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基础知识 1-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种股价指数。它从1969年。。 11月。。 24日开始发布,其基期为1964年。。 7月。。 31
日,基期值为。。 100,计算方法为修正加权综合法。
恒生指数的采样股票,是从香港上市公司中挑选出来的。。 33家有代表性
的大公司的股票。这。。 33种采样股票分成四大类:金融业股票。。 4种;公用事
业股票。。 6种;房地产业股票9种;其他工商业包括航运业、酒店业等股票。。 14
种。计算过程是:将。。 33种股票按每天的收盘价乘以各自的发行股数为报告
期的资本市值,再与基期的资本市值相比较,乘以。。 100就得出当天股价指数。
恒生指数所包含的。。 33种股票占香港上市股票总值的。。 68。8%。恒生指数
由于采样面广、基期选择恰当,能够真实地反映香港股市的变动。
第三节证券投资的收益和风险
一、证券投资收益
1。股票投资收益
(1)股息。指股票持有人定期从股份公司中取得的一定利润。利润分
配的标准以股票的票面资本为依据。股票按股东权利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
优先股是按固定的股息率优先取得股息,它是固定的,不以公司利润的多少
或有无而变动。普通股通常不获股息,而是取得股利。普通股的股利,一般
是支付了优先股的股息之后,再根据剩下的利润数额确定和支付,因而是不
固定的,甚至在公司发行亏损时,很可能分不到股利。公司发放股息的原则
是:1)必须依法经必要的扣除后有盈余时才能分配,当公司有盈利时,需
交纳税款、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后才能分配股息。2)股息的分配,原则
上以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为依据,公司章程另有规定者除外。3)股息的分
配要严格遵守股东平等原则,应按股东持有股份比例进行分配。股息作为股
东的投资收益,可以有多种形式,即现金股息、股票股息、财产股息。
(2)资本损益。上市股票具有流动性,投资者可以在股票交易市场上
出售持有的股票收回投资、赚取盈利,也可以利用股票价格的波动低买高卖
赚取差价收入。股票买入价与卖出价之间的差额就是资本损益。当股票卖出
价大于买入价时为资本收益,当卖出价小于买入价时为资本损失。
(3)资本增值收益。股票投资资本增值收益的形式是送股,但送股的
资金不是来自于当年可分配盈利而是公司提取的公积金。公司提取的公积金
有法定公积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公司以法定公积金或任意公积金转入资本
时,相应地发行新股并按老股东的持股数平等地摊配,这种做法与股票派息
的做法相似。
2。债券投资收益
(1)债息。指债券持有人凭债券向债券发行人领取的定期利息收入,
亦即债券发行人为筹措资金发行债券而向投资者支付的报酬。它是债券收益
的表现形式。债券利息的多少取决于债券利率的高低,而在一般情况下,债
券利率在发行债券时已明确规定。
(2)资本损益。债券投资的资本损益是指债券买入价与卖出价或买入
价与到期偿还额之间的差额,当卖出价或偿还额大于买入价时,为资本收
益;当卖出价或偿还额小于买入价时,为资本损失。
二、证券投资风险
1。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是与市场的整体运动相关联的。通常表现为某个领域、某个金
融市场或某个行业部门的整体变化。它断裂层大,涉及面广,往往使整个一
类或一组证券产生价格波动。这类风险因其来源于宏观因素变化对市场整体
的影响,因而亦称之为“宏观风险”。
(1)政策风险。各国的金融市场与其国家的政治局面、经济运行、财
政状况、外贸交往、投资气候等息息相关,国家的任一政策的出台,都可能
造成证券市场上证券价格的波动,这无疑会给投资者带来风险。
(2)市场风险。这是金融投资中最普遍、最常见的风险,无论投资于
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有价证券,还是投资于房地产、贵金属、国际贸
易等有形资产,几乎所有投资者都必须承受这种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于市场
买卖双方供求不平衡。
(3)购买力风险。购买力风险也就是通货膨胀风险,是指由于通货膨
胀而使证券投资收益的实际价值即购买力下降的风险。通货膨胀的存在使投
资者在货币收入增加的情况下并不一定能使他的财富增值。这要取决于他的
名义收益率是否高于通货膨胀率。证券的名义收益是指投资的货币收益,名
义收益是投资者不考虑通货膨胀影响的货币收益。从名义收益中剔除通货膨
胀因素后的收益即为实际收益。对投资者更有意义的是实际投资收益。
(4)利率风险。也可称为货币风险或信用风险,是指由于货币市场利
率的变动引起证券市场价格的升降,从而影响证券投资收益率的变动而带来
的风险。
股票的收益率同货币市场利息率密切相关。市场利息率高低对于股票收
益产生的影响有:1)影响人们的资金投向,如利息率低,则人们愿意把资
金投向股票;2)影响企业的盈利,绝大多数企业,均向银行借贷大量的资
金,如果利息率高,则企业的盈利就减少,盈利的减少使得每股股票的收益
下降,从而使股票价格下降。因此,利率与股票价格成反比例关系,利息率
高,股票价格就下跌;利息率低,股票价格就上涨。
债券的价格与货币市场利率亦紧密相连。利率的变动对于不同计息方式
的债券价格影响也不同。就固定利率债券而言,其价格与市场利率成相反的
关系,即市场利率低,债券的价格上升;相反,利率调高,债券价格就下跌。
通过价格的上升或下跌,调节债券的投资收益率,使其与货币市场利率保持
合理的幅度。
利率变动引起已发生的债券的价格发生变动,从而造成风险。当市场利
率上升时,新发行的债券以较高利率支付债息,可使已发行的债券的价格下
跌,从而引起原来的债券持有者损失投资收益甚至本金的风险。近年来由于
利率水平起伏较大,不少企业采取浮动利率办法将债券利率与某一市场利率
挂钩,随市场利率的变动而变动(除保值贴补外)。但与固定收益债券相比,
又产生了对市场利率预测的风险。
2。非系统风险
非系统风险,基本上只同某个具体的股票、债券相关联,而与其他有价
证券无关,也就同整个市场无关。这种风险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微观因素,因
而亦称之为“微观风险”。
(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指证券发行人在证券到期时
无法还本付息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实际上揭示了发行者在
财务状况不佳时出现违约和破产的可能,它主要受证券发行者的经营能力、
盈利水平、事业稳定程度及规模大小等因素的影响。
(2)经营风险。指企业的决策人员与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
的失误导致企业亏损、破产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经营风险来自内
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内部因素包括:1)项目投资决策失误。现代
企业的项目投资一般数额较大,如果未对项目可行性作充分的研究分析,一
旦失误后果严重。2)产品周期风险。产品存在更新换代的生命周期,如果
公司未能进行积极开发研究新产品,为市场上出现更实用、科学的新产品替
代时,就会导致产品过时,遭受损失。3)技术更新风险。科学技术是企业
得以发展的动力,只有科学技术的进步,才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使产品具有竞争力。4)市场风险。由于对产品销售市场的预测不准,或使
产品积压,或使产品脱销。前者将使产品积压造成资金的浪费;后者将使盈
利相对减少。
经营风险的外部因素有三个方面:1)产品关联企业的不景气造成风险。
如生产零部件产品的企业和成品企业之间,由于成品企业经营的不景气而造
成生产零部件企业的产品积压;反之,零部件企业不景气而无货供应给成品
企业造成的风险。2)竞争对手的变化而形成的风险。由于竞争对手的条件
发行变化而导致自己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使产品缺乏竞争力而缩小市
场,造成盈利下降。3)政府政策调整所造成的风险。例如限制某些产业的
发展,使生产经营造成困难;调整税收政策,使企业失去往日政府扶持的优
势而使盈利减少。
(3)财务风险。指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所形成的风险。形成财务风险
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资本负债比例。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所必
须的,这样可以用借贷资金来实现盈利,它可弥补自有资本的不足;但是如
果借贷资金与自有资本超过一定比例,则财务风险增大,一旦借贷资金来源
受到影响,则使整个财务发生危机。2)资产与负债的期限。如果一个企业
用短期负债采用以短接长的方法投资于长期项目,此时风险甚大。一旦遇到
收紧银根,则会使项目处于停顿甚至失败状态。3)债务结构。债务结构应
做到债务与所需资金相一致,如果债务大于所需资金则造成成本支出增加,
因此,要注意长短债务应与资金所需用期限相一致。此外还应注意债务的币
种结构,并且根据实际支付币种与汇率变动随时调整币种,以减少汇率风
险。
3。收益与风险的关系
投资和风险是证券投资的核心问题,投资者的投资目的是为了得到收
益,但与此同时又不可避免地面临着风险,一般地说,风险较大的证券,收
益率相对较高;反之,收益率较低的投资品,风险相对也较小。证券投资的
收益与风险同在,收益是风险的补偿,风险是收益的代价。
第八章证券市场法规体系
与监管构架
第一节证券市场法规体系
一、国家法律
主要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法》。
二、行政法规
主要有:(1)《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2)《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库券条例》;(3)《企业债券管理条例》;(4)《国务院关于股份
有限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的规定》;(5)《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
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
三、部门规章
主要有:(1)《股份有限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规定的实施细则》;(2)
《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3)《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4)《证
券经营机构股票承销业务管理办法》;(5)《证券经营机构证券自营业务
管理办法》;(6)《境内及境外证券经营机构从事外资股业务资格管理暂
行办法》;(7)《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暂行规定》;(8)《公开发行
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9)《证券市场禁入暂行办法》。
第二节证券市场监管体系
一、证券市场监管的意义和对象
证券市场监管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证券市场业务和从事证券业的机构
和个人的监管。证券市场上的证券发行与交易是一种相当复杂的融资活动,
它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影响广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证券市场得到恢
复并有了较快发展。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于筹集资金,优化资源配置,
调整产业结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
作用。
概括地说,证券市场监管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护投资人利益,保障合法证
券交易活动,督促证券交易机构依法经营,禁止违法交易行为,防止个别企
业垄断操纵和扰乱证券市场,维持证券市场的秩序;根据国家宏观经济管理
的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来调控证券市场的交易规模,引导投资方向,支持重
点产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的积极作
用,限制其消极影响,保障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简言之,证券市场监管的
意义就是要建立一个公平、有秩序、有效率的证券市场。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证券市场采取不干预主义,对证
券市场的交易活动基本上是放任不管。这就助长了证券市场上的买空卖空、
垄断、欺诈、投机者和证券市场交易机构职员内外勾结的投机活动。特别是
①证券市场法规体系中的必考法规,详见本系列教材第八分册《中国证券市场法规总汇》。
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时代,生产的集中和垄断促进了银行的集中和
垄断,少数金融寡头垄断和操纵证券市场,与投机者互相勾结成集团,通过
各种手段,哄抬操纵证券市场交易价格,散布各种谣言进行欺诈,低价买进
高价卖出,牟取暴利,导致了大批中小投资者的破产,扰乱了证券市场和经
济的稳定。有名的法国密士西比公司和英国南海公司诈骗案是最典型的例
子。1927年至
1929年美国纽约证券市场刮起投机之风,出现的大混乱、大
恐慌,则直接诱发了
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为此,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制
定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特别是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
对经济采取干预政策,相应地对金融市场管理也开始立法。如美国在战后由
国会制定颁布了《证券法》、《证券交易法》、《信托法》、《投资顾问法》
等一系列的金融立法,对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干预和管
理。资本主义国家对金融市场转变为受政府控制的有组织的金融市场。在一
定程度上使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了保护,使少数金融寡头垄断操纵证券市场进
行投机欺诈的不法行为受到了制约,建立了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限制了消
极影响,促进了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在我国,证券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到目前
为止,我们的市场管理体制、宏观调控手段、市场法规建设、市场工具及操
作还处于初创和起步阶段。为了更好地发挥证券市场的积极作用,限制其消
极影响,重视和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是十分必要的。
1。保护投资人利益的需要
证券投资是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特别是企业债券和股票的投资风险
更大。证券市场除了企事业单位、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外,个人也是重要
的投资者。为了使投资者能正确选择投资,减少因为对筹资者经营情况和证
券市场行情不够了解以及缺乏投资知识带来的风险,国家应该通过立法和各
种管理措施,监督筹资者向社会如实公开经营和财务状况。组织专门机构对
筹资者的资信公正地进行评级。对弄虚作假的行为要相应给予处罚。另外,
对投资者的合法收益也应通过立法加以确认和给予保护,对侵害投资者合法
利益的行为加以制裁。为市场的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规则和条件,必须对证
券市场进行监督和管理。
2。保护正当交易,维护证券市场正常秩序的需要
发展社会主义证券市场,必然要建立竞争机制,由于市场供求规律的作
用,市场价格经常会发生波动,可能有少数投资者采用不正当手段来哄抬证
券市场价格,买空卖空,牟取暴利;有些公司伪造各种文件欺骗公众,骗取
公众的资金;有些证券商利用受客户之托的机会,运用客户资金为自己牟取
暴利;有些证券从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