,感觉自己饿不死、生病也能去医院看,日常生活可以保持一定的水准,这能够给人安全感,但安全感仅仅是人类精神需求的一个较低层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发工资的时候大家是快乐的,但这时的快乐却没有花钱的快乐多。购物、吃喝,或者颇有创意地为自己买一个小礼物,都是很快乐的。从物质财富的使用中去开发快乐,寻找更高层面的精神享受,也许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更多的人开始阅读,开始旅行,开始欣赏艺术作品。无论哪一种精神活动,开始的第一步都是要令自己从纠缠于物质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获得放松。因为有了这个放松,所以有一种闲适感。相对于日常工作的〃正事〃,所有的精神追求活动都是闲适的。正是因为这种闲适,这种闲适的自由感,令精神追求的活动一开始就获得一种幸福。

精神享受绝不同于物质享受,因为物质享受会受限于物质本身的数量、质量,而且一味追求物质享受会进入无底泥潭,是很累人的事。说到底,物质是速朽的,带给人的快乐是短暂的;而精神享受是无穷的,人对真善美的欣赏和追求带给人的愉悦是无止境的。精神享受的无穷性来自于内心无限的潜力,那种来自内心的启发,会带给人更多光明、更多喜悦。这正是精神享受的真实乐趣。

第101节:精神是永存的

精神是永存的

物质是可分的,是可以转化成别的物质;精神是不可分的,是永存的。作为物质的人只有一生的时间,大多只有几十年,最长也不过一百多年;但作为精神的人,他的精神可以世世代代经久不息。所以塑造我们的精神比塑造我们的物质生活更重要。

通过学习和服务可以让人的精神进步,也只有精神进步了,境界提高了,才能够看到和体会到美好的事物。可以欣赏音乐的美妙,可以欣赏到画面的美好,可以看到别人优秀的品质和身边美好的东西,可以发现美,并欣赏美。对我们这些盖房子的人来说,才能发现优秀的设计和创意,并为此欢欣鼓舞。在发现和看到别人美好的作品的过程中,同时也是自己学习的过程,会逐步让自己变得耳聪目明,也会让自己越来越有创造力、理解力和自己动手创造美好事物的执行能力。没有精神的进步,一定看不到任何美好的事物,就像睁眼瞎一样,美好的事物摆在面前也没有任何的感受。精神颓废的人不会有任何创造力,不光自己没有,也看不到别人的创造力和优点。整个世界对他们来说是一团漆黑的,有太阳,他们也看不到光明;有指南针和GPS,他们也找不到方向。任何一个优秀的创造者一定也是一个精神的富有者和进步者。

名和利是精神进步的两大障碍。中国有句古话说,富人要开悟,就像大象钻针眼一样困难。名和利就是臃肿的身体,是精神进步的累赘,让自己变得不再轻盈,也无法进步。追求名利、虚荣心更是过分关注自我的表现,人若太自我,精神是无法进步的。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耶路撒冷的一次领奖会上发言说,任何一个作者都要躲在自己的作品背后,如果作者跳到作品的前面,跳到前台,一定会破坏作品本身。优秀的作品是高贵精神的反映,是神来之笔写成的,把渺小的自我放在比作品更重要的位置、摆在作品的前面,是本末倒置,是对作品本身的破坏。

提到昆德拉,我不禁想起捷克总统哈维尔。上星期天我去一个朋友家做客,一边吃饭,一边跟大家开心地谈着各种各样的趣事。有位朋友说起他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捷克见到哈维尔的情景。我说:我可是哈维尔的追星族,他是我心目中一颗大明星。记得哈维尔说过一段话:那些国际间的危险力量并不是我们的主要敌人,那些曾经给我们带来不幸的人也未必是我们的主要敌人,我们的主要敌人是我们自己,是〃自私〃、〃嫉妒〃和〃空虚〃。我们应该唤醒巨大而沉睡着的社会的善意。我想哈维尔的话会警醒很多人。而米兰·昆德拉和哈维尔都是精神非常强大和丰富的人,所以他们才能写出感人的作品。

很多时候,我们向前走时最先要战胜的是自己。

 第102节:一啸天蓝

一啸天蓝

余秋雨在《遥远的绝响》这篇文章中写了一个情节,这个情节我读后许多年都不能忘记,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在头脑中的画面却越来越清晰。《遥远的绝响》是写〃竹林七贤〃的,这里的〃绝响〃应该是指嵇康弹奏的《广陵散》,但我想在这里说的是阮籍去拜见孙登大师的过程。

阮籍上山后,向孙登大师询问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和哲学问题,但孙登大师却一动不动,一言不发,连眼珠都不动一下。面对大师这样的表情,阮籍突然觉得他所认为的那些重大问题是多么地没有意义。于是他就用吹口哨的方式吹了一段乐曲。当时,这种吹口哨的方式叫〃啸〃,它没有内容,没有固定的旋律,就是随心所欲地吹奏一番,吹完之后他发现孙登大师正注视着他,笑眯眯地说:〃再来一遍。〃于是,阮籍对着苏门山又吹了一遍,回头再看,孙登大师又回到了原来安静的状态。最后,阮籍有些高兴、也有些茫然地下山了。走到半山腰,突然奇迹发生了,一种难以想象的奇妙音乐充满了山谷,如天月开奏这正是孙登大师的〃啸〃声。它如此辉煌和圣洁,回答了阮籍全部历史和哲学的重大问题,比任何语言都更能感染人,更能穿透人的内心。阮籍仰头聆听,直到音乐结束。可见音乐是古人的一种表达和交流方式。

最近看到一种说法称,宇宙的形成和音乐有关。宇宙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只有知道来处,才有可能知道去处,这是千年的诘问。宇宙是大爆炸形成的,这已似乎成为科学界的公论600多亿年前的大爆炸形成了今天的宇宙。那大爆炸之前是什么呢?据说是一〃奇点〃,也叫〃悬点〃。这个奇点又是什么呢?有人说是一高能量体。前几天看了一份资料,有位科学家推测说,奇点是一段波,一段音乐,这就是说,是音乐创造了宇宙。当然,这个浪漫的说法是否能解释得了宇宙的千古疑题,还有待科学家们去探讨。

我还看到一则消息,据说科学已证明,我们生活的世界至少有九维空间。两维空间中的生物是无法理解三维空间的,三维空间中的我们也很难理解超过三维空间的任何事物,九维空间的〃啸〃声、音乐、话语到了三维空间一切都成为可能。这也包括宇宙的创造吗?

第103节:比祈祷更重要的是祈祷的精神

比祈祷更重要的是祈祷的精神

这些年寺庙道观的香火之旺,与十多年前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去有寺庙的地方旅行,感受信仰的力量与大自然的宁静,也是一种精神享受。2005年我去了趟五台山,看到很多人的表现,对精神追求有些许感悟。

我看到,有一种人崇拜跪拜的功效。他们一进到五台山县境内就开始跪拜,一路跪拜到山上。这种探求的精神、虔诚的精神可能在当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中都看不到。但是,我发现这些人什么都跪拜,甚至跪拜毛主席当年住过的床、江青住过的床乃至林彪住过的床。见到什么就跪拜什么,这就是迷信了。迷信,违背信仰给人的初衷,反而成为痛苦的根源。你迷信烧香拜财神后就会发财,结果发不了,你会失望,感觉受到欺骗。但是你跪拜过的财神爷,一个泥菩萨,什么时候给过你承诺呢?它一句话没说过,你觉得受了欺骗是因为你对它有着错误的定位。这就是迷信造成的后果。但迷信产生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他们没有〃放松〃。本来到山里旅行,就应该暂时丢开工作,获得闲适或者精神苏醒的快乐,但他们没有丢开。在城里忙着发财,到山里则忙着找偶像保佑自己发财,这样的人,永远也不可能有精神享受。

在没有真正信仰的社会中是很容易产生迷信的,就像地里不种庄稼,杂草一定会长起来一样,信仰也是需要引导的,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祈祷具有某种物质形式,但比这形式更重要的是祈祷的精神。我们唯有通过祈祷的精神,才能与造物主的伟大精神相接触。

在五台山,除了迷信于跪拜的人,还有一种人看起来很不〃严肃〃。他们不跪拜,或者只是玩乐一样地跪拜。他们本身已经破除了迷信,认为社会制度日趋完善,给人越来越多发财致富的机会,自己的生存质量可以控制在自己手里,只要你努力,就能发财。这些人去寺庙,最多就是捐个钱,获得快乐。为什么去寺庙捐钱人们会快乐呢?因为在我们的传统思想中,朝寺庙捐钱具有供养菩萨的含义。他们大概觉得通过这种有意义的花钱方法也可以获得快乐。

最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很多人带着都市生活里的困惑去求教高僧。许多白领、知识阶层,经济收入和文化水平都很高,却经常去找寺庙的高僧,几乎把高僧们当成了心理医生。

第104节:爱与恨,一道不必要的选择题

爱与恨,一道不必要的选择题

《圣经》中这样写道:亚当和夏娃生活在伊甸园里,过着无忧无虑、快乐的生活。上帝对他们说:〃园中每棵树上的果子你们都可以吃,但除了善恶之树上的果子。〃后来,蛇诱惑夏娃吃了那棵树上的果子,夏娃又给亚当吃了。上帝责备了亚当和夏娃,蛇也受到了诅咒,让它永远抬不起身子。就这样,因为能区分善恶了,仇恨之根就深植于亚当和夏娃心中,祸及他们的后代子孙。这就是基督教所说的原罪。

在禅宗中,三祖僧璨在他唯一的一本著作《信心铭》中说道:〃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违顺相争,是为心病。〃'奇·书·网…整。理'提。供'对那些没有成见和偏好的人来讲,伟大的道并不困难。

当爱和恨两者都消失,每一样东西就会变得很清楚、很赤裸。但是如果你对它作出哪怕是非常微小的判断,那么天和地就被分割得无限远。如果你想要看到真理,那么就不要先入为主地持有赞成或反对的意见,内在喜欢和不喜欢的冲突是心病。

萧伯纳的剧本《巴巴拉少校》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工业巨头安德谢夫老爷子见到了多年不见的儿子斯泰芬,问他对做什么有兴趣。这个年轻人在科学、文艺、法律等一切方面一无所长,但他说自己有一项长处:会明辨是非。老爷子把自己的儿子暴损了一通,说这件事难倒了一切科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怎么可能你别的都不会,就会一个明辨是非?我们小时候接受的教育总是要我们有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对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敌人要像冬天般的寒冷……而从古到今的圣人、智者们总是教育我们〃恶是不存在的〃。阿博都·巴哈说,并不存在恶,无知是缺乏知识,谬误是缺乏引导,健忘是缺乏记忆,愚笨是缺乏良好的感悟。同样,瞎子是缺乏视力,聋子是缺乏听力,贫穷是缺乏财富,疾病是缺乏健康,仇恨是缺乏爱,分裂是缺乏团结。如果我们把所有的事物都从正面去理解,就没有了黑暗。存在黑暗是因为缺少光明,在一个漆黑的屋子,当我们打开电灯的一瞬间,黑暗就不存在了。所以,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带给这个世界多一份光明和正面向上的力量。

从《圣经》、禅宗的《信心铭》、萧伯纳的剧本到阿博都·巴哈,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在这里我们不需要更多的语言,需要的只是闭上眼睛静静地去想。

第105节:灵魂的真实性,是人类真实存在的凭据(1)

灵魂的真实性,是人类真实存在的凭据

灵魂存在吗?这是个问题。

在我的记忆中,最大的恐惧是对死亡的恐惧,我思考过的最大问题,可能也是生死的问题。现在的小孩不想生死的问题,他们天真烂漫,非常幸福,可我小时候经常看到死亡在身边发生。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班上有30多个同学,上到小学五年级时班上就只有13个同学了。消失的那些同学,其中一半是女孩子,家里不让上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