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字楼到玉米地----一个it人的十年轮-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自由交易区。主要是蔬菜瓜果类的产品,在这里进行大宗交易。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11…18 23:16
这里是内部交易区,要是不说是菜市场,说是798式的艺术空间,也有人相信。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11…18 23:24
市场未动,金融先行。n多家银行,已经进驻,准备分食这块蛋糕。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11…21 21:48
作者:lidedi123 回复日期:2009…11…21 18:54:17
楼主建个群吧,有机会向楼主学习。我也是桂林人,为楼主的魄力折服,祝楼主事业越做越大。
=
已经有了一个超级群,群号:28056600,三农实践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11…24 08:16
又翻页了。
前一阵子特别忙,下乡的时候,有时上网信号还不好。所以就耽误了回复和更新。
出版商暂时否决了出书的计划,主要原因可能是谈论到了很多农业的负面问题,虽然删除了几篇“猛文”,但是其中还是反映了很多社会现实。
不管出版还是不出版,帖子还是要继续下去。而且,马上就要开始上海的事业,几乎做了全产业链的事情,题材会更多,更有意思,应该会比以前农场里的思考,更有广度和深度。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11…24 09:06
网络时代的山寨版“全食”
我们的上海市场平台,终于开始动起来了。
批发市场给我们的是卖干货位置。当然,生鲜的蔬菜瓜果也可以做,可以拿给市场的同行做,或者拉到自由贸易区去临时交易。
有了市场,就要准备走货了。走什么货?怎么走?
普通的大路货是要走,毕竟要走量。市场给我们定了不小的任务。平均几天就要走掉一大卡车,这个任务不轻松,毕竟是新市场,距离市区有点远,要旺起来还有一段时间。
大宗的货物,就是大卡车拉过去,大批地卖,不需要什么品牌,卖相好就可以。贩子们拿货,基本不尝味道,好看就行。
我一直想做乡村绿色食品,上海的这个平台,给了我们新的机会。
我们将选择其中部分的优质产品,单独划出来包装,进行品牌直接销售。主要的销售模式是,是网络直销。不走渠道,不追求数量,价格上参照超市一般产品的价格。
这部分产品必须走直销模式,走渠道,会遭遇卖相问题。乡村食品,很多看上去如同“德国苹果”,卖相不好,必须通过吃,才能够体会到它的本质。
销售品种的选择过程,基本按照自己吃——家人吃——朋友吃——小范围销售——按量销售的模式。这种模式下,是不太可能做大的。本来这种货源就相当有限,一旦进入大规模销售,供货就不够了。我们本着有多少就卖多少的原则,没有优质的货源,这种品种就暂时缺货。
价格,不会很便宜,这种货源组织不容易,小批量的物流成本也高,但是算来算去,也不会比超市贵。因为我们的体系里面,没有潜规则,流通的渠道也很短,成本不是特别高。
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网络购物很盛行。小件产品的物流体系也很完善,而且价格不高。这解决了很大的问题,也就是说,剩下的事情,就是顾客是否认可愿意掏钱的问题了。
到了用品质说话的时候,我还是充满信心的,起码,我自己一直混迹乡下,各种乡村原味食品,也算是到处吃遍。能够让我叫好进行直销的产品,肯定不会差。
老周卖的直销食品,肯定不太好看,长得象老周一样,野气十足,既不整齐,也不光鲜。但是,吃下第一口,都能够找回小时候吃东西的感觉。
这几天,上海的门店在装修,正在招聘人,正在架设网站,正在做第一批产品的包装设计,广西这边在抓货,组货。东风具备,只欠万事。
山寨版的干货“全食”,正在起步,敬请关注。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11…24 20:09
农场里的辣椒育秧大棚,主要目的是让辣椒秧安全度过霜期,在春节后就可以移栽到地里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11…24 20:12
这是一片萝卜地,马上可以卖萝卜了,今年的萝卜价格比较高。可能有北方的客商在南方购买。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11…24 20:14
这是甘蓝包。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11…24 20:18
屋后的甘蓝,比前面一批,晚20天种植的。一直种到了变压器下面。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11…24 20:32
芥菜地和芥蓝包相连,还算壮观,加起来几十亩。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11…24 20:35
这头猪是山村里面的,情场相当得意,因为是种猪。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11…24 20:39
两只小狗,长大成狗。
他们说:兄弟,看帖要回帖的,做人做狗都要够厚道。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11…24 20:41
这条狗,百思不得其解:为啥子有人看帖就不回帖呢?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11…25 07:28
出版遇到了点小麻烦
出版商选题的时候,把这本书给毙掉了。
理由是,这个题材敏感,而且读者群不大。
我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结果。和谐社会下,中国农村农民怎么可能有问题呢?我写的都是片面现象,以偏代全,这是不对的。
帖子还得继续下去,看来帖子在网络上暂时不会被和谐。每天也有不少人在看,这就很够了。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11…26 13:56
真tnnd的头疼啊,感冒了,似乎不象是甲流。老打喷嚏。
在地里找了几个萝卜,削了直接生啃,辣而冲的味道。居然一会鼻子就畅通了。药治不如食治。
好久没有生病了,生一下病也是好的,只是铺天盖地的甲流宣传下,这感冒也是让人相当地恐惧。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11…27 07:58
向来不怎么写经济评论,最近和朋友们讨论一些问题,他们都鼓励我写出来,想想其实很有意思。因为现在几乎所有的经济评论,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三农”的视角,我来写一点东西,也许可以给读者另外的启示。
经济学家很少有人待在农村哪怕一天,更何况学问都为柴米谋。让他们用更基层的眼光看经济,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他们连工人的视角都没有,遑论农民的视角了。
物价真相(一)
为什么房价连连上涨,国家一声不吱。而菜价只略微涨了一点,立刻就上了央视?粮价,更是多年一动不动。
前几天给孩子买衣服,发现商场里的衣服越来越贵,牌子、质量都是差不多的。按道理说,现在服装业的材料、人力并没有增加多少,为什么衣服涨价这么多?而据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很多都支撑不下去。
为什么统计局CPI涨幅不高,很多人的工资收入也没有下降,而越来越多的人却日子越过越紧张?
为什么海量的货币发行,也没有引起生活领域的通货膨胀?发货币这么多,食物价格都不涨的秘密在哪里?
这一切,其实秘密只有一个,压低农业地位,保持基础农产品价格不动,压低农民收入。这样,城市化进程就可以有低廉的食品价格,低廉的农民工劳动力。海量发行的货币,只要一点都不流入农村,始终在城市资产泡沫领域运行,这个游戏就可以持续玩下去。
举例来说,如果某个城市居民,20年前有一套房子50平米,当时价值5万,可以买米5万斤。现在,同样的房子,价值100万,可以买米50万斤。
以大米做硬通货,房子的价值,涨价10倍。但是反过来,以房子作为硬通货,大米的价值贬值10倍。为什么那么多人炒房囤房,不炒粮囤粮,道理就在这里。
只要大米价格不上涨,城市资产价格上涨,虽然算是泡沫,但是仍然有坚实的基础,所有的人都可以想,将来什么时候卖掉这个房子,都可以换回更多的大米。人民币虽然没有金本位支撑,但是有“大米本位”支撑,也算得上是优质的硬通货。
一旦人民币失去廉价食品的支撑,就不再是“硬通货”,当人们发现食品价格在快速上涨的时候,海量的货币就会进入这个领域投机投资。这就是为什么,当方便面涨价2毛钱,要惊动发改委来协调,而房价涨价2万,只有几个“专家”在狗咬狗地争吵。
食品价格上不去,自然农民工劳动力成本不会上去。农民都是很会算账的,打工合算就去打工,种地合算就种地。也就是打工的收入,和种地的收入,落差不可能太大。
有了低廉的粮食,低廉的劳动力。中国的上层阶层,就可以享受得到远比西方一般中产阶层奢侈得多的生活方式。在美国,年薪不到10万美元,不太可能在家里请保姆,而在中国,年薪几十万人民币,只要没有房子压力,生活可以相当地阔绰,很多人不要说请保姆,包二奶都不在话下。
这种物价结构,对于上层阶层而言,尤其是拥有可以增值的城市资产的人而言(比如已经有了几套房子的城市人),看起来很完美,所以极力维护这个体系。作为治国施政的基本,这套体系在这些年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种物价体系看起来这么完美,但是它的软肋在哪里?谁是受益者,谁是受害者?可以持续吗,可以持续多久?如果不可以持续,拐点在哪里?什么时间会出现这个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