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愤怒的世界(别让你的坏脾气毁了你的一生又遗传给你的后代)-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许多人对于愤怒的误解主要在于:将弗洛伊德所理解的攻击冲动等同于愤怒。事实上,所谓攻击冲动普遍存在于人类身上的看法,在弗洛伊德身后已经遭到挑战。另一个观点反而取而代之:愤怒,是对外在状况的一种反应,它并非存在人体内的某种冲动,这冲动要是没有获得满足就会令我们爆炸。
第五节:小贴士愤怒的相关词汇
你是否曾经想过;我们是用哪些词汇来描述愤怒的?而这些词汇里头,又为什么有这么多都跟累积、沸腾、需要发泄出来之类的形容有关呢?这些说法之所以流传了这么久;或许跟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攻击冲动、反射模式和水压原理有关。尽管弗洛伊德的全盛时期已经过去有75年之久,以下这些词汇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对话当中:
被压抑的愤怒
被堵住的怒气
火冒三丈
怒气快沸腾了
把怒气发泄出来
又发脾气了
把怒气宣泄出来
发火
气炸了
爆炸性的怒气
怒气快爆发了
第六节:愤怒并非是天生的野兽(1)
不可否认,弗洛伊德是个开创性的人物,他建立了精神分析学,也提出了有关心理与精神疾病的完整理论,然而,他有很多重要的概念很快便遭到了同时代人的质疑。当时在维也纳行医,在心理治疗上同属先驱人物的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便是其中之一。而且,不同于当时的学者侧重于攻击冲动,他是第一个针对愤怒提出广泛论述的理论学家。
阿德勒认为,愤怒是一种自然反应,每当我们的主要冲动得不到满足时,此种反应便会发生。所谓的主要冲动,皆属生物本能,其中包括饥饿、口渴,以及希望有衣服穿、有地方遮风蔽雨、寻求舒适体温等种种需求。在阿德勒看来,愤怒的发生是有因有果的;它不像膝跳反射一样,是自动发生而无法为意识所控制的。总之,愤怒不是一种生理冲动。
此外,阿德勒对于愤怒与人格间的关联也提出了一些新的重要见解。他指出,有些人会透过愤怒、透过强而有力的外表来补偿内心的自卑感。阿德勒认为,由于我们每个人在生命之初都是无助的婴儿,凡事都必须仰赖别人,因此自卑感的存在是很普遍的。在童年的成长过程中,此种强烈的〃自卑、无能、不安全〃的感觉会一直伴随着我们,当我们的照顾者对我们提出一个超出我们能力之外的要求时,或当我们觉得自己的体能、智力、吸引力不如我们的同辈时,这样的感觉会变得更加强烈。为应付这些感觉,有些人学会用愤怒来伪装自己。尽管他们在内心深处觉得自己脆弱无力,却故意投射出相反的形象:傲慢、有力量、富攻击性。确实,有攻击性的外表能够吓退敌人,就好像一只四脚动物会用咆哮或猛冲等行为来吓阻其他想抢地盘或抢交配对象的竞争者一样。
除了阿德勒,不少理论家也对弗洛伊德的攻击冲动无法苟同,例如德高望重的人类学家孟塔古(AshleyMontagu),活跃于20世纪中末期的他,在这方面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洞见。
弗洛伊德的思想,深受达尔文物竞天择说的影响,而物竞天择说中又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叫最适者生存。大自然的资源毕竟有限,要想获得生存,动物之间就必须彼此竞争;而体积最大、攻击性最强的动物,往往是这场竞争中最大的赢家。人类也一样,我们有时候必须表现得张牙舞爪,以确保自己的生存。不过,孟塔古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却稍有不同。他发现,在动物的世界,攻击性通常是透过力量的展现而非实际的杀戮来加以表现。很多时候,较大型的动物只要做做样子例如狮子大吼个几声,或大熊举起前腿、直立起身子便可以将其在力量上的优势展现出来。这个样子或姿势本身,便足以吓退敌人。事实上,除非为了〃吃〃,否则动物是很少彼此残杀的。除此之外,许多物种都有群居本能,大家团结在一起以抵御外侮,提高生存的概率这时候生存所仰赖的并非竞争,而是合作。
第七节:愤怒并非是天生的野兽(2)
相对于弗洛伊德,孟塔古对人性抱持着比较正面的看法。他反对将人类看成是天性残忍的杀戮者,而认为攻击性的展现主要是透过社会学习(sociallearning)而来。每个人在呱呱落地之初,或许都具有暴力倾向,但家庭与文化才是决定我们日后会不会真的成为暴力分子的最重要因素。不仅如此,孟塔古甚至是下列论点的早期提倡者:一个人会发展出什么样的性格,习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愤怒,跟他在成长过程中所接触到的人际环境有着莫大的关联。
1988年,一个包含人类学家、生物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团体,也加入了这场论战。他们用约翰·克拉玛(JohnKlama)这个笔名(该笔名为诸位作者名字的首字字母结合而成),合写了一本书:《攻击性:传说中存在于人类内心深处的那头野兽》(Aggression:TheMythoftheBeastWithin)。书中,他们对所谓攻击冲动普遍存在于人类身上的看法提出了质疑。
一如孟塔古,克拉玛也反对将人类看做是天性嗜杀的动物,他们甚至进一步质疑,攻击性这个概念在科学上究竟有没有任何效力?毕竟,攻击性aggressive这个字眼儿,已经成了一个使用方便、包罗万象的词汇,可以用来形容许许多多具积极特质的行为(包括走路的模样、讲话的语气,甚至做爱的方式)。克拉玛指出,在一般人的用法里,攻击性这个字眼儿已经成了一个〃方便的类别〃,却不见得是个有科学根据的〃自然现象的类别〃。
可是,要是攻击冲动并不存在,要是人类的内心深处并没有隐藏着什么〃野兽〃,那我们的愤怒究竟从何而来?克拉玛的看法是,愤怒基本上是一种发展现象(developmentalphenomenon)。我们每个人都必然会受到特定文化的塑造,并从中学习到:什么样的行为会得到赞赏,什么样的行为会受到惩罚,于是〃儿童便学会了什么是愤怒、如何表达愤怒、何时可以表达愤怒,他人可能会因为什么原因、何时以及如何表现出攻击性的行为,以及要如何应付自己和他人的攻击性。〃的确,人从一出生就有气质上的差异,但克拉玛认为,这些差异主要是程度上的差异,而不是攻击性的有无。而且,孩童表现愤怒的方式可能是透过模仿而来;包括他在环境中所观察到的行为模式,以及他和主要照顾者之间的互动方式,都会成为他模仿的范本。而权威性的角色,尤其是父母,正是孩童最有可能仿效的对象。
第八节:科学为理论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关于愤怒与攻击冲动的早期概念,大多缘起于所谓〃在躺椅上建构起来的理论〃,是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师从病人身上观察得来的,而不是透过科学方法对人类行为进行研究的结果。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有学者用科学方法来研究愤怒。早期有关愤怒(包括家庭中的愤怒)的研究发现,有很多都来自心脏病心理学的文献。
愤怒的世代遗传有其父必有其子是真实的
关于愤怒的世代遗传,一些最优秀的研究都来自〃家庭变迁研究计划〃(FamilyTransitionsProject)。负责该计划的研究成员包括: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兰德·康葛(RandConger)、金基贞(KeeJeongKim),以及其他大学的几位学者。研究成果于2003年发表在《儿童变态心理学期刊》(JournalofAbnormalChildPsychology)。该计划以艾奥瓦州乡间558名年轻人为对象,研究横跨三个世代的愤怒及攻击行为。受试者自1989年至1999年,每年都接受研究者的访谈。1999年时,这些人的年龄平均在21到23岁之间,其中有75人已经有了八个月大以上的小孩。在全部的受访者当中,有451人来自双亲家庭,107人来自单亲妈妈家庭。由于这些人绝大多数属于白人、中下阶层,而且年纪轻轻就有了孩子(这群人属于研究中的第二个世代,1999年时,其子女的平均年龄为2。4岁),使得研究结果的推论性受到了局限。尽管如此,这些研究资料仍是这方面的研究中数一数二的,因为,研究者使用了多种客观指标来观察受访者在家中进行结构化互动时的育儿行为(parentingbehaovior)。研究者指出,从社会学习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育儿方式或许有相当大程度学习自父母。该研究结果显示,这三个世代〃在育儿行为上展现了明确且显著的学习效果〃。〃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话,在此得到了有力的科学佐证。
愤怒的家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真的会跟着一个人直到他成年吗?研究结果似乎证明了这一点。美国心肺血液协会(NationalHeart;LungandBloodInstitute)在2002年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研究者葛迪·韦纳(Dr。GerdiWeiner)博士等人,利用库梅氏敌意量表(Cooke…MedleyHostilityScale,经常有学者利用本问卷来研究攻击性与冠状动脉心脏病之间的关系),针对2525名、来自680户家庭的已成年子女进行施测,结果发现,家庭关系的质量和愤世嫉俗式的敌意(cynicalhostility)之间存在十分显著的关系。所谓愤世嫉俗式的敌意,指的是习惯将外在世界看做是一个冰冷、残酷的地方,必须〃先下手为强〃才能够保护自己。
1996年,匹兹堡大学的凯伦·马修斯(Dr。KarenMatthews)博士等人,探讨了负面的家庭互动跟男性青少年日后的敌意性格之间的关联性。马修斯博士观察了51个家庭中父子间解决冲突的方式,以验证以下的假说:〃当家庭环境中经常发生冲突,对个人又没有充分的支持和接纳时,男性青少年日后便容易发展出敌意的特质。〃马修斯博士等人发现,做父亲的如果经常表现出负面的行为(或很少表现正面的行为),三年后,他的儿子就更容易表现出敌意、不信任,以及外露的愤怒行为。
针对母女在这方面的关联性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变态心理学期刊》(JournalofAbnormalPsychology)在1987年曾经刊载一份研究,特别针对有〃行为障碍〃(即有暴力倾向)的女孩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有暴力倾向的女孩,她们的母亲所展现的敌意特质不但高于其他母亲,而且亲子间在敌意性格上的关联程度,也以同性的亲子之间最为显著。该研究的作者因此得出以下结论:〃父母的行为,尤其是母亲的行为,很可能成为女儿仿效的对象。〃
从以上及其他的种种研究来看,愤怒以及一个人表达愤怒的方式,似乎真的会在家族间代代相传,在已成年的子女身上尤其明显。随着21世纪的来到,我们对于愤怒,尤其是家庭中的愤怒,似乎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如今,几乎各学派的理论研究者都开始重新检讨精神分析学说当初所提出的论点:〃攻击冲动普遍存在于人类内心深处,而且会不断找机会表现出来。〃尽管如此,误解依旧存在,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依然阴魂不散。
第九节:对愤怒的误解会伤人(1)
你还是不明白,为何我们对愤怒的看法,会大大影响我们表现此种重要情绪的方式吗?要是我们没有把怒气〃宣泄出来〃,我们就一定会〃爆炸〃吗?
让我们来看看乔安妮的例子。曾经当过演员的她,聪明伶俐、美丽动人,如今已经离婚,一个人独居,三个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有一天,她中风了,在医院里躺了一个多星期。她女儿崔西,从另外一个城市赶过来照顾她。但崔西一开始就表明,她过两天有一份重要的简报要做,因此只能陪母亲两个晚上。
刚刚出院,如今正需要别人照顾的乔安妮,听了之后勃然大怒。她难得开口找女儿帮忙,而女儿居然只能待两个晚上?就只为了工作?这未免太自私了吧!
盛怒之下,乔安妮开始出言挑衅,提高声音的分贝说道:〃我真不敢相信你会这么自私!〃接着她开始翻旧账,〃你这次的说辞,跟你弟弟结婚那次一模一样,你这根本是借故推托嘛!〃崔西也不甘示弱地反击:〃天啊,那件事你记恨到现在?那天的状况,你居然到今天还没搞清楚。〃崔西她弟弟的婚礼,已经是好多年以前的事了,但母女俩一直对这件事心存芥蒂,而且没有把彼此的误会解释清楚。
事情是这样的:崔西的弟弟结婚那天,乔安妮以为崔西会开车载她去参加婚礼,然而等了老半天,却一直没见到女儿的人影。到了最后一刻,她担心错过婚礼,只好搭出租车前往婚礼会场。乔安妮承认,她并不确定女儿是故意陷害她还是两人先前的沟通出了差错,但她依然对此事气愤不已,还经常拿这件事来数落女儿〃自私到了极点〃。
因此,一听到崔西说只能待两个晚上,乔安妮当下的反应是:〃那你干脆马上收拾行李离开好了!〃但崔西并没有走人,仍然待了一夜。当然,两人的心情都很郁闷。几天后,乔安妮余怒未消,便在治疗团体上提起了这件事,她怒气冲冲地表示:她不想再跟女儿有任何瓜葛了。
她还说,她觉得自己就〃快爆炸了〃,她相信,要是不把自己的怒气发泄出来,她很可能会遭遇不幸,比方说再一次中风。〃这股怒气我再也无法压抑了。〃乔安妮说。我身为团体的带队人,接着追问:〃压抑?压抑在哪里?〃我们的身体里是有囤积废物的器官没错,但可没有囤积愤怒的器官啊。乔安妮认为,她无论如何都一定要把愤怒发泄出来;这样的信念不但左右了她的行为,更带给她一些负面的情绪,让她和女儿崔西的关系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很可能陷入僵局。
这个例子很清楚地说明了,我们的信念如何影响我们处理愤怒的方式。让我们先从乔安妮的观点来看看这件事。由于她刚出院,身心脆弱,因此很希望有人来照顾她。崔西的表现,让她觉得备受冷落(这是另一种形式的〃不受尊重〃,而没有受到尊重,正是愤怒的一个重要起因,这一点在本书的后面会提到),因此才觉得女儿自私,认为她所谓的理由根本都是〃借口〃。另一方面,崔西的感受却截然不同。由于她正在处理一件大案子,要是离开工作岗位太久,她的事业前途可能会大受影响。这个例子让我们看到,愤怒的发生,往往起因于观点的不同。
第十节:对愤怒的误解会伤人(2)
那么,乔安妮怎么做可以让事情变得更圆满呢?首先,她应该肯定女儿的心意,感激她愿意牺牲时间来陪她。此外,她可以跟女儿商量,看看她是不是能够多待几天。最重要的是,她应该要理解到,她想要有人陪她的需求其实可以有好几种方式来加以满足;除了女儿,她还有别的选择。事实上,就在崔西离开后几天,她找了一位邻居看护,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