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胡雪岩全传(三本合集) >

第78章

胡雪岩全传(三本合集)-第78章

小说: 胡雪岩全传(三本合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见了就知道了。”

    这是很满意的表示,刘不才凝神想了一下,发觉自己已不象前两天那样,无缘无故心里就来气,再细想一想,芙蓉以再嫁之身,而且命中注定该做偏房,结果成了“两头大”,也算是差强人意,同时又想到陈世龙来谈的合伙开药店的那件事,内心更是充满了兴奋,觉得时来运转,翻身的日子快到了。

    “这样子总算马马虎虎过得去!如果你真的替人做小,叫我走出去怎么见入?当然,这也怪我叔叔没出息!且不去说它了。芙蓉,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有人请我台伙开药店。”接着,他把陈世龙所谈的一切,都告诉她。

    芙蓉很有耐心地听着。她这时才完全了解胡雪岩的用心,怪不得都说他能干!想出来的办法,实在叫人佩服。然而,欣慰之外,也不免忧虑,当时就把心事说了出来。

    “三叔!事情是好事情,就怕你拆烂污。”

    “你总是这个样!”刘不才不悦,“处处不相信我。”

    “不是不相信你三叔,你不晓得我心里着急!四十多的人了,一天到晚做‘马浪荡’,怎么得了?难得有这样一个机会,你如果再拆烂污拆得人家见了你就躲,你倒想想看,哪里再还有翻身的日子?”

    “哼,你不懂!”刘不才依然不服帖,“我只管照方合药。既不经手银钱,又不管店堂里的事,每个月坐分成头,有啥烂污好拆?”

    “不一定银钱上拆烂污,有了钱成夭在赌场里,误了正事,也是拆烂污。”

    芙蓉紧接着又说,“ 还有一层,人家倒看得三叔你有本事,要请你做档手,那时候你怎么样呢?”

    这一问是刘不才所不曾想到的,细想一想确是个疑问。

    “你看,是不是?”芙蓉趁势逼他发愤,“三叔,你连自己都没有把握,怎么还怪我不相信你?”

    “事情好办。人家要请我做档手,我不做。这样子没有烂污好拆,你总该放心了吧!”

    “懒和尚只求没布施! ”芙蓉有些气,“没有看见过你这样的人,你只会说大话!”

    “我何尝说过什么大话?”刘不才越发不高兴,“你在那里乱扯!”

    “那么我倒要问,说敬德堂从你手里败掉的,还要从你手里恢复!可有这话?”

    “对,有的!这也不算说大话。”

    “还不是?”芙蓉逼视着问,“你拿什么来恢复?要说恢复,眼前的希望就在这等路子上,全要靠你自己去巴结,一方面省吃俭用,积少成多,有一份小小的资本,一方面安分守己帮人家把店开好了,可以开口请人家帮忙。

    这样子两下一凑,刘敬德堂的招牌才有重新挂出来的一天。照你现在的想法,有多少用多少,只图眼前快活,哪里有什么长远的打算。请问三叔,你不是在说大话?“

    长篇大套地一顿驳,把做叔叔的说得哑口无言,但仔细想去,却不能不说她看得透彻,想得周到。商场中妄想由伙计变作大老板,这样做生意最稳当不过。但是,他还是开不得口,因为自己估量自己,实在没有把握能够做到芙蓉所说的“省吃俭用、安分守己”八个字。

    就这沉默之际,只见进来一个脚步匆匆的年轻人,刘不才赶到门口细看,才认出是陈世龙,便喊一声:“小和尚!”心里奇怪,他跟这位郁太太怎么也相熟?因为两人面对面在低声细语,不熟不会这样子谈话。

    陈世尤答应着走了过来,看见芙蓉,恭恭敬敬叫了一声:“师母!”然后才转脸向刘不才说:“刘三爷,我已经约好了,有空就走!”

    “好,好,就走。”刘不才向她侄女儿说,“就是谈合伙的那一位。”

    于是芙蓉带着小兔儿,和阿七上轿而去。刘不才请陈世龙坐下来,先要了解一下情况,到底对方是准?在哪里见面?

    “就在郁太太他们聚成钱庄……”

    “慢来!”刘不才打断他的话问,“那位郁太太就是郁四的太太?”

    “是啊!”陈世龙说,“你不认识?”

    “我不认识,我也没有想到。只听说郁四有个小太太,前些日子吵散了,所以竟会想到郁太太就是郁四的小的。”说到这里,灵机一动,急急又问:“照这样子说,谈合伙的一定是胡雪岩?”

    事到如今,不必再满,陈世龙点点头答道:“不错!就是胡先生。你们至亲合伙,还有啥话说?刘三爷,一个人不怕下发达,不交运,就怕机会来了错过。机会来了看不到,犹有可说,明明看到,自己错过,将来噢悔的时候,那味道最不好受。”

    刘不才不向,他觉得这件事多少要想一想,因为来得太突兀了。

    “赌钱讲究冷、准、狠!”陈世龙说:“现在是个‘大活门’,你不扑上去,就真正是刘不才!永世不得翻身。”

    “真的是‘大活门’?”

    “当然,只拿郁四叔来说好了!”

    陈世龙就由郁四谈到尤五,王有龄谈到嵇鹤岭,再由老张谈到他自己,结论是谁跟胡雪岩交往,谁就交运!一半事实,一半是陈世龙口舌玲珑的渲染,把刘不才听得全神贯注,一字不漏。

    “好!”他断然决然地,真有“赌场烈士”那种背城借一的壮烈之概,“我听你的劝告,就赌这一记了!”

    陈世龙慢慢喝着茶解渴,同时在盘算下一着棋,他叫胡雪岩作“先生”,的确已从“先生”那里学到了许多驾驭的权术,刘不才此时正在心热,变卦是决不会的了,现在所要考虑的是,如何一下子叫他死心塌地,服服帖帖?

    “怎么样?”刘不才觉得他的沉默不可解,催问着。

    “讲得我口干舌燥,你也得让我先润润嗓子。”陈世龙放下茶杯,站起身来,“这佯,我先走,把你的难处去安排好,你中午自己到聚成来。怎么样?”

    “ 你是说,先给我去弄钱?”刘不才接下来说,“现在也无所谓了。”

    “这用不到客气!客气自己受罪。说句实话,你现在的境况也不怎么好,怕要请桌客都为难。到那时候,一面要办事,一面又要凑钱应付债主,反而原形毕露,面子失光,倒还不如我替你预先安排好的为妙。”

    想想也不错,刘不才便随他去。答允准定中午到聚成钱庄跟胡雪岩碰头。

    到时候,陈世龙已在门口等候,迎入客座,胡雪岩兜头一揖,口称“三叔”,同时看到一桌银台面的盛宴,四干四湿的果碟子都已经摆好了。

    刘不才称他“雪岩兄”,不提亲戚,只道仰慕,郁四陪客,再加陈世龙从中穿针引线,将刘不才当上宾看待,捧得他飘飘然,大为过瘾。

    茶罢入席,自然是刘不才首座,左右是郁、陈二席,胡雪岩坐了主位。

    酒过三巡,话入正题,是郁四提起来的。

    “刘三哥”郁四说,“老胡想开药店,原来我不赞成,现在我想想也不错。行善济世,总是好事,将来我也要加入股子。不过,老胡跟我都是外行,一切要我仰仗。”

    “不敢,不敢!”刘不才说,“这是我的本行,凡有可以效劳之处,在所不辞。不过,我还不晓得怎么样一个开法,规模如何?”

    “这就要请教三叔了。规模嘛,”胡雪岩想了想说,“初步我想凑十万两银子的本钱。”

    十万两银子的本钱,还是“初步”!如果不是有陈世龙的先人之言,以及素有宫名的郁四表示要入股,刘不才还真有点不敢相信。

    “这个规模,”他兴奋之中又有顾虑,“就很大了。不过乱世当口,只怕生意不见得如太平年岁!”

    “太平年岁吃膏滋药的多,乱世当口,我们要卖救命的药,少卖补药。”

    胡雪岩说:“三叔,生意你不要担心。大兵以后,定有大疫,逃难的人,早饥夜寒,水土不服,生了病一定要买药,买不起的我们送。”

    “嗯,嗯!”刘不才心想;此人的口气,倒真是不小。

    口气虽大,用心却深,“三叔,”胡雪岩笑道,“我想做生意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创牌子最要紧,我说送药,就是为了创牌子的。”

    “这我也晓得。”刘不才平静地答道,“凡是药店,都有这个规矩,贫病奉送。不过,没有啥用处,做好事而已。”

    “那是送得不得法!我在上海听人讲过一个故事,蛮有意思,讲给大家听听。”

    胡雪岩讲的这个故事,出在雍正年间,京城里有家小药店,承揽供应宫里“御药店”的药,选料特别地道,雍正皇帝很相信他家的药。有一年逢辰戌丑未大比之年,会试是在三月里,称为春闱。头一年冬天不冷,雪下得不多,一开春天气反常,春瘟流行,举人病倒的很多,能够支持的,也多是胃口不开,委靡不振。这家药店的主人,配了一种药,专治时气,托内务府大臣面奏皇帝,说是愿意奉送每一个举子,带入闱中,以备不时之需。科场里的号舍,站起来立不直身子,靠下来伸不直双腿,三场下来,体格不好的就支持不住,何况精神不爽?雍正是个最能体察人情的皇帝,本来就有些在替举子担忧,一听这话,大为嘉许。于是这家药店奉旨送药,派人守在贡院门口,等举子入闱,用不着他们开口,在考篮里放一包药。包封纸印得极其考究,上面还有“奉旨”字样,另外附一张仿单,把他家有名的丸散豪丹,都刻印在上面。结果,一半是他家的药好,一半是他家的运气好,人闱举子,报“病号”出场的,并不比前几科会试来得多,足见药的功效。这一来,出闱的举子,不管中不中,都先要买他家的药,生意兴隆得不得了。

    “你想想看,”胡雪岩说,“天下十八省,远到云南、贵州等。

    都晓得他家的药。你花多少银子,雇人替你遍天下去贴招贴,都没有这佯的效验。这就是脑筋会不会动的关系。“

    “真是,”郁四笑道,“老胡,你做生意就是这点上厉害!别人想不到的花样,你想得到。”

    “那么,”刘不才的态度也不同了,很起劲的问:“我们怎么送法?”

    “我们要送军营里……”

    “那再好都没有。”刘不才抢着说道,“我有‘诸葛行军散’的方子,配料与众不同,其效如神。”

    “真的再好都没有!”胡雪岩说,“送军营里要送得多,这当然也有个送法。将来我来动脑筋,叫人出钱,我们只收成本。捐助军营,或者有捐饷的,指明捐我们的诸葛行军散多少,什么药多少?折算多少银子。只要药好,军营里的弟兄们相信,那我就有第二步办法,要赚钱了!”他故意不说,要试试刘不才的才具,看他猜不猜得到这第二步办法是什么?

    刘不才猜不到,陈世龙却开了口,“我懂!”他说,“胡先生的意思,是不是想跟‘粮台’打交道?”

    这就无怪乎刘不才猜不到了,军营里的规制,他根本不懂。

    胡雪岩对陈世龙深深点头、颇有“孺子可教”的欣慰之色,然后接着他的话作进一步的解释。

    “粮台除掉上前线打仗以外,几乎什么事都要管,最麻烦的当然是一仗下来,料理伤亡。所以粮台上用的药极多。我们跟粮台打交道,就是要卖药

    给他。价钱要便宜,东西要好,还可以欠帐,让他公事上好交代,私底下,我们回扣当然照送……“

    “这笔生意不得了!”刘不才失声而呼,他有个毛病喜欢抢话说,“不过,这笔本钱也不得了。”

    “是啊!”胡雪岩又说,“话也要讲回来,既然可以让他欠帐,也就可以预支,只看他粮台上有钱没钱?现在‘江南大营’靠各省协饷,湖南湘乡的曾侍郎,带勇出省也要靠各地的协饷。只要有路子,我们的药价,在协饷上坐扣,也不是办不到的事。只看各人的做法!”

    “只看各人的脑筋,雪岩兄,”刘不才高举酒盅:“我奉敬一杯!”

    “不敢当。还要仰仗三叔。”

    “一句话!”刘不才指着陈世龙,“他晓得我的脾气,我也跟他说过了,我就赌这一记了!”

    说着,他从贴肉白袋里,摸出一个红绫封面、青绫包角、丝线装订、装潢极其讲究的小本子递了过来,胡雪岩看着那上面的题签是:“杏林秘笈”

    四个字,就知道是什么内容。

    “这就是我的‘赌本’。说扑上去就扑上去。”他又看着陈世龙说问:“你说我做得对不对!”

    在陈世龙看,不但觉得他做得对,而且觉得他做得够味,这样子,自己替胡雪岩探路的,也有面子,所以笑容满面,不断颔首。

    “你请收起来。三叔既然赞成我的主意,那就好办了。回头我们好好的商量一番。”

    两个人都很漂亮,一个“献宝”示诚,一个不肯苟且接受。推来推去,半天,是陈世龙想出来的一个办法,取张包银圆的桑皮纸,把“杏林秘笈”

    包好封固,在封口上画了个花押,交给郁四保管,郁四当即把它锁了在保险箱里。

    饭罢品茗,那就都是刘不才的话了,谈一爿药店,如何开法,怎么样用人,怎么样进货。怎么样炮制,利弊如何,要当心的是什么?讲的人,兴高采烈,听的人,全神贯注,彼此都很认真。

    “三叔!”胡雪岩听完了说,“这里面的规矩诀窍,我一时也还不大懂,将来都要靠你。不过我有这么个想法,‘说真方,卖假药’最要不得,我们要叫主顾看得明明白白,人家才会相信。”

    “那也可以。譬如说,我们要合‘十全大补丸,了,不妨预先贴出招贴去,请大家来看,是不是货真价实?”

    “就是这一点难!我不晓得你用的药,究竟是真是假?”

    刘不才一愣,“照你这样子说,譬如卖鹿茸,还要养只鹿在店里?”他的语气显得相当困惑!

    哪知胡雪岩毫不迟疑地回答,“对!这有何不可?”

    这对刘不才是一大启发,拓宽了他的视界,仔细想了想,有了很多主意,“既然如此,那就敞开手来干。”他说,“只要舍得花钱,不怕没有新鲜花样。”

    “我们也不是故意耍花样,只不过生意要做得既诚实,又热闹!”

    “ ‘既诚实,又热闹,!”刘不才复念了一遍,深深记在心里。

    谈到这样,就该有进一步的表示了,陈世龙看看已是时候。向刘不才使了个眼色。胡雪岩自然也看到了,不等他有何表示,先就站了起来。

    “三叔,你坐一坐。我跟郁四哥有些事谈。”

    其实无事,只不过在里问陪郁四躺烟榻,避开了好让阵世龙说话。

    “刘三爷,你看!”陈世龙递了个折子过去。

    折子是个存折,聚成钱庄所出,但打开来一看,并无存数记载,看起来是个不管用的空折子。

    “为啥不记载钱数呢?”陈世龙问道,“三叔,你懂不懂其中的意思?”

    “说实话,我不懂!”刘不才说,“雪岩的花样真多,我服了他了,你说,是怎么回事?”

    “是尽你用,你要取多少就多少,所以不必记载钱数。不过,一天最多只能取一次。”

    有这样的好事!刘不才闻所未闻,但当然不会疑心胡雪岩是开什么玩笑。

    细想一想,问出一句话来作为试探。

    “这样漫无限制,倒是真相信我!倘若我要取个一万八千呢?”

    “那要看你作何用处?只要你有信用,一万八千也不是取不到的。”

    这一说,刘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