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必懂的处世心理学-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foxit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不被其他事物所干扰;没有注意,人们的各种智力因素,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将得不
到必要的支持而失去控制。
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注意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位专家说:注意力
是学习的窗口,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我们上学的时候,注意力是否集中,直
接地影响到成绩的好坏;在工作中,注意力同样也影响着我们的工作效率。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被试者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时背课文,只需要读9 遍就能达到背诵
的程度,而同样的课文,在注意力涣散时,竟然读了100 遍才能记住。 可见,注意力与人
的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有专家说:〃哪里有注意,哪里才会有思
考和记忆。〃注意是认识和智力活动的门户。人的一切行动都离不开注意力。注意是一种心
理状态,一切心理活动都必须有注意的参加,否则就不能顺利有效地发生,发展。在心理学
上,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无意注意是没有准备、自然发生
的,不需要做出努力的一种注意,比如你在认真工作的时候,窗外的汽车声,你能听到,但
是对你没有任何影响;你在室内看电视的时候,风把窗帘吹开了,你不由得看了一眼,这就
是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一种有目的、有准备,必要时还要做出努力的注意。比如,工作时面对电脑
认真处理数据,看书的时候目不斜视,专心致志等,这都是意志努力的结果,是有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一种既有目的,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比如在你学骑自行车的时候,
注意力非常集中,这是有意注意,在学会以后,当技能逐渐熟练,不需要多少注意力都可以
熟练骑车,这时骑自行车就是一种有意后注意了。
注意力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注意力不集中是影响我们工作效果的
重要因素。在一个忙碌的工作场所,大家不断地走动和谈论,很容易分散你的注意力,本来
30 分钟就可以写完的报告,你可能因为外界的干扰而花了两个小时才完成。本来你打算利
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完成工作,网上却有人不停地跟你聊天,你只好边聊天边工作,一心两用,
工作永远也做不完。外界的干扰就是这样来影响你的工作,分散你的注意力,降低你的工作
效率的。
注意力强的人可以随时接受外部信息,也可以随时拒绝外物。如果你的心门是半开半关
的,那么,你便会像小孩一样,很容易被外物吸引。不过有一点你与小孩不同的是,你有一
种想拒绝的心愿。至于这个心愿能否得以实现,就要看你的抗干扰能力以及注意力是否容易
分散了。有一个男孩在跟我聊天的时候,诉说了他的苦恼:我两个月前刚找到一份工作。我
并不是不喜欢这份工作,但是无论怎么做,工作效率都很低,经常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不了。
我是个自制力很差的人,很难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又不愿意得罪人,所以工作就像滚雪球
一样,越积越多。
第28 节:专心致志,才有成果注意力(2)
我做一件事时,如果被另一件事影响,就很难再次进入状态。老是做错事,忘事,提醒
自己不要做错还是错,手上在做着事,提醒自己专心,可脑袋还是要开小差。以前父母总是
说我做事粗心大意,我自己不承认,现在工作了才发现我真的有这个毛病。注意力不集中,
就连我晚上睡觉试着背乘法口诀,脑袋里都要想其他事情,我是不是无可救药了?
现在有一个说法叫做〃注意力缩短症〃,又称〃注意力分散症〃,是指对某一事情在长时间
内无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这种症状导致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在工作中无法长时间集中注
意力,效率低下。不少年轻人都有上面这个男孩的困扰。注意力是需要争取的。它不会在你
想要的时候自动开启。一旦开始做某件事情,能迅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快速地进入状态,
这是一个能力。如果你想让自己注意力集中,可以尝试下面的方法,训练自己。1。 明确目
的和任务。
当我们对工作的任务和目的清晰地了解时,我们就会提高自觉性,加强责任感,集中注
意力。注意力涣散时,一定要提醒自己,〃这项工作很重要!〃〃这个演说一定要认真听!〃
当你发现思想开小差时,立刻把它叫回来,利用个人意志的力量也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不许注意力涣散,开始有点困难,一旦养成习惯,反而感到集
中精力干事或学习是件很愉快的事,当你有这种体会时,就说明你的注意力水平提高了。2。
培养自己对事物的兴趣。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当我们做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无论多么累,都会集中
精力,专心致志;而当我们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总是注意力不集中。有了浓厚的兴
趣,就会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得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此,在培养注意力之前,
要培养自己做事的兴趣。
3。 克服内外干扰。
外部干扰,主要是无形中分散注意力的各种感官上的刺激,耳闻目见的。声音是最能干
扰注意力的,叫卖的小摊贩、打打闹闹的孩子们,都能干扰你的工作,困扰你的神经。集中
注意力首先就是要尽量关闭你的官能。比如当你打算专心做一件事的时候,空气中飘来了你
最爱吃的红烧肉的香味,这个时候,你要置之不理,正如我们想睡觉时把灯关掉,把眼睛闭
上一样。
内部的干扰,主要指身体的疲劳、疾病以及其他需求等,如果你牙疼,或是鞋子太紧,
或是寒冷、饥饿等,你便不能集中注意力。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没有这种身体上的痛苦,让
自己在轻松的环境中工作。
4。 克服内心焦虑情绪。
在你的脑子里有别的思想和兴趣,你想着别的事,有种种的忧虑、希望、失望等压在心
头,这些都会影响到你的注意力。有时候一件小事做错了,全天你都会心神不宁,做不好其
他的事情。所以,心里装 着别的事时,会妨碍你的工作。
总之,年轻人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注意力,无论何时何地,面临重要的事时,要马上
有一种能力和意志来应付,不受外界环境和内部心境的影响。
第29 节:你的外表会说话首因效应(1)
第3 章20 几岁要懂的7 个社交心理技巧
与人交往时,首先要观察他的气质,然后再决定如何迎合和适应他。无论是与严肃的人
还是与轻松愉快的人相处,都要做到胸有成竹,方可顺水行舟,礼貌制宜。
巴尔塔沙??格拉西安《智慧书》
14。你的外表会说话首因效应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接近一个好机会并不难,难的是抓住这次机会。
要抓住成功的机会,有时候只要一眼就够了,因为第一眼往往注定了结果的好坏。比如,
很多年轻人都相信在面试中,自己很可能会因为不得体的穿着和举止而遭到拒绝,因而在面
试之前做好充分准备,保持自己的服饰整洁得体,对着镜子精心〃演练〃自己的一言一行??
这各式各样的努力,都是为了给别人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对他能否获得成功的机遇也有一定的影响。生活中,有许多优秀的〃
千里马〃,由于没有给〃伯乐〃们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而被认为是普通马,而与成功的机会失
之交臂。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关于第一印象的定律,叫首因效应,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接
触时会对其留下深刻印象。第一印象一旦建立起来,对后面获得的信息的理解和组织有着强
烈的定向作用。由于人具有保持认知平衡与情感平衡的心理作用,人们倾向于使后来获得的
信息的意义与已经建立起来的观念保持一致,为此,人们对于后来获得的信息的理解,常常
是根据第一印象来完成的。
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专家阿尔伯特提出过一个关于第一印象的〃7/38/55 定律〃。一个人
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受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说话内容本身占7%,说话方式(语速、
语调、音量等)占38%,非语言信息(面部表情、身姿、行为、服饰等)占55%。可见,
人的外在信息在给他人的印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20 几岁的年轻人,如果没有一个得
体、优雅、文明的外在形象,很难树立起良好的个人形象。
郭冬是个大企业的人事部经理,面试过上千人,为企业猎取了不少优秀的人才。他非常
看重每个面试者的外部形象。
有一次,一个应聘者的简历吸引了郭冬。高学历、出色的工作履历让郭冬这个资深职业
人和阅人无数的职业经理心动了。他对这个应聘者成为自己团队出色的精英充满了信心。还
没有面试,在郭冬的心里已经给他打了很高的分数,求贤若渴的郭冬推迟了其他的工作,专
第30 节:你的外表会说话首因效应(2)
门为这个应聘者安排了一场面试。
这天中午,在约定的面试时间中,郭冬见到了他。身穿浅黄色的衬衣和灰色西裤,头发
有些凌乱,胡须也没有修剪,但还算是彬彬有礼。
这个形象已经让郭冬大跌眼镜。和想象中的差距太大了。郭冬这时已经有些反感了。但
已经安排了面试时间,还是想给他一个机会。在郭冬的指引下,面试者在他的对面坐了下来。
盛夏时节,一股怪怪的味道扑鼻而来,寻其源头是从对面这个人身上散发出来的,再仔细一
打量,原来,他身上本来穿的是一件白色的衬衣,由于汗渍长期的入侵才泛出黄色来,深色
的西裤上也依稀可见汗渍和几处油污。
这时,郭冬的耐心已经荡然无存,简单的交谈后结束了面试。经过深思熟虑,郭冬最终
决定不录用他。尽管郭冬觉得很遗憾,但是他坚信自己的判断,面试者尽管可能在工作上有
一套,但是也可能是个做事不细致,没有耐心,不考虑别人感受的人。
尽管我们经常对自己说〃不要以貌取人〃,但几乎所有的人都无法做到这一点。你的服饰、
发型、手势、声调和语言等自我表达方式时刻都在影响着人们对你的判断。无论你愿意与否,
你都在留给别人一个关于你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工作中影响你的升迁,在商业往来中影响你
的交易,在生活中影响着你的人际关系和个人感情生活。
许多人认为有实力就够了,只要能力强、工作表现好,升迁机会绝对少不了,其实并不
是这样。一旦你与他人能力相当、表现也都出色时,你的整体形象就显得格外重要。
因此,年轻人在加强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时,千万不要忽视了自身形象的管理。
1。 穿着得体。
有些年轻人喜欢穿着个性的服饰,比如,有的女孩子喜欢穿着细肩带洋装、露背装。在
周末同学朋友聚会中,这样穿戴未尝不可,但是一旦在正式的场合,比如在工作中,与领导
在一起这样穿戴肯定不合适了。
2。 注意细节上的修饰。
很多年轻人穿着体面,却忽略小细节,像衣裤脱线、身上有体味、口臭、头皮屑、体毛
未除尽,或是用餐后牙齿上有菜渣,即使身穿名牌衬衫也不熨烫,或是脚穿名牌皮鞋却从不
擦干净,还蒙着一层灰,甚至鞋跟掉了还不自知,这些小的细节瑕疵都会让你的完美形象大
打折扣。
3。 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言谈举止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体现,要开朗、热情,让人感觉随和亲切,平易近人,容
易接触。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应放松心情,保持自己的既有特点而不要故意矫揉造作。有的
人在亮相时昂首阔步,气势逼人,在跟别人握手时像钳子般有力,跟人接触时过分热情??
这样故作姿态,不仅会令别人难受,连你自己也觉得别扭。
第31 节:快速拉近距离自我暴露(1)
4。 提高整体素质。
当然,形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穿衣和外表相貌的概念,而是一个人的全面素质,一个秀
外慧中的形象。形象的内容很丰富,包括你的穿着、言行、举止、修养、生活方式、知识层
次、开什么车以及和什么人交朋友等等。
其实,一个人的形象是会说话的。有的形象对人说:〃请相信我,我是有修养、有能力
的〃;而有的形象对人说:〃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懒惰、无能,没办法!〃
现在,你知道自己的形象都对他人说了些什么吗?精明能干,还是敷衍邋遢?
15。快速拉近距离自我暴露
前几天,我跟一个朋友闲聊。聊到工作的时候,她谈到了她的助手…一个刚刚大学毕业
的年轻女孩。她对助手的评价是,太保守、太谨慎、太孤僻。所以,她觉得难 以跟这个助
手很好地合作,她打算下个月再换一个助手。 朋友说,任何人都很难从这个女孩身上获得
有用的信息。她似乎有意要把自己隐藏起来,不让自己被他人了解。
女孩从来不跟他人讨论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其他方面的生活。比如,同事们一起去酒
吧,每次别人问她爱喝什么,或是要点什么的时候,她总是把手一推,你们先点吧,我到时
候再说。她总是最后一个点饮料,生怕别人知道她喜欢喝什么,讨厌喝什么似的。后来每次
大家都不问她,也不管她了。同事们上下班,都是有说有笑,就只有 她独来独往。再比如,
某天这个女孩中午吃饭回来,我的朋友随口问她:〃今天和谁一起共进午餐呀?〃本来就是随
口问的一句话,这个女孩却一本正经地回答:〃和别人!〃这样的回答其实等于没回答。潜台
词实际上就是〃我不愿意回答〃或是〃我不想回答〃。
鉴于助手这样的态度,除了工作上的事情,我的这位朋友她的上级平时也很少跟她聊
天,因为她总感觉这个女孩难以靠近。
有时候,部门的同事们一起在茶水间聊一些八卦新闻、花边新闻,谈到某个明星没魅力、
穿衣没品位、耍大牌的时候,她总是在一旁安静地听着。当有人问到她的看法的时候,她也
含糊其辞:〃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没有什么对与错。〃
慢慢地,同事们都觉得跟她没有共同语言,没什么可说的了。所 以,她基本上是自己
把自己给孤立起来了。
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的年轻人跟这个女孩一样,穿着〃防护衣〃,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
让人看不到她的内心、她的个性、她的兴趣、甚至某一个小小的意见。无论别人如何敲打她
的心门,她总是关闭得严严实实。
这样的人,很难与人亲密地相处。要处理好人际关系,首先要让人接纳你,而要让人接
纳你,首先又需要让人了解你。
第32 节:快速拉近距离自我暴露(2)
俗话说,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要想和别人成为知心朋友,有时候不妨适当地表露自己
的真实情感和真实想法。当别人需要真心话的时候,坦率地表达自己。这样不仅有了更多的
聊天话题,更是给人一种可以接近的亲切感。反之,别人就会认为你难以靠近。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信任程度和接纳程度
的提高,交往双方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己。所谓自我暴露,又叫自我揭示,是一个人主动提
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他人分享。是一种人们自愿的、有意的把自己的真实情况暴露
给别人的行动,它所透露的情况是他人不可能从其他途径获得的。
其实,自我暴露并不一定要暴露自己的隐私。自我暴露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