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从写字楼到玉米地----一个it人的十年轮 >

第159章

从写字楼到玉米地----一个it人的十年轮-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8…12…27 12:02
       安静地上一次场。
  
       最近帖子暂时更新一下。虽然提纲我也拟了一些,想法也很多。     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太多,心情也有点沉重。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8…12…27 21:45
  
      前几天刚刚回去农场,正要开展春耕准备工作,不幸家有长辈过世。伯父半夜一觉没有醒来。以伯父的身体状况,谁都不会想到他会这么早就离开我们。可能是早年为了养大6个女儿,劳累过度,积累了内伤。
  
      伯父膝下没有儿子,我是长侄子。治丧几天的时间,想到了很多东西。我是第一次做孝子给父辈办丧事,想起以前一个长辈的朋友曾经和我说,等你到了一个岁数的时候,你熟悉的人,会一个个离开这个世界。
  
      想起来,我们家族的男人,都是劳碌折腾的命。伯父读书不多,绰号“老干”,取义其勤劳苦干。去世的头天,他还上山放牛打柴;满院子的鸡鸭,叽叽呱呱地叫,只是喂养它们的人,不会再出来喂撒玉米;牛栏里,还有8头大大小小的牛,有一头还好几次跳出牛栏;办丧事宴席的芋头,是他自己种植的,既香且粉。伯父生前最得意的一句话就是,村里同辈的人,干活没有一个能够超过他。
       
      伯父是一个优秀的农民,也是一个好人,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辉煌大事,平凡而勤劳的一生。如果种地放牛能够给他在天之灵告慰的话,就让他在天堂继续种地放牛吧。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8…12…27 22:08
      谢谢大家一直对帖子的关注。寒冷的冬夜,沉重的心情。大家的关注,给了我很多的温暖。虽然我说过,这个社会,有高层的虚伪、无耻、卑鄙,有底层的暴力、狡猾、粗俗,但是一样有温暖和关心。
  
      对于我的玉米地和农业,我马上就会全力投入。这几天在家里治丧守灵,和很多老农民学习了很多东西,也很有收获。认证了我以前说的,智慧常常在草根之中。
  
      农业的思考,是我的副业,我会继续写下去的,不为什么人气,也不为稻粱谋。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8…12…27 22:50
      前几天才发表了一亩三分地的红色警戒,几天没有上网,回来的时候,居然看到有著名经济学家,声称18亿亩耕地不用守。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当年说粮食危机话题,声称北大校园可以种植玉米的,也是这位“著名”经济学家。
      
      这种经济学家,真的应该分配给他一亩三分地,让他自己养活自己。或者就给他每年限定1000斤“粮食当量”,让他自己来安排生活。没有切身的经历体会,说一些惊人之语,哗众取宠就可以当“著名”经济学家的话,那建议这些“专家”裸奔去上课,顺便拿毕业要挟,和谐几个女生。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这些专家教授,祸害了中国买房的,祸害了中国买股的,还想祸害谁??房地产崩盘,国家不会跨;股市崩盘,大家还继续活着;真的给这种“专家”来指导农业生产,哪一天中国农业走上他们指引的道路,那就是万劫不复。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8…12…28 11:00
  作者:copam 回复日期:2008…12…28 2:03:51 
    
    作者:zhouyutang 回复日期:2008…12…27 22:50:0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段话,显示出你的浅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本来就浅薄,混迹社会底层,能够高尚到哪里?说我浅薄混蛋的人很多,你算老几?
      我说话肆无忌惮,本来就不打算给谁什么面子,只是说我所想的而已。是非对错,自有现实对照。浅薄也好,高明也好,本不是我的本意。我又不等着谁给我评判当教授评职称。
      学院老师我做过,学生我也教过,硕士论文我代人写过,国家863什么重点项目我也参与过。我现在可以很公然地说,我蔑视现在的教育制度和学术制度。如果选择一个街头混混和大学生给我做事,我选择混混,我不选择大学生。
      
      恩,希望你能够从专家那里学到你需要的东西。炒股听厉教授的,炒房听徐教授的,最好再多听营养专家的,买点好奶粉继续喝着。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8…12…30 14:53
  为什么需要保护耕地
  (1)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劳动力减少,机械化经营需要更多土地
  (3)阳光 绿色 健康食品的需要
  (4)为了保持政治军事主权独立的需要
  (5)应对未来复杂气候变化的需要
  (6)应对未来各种经济危机的需要
  (7)未来国际地位的需要
   以此为提纲,最近我来写写保护耕地的重要性。18亿亩的耕地红线需要不需要守,最近这个话题挺热。我也准备凑热闹。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8…12…31 09:55
  祝大家新年快乐。特别是顶我帖子的好同志,快乐加倍。
  
  08年的诸多苦难也好,痛苦也罢,都已经成为了过去时。在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面对升起的太阳,我们一起来祈祷,期待一个新的春天。
  
  当冰雪消融泉水叮咚的时候,春风再次吹绿玉米地,希望大家来看我。还是老规矩,美女优先哦。
  
  我已经办理了it离职手续,这几天就处理完。现在可以正式地公布我的农场所在地了:广西柳州鹿寨县石榴河园艺场内,323国道969公里处。有空来体会玉米地的热情和浪漫。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8…12…31 13:29
      高人到处有,天涯特别多。才半天时间,就把这个地图整理出来了。路线正确,没有错误。
      但是地里挺单调的。明年希望能够种植点西瓜香瓜的。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8…12…31 13:34
  
  作者:海里的小浪 回复日期:2008…12…30 20:29:41  
    
    期待楼主的新文发表。。。。
  +++++++++++++++++++++++++++++++++++++++++++++++++++++++++++
  就在这几天准备写点新东西了,这次写个长点的,题目凶悍点,《旗帜鲜明地保卫耕地红线》。。。。。。。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8…12…31 13:37
  
  作者:lolachen 回复日期:2008…12…31 12:36:31 
    
    不知为什么居然被感动
    加油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定加油,一定加油,加得中石化中石油赚钱大大的才罢休。哈哈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8…12…31 13:42
  作者:响水人作弊 回复日期:2008…12…31 12:47:40 
  ——————————————————————————
       兄弟我做事一向老实,自己能够做多大就做多大,参加jj…套子言论。绝不冒进,不集资,不分股,不合伙,不赖账。
       观光农业是不做的,要是有人想去地里看,那也是不反对的。美女买东西优惠,那是不假的。
       准备去我那里玩的要做好失望的准备,一点都不精彩,很单调。不过面积那么大是真的。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8…12…31 14:32
  在非洲种植玉米的那位兄弟,祝新年快乐,考虑时差的因素,你那里的年来得晚一点,那就祝你晚年快乐。
      
  网络上学习来的甜玉米糯玉米速冻保鲜技术,国内应该有成套设备供应的。供参考。
  
  甜玉米速冻保鲜
          
  
    速冻就是将经过预处理的甜玉米穗置于-30~-40℃低温下,使细胞内水分快速冻结。解冻后,组织中的汁液流失很少,较好地保持了鲜玉米穗原有的色泽、风味。
  
    1采收:在乳熟初期,即授粉后20~22天采收。授粉第18天开始,测定甜玉米的水分含量,含水量在70%~73%时即可采收。装箱宜轻放,装车时上层筐不可压在下层筐上。采收后立即装箱,不能在田间长留和曝晒,以保持苞叶青绿不脱水。
  
    2去苞叶:清除苞叶,掰掉秃尖,去掉虫蛀、发霉、腐烂、缺粒、杂色、籽粒排列不紧密和过熟过嫩的原料。还可在浓度1%~1。5%的食盐溶液中浸泡1~5小时,收到调味、驱虫和冷却的效果。
  
    3冷却:去苞叶后在4℃冷水中循环冷却15~20分钟。
  
    4分级:按整穗、切段分级,要求不秃尖、不秃尾,整体无虫蛀、无缺粒,籽粒排列整齐均匀。按直径分级:直径4。5~5厘米为一级,3。8~44厘米为二级。
  
    5去花丝、清洗:用手工或机械去除花丝,在流水中清洗干净。
  
    6切段:用切段机或切刀切段,切刀操作实行流水作业,第一操作者将尾部(粗端)切除1~2厘米,第二操作者切去尖部3~5厘米,确保切口平整,刀口周围籽粒无破碎。
  
    7漂洗:在流水中清洗玉米穗表面(快速操作),要求无花丝、无污渍、大小粗细一致。
  
    8热烫:玉米穗在沸水或蒸汽中加热到90~98℃,时间7~12分钟,可杀死部分微生物,破坏酶活性,排去组织内部分气体,减少脆性和破损粒。
  
    9冷却:烫后立即冷却,先在10~15℃凉水中预冷,玉米穗由90℃降至30℃后,再放入0~5℃冷水中冷却至5℃以下。
  
    10挑选:冷透后在传送带上人工挑选,剔除过熟、未烫透的玉米穗和碎粒。
  
    11吹干冷却:吹干玉米表面水分使其进一步冷却。
  
    12速冻:采用流化床隧道,要求装置内气温为-30~-40℃,带下冷空气流速为6~8米/秒,直径4。5~5厘米的玉米棒冻结时间为8~15分钟(棒中心温度在-18℃以下)。
  
    13挑选:进一步剔除有缺陷粒及碎粒,在-5℃条件下装入聚乙烯薄膜包装袋。
  
    14冷藏:速冻玉米的冷藏温度为-18~-20℃,相对湿度95%~98%,贮藏期间主要防止结晶和冰升华。
  
    15检验:主要是进行感观、理化及微生物检验。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1…03 14:42
        旗帜鲜明地保护耕地红线(一)
  
  我们需要不需要可持续的发展?
  我们需要不需要吃得更绿色健康阳光?
  我们需要不需要更美好的生活?
  我们需要不需要军事政治的独立自主权?
  我们希望不希望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我们需要不需要维持社会的长治久安?
  ……。
      针对这些问题,如果希望响亮地说yes,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底气?
  
      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母,土地是我们面对任何不测风云的底线。“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现代工业再发达,也不能代替上帝,给我们制造食品。那么,我们需要多少土地才够?18亿亩耕地,是充足还是勉强,甚至已经不足?经济学家惯于使用数字说话,这些数字背后,有着怎么样的不为人知的隐情?
  
      写这个题目,是因为北大天择经济研究所茅于轼教授,最近发布了一个研究成果,说18亿亩耕地不用守。实际上,用历史的数据来说话,他的观点基本没有错。但是经济学家不能只拿历史来说事,当“事后诸葛亮”不是不可以,但是拿几年的光荣历史来预测未来,很容易犯过度乐观的错误,从而制订冒进的政策。
  
      而关于土地和粮食,偏偏是最开不得玩笑的经济决策底线。预测股市错误,大言不惭地还可以好教授我自为之;预测楼市错误,腊鸭子撑硬脖子,照样可以四处忽悠;但是如果粮食政策错误,那后果就大大地不妙了。说难听点,股市楼市很多方面,极不规范,活像赌场,死也好活也好,参赌人员的零和游戏而已,有人亏钱就有人赚钱,经济学家唱多唱空,不过是赌场里劝人们下注的说客。吃饭问题,可是每天都需要面对的,解决吃得饱不饱这个问题之后,还需要解决吃得好不好的问题。
  
      我不是经济学家,不是三农专家,甚至连基本的经济学教科书都只是略微读了一点点,我只是一个刚刚学种地的小农民,头发不长,见识不算短,我也来凑个热闹。说说我对18亿亩耕地的理解。
  
      前面我写过一亩三分地的红色警戒,并且提出了粮食当量的计算思路,实际上,那个文章写得很粗略,很多细节都没有考虑进去。但是我坚持认为,那个思想方法基本没错。1000多斤的粮食当量,确实是这片土地能够分配给我们每个人的一个近期极限。在目前的条件下,每提升一些产量,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并且可能导致未来更多的不可预知后果。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按照我理解的目前政治体系,中央政府乃是谋万世者,而地方政府、利益集团则是典型的谋一时者。关于保护土地,中央政府为国家长治久安计,态度旗帜鲜明,农业政策方向也越来越理性;而地方政府的态度,却暧昧得多,为了更多的GDP和政绩计,搞建设、搞房地产、搞工业化、搞城市化,甚至仅仅是为了“面子工程”,都需要圈占大量的土地。我曾经见过某县级市的政府广场,粗粗估算,面积接近北京天安门广场。而且这种广场,在我出差去过的很多地方,绝不是罕见之物。
  
      不管茅教授的理论正确还是错误,如果采纳他的理论做决策依据。那么最开心的还是地方政府和利益集团,有更多的土地可以卖,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开心无比的事。
  
      啰里啰嗦了一大堆牢骚,下面进入正题。
  
  1。 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多的耕地
  
    我们这些年的发展,都是以透支未来为代价的。农业更不例外。发达国家强制休耕和轮作的措施,在国内就很难执行。因为我们无法承受耕地大面积抛荒的代价。
  
   目前国内大量的土地,由于长期种植品种单一,化肥使用过度,已经出现了板结。土地对于化肥,犹如吸毒上瘾,剂量越来越大,但是效果却越来越差。而农户养殖业的衰落,大大减少了土地有机质的供应来源,加剧了这个过程。
   就连以肥沃黑土地著名的东北,土地的有机质也在下降。原来几乎不需要化肥就能够稳产丰产的沃土,也慢慢走向贫瘠。
   通过技术改良,提高作物产量,是一条科技兴农的路线。但是这条路线,也已经走到了一个瓶颈。每一种高产的优良品种,实际上包括了对土地更多的负载。一个人长期在高压状态下高负荷工作,可能会过劳死。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