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成功全集之一卡耐基其人-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横越大西洋的创举。
无价的珍宝
林肯 15 岁的时候才开始认字母,虽然很吃力,总算稍能阅读,至于写作 的能力,那就根本谈不上了。1824 年秋天,一位在森林中漂泊的教师沿着鸽子溪来到这片垦殖地,设立私塾。林肯姊弟每天早晚都要走 4 英里的森林小 路,到新老师阿策尔。朵西的私塾里求学。朵西老师相信只有大声地朗读,才可以看出学生认不认真。他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谁若不开口,就用教鞭打 谁一下。因此,每个学生都尽量念得比别人更大声。朗朗的读书声往往在 1/4英里外还清晰可闻。
林肯上学时,戴一顶松鼠皮帽子,穿着鹿皮制的马裤。马裤短得离鞋面 还有相当距离,以至于好几英寸发青的胫骨就裸露在外,任凭风吹雨淋。
上课的小屋又矮又粗糙,老师几乎站不直腰,教室四面各省去一根圆木, 罩上油纸当成窗户。地板和座位则是圆木劈开做成的。
阅读的教材是以圣经章节为主;并用华盛顿和杰斐逊的笔迹做为练字范 本。林肯的字体既清晰而且和这两位总统很相像,不但引得众人议论纷纷,连不识字的邻居都步行几英里路来请亚伯拉罕。林肯代他们写信。
林肯对于求学逐渐热中起来。上课的时间太短,他就把功课带回家里做。 纸张又贵又稀少,于是他用炭棒代替笔在木板上书写。木屋是用劈开的圆木筑成,他利用圆木扁平的一面作算术,如果光秃秃的表面全都布满了字迹和 图形时,只要用刀削去一层,又可以重新开始使用了。
他买不起算术书,特地向别人借一本,用信纸大小的纸片抄下来,然后 用麻线缝合,做成一本自制的算术书。他去世时,他的继母手边还留有部分 这种书页。
他开始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他不但想写出自己的意见,有时候甚至 写起诗来。并且把自己的诗句和散文拿去请邻居威廉。伍德指教。他记诵诗句,再背给人听,而他的文章更是引人注目。有一位律师对他谈论国政的文 章印象很深,帮他寻求发表机会。俄亥俄州的一份报纸就曾刊出林肯所写关于“克己”的文章。
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他在学校里写的第一篇作文,是在看了伙伴们玩的游戏很残忍有感而发所写成的。他和朋友们常一起去抓甲鱼,他的 朋友抓到甲鱼之后,就把燃烧的煤炭放在甲鱼背上,以此取乐。林肯求他们别这样做,并赤着脚把煤炭踢开。他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为动物请命而做。足 见他自幼就显示出特殊的怜贫恤苦之心。
5 年后,他以不定期上课的方式在另一所学校求学——他自称那是“一 点一点学的”。
他所受的正规教育就到此结束,总计起来上学的日子只不过 12 个月左 右。
直到 1847 年他当选国会议员时,填写自传表,在“你教育程度如何?” 一栏内,他的回答是“不全”二字。
他在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以后,曾说:“我在有了相当年纪时,所知并 不多。不过我能读、能写、略懂算则,如此而已。此后我就没有再上学了。
在如此贫乏的教育基础上,我能够达成现在这一点小成果,完全是日后在基 于需要的情况下,时时自修取得的知识。“
至于曾经当过林肯的老师的人,都是一些信仰巫术、相信地球是呈扁平 状的无知的流浪教员。可是林肯在断断续续的求学过程中,养成了人类最珍贵的特质——甚至大学教育的目的亦不过如此——对知识的热爱,对学问的 渴求。
学会阅读使得林肯见到另一个新的神奇世界——一个他从未梦想过的世 界从而改变了他整个人生。他的视野阔大,有了梦想,而且 20 几年间,阅读始终是他生命中最热爱的事情之一。他的继母为他们带来了 5 册藏书:圣经、 伊索寓言、鲁宾逊漂流记、天路历程以及水手辛巴达。小林肯将它们视为无价的珍宝,仔细地精读。他把圣经和伊索寓言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反复阅 读,不论他的文风、说话方式、提出的论点都深受这两本书的影响。
可是除了这些书之外。他渴望有更多其他读物,却苦于无力购置,于是 只好向别人借阅书、报和任何印刷品。他沿着俄亥俄河往下走,向一位律师借阅修订版的印第安那法典;接着,又尝试阅读“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 他向一个常请他帮忙掘树桩、种玉米的农人借阅两三本传记。威姆斯牧师写的“华盛顿传”正在其中。林肯看了此书之后很着迷,傍晚总是尽量利 用日光看到很晚,临睡前,他把书塞在圆木缝中,当第二天日光一照进小屋,就拿起来看。有一天晚上下起暴雨,书本浸湿了,书的主人不肯罢休,林肯只得以割捆三天的草料来做为赔偿。 在他借得的书之中,最有价值的莫过于“史考特教本”。这本书教他如何公开发言,引导他认识西塞罗。狄莫西尼斯(古希腊的雄辩家)和莎翁名 剧中的精采演说。
他常常手中捧着“史考特教本”,在树下走来走去,朗读哈姆雷特对伶 人的吩咐,复述安东尼在凯撒遗体前的演说:“各位朋友,罗马同胞,乡亲们,请听我说句话;我来是要埋葬凯撒,而不是来赞美他。”
每当读到特别吸引他的段落,如果手边没有纸张,他就用粉笔写在一块 木板上。后来,他自己做了一本粗陋的剪贴簿,写下所有他心爱的句子,随身携带,仔细研读,很多长诗和演讲辞就这么背会了。
下田工作的时候,他也将书本带在身边,马儿躲在谷堆后面休息,他就 坐在围墙顶栏上看书。中午他不与家人一同进餐,却一手拿着玉米饼,一手捧书,两脚高举过头,看书报看得入神。
法庭开会期间,林肯就徒步走上 15 英里路程,到河边的城镇里去听律师 辩论。跟别人一起下田时,他偶尔会放下锄头或草耙,爬到围墙上复述他在洛克港或布恩维尔的律师那儿听来的话。此外,他还模仿过顽固的浸信派牧 师,星期日的时候在小鸽溪教堂里发表的演讲。
林肯也把“奎恩笑话集”带到田间。当他跨坐在圆木上朗读时,听众的 轰然笑声响彻森林,不过,这么一来,谷物中间杂草丛生,田里的小麦也发 黄了。
雇用林肯的农夫抱怨他太懒,“懒得可怕”。他坦承这种指责。他说:“家父只教我干活儿,可没教我喜欢它呀。” 林肯的父亲老汤姆终于断然命令:一切愚行必须停止。可惜命令并未发生效用,林肯继续说笑演讲。有一天老汤姆当着众人的面,打了林肯一记耳 光,把他打倒在地。林肯哭了,却没说什么。父子之间的隔阂于焉产生,而且终生都未能改善。林肯虽然曾在父亲晚年时资助他,可是 1851 年,老汤姆 卧病垂危时,林肯并未前去探望。他说:“如果我们现在碰头,恐怕不但不太愉快,反而会很痛苦。”
1830 年冬天,“牛乳症”再度蔓延,死亡的阴影又笼罩了印第安那州的 鹿角山谷。
喜欢搬家的老汤姆感到既害怕又灰心,连忙处置猪只和谷物,将长满树 桩的田地以 80 元的价格出售,造了一辆笨重的篷车——这是他拥有的第一辆车子——将家人和家具全都搬上车,吩咐林肯执皮鞭,对公牛吆喝几声,就 动身前往伊利诺州的一处山谷,印第安人称该地为山嘉蒙,即是“粮食丰富 的土地”之意。
公牛慢慢前进,笨重的篷车吱吱嘎嘎地翻越印第安那州的山丘,穿越密 林,横度无人居住的荒凉伊利诺草原,在夏季骄阳炙烤之下,他们在长满六尺高枯萎黄草的荒原上,足足走了两星期。
抵达文生尼斯,21 岁的林肯才第一次见到印刷厂。 一家人到达狄卡特后,就在法院广场上搭营。26 年后,林肯指着当年停放篷车的地点说:“那时候我真想不到自己会有当律师的智慧。” 荷恩敦在“林肯传”中记载道:“林肯先生曾向我描述那次远行的经过。他说,那时路面上的冬霜白天 融化,晚上冰结,走起来又慢又累人,再加上牛只同行,一步踩破一块薄冰,行程更是难辛。河上没有桥,除非绕路否则就非涉水不可。有一天,摇摆在 车后随行的小狗脱了队,直到大家都过了河,它还站在对岸,慌得乱叫乱跳,望着水流过破冰边缘,却不敢过河。此时大家急着赶路,不愿再涉水回去, 于是决心抛下它,继续往前走。林肯忆道:”但是我连一只狗都不忍心抛弃。
于是我脱下鞋袜,涉水过溪,得意洋洋地夹着发抖的畜牲赶上队伍。尽管吃 足了苦头,但是小狗的快乐和种种感恩的表现使我感到很值得。‘“
就在公牛拖着林肯一家穿过草原的同时,国会里正在激烈地辩论州政府 有没有权利退出联邦政府。其间,丹尼尔。威伯斯特从参议员席起立,用低沉嘹亮的声音发表了一篇日后被林肯视为“美国最堂皇的演说范本”。那次 演说名叫“威伯斯特答海涅书”,后来,林肯将它的结尾奉为政治信仰:“自由和团结永远是一体而不可分割的!”
谁也想不到,美国的分裂问题要到 30 几年后才得以解决,而且也不是由 伟大的威伯斯特,才华洋溢的克雷或著名的卡豪恩所达成的,而是由一个笨手笨脚、分文不名,当时正赶着牛前往伊利诺州的小伙子林肯,达成美国的 统一工作。现在他正头戴树狸帽,身穿鹿皮裤子,起劲地唱着:
“万岁呀!哥伦比亚,快乐的园地! 你若不肯开怀畅饮,那么我可真罪过。”
机会来了 林肯心中充满憎恨地说:“若有机会,我一定会狠狠打击这玩意儿。” 林肯一家人定居在伊利诺州狄卡特附近的一片林地上,由林地四周的断崖恰可俯视山嘉蒙河。 林肯帮忙砍树,建屋,割除灌木,清理土地,并带着两头牛开垦出 15英亩的草坪,播种,劈柴,筑篱??。 第二年,他替附近的农夫们做点零工:犁田,耙干草,用楔子和大锤劈木条,杀猪??等等。 林肯迁到伊利诺州的第一年就遭遇到该州有史以来最酷寒的严冬。草原上积雪深达 15 英尺;牛群、鹿和野火鸡几乎全部死亡,甚至还有人冻毙。 这年冬天,林肯决定劈 1000 根木条,来换取一件用白胡桃树皮漂染成棕色的牛仔裤。他每天都要徒步走 3 英里路去上工。有一次,当他横越山嘉蒙 河时,独木舟翻了,他跌进凉凉的河水里,还没走到最近的一户人家——瓦尼克少校家,他的两脚就已经冰僵了。此后一个月他都不能走路,整天躺在瓦尼克少校家的火炉前说故事,并读完了一册“伊利诺州法规”。 林肯曾经追求过少校的女儿,不过少校却并不太乐意。当然啰!他的女儿身为瓦尼克家的一员,岂能嫁给既笨拙、又未受过多少教育的劈柴工人——一个没有土地、没有钞票、没有前途的男子想娶他的女儿?休想! 的确,林肯没有土地,而且他根本就不想要土地。他在农地里度过 22个年头,受够了拓荒耕种的滋味。他讨厌那些磨人的苦差事,寂寞单调的农 耕生活。他渴望出人头地,也想和社会各阶层的人来往,他想谋求一份有机会抛头露面、招徕人们听他说故事,并且捧腹大笑的工作。
以前林肯住在印第安那州的时候,就曾帮人将平底船顺流漂送到纽奥良 去,他觉得这件工作十分有趣,新奇,刺激又冒险。某一天晚上,一帮黑人带着刀棍爬上系在杜奇斯尼夫人农场岸边的船,他们想杀死船员,将尸体扔 到河里,再把船漂送到纽奥良的窃贼大本营中。
林肯以强壮的长臂膀抓起一根木棍,将三名抢犯打进河里,另外几名也 都被赶上了岸;打斗间,有个黑人持刀砍中林肯的额头,在他的右眼上方留下一道疤痕,至死犹存。
即使是汤姆也无法叫儿子死守着拓荒者的农田。 林肯在河边找到了一份差事。他和同父异母的兄弟以及远房表亲一起砍伐树木,劈开圆木,并把木材漂送到锯木厂,制成 80 英尺长的平底船,再在 船上装载咸肉、玉米和猪只,运送到密西西比河下游。工作的酬劳是每天 50分钱,外加红利。
林肯为船上人员煮饭,驾船,说故事,玩扑克计点游戏,并大声唱道:“戴头巾的土耳其佬目中无人, 他对自己卷曲的胡子洋洋自得, 其实,除了他自己,谁也不欣赏。”
这一段河上逐波生活留给林肯非常深刻的印象。荷恩敦说:“在纽奥良,林肯第一次亲眼目睹奴隶制度的恐怖真象。他看见‘系着 铁练的黑奴——遭到鞭打。’心中的正义感使他强烈反对这种不人道的行为,一切耳闻目睹的情景唤醒了他的良心与意识,他的同伴曾说:”奴隶制度自 此深烙在他脑海中。‘有一天早晨,林肯和两个朋友逛市区,经过一个奴隶拍卖场,当时正有一位活力充沛、容貌秀丽的黑白混血姑娘待售。出价人彻 彻底底地检查她;他们掐她的肉,叫她像马儿一般在屋里小跑步,以便像拍卖人说的’让标购的人看清楚‘他们出价买的有没有瑕疵。这种情形真是令 人作呕,林肯心中充满’难以克制的憎恨‘,连忙离开现场,他对同伴们说:’老天,朋友们,我们离开这儿。若有机会,我一定会狠狠打击这玩意儿(指 奴隶制度)。‘“
林肯的雇主丹顿。奥福特先生对林肯颇有好感,喜欢听他的笑话、他说 的故事和他诚实的作风。他雇林肯回到伊利诺州的纽沙勒,用圆木在那儿盖一间杂货店。这个小村落位在多风的山嘉蒙河上方高地,只有 15~20 间小 屋。林肯在小店里当店员,并兼管一间谷粉和锯木厂,一住就是 6 年——这6 年光阴对他未来的前途发生了莫大的影响。 村子里有一伙粗野荒唐、好勇斗狠的地痞流氓,名叫“克拉瑞树丛帮”,他们夸口全伊利诺州没有别的帮派能在喝威士忌、说脏话、摔角和打架方面 比得过他们。
他们的心眼并不坏,本性忠厚、坦白、慷慨,而且富于同情心,只是比 较喜欢出风头罢了。因此,当多嘴的丹顿。奥福特先生在镇上夸奖他雇用的林肯体力过人,“克拉瑞树丛帮”兴冲冲地决定要给那小子一点教训。
结果年轻的小巨人——林肯赢了赛跑和跳跃两项,而他那两只长手臂, 掷大锤或丢炮弹一定比他们来得远。何况,他还会说各种滑稽的森林奇谈,乐得他们大笑几小时。
有一天,全镇镇民都聚在白橡树下看林肯跟“克拉瑞树丛帮”的领袖杰 克。阿姆斯壮摔角,林肯打败了阿姆斯壮,得到至高无上的胜利。从此以后,“克拉瑞树丛帮”对他十分折服,他们请他当赛马和斗鸡的裁判。在林肯无 家可归的时候,他们带他回家,供他吃住。林肯在纽沙勒一带的声望已经达 到了最高点。
在这儿他找到寻求多年的机会——克服恐惧,公开讲话。在印第安那州 的穷乡僻壤,他只能跟田间的小群劳工讲话。而在纽沙勒有个“文学会”的组织,每星期六晚上,在鲁勒吉酒店的餐厅里聚会。林肯参加之后,立刻成 为会里的灵魂人物,他说故事,念自己写的诗,即席评论山嘉蒙河的航运等题目,并且滔滔雄辩各种时事问题。
这种千金难买的活动,不但扩大他的眼光,也勾起他的野心。他发现自 己凭演说来影响群众的能力高人一等。这份自知带给他空前的勇气和信心。
在当地教师曼塔。葛拉罕协助下,他花了几星期的时间苦思他的第一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