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让英国海军发疯的古代骑士 >

第3章

让英国海军发疯的古代骑士-第3章

小说: 让英国海军发疯的古代骑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玩“现在几点了”的游戏,未免有些老套,这次伯爵演出的是一出灾难片 – 船上火警。霍华茨号只见这艘挪威帆船上面浓烟滚滚,水手们纷纷上小艇逃亡,还有一个“船长夫人”在船上大声呼救(德国水兵扮装的,不过衣服可能是借用俘虏里面两位夫人的正牌货)。 

英雄救美,霍华茨号立即赶上去救援,结果,海鹰号升旗放炮一气呵成,不等它的水兵跑上炮位霍华茨号就已经当了俘虏。混乱中霍华茨号的电报员准备发报告警,为了保住自己的秘密,海鹰号炮击了霍华茨号的无线电室。无线电发报员,16岁的道格拉斯。佩奇不幸负伤,因伤重死亡。 

卢克纳尔给佩奇家写了慰问信,这封信情真意切,而且详细地描述了给佩奇实行海葬的过程。 

这是海鹰号漫长的征战过程中,唯一一次造成的人命损失 – 给敌人的,和给自己的。 

也许有朋友会问,为什么对别的船海鹰号不去炮轰它的无线电室呢? 

兄弟对这个问题在史料中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但确实有人讨论过这个问题,普遍的看法是海鹰号作战皆为奇袭,当时远洋船只的无线电室都在舰桥,目标明显,海鹰号每次都是近距离下手,炮口直指对方的舰桥,如果对方敢发电报,马上发炮。 

这时候的协约国海员大概缺少亡命之徒 – 亡命之徒都到各国海军服役去了,所以看这个架势多半乖乖举手投降,跟今天遇上劫机的一样 – 活捉匪徒是次要的,安全降落才是第一位的。当然这个逻辑如果碰上拉登肯定不对劲,但卢克纳尔那个时代,对拉登还没概念呢。 

我在研究海鹰号的火炮布置后感觉可能还有一个原因。 

海鹰号装备两门107毫米炮(这个口径有点儿古怪),一左一右,都藏在前甲板的首楼里面,有点儿象北洋水师的超勇号和扬威号巡洋舰的主炮,也有点儿象黄花鱼的两只眼睛。 

北洋水师超勇号巡洋舰,主炮在前后亭子状的固定炮塔内,向两舷开炮的时候从侧面的窗口伸出去打。 

海鹰号这样布置主炮是为了从外观上看不出来它有武装,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象超勇号一样从首楼的窗口往外打,也可以把首楼两侧的舷板放下,亮出火炮来打。这两门火炮可以转动,但是射界比较窄,前面说了,它这两门炮布置的象黄花鱼的眼睛,您能想象黄花鱼两只眼睛都跑到一面来么?那就不是黄花鱼了,变比目鱼了。无论怎样,海鹰号朝一侧只能有一门炮开火。 

所以,正常情况下它一抓到猎物,火炮马上指向对方的舰桥,这样一吓唬,事半功倍。 

然而,霍华茨号比较特别,它的上面装有一门127毫米火炮,加上吨位大,马力强,如果硬碰硬打起来,只怕海鹰号还不是它的对手。 

好在海鹰号是偷袭,前面说了,那一次海鹰号是伪装海难的,霍华茨号的船员已经在海上好久了,看到遇难船上还有漂亮的船长夫人在呼救(德国水兵中的小白脸打扮的),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上小艇来救美,挤不上去的也趴在船边看热闹,等明白过味来对方是敌人,已经来不及抵抗了。 

但是海鹰号的火炮,这次也不会指向敌人的舰桥,而是指向威胁最大的霍华茨号尾部的127毫米炮炮位,意思是谁敢上炮位我就不客气。 

佩奇这个愣头青看看没人盯着就跑去发报了,估计要是大炮指着,小伙子也未必会去逞能把小命丢了。。。 

击沉霍华茨号不久,伯爵就碰上了麻烦。 

这个麻烦并不是英国海军,英国人的外号是“约翰牛”,犟阿,好面子,海鹰号一通折腾把牛脾气逗上来了,弄得航线上满是英国军舰,还不时向海鹰号发信号 – 你们碰上过德国的海上袭击舰么?。。。 

见多了,伯爵对这些大牛倒也司空见惯,只是英国海军的大牛们几个月一无所获,快气成疯牛了。 

麻烦的是400个铺位渐渐被俘虏占满了,(还有一百多只猫),以后还怎么打仗呢?再抓了敌船,船员往哪儿放呢? 

于是,卢克纳尔就和俘虏的几个船长商量 – 要不,放你们回家?腾出铺位来放新的俘虏? 

那几个船长脑袋摇得和拨浪鼓一样 – 尊敬的伯爵,这可不行,按照法律,如果释放我们,只要到达港口,我们就有义务向本国海军汇报贵舰的行踪和情报,贵舰航速太慢,那样您肯定被英国牛牛抓去啦。 

双方都够绅士的。 

伯爵毕竟脑子快,他看好目标,一个突袭,活擒了法国船康布伦号。这是一艘帆船,正在横渡南大西洋途中。卢克纳尔上船看看,发现这条船一没有蒸汽机,二没有发报机,伯爵很满意。 

倒霉的法国船长壮着胆子问伯爵 – 您准备击沉我的船么? 

伯爵微笑道:不,我只准备阉了它。 

这位法国船长听到卢克纳尔伯爵的话,感受恐怕只有天晓得。一条船怎么能阉?会不会伯爵大人的法语水平有限,把对象说错了?如果要阉的不是船,难道是。。。这种事,想问,还不敢问,真是欲说还休。 

其实卢克纳尔的法语很好,后来伯爵夫妇到法国旅行的时候在当地人中很少被发现是外国人,所以船长这种担心纯属多余。 

题外话,法国大革命为什么折腾了那样多年?我的感觉是法国人虽然浪漫,却缺少跳跃性思维,以至于只发明了断头机  热衷革命的法国人是不怕砍头的。其实法国人浪漫得很,阉了他只怕比杀了他更可怕。攻打巴士底狱以后,如果把维护社会秩序的工作交给魏公公的东厂来办,只怕拿破仑时代都不会存在了。 

晚餐会上,卢克纳尔把这位十五个吊桶打水的法国船长介绍给Captain Club的其他成员们,然后,语重心长的告诉大家 –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我准备和各位说再见了,希望各位很快就可以顺利回家。 我准备释放船上的“客人”们,但是有一个条件。 

听到这个宣布,船长们都很高兴,不过大家都是绅士,于是其中一位就对伯爵说话了 – 很感谢伯爵的深情厚意,但是,您的条件如果和我们的义务和法律相抵触,我们将无法接受。 

伯爵说没问题,我的条件就是 – 你们将乘康布伦号离开,开往最近的巴西海岸,请你们在到港之前,不要主动向协约国方面通知我舰的行踪。 

船长们发现伯爵这个条件很有意思 –当时的国际公法对于遭到敌人袭击俘虏之船员有如下的要求 – 返回本方或中立国控制港口,或者获救的同时,有尽快报告袭击者情况的义务。然而,这个要求有个漏洞正好被伯爵利用 – 在大洋中放大家乘康布伦号走,到岸之前尚未进入港口,当然没有报告的义务,同时康布伦号是一艘排水量1;830吨,航行稳定安全,满不错的船,由船员们自己驾驶,路上也没有需要救援的地方,“获救”无从说起。 

每一位船长都宣誓不在路上主动“和陌生人说话”,同时保证获释后康布伦号将直驶里约热内卢。事实上,他们的确遵守了自己的诺言。 

得到这样的承诺以后,伯爵还有两件事情要做。 

第一,  他要求Captain Club选出一位船长指挥康布伦号,这是因为他要释放的船长有十几位,哪国的都有,这要是放到一条船上大家都指挥起来,肯定和桃谷六仙给令狐冲治病一样各有各的高招,不打起来才怪呢,所以先要明确指挥权。船长们认为伯爵说的有理,他们选出资格最老的平摩尔号船长穆兰为总指挥。 

第二,  他下令搬运足够数量的食物和饮水上康布伦号 – 船长们对此有些疑惑,因为康布伦号开往最近的里约热内卢,按照他们的估算,两天足够了,德国人搬上船的东西显然有些过多。直到第二天,伯爵送263名获释男女乘客登上康布伦号的时候,船长们才恍然大悟 – 这康布伦号怎么看怎么别扭 – 昨天夜里,卢克纳尔的部下把这条帆船三根桅杆的第二节以上部分全都砍掉了。 

这样的结果就是康布伦号虽然依然可以航行,但是靠仅剩下的帆会慢得像头牛,到里约热内卢恐怕要十几天。  原来船是这个阉法阿! 

 法国船长可以安心了。 

双方依依惜别以后,毕竟有十几位船长盯着,被阉了的康布伦号还是顺利到达了巴西,而且,一上岸就按照惯例立即通知英国海军关于海鹰号的情况。 

如梦方醒的英国海军不能不佩服卢克纳尔的狡猾和周到。 

佩服归佩服,英国皇家海军的战舰立即扑向了南大西洋,这次,该轮到所有的帆船船长倒霉了,英国人不分青红皂白,对每艘没有烟囱的船严加盘查。 

英军搜索海鹰号的阵容包括 – 装甲巡洋舰兰开斯特号,奥贝塔号,辅助巡洋舰奥兰多号,斯特本孙号,亚马孙号等,在南大西洋上撒开了一张严密的罗网。 

然而,这一切都是白忙活,气势汹汹的英国舰队折腾的晕头转向却一无所获,海鹰号又失踪了。 

就在英国皇家海军调兵遣将的时候,冯。卢克纳尔伯爵却在祭奠他的一位老朋友。 

被“阉掉”的康布伦号毕竟手术后动作不够灵活,晃荡了半个月才到达里约,海鹰号已经利用这段争取到的时间,全速南下,经过福克兰群岛直奔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 

福克兰群岛,又名马尔维纳斯群岛,主要由东西两大岛组成,是一片泥炭和山峦满布的荒僻土地,因为气候寒冷,交通不便而人烟稀少。但是,在二十世纪里,围绕着这片荒凉的海岛,先后爆发了两次激烈的海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国东方舰队,主力是两艘装甲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诺号 

1914年12月,刚刚在科罗内尔海战中击沉了英国装甲巡洋舰好望角号和蒙默斯号的德国东方舰队,在这里自投罗网。它们试图突袭福克兰群岛首府斯坦利港,却正撞入来截击的英国海军舰队阵中,一场恶战,拥有两艘战列巡洋舰无敌号和不屈号的英国舰队无论吨位火力还是速度都占有绝对优势,干净利落的为好望角号上的克拉多克将军报了仇。德军除轻巡洋舰德累斯顿号冒死突围外全军覆没。由于福克兰群岛海域气候严寒,风浪猛烈,德国海军名将,舰队司令斯佩中将以下的两千余德军官兵落水后绝大多数未能获救,葬身鱼腹,一度辉煌的德国东方舰队灰飞烟灭。' 

1982年,另一场战斗再次映红了南大西洋冰冷的海水,这一次,是一直和英国争夺该群岛主权的阿根廷,在得知英国最后一艘大型航空母舰皇家方舟号退役的消息以后,和老牌的英帝国摊牌了。阿根廷突击队一夜之间攻占马尔维纳斯。消息传来,大不列颠震怒了,争论不休的议会多少年来第一次发出了一个共同的声音 – 战争!“铁女人”撒切尔夫人调动大英帝国几乎所有的战舰,远征万里,收复福克兰。她赌赢了,英国人指着斯坦利港的米字旗宣布:狮子虽然老迈,依然能够咆哮。。。 

但是,狮子毕竟老了,六十年前,大英帝国的舰队只要伸出一个指头,就可以压垮一个海军强国,而英国和阿根廷的战争中,可怜的英国海军航空兵甚至无力覆盖自己舰队顶上的天空。 

假如长眠大海的斯佩伯爵看到安德鲁王子开着直升机冲向阿根廷人的导弹,来引诱它偏离目标,不知道老将军的心情又是如何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阿,英国,德国,这些大陆的老牌帝国都衰落了,星条旗的光芒正在大洋上闪耀。 

斯佩伯爵正是卢克纳尔的良师益友,当海鹰号经过这片曾经被双方炮火染红的海面时,卢克纳尔下令减速,举行了一个庄重的悼念仪式,来纪念在海战中阵亡的德国海军官兵。 

海军中将冯。格拉夫。斯佩伯爵,德国东方舰队司令官,福克兰海战中,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 当他突袭斯坦利港的时候,英国舰队尚未生火,假如他果断杀入港中,英国人的重型战舰将如同死鸭子一样任其屠宰。然而,这位沙场老将一发现对方有两艘远胜于己的战列巡洋舰,便惊惶失措,率队撤逃,终于在无遮无掩的大洋上被速度更快的英国军舰追及,而遭到灭顶之灾。实际上,德舰发现英舰是在7‘30,而无敌号能够驶出港口,还要到9‘45呢!这一战,斯佩伯爵在格奈森诺号上的长子,在莱比锡号上的次子同时战死。而英国舰队指挥官斯特迪将军则以他的勇气和镇定获得了好评。当部下报告德舰已经逼近的消息,他立即下令各舰加煤生火 – 然而,那时的烧煤锅炉要一个多小时才能真正有足够蒸汽开动军舰,这期间英舰无异靶标 – 千钧一发之际,看看自己已经没有其他事可做,将军下达了第二条命令:各舰按时开早饭。。。 

祭奠仪式的高潮,是海鹰号的船员把一个巨大的十字架沉入大海,这个十字架,是用海鹰号猎获的敌船材料制造的。 

仪式之后,卢克纳尔长出一口气,下令海鹰号继续南进,绕过合恩角,前面,就是世界第一大洋 – 太平洋,这里的人们,大多对此时在欧洲发生的激战还仿佛另一个星球一样遥远。 

让英国人在大西洋继续折腾吧。伯爵的目光,投向了太平洋辽阔的海面。 

4月18日,进入太平洋以后的冯。卢克纳尔转而率舰向北航行,开往太平洋中部的贸易航线。 

让我们从海鹰号上暂时移开目光,升上云端看一下当时世界的全景吧。 

1917年的欧洲正打得如火如荼,西线,德军退守兴登堡防线,英法联军发动狂攻,伤亡惨重却毫无进展 – 值的一提的是为了避免法国单独与德国议和,每当西线稍有平静,英国人总是主动挑起疯狂的混战,因为英国人原来有个外号叫作“约翰牛”,于是,这一段在西线大家就给异常好斗的英国人起了个更响亮的绰号  “疯牛”。不过当时的英国兵想不到这独特的词汇将在八十年后大放光彩。 

1917年,欧洲激战正酣 

东线,俄国袭击德奥西南战线,斗到酣处,双方把重炮装在装甲列车上,如同古代骑士一样对开狂轰。。。最终俄军失利,伤亡三十三万人。 

中东,沙特阿拉伯(汉志)对德宣战。 

东方,中国等国卷入战争,北洋军阀政府下令对德参战。 


然而,海鹰号的水兵们在这个时候却过着悠闲的日子,吃吃热带水果,钓钓鱼,弟兄们的体重普遍增加了。此时的太平洋依然是一片和平景象,英国人的舰队还在南大西洋如没头苍蝇般的到处搜捕一条“三根桅杆的格拉斯哥造纵帆船”,没人打搅水兵们平静的生活。 

但是,这里也绝少英法商船的踪影, 英法船只这时都在大西洋上奔忙,往欧洲跑运输呢。卢克纳尔觉得有些落寂。了望哨伸长了脖子,好容易在天边发现一片挂着英国旗的帆影,铆足了劲儿追上去,对方却毫无惧色迎上前来,细看之下原来是当地土人的一条大独木舟,挂面英国旗纯属喜欢它花花绿绿的颜色,还需要发炮,升旗么?人家举着椰子来换烟抽呢。 

作完交易卢克纳尔颇为懊丧,一个多月里面有两次看到汽船的影子,又发现是属于美国的定期班轮,只好放过 – 不能打中立的美国船,这一点海军高层曾经反复强调,因为假如美国参战,德国人将更加被动,而在中立国的船只前面,伯爵也不愿意抛头露面,毕竟海鹰号是出来捕猎的狐狸,万一把尾巴露出来不是玩的。 

喜欢凑热闹的却不请自来,6月14日,航行在圣诞岛附近的海鹰号发现一条挂着星条旗的船大大咧咧迎面开来,船上发出的信号是:“有什么新闻么?” 

卢克纳尔不想多事,不改变航向的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