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李嘉诚如是说:深度解读李嘉诚的创业故事 >

第1章

李嘉诚如是说:深度解读李嘉诚的创业故事-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765Y电子图书网765y'站内所有电子版书籍版权归作者所有,请购买纸质书籍支持作者。
二、'765Y电子图书网765y'站内所有电子版书籍均由互联网搜集而来,目的是为了方便书友在购买正版图书之前做预览参考。
三、'765Y电子图书网765y'站内所有电子版书籍,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若无意中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或发现书籍涉及政治、色情及宣传不健康等内容,请立即向我们举报(lenyann@yahoo),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四、'765Y电子图书网765y'站内所有电子版书籍均由互联网搜集而来,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同时本站也不承担书友因使用这些电子版书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1.我拼命工作的原动力就是随着环境的
  变迁而来的
  2007年7月22日,中央电视台《名人面对面》节目访谈。
  语录解读
  李嘉诚走上经商这条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环境所迫。他在回答记者的采访时说:“从哲学的角度上讲,事物都是发展的。人的志向是从儿时的幻想演变到对以后成长中的实际情况的想法,也是一个纵向发展的过程,这其实涉及两个环境:其一是自己的理想所造就的;其二是现实生活所给你的。这两个环境是你无法抗拒的。它们相互斗争的过程,也是磨练意志的过程。就拿我自己来说,童年的时候,父亲教育我要学习礼仪或遵守诺言。而我呢,也受到父亲的熏陶,自小就很喜欢念书,而且很有上进心。那时候,我就暗暗地发誓,要像父亲一样做一名桃李满天下的博学多知的教师。但是由于环境的改变,贫困生活迫使我孕育一股更为强烈的斗志,就是要赚钱。可以说,我拼命工作的原动力就是随着环境的变迁而来的。”
  李嘉诚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父亲是小学校长。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两年后,父亲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他从底层做起,不断积累工作经验。22岁时,用四处借来的5万港元创办了自己的塑料厂,并将它命名为长江塑料厂。1958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塑料厂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当长江实业(集团)公司于1972年上市时,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脱颖而出。

2.别人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
  开初别无他法,只能将勤补拙
  2006年4月26日《中国证券报》文章《李嘉诚的跳槽史》。
  语录解读
  李嘉诚的勤奋和敬业是人所共知的,也是人所佩服的。当他回忆初入社会时的辛苦时说:“我17岁就开始做推销员;就更加体会到挣钱的不容易、生活的艰辛了。人家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7个推销员中,我年龄最小、经验最少,但我的推销成绩最好,是第二名成绩的7倍……18岁时我做了部门经理,两年后,我又当上了总经理。”
  李嘉诚在拥有自己的塑料厂之前,经历了七八年的底层打工生涯,他先后做过许多种工作,他做过茶楼跑堂伙计、钟表店伙计、五金厂推销员、塑料裤带公司推销员等。每换一次工作,都对他是一次挑战,每次挑战他都要自己力求完美,成为同事中的最佳。
  他在做茶楼伙计时,每天总是最早一个赶到茶楼。到了茶楼后,他对来喝茶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注意观察,潜心揣摩,根据茶客的外貌、言语去揣测他们的籍贯、年龄、职业、收入和性格等,然后找机会巧妙地验证。这使他很快对茶楼的每一位顾客的消费习惯了如指掌,被他招待的客人都非常满意,成了茶楼的常客。李嘉诚也因此成为茶楼加薪最快的伙计。
  他在做推销员时,每天背着大包四处奔波,马不停蹄地走街串巷,寻找客户,这对于身体并不强壮的他实在有些勉为其难。幸好他在做茶楼跑堂时,每天拎着大茶壶十几个小时楼上楼下地跑,练就了腿功和脚力,也练就了善于察言观色的本领。在与客户交往时,他很快就能根据客户的反应判断成交的可能,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销售额在所有的推销员中遥遥领先,是第二名的7倍。
  在接受记者的专访时,李嘉诚对他的创业与成功做了一些真诚的讲解。“成功实际上是相对的。创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的发展过程。这其中并没有什么秘密,但真正做到中国古老的格言所说的‘勤’和‘俭’也不太容易。而且,从创业开始,还要不断地学习,把握时间。我自己从创业开始到1963年这一二十年来,平均每天工作16个小时,而且每星期至少有一天是通宵达旦的。一个小公司在实力和资金都很单薄的情况下,与众多实力雄厚的大公司竞争,其中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

3.一个人所获得的报酬和成果
  2007年7月22日,中央电视台《名人面对面》节目访谈。
  语录解读
  在访谈中,李嘉诚在谈起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一个人所获得的报酬和成果,与他付出的努力有极大的关系。”
  1950年夏天,李嘉诚的长江塑料厂在筲箕湾创立。筲箕湾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但租金较低。厂房破旧不堪,没有一扇窗户是完好的,房顶到处漏着天光,一到雨天,房里就会哗哗漏水。由于是资金溃乏,李嘉诚的长江塑料厂看上去破旧不堪,缺少开业的新气象。整个厂房除了“长江塑料厂”的牌子是新的,其他的东西都十分破旧。但这并没有让李嘉诚感到丝毫地沮丧,踌躇满志地开始了他的崭新事业。他每天的工作是这样安排的:每天大清早外出推销或采购,由于地处偏远,当他赶到办公地点时,别人正好上班。他从不打的,路远就乘巴士,路近就徒步行走。中午他要匆匆赶回工厂,检查工人们上午的工作情况,然后和工人一起吃简单的工作餐。尽管他自己身为老板,白天他要充当操作工、技师、设计师、推销员、采购员、会计和出纳员,晚上他要查数据,收集信息,还要记账,记录销售情况,规划产品市场区域,设计新产品的模型图,安排第二天的生产。
  李嘉诚以厂为家,事必躬亲。他认真研究行业动态,总在考虑怎样充分挖掘资金、设备和人员的潜力,创造更大的效益。由于资金有限,李嘉诚采取的是自力更生的办法,自行研究、自行制造,经过一段时间后,终于赢得了效益和资金。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大批订单不断涌来,长江塑料厂的规模日益扩大,不断走向辉煌。

4.最初创业的时候,几乎百分之百不靠运气
  4.最初创业的时候,几乎百分之百不靠运气,
  是靠勤奋,靠辛苦,靠努力工作
  香港电台电视部1998年拍摄《杰出华人系列——李嘉诚》。
  语录解读
  李嘉诚在1981年被香港电台评为“风云人物”的时候,他很谦虚地说那是“时势造英雄”。事隔17年,再次被香港电台采访之时,他坦白地说:“最初创业的时候,几乎百分之百不靠运气,是靠勤奋,靠辛苦,靠努力工作而赚钱。投入工作非常重要,你要对你的事业有兴趣,工作就一定做得好!对工作投入,才会有好成绩,人生才更有意义。”
  1979年10月29日的香港《时代周刊》称李嘉诚是“天之骄子”,认为李嘉诚取得的成就是得之于幸运之神的眷顾。李嘉诚的确很幸运。1957年,在经营塑料花时,在无人担保的情况下,他就获得了大客户的全额订金;1972年,他将长实集团上市,恰逢股市牛市的大好时机;1977年,他获得地铁公司主席唐信的信任,获得在车站盖楼的发展权;1980年,他被委任为汇丰银行董事,成为继包玉刚之后的第二位华人董事;1981年,他被选为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成为香港第一位入驻英资洋行的华人老板,并在短短10年内赢得10倍多的纯利润。
  1986年,李嘉诚就“成功与幸运”这个话题发表过这样的看法:“对于成功,一般中国人多会自谦那是幸运,绝少有人说那是由勤劳及有计划地工作得来。我觉得成功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完全靠勤劳工作、不断奋斗而得成果;第二个阶段,虽然有少许幸运存在,但也不会很多;第三阶段,当然也靠运气,但如果没有个人条件,运气来了也会跑掉的。”

5.付出汗水、付出努力
  便是走向人生正途的第一步
  香港电台电视部1998年拍摄电视节目《杰出华人——李嘉诚》。
  语录解读
  李嘉诚在节目中表示:“付出汗水,付出努力,便是走向人生正途的第一步。若自己的经历能够给年轻人一点启示,那么‘高调’一点亮相电视也是值得。”他还说:“假如有年轻人或失意的人看到我的经历,或许会得到一点鼓励。一个人假若能认真、坚决地去做事,很多有时看来不可能做到的事,其实也是可能做到的。”
  李嘉诚从一个食不果腹的少年,经过自己的苦苦打拼,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李嘉诚从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只要坚持走正途,总可以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就。
  早在他做推销员的时候,有一次,他的几个同事上门去一家旅馆推销铁桶,但屡屡碰壁,老板还出口伤人。但大家都不愿意放弃这笔生意,于是公推业绩不凡的李嘉诚前去“搞定”这位老板。
  李嘉诚答应后,并没有急着去见旅馆老板,而是找机会同旅馆的店员套近乎,打听旅馆内的一些情况。一次,从一个店员的口中,了解到一个对他非常重要的信息:这位老板中年得子,儿子就是他的命根子,他对儿子言听计从,千方百计都要满足儿子的心愿。但目前因为酒店开张在即,千头万绪的事情使他根本无暇顾及儿子想去看赛马的要求。
  店员的随口一说,却给李嘉诚带来了机会。他非常兴奋地估计到,这可能就是突破口。他让店员牵线,自己出钱带老板的儿子到快活谷马场看赛马。在跑马场上,老板的儿子非常高兴,回到家里兴奋地告诉了父母白天去赛马场的事。
  李嘉诚的举动让旅馆老板非常感动,一时不知道该怎样感谢才好。在李嘉诚的诚恳劝说下,他终于同意从李嘉诚手中购买380只铁桶。

6.我一生最好的经商锻炼,是做推销员
  6.我一生最好的经商锻炼,是做推销员,
  这是我今天用10亿、100亿也买不来的
  2008年10月8日《首席执行官》文章《李嘉诚人生14定律对其自身的影响》。
  语录解读
  李嘉诚说:“苦难的生活,是我人生的最好锻炼,尤其是做推销员,使我学会了不少东西,明白了不少事理。所有这些,是我今天用10亿、100亿也买不来的。”
  李嘉诚不管做任何事,从来都是要做最好的,不是单单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就算了。在出色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往往会注意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在做推销员的时候,他就总结出两条成功经验:一要勤勉,二要动脑。他在推销产品的时候,利用推销的行业特点,在四处推销的过程中,搜集大量的行业信息。并从报刊资料和四面八方的朋友那里了解自己推销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产销状况。经过调研,他把香港划分为许多区域,把每个区域的消费水平与市场行情都详细记在本子上。对哪种产品该到哪个区域销售,销量应该是多少,他都掌握得一清二楚。
  除此之外,他还从推销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他认为,对于有可能争取的顾客,要坚持到底,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对那些根本没有可能做成生意的客户,则应当机立断,决不磨蹭。要使推销业务取得成功,还要学会察言观色。
  比如,当走进办公室后,假如被客户请到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与客户面对面地谈话,这就意味着,客户有同你谈话的诚意,但这仅仅是商务式的谈话,这时同客户的谈话必须措辞严谨,语言简洁实在,切忌夸夸其谈,引人生厌。如果被请到办公室的沙发落座,则表示该客户有和你长谈的兴致。但如果你根本没有被请坐下,表示你并不是很受欢迎;如果客户请你喝茶,说明他对你的业务有些感兴趣,但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他希望谈话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杯茶的工夫。如果在谈话中有电话打来,他安排秘书或别人代接,说明他对你的产品感兴趣,并有购买的可能,这时候要抓住机会,向他展示产品的优点。如果他总在接电话,或对进来汇报工作的下属没完没了地做指示,说明他希望你尽快离开。
  推销的艺术是在大学课堂里学不到的,真正的推销艺术,只能在推销过程中去把握和领悟。李嘉诚通过在销售第一线的实战,充分掌握了市场的动向,对行业的市场前景做了准确的预测,为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创新吃的是“一招鲜”
  7.创新吃的是“一招鲜”,虽然不易,
  一旦使出来,却费力少而收获大
  2004年11月6日《新闻晚报》文章《中国商人成功探秘》。
  语录解读
  李嘉诚说:“做生意有三种方式:一是创新,二是改进,三是跟风。创新吃的是‘一招鲜’,虽然不易,一旦使出来,却费力少而收获大;改进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做得更好,虽不易造成轰动,后劲却很足;跟风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这样做起来较容易,风险也较小,但跟吃别人的残羹冷饭差不多,收获有限。”
  李嘉诚于1950年创办长江塑料厂时,香港的塑料厂已有三百多家,长江塑料厂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分子,生产亦步亦趋,没有什么特色。天性不甘平庸的李嘉诚希望能够突破现状,使长江塑料厂从众多的同行中脱颖而出,独领风骚。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嘉诚在英文版杂志《塑料》上看到一则消息:“意大利某公司已经开发出利用塑料原料制成的塑料花,即将成批生产,推向欧美市场。用塑料花代替植物花卉装饰室内环境,美观大方,又省时省力,必然成为风行全球的大趋势。”
  1957年春天,李嘉诚以最快的速度办好了赴意大利的旅游签证,前往意大利考察塑料花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流程。李嘉诚以工薪不及同类工人的一半的待遇被招聘进这家公司当勤杂工,他在清理废品废料的过程中,把整个塑料花的生产流程看在眼里,每天收工后就把观察到的记录在本子里。他也有意识地接近某一工序的技术员,请他到中国餐馆吃饭,打听该工序的技术要领。当他离开意大利时,塑料花已推向市场,他买了各种塑料花做样品,满载而归地回到香港。不动声色地宣布,长江塑料厂将以塑料花为主攻方向,一定要使其成为本厂的主打产品,使长江塑料厂更上一层楼。
  李嘉诚在香港快人一步生产出塑料花,填补了香港市场的空白。后来长江塑料厂的塑料花还远销欧美,塑料花为李嘉诚带来了数千万港元的利润,长江塑料厂成为世界最大的塑料花生产厂家,李嘉诚因此获得“塑料花大王”的美名。

8.每个人都可以有巨大的雄心及高远的梦想
  8.每个人都可以有巨大的雄心及高远的梦想,
  区别在于有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