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李嘉诚如是说:深度解读李嘉诚的创业故事 >

第4章

李嘉诚如是说:深度解读李嘉诚的创业故事-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2.敬业的人一定乐业
  22.敬业的人一定乐业,乐业的人必然成功
  2008年10月8日《首席执行官》文章《李嘉诚人生14定律对其自身的影响》。
  语录解读
  李嘉诚说:“敬业使一个人工作愉快,有活力。它使人乐于工作,尽力把工作做好,从而获得成功和喜悦。敬业的人一定乐业,乐业的人必然成功。”
  李嘉诚的成功,印证了卡耐基的一句名言:一个人成功的因素固然很多,而居于这些因素之首的就是热忱。热忱是一种对事物内心的信念,外在表现是为达到某种目的所有的行为。失败距离成功往往只有一步之遥,中间的差距就是是否具有在热忱驱动下的顽强毅力。如果对某一事物达到痴迷的程度,就会想办法、有目标、有方向的前进,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也不会放弃。
  李嘉诚就是靠勤奋的工作和对工作的热忱,为自己的辉煌事业奠定基础的。他在最初当推销员的时候,由于他推销的对象都是卖日用杂货的店铺,推销员多,而店铺有限,竞争非常激烈,收效甚微,很难生存。必须另想办法,才能有出路。他在作了一番调查研究之后,决定迈过经销商,直接向用户销售产品。用直销的方式做推销在当时并不多见。采取直销的方式销售,减少了中间的经销环节,价格自然可以偏低一些,直销是送货上门,方便了客户。
  就拿卖铁桶来说,经过分析,李嘉诚发现酒楼是购买铁桶的大户。于是他便集中精力向酒楼旅店推销。这样,一旦联系上一家酒店或者旅馆,一次就能推销出一百多只铁桶,这在推销员中当然是惊人的业绩。
  铁桶经久耐用,成交一次,要隔很长的时间才能再次购买。李嘉诚又把销售的对象集中在家庭散户上。经过仔细的研究,他发现,高级住宅区的住户大多使用铝铜,而很少有人购买铁桶。于是他把销售目标锁定在中下层居民区。如果选择上门推销,势必事倍功半。通过观察,他又发现,很多老太太喜欢在住房附近择菜聊天,李嘉诚认为,在老太太中,如果卖掉一只,就等于卖掉一批,于是他灵机一动,把老太太发展为自己的义务推销员。这样,他的销售业绩一路飙升。
  正是因为李嘉诚的这种敬业、好钻研的精神,使他在推销业务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能够独辟蹊径,使自己在短时间内从推销员中脱颖而出,为以后事业的成功打下基础。

23.今天的香港要抢知识,要以知识取胜
  23.今天的香港要抢知识,要以知识取胜
  香港电台电视部1998年拍摄《杰出华人系列——李嘉诚》。
  语录解读
  节目中,在谈到知识对创业成功的重要性时,李嘉诚说:“知识不仅是指课本的内容,还包括社会经验、文明文化、时代精神等整体要素,才有竞争力。知识是新时代的资本,五六十年代人靠勤劳可以成事;今天的香港要抢知识,要以知识取胜。”
  李嘉诚年轻时在公司打工的时候,同事们闲下来就聚在一起打麻将,李嘉诚却捧着厚厚的一本《辞海》啃,天天如此,把一本《辞海》都啃得发黑了。李嘉诚形容自己“不是求学问,而是抢学问。”正是靠这种“抢学问”的精神,才为幸运之神的降临创造了条件。假如没有勤奋努力,肯定一事无成。李嘉诚说:“年轻的时候,我表面谦虚,其实内心很骄傲。为什么骄傲呢?因为同事们去玩的时候,我去求学问;他们每天保持原状,而我的学问日渐提高。”
  李嘉诚自幼聪颖好学,他对传统文化抱着浓厚的兴趣。如果不是时局动荡,李嘉诚会沿着求学治学的道路一直走下去。他希望自己能够像父亲一样做一名博学多才的教师。因为环境改变,贫困使李嘉诚不得不辍学,为了养家糊口而拼命赚钱。李嘉诚一边打工赚钱一边学习,通过学习,不仅了解世界潮流的发展趋势,掌握必要的信息之外,更重要的是拓宽了自己的人生境界,使自己胸怀更大。
  李嘉诚对学习的重要性做了这样的解释:“在知识经济时代里,如果你有资金,但是缺乏知识,没有新的信息,无论何种行业,你越拼搏,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有知识,没有资金的话,小小的付出就能够有回报,并且很可能达到成功。现在与数十年前相比,知识和资金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

24.财富源自知识
  24.财富源自知识,
  知识才是个人最宝贵的资产
  2000年1月25日香港公开大学设港岛区教学中心捐款仪式。
  语录解读
  在捐款仪式上,李嘉诚说:“在这创新年代,财富源自知识。知识才是个人最宝贵的资产,我们应积极争取,它不仅是发展专业的工具,更是以教育年青新一代和透析新的经济结构,知识已渗入了我们生活的每一层次。”
  李嘉诚一生中无数次把握住获得财富的机会,每每都会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和垂青。究其原因,不过是他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的必然收获。李嘉诚认为,知识并不意味着财富,但是有了知识可以创造更多获得财富的机会。他说:“我们身处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全球迈向一体化,科技不断创新,先进的资讯系统制造新的财富、新的经济周期、新的生活及社会。我们必须掌握这些转变,应该求知、求创新,加强自身能力,在稳健的基础上力求发展,居安思危。”
  在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多元化和国际化是现代大型企业必然的选择,在信息时代这种趋势更为明显。李嘉诚旗下的公司,无论是多元化还是国际化都非常成功。李嘉诚的业务遍及世界,全球雇员二十多万人,海上13%的集装箱在其港口内运载,拥有7500多家散布于中、法、英、俄等国的零售店;其控股的赫斯基能源每日产出34。4万桶石油,集团业务遍及五十多个国家;全球3G移动网络用户超1350万户。在李嘉诚看来,他经营多元化和国际化公司的秘诀,首先源于他的视野和思维的国际化。李嘉诚每天早上,会根据专门为他准备的全球新闻列表,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章阅读,并借此思考全球经济局势、行业变迁和政策走向等。
  李嘉诚坦言,他每天都在思考明天、五年甚至十年以后的事,这些思考有助于他把握行业先机,赢取投资机会。比如他耗费近300亿美元进军3G领域,卖掉尚在盈利的2G业务时,很多人不理解,但这却是他基于对未来的判断。李嘉诚在进军一个新的行业时,总是为决策寻找尽可能多的资讯,即使获得90%的信息,他仍然要坚持找专家了解余下的10%,他认为,未知的10%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25.商界一定要跟随时代发展
  25.商界一定要跟随时代发展,
  今天要谨记知识与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
  2008年10月8日《首席执行官》文章《李嘉诚人生14定律对其自身的影响》。
  语录解读
  李嘉诚最重视的是知识。他深明知识与命运的密切关系,全力实践,不断充实自己。每天睡觉前,他都喜欢看书,往往是在书中入梦,梦中也都是书。他说:“一个人只有不断填充新知识,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不然你就会被那些拥有新知识的人所超越。”
  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微软进入千家万户,比尔&8226;盖茨以数百亿美元的家产成为全球热点人物时,亚洲的经济评论家一致认为,在知识经济到来之际,香港以李嘉诚为代表的那些靠地产、航运、港口等传统行业致富的富豪,将会很快被时代淘汰。然而事实证明,这些经济学家的预言是错误的。李嘉诚、李泽钜、李泽楷父子三人有着与时俱进的经营观念。在世纪之交,他们靠着网络,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足足赚了2000亿港元。李氏家族的总资产在世界排行榜中进入了前5名。李氏父子三人俨然成了亚洲高科技产业的新霸主。
  1996年,李嘉诚与女地产商周凯旋再度合作,共出资800万美元,创立了ALXUS公司,它便是Tom的前身。1999年,互联网热潮席卷亚洲。2000年2月18日,李嘉诚旗下的Tom发行新股,引起了香港前所未有的抢购热潮。此后,李嘉诚听从了周凯旋的建议,在2000年3月力推Tom网上香港创业板,周凯旋也因此成为香港的热点人物,顿时名气大增。据当时的报道,他们两人合创Tom时,周凯旋仅以30万港元入股,结果上市以后身价飞升至127亿港元,成为亿万富翁。
  进入21世纪的李嘉诚,虽然年纪渐长,但是他的经商头脑和精力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他并没有被社会所淘汰,相反,他在紧紧跟着时代的步伐前进。在他经商的道路上,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并总是能够在恰当的时间恰当地转型,避开了一个又一个的商业风险,使企业不断迈向新的台阶,把自己一次次地推上了成功的宝座。他旗下的几家上市公司所经营的行业,几乎囊括了香港市民生活的必需行业。

26.光读书不能把事做好
  26.光读书不能把事做好,不读书
  就去做事也行不通
  2008年10月8日《首席执行官》文章《李嘉诚人生14定律对其自身的影响》。
  语录解读
  李嘉诚说:“能够将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那才是最好的。光读书不能把事做好,不读书就去做事也行不通。”
  李嘉诚不仅喜欢读书,也善于思考,尤其注重了解市场信息,掌握市场行情,并根据市场的变化生产不同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当他从茶馆跑堂跳槽到舅舅庄静庵的钟表店里做学徒时,他通过认真观察和思考,很快就对钟表市场的现状和未来有了成熟的看法。他认为,瑞士的机械表生产技术炉火纯青,很难望其项背。日本人避其锋芒,瞄准空档,抢先开发了电子石英表的新领域。世界钟表市场就形成了这样的态势:高档表市场为瑞士人独霸,中档表市场由日本人占领,只有中低档表市场是可以开拓的空当。他建议舅舅迅速抢占这一块滩头。事实证明,中低档表成为香港的支柱产业之一。而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后来发展成为香港钟表行业的巨擘。李嘉诚的建议可以说起了很大的作用。
  李嘉诚跳槽离开五金厂时,也向五金厂的老板提了两条建议:第一,转行做前景看好的行业;第二,调整产品门类,尽量避免与塑料制品冲突,占领塑料制品不能替代的空当。五金厂老板最初没有听从李嘉诚的建议。没过多久,五金厂就奄奄一息,濒临倒闭。而这期间,李嘉诚一直关注五金厂的发展,他经常抽空了解五金制品的行情。一来他是想证实自己的眼光是否正确;二来,他感到五金厂对自己不薄,自己跳槽了,有些愧疚。经过一番调查分析之后,他发现没有哪一家五金厂专门生产铁锁,不存在竞争。他建议五金厂老板开发系列铁锁,避免跟风带来的竞争。这次,五金厂老板根据李嘉诚的建议组织人力开发系列铁锁,一年后,危机重重的五金厂盈利丰厚,焕发了勃勃生机。

27.今天的商场要以知识取胜
  27.今天的商场要以知识取胜,
  只有通过勤奋的学习,才能通往人生新天地
  2008年10月8日《首席执行官》文章《李嘉诚人生14定律对其自身的影响》。
  语录解读
  李嘉诚少年失学,学历不高却成为巨富,这容易让人产生错误的观点:知识与成功没有必然联系。事实上,李嘉诚拥有和管理这个巨大的财富王国,靠的就是知识。
  李嘉诚认为,他今天所取得的成绩,靠的就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知识。没有知识就成不了大事,李嘉诚在少年时期就产生了这样的潜意识。在时局动荡、生活无着落的情况下,他必须辛苦打工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他还给自己定了一个近期目标,即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完中学课程。每当李嘉诚回忆少年时期学习知识的“小智慧”,总免不了露出得意的神色,他说:“先父去世时,我不到15岁。面对残酷的现实,我不得不去工作,忍痛中止学业。那时我太想读书了,可家里太穷,我只能买旧书自学。我的小智慧是被环境逼出来的。我花一点点钱,就可买来‘新’的旧教材,学完了又卖给旧书店,再买别的旧教材。我既学到了知识,又省了钱。”用最便宜的价格买到自己最需要的知识,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少年李嘉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商业思维。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知识的过程中,李嘉诚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这对他以后的成功是大有帮助的。比如他在做推销员的时候,李嘉诚就意识到,推销并不是单方面的意愿,需要寻找潜在的客户,并且要懂得建立客户群。对方有没有买的意图?需不需要你的产品?你如何寻找客户,联系客户?你与客户初次会面该说什么话,穿什么衣服?客户没有合作意向,你如何激发他的意向?建立了购销关系的客户,你如何巩固这种关系?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真正的推销艺术,大学课堂里学不到,任何书本里也找不到。推销的艺术,在于推销本身,只能在推销之中去把握和领悟。李嘉诚生性腼腆、内向而不喜主动交谈,但有了做推销员的人生经历,数十年后的今天,李嘉诚不知出入了多少高档场合,在这些场合中,他一定会谈锋犀利、滔滔不绝。假如没有对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李嘉诚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28.竞争对手要做好一点
  28.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要比
  竞争对手要做好一点。就像奥运会赛跑一样,
  只要快1/10秒就会赢
  《李嘉诚为什么能成功》(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
  语录解读
  2004年6月28日李嘉诚在汕头大学长江商学院题为《奉献的艺术》的演讲中,盛赞富兰克林以自己的行动推动社会变迁。成功后的富兰克林“帮助年轻人找到自己增值的方法”就是“Timeismoney,creditismoney(时间就是金钱,信誉就是金钱)”。李嘉诚说富兰克林“将时间和诚信作为钱能生钱可量化的投资”。同样,李嘉诚在总结成功的经验的时候,也强调了时间的作用。“今天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中,你付出多一点,便可赢得多一点。好像奥运会一样,如果跑短跑,虽然是跑第一的那个赢了,但比第二、第三的只胜出少许,只要快一点,便是赢。”“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要比竞争对手要做好一点。就像奥运会赛跑一样,只要快1/10秒就会赢。”
  早在1957年,李嘉诚在香港洞察先机,快人一步研制出了塑料花,填补了香港市场的空白。但他并没有就此停步,也并没有因为抢占市场的先机而提高价格。经过成本预算,李嘉诚知道,大批量生产的塑料花,成本并不高。如果将价格定得太高,其他厂再一拥而上,长江塑料厂的市场地位就难以稳定。只有把价格定在大众消费者可以接受的适中水平上,才会掀起消费热潮。能够尽快占领市场,比“居奇为贵”更符合商界的游戏规则。
  就在长江塑料厂生产的塑料花即将大规模上市的前两天,意大利塑料花也进入了香港市场,由连卡佛集团公司经销。连卡佛是老牌英资洋行,走的是高档路线。在香港只有少数富有家庭才消费得起。
  而李嘉诚生产的塑料花因为价廉物美,深受普通百姓的喜爱。塑料花在投放市场后短短几周内,香港大街小巷的花店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