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国高层新智囊 >

第13章

中国高层新智囊-第13章

小说: 中国高层新智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晓鹰深受熏陶。    
      他先是迷上各种古今长篇小说,甚至把每月5角的零花钱都积存下来,在周末的时候到书店买书回去读。初中二年级就开始啃起了四卷本竖排版的《毛泽东选集》,那是他父亲到国外工作前留给他的惟一财产。这巨大的精神财富弥补了他当时精神上的匮乏,也为他以后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从小学到中学,秦晓鹰学习成绩一直骄人,门门功课都是5分,被学友们称为“金鹰”“才子”。    
      1964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北京101中学,在这所同样云集了大批高级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子女的学校里,秦晓鹰并没有像某些同学那样,躺在老子的功劳薄上,以贵胄后裔自居,而是勤奋读书。    
      秦晓鹰上中学时已经从他父亲身上理解了那种“石光荣”式的英雄主义精神气慨,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学会从容面对。那是他在中学田径队的时候,一次训练中他不慎摔伤了脚踝骨,痛得昏了过去,当他醒来后,谢绝了同学们的好心相送,也不搭乘公共汽车,而是咬着牙,一步一步从30里外的郊区走回家中。当他回到家,由于脚肿得厉害连鞋都脱不下来,母亲只好用剪刀把鞋帮剪开。就在母亲去拿药水和绷带的时候,父亲高兴地拍拍他的肩膀说:“傻小子,好样的!”    
      后来秦晓鹰在回忆父亲对自己的鼓舞时曾这样说:“后来我终于知道了这不仅仅是表扬,而是一种无形的遗产。在酷暑烈日曝晒下钻进玉米地里,全身被划得一道道血痕时,我懂得了这份遗产的珍贵;在被“四人帮”的爪牙扔进私设的监牢里双腿溃烂,每天寂寞钻心时,我懂得了这份遗产的内涵;在一年有十个月只能吃萝卜、红薯秧、榆树叶这三种食品的时候,我懂得了这份遗产的丰富营养;在被诬告、陷害、打击的曲折的人生路上,我懂得了这份遗产的份 量。”    
      秦晓鹰16岁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当上了团支部书记,17岁时他已成为学校党支部重点培养的党员发展对象了。    
      但是在“文化大革命”这场风雨到来之前,学校那种浓浓的政治气氛还是使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困惑。    
      在离101中学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吴家花园,被一道篱笆墙圈了起来。秦晓鹰经常看到一个面容刚毅的老人在菜地里劳作。后来他才知道,这位老人就是被指责为“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的彭德怀元帅。当时秦晓鹰非常纳闷,不知道为什么要把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囚禁”起来。    
      就在他带着满脑子疑问寻找答案的时候,学校里也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自我革命”的运动。政治教师告诉他,资产阶级思想人人都有,关键看你敢不敢挖出来。而资产阶级思想大概从人的5岁起就开始腐蚀你们了。这种“革命”之语,让秦晓鹰着实吃了一惊。但“不甘落后”而又备感迷惘的秦晓鹰还是开始深挖自己思想中可能有的“资产阶级腐朽的东西”。他在一篇题为《糖精加白开水》的作文里,把过节时他与家人一起喝酒的事抖了出来。他自认为挖出了他们家中根深蒂固的“资产阶级享乐主义思想”。哪知他挖出的问题竟被学校通过组织渠道反映给了他父亲所在单位。父亲为此勃然大怒,年轻的秦晓鹰也第一次明白“左”与诬陷只有一步之隔。    
      1968年12月一个寒冷的日子,他的家庭开始“四分五裂”:母亲被发配到江西,哥哥去了青海,弟弟去了陕西,姐姐去了安徽,姐夫李肇星则先后去了山西离石和广东的牛田洋。    
      就在家人纷纷离开北京后不久,秦晓鹰,这位昔日的“少年才子”提着父亲学生时代在北京读书时的一只旧皮箱,登上了去山西插队的列车。    
      五六年的知青生活是艰苦和枯燥的,但秦晓鹰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保持了中学时代热爱读书和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在贫苦农民的炕头上,在饲养员的窝棚里,在烈日下的高粱地里,在滴水成冰的水库工地上,在送“公粮”的喜悦中,在修水利而被炸药炸死的乡亲的尸首前,在干一天活只值一角钱的记工本里,在城市青年悲凉的诗歌里,在悄悄哼唱苏联歌曲来宣泄一点初恋的感受中,他触摸到了中国的脉搏,听到了人民的心声与呻吟,也第一次觉得自己的双脚站在了浑厚的大地上。    
      秦晓鹰1973年进入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学习,继而成长为中国杰出的报人和学者,其成果和思想不时引起高层的关注,渐渐成为青年知识分子的偶像人物之一。他的名声越来越大,职务也越来越多。    
      30多年过去了,在经过人生风雨的洗涤和历练之后,当年与他一起结伴嬉闹,而今已步入中老年的“高干弟子们”这样感叹:    
      “在我们这拨人中惟一还在真正做学问的恐怕就数秦晓鹰了;而在80年代就开始活跃的那批社会精英中,在中国大陆至今没有出局的,政界是王岐山,学界中就是秦晓鹰。”    
      他们都记得秦在上小学的那个绰号——“金鹰”。    
    


第一辑秦晓鹰 (2)

    博学多闻,以电视形式展现党的政治动态    
      秦晓鹰是学世界历史出身的,但是人们发现他关注的绝不仅仅是历史。他涉及的领域除了历史外,还有政治、经济、新闻、文学艺术等。文化界称他是一个“多栖动物”。 而秦晓鹰对他这种“多栖”习性的解释是:我用专业来俯瞰社会的每个角落,强烈关注社会, 也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    
      使秦晓鹰名声大震的是由他担任总撰稿的电视片《世纪行》,这是一部气势磅礴的政论片,全景式地记录了世界社会主义100年的光辉历程,并对“四项基本原则”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度分析。该片在20世纪90年代初首播后引起包括中央高层在内的全社会震动和重大争议,海外媒体甚至把它作为继《河殇》之后又一部对历史进行深刻反思的作品。而该片的传播也使“世纪行”三个字从此不胫而走。    
      然而,几乎没有人会相信,这是秦晓鹰的第一次“触电”,随后邀他撰写和策划专题片的单位络驿不绝,中宣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以及各省市党委政府,都纷至沓来加以邀请。他在13年中创作电视专题片多达40余部。    
      秦晓鹰是个善于让作品出彩的人,从高层到普通百姓都为他的博学和机智所折服。    
      1994年,秦晓鹰应国务院台办的邀请撰写了四集电视专题片《中国台湾》。他在这部片子中以大量的史实资料,深刻剖析了国民党偏安台岛后40多年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可没想到电视片试看后,遭到一些老同志的坚决反对,其原因是认为其中有一集《不奇的奇迹》对台湾的经济发展过于浓墨重彩,有为台湾当局歌功颂德之嫌。但秦晓鹰认为,台湾经济走了10年的快车道,这是不争的事实,那是台湾人民的智慧,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既然是中华民族的成就为什么不可以写呢?就在大家争论不休之时,王兆国最后一锤定音:“一百人审片就有一百条意见,找重要的改一改,可以通过!”    
      该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台湾《中央日报》头版连续4天一字不漏刊登了该电视片的解说词。微妙之处在于,这家在台湾颇有背景的报纸竟保持沉默,未作任何评论。    
      在这个电视片中,他通过查找大量鲜为人知的资料,如“挖出了”阎锡山、陈果夫、陈立夫、白崇禧、汤恩伯、马步芳等国民党将领跟随蒋介石逃离大陆后那些耐人寻味的凄凉的晚年生活,有些连台湾民众都闻所未闻。    
      他还在该片中第一次披露了“八·二三”炮击金门是毛泽东为了救台保统的一段“趣闻”。当时美国为了让他们认为的不沉的航空舰——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想在台湾搞掉蒋介石,进行“换马”。想要整掉蒋介石必须先解除蒋介石颁布的“军事戒严令”。此时美国想方设法让台湾放弃金门、马祖,因为这是所谓“独立”的前提,这样军事戒严就自动解除了。老谋深算的蒋介石识破了美国的用心,但对美国的企图又无技可施。毛泽东洞察世事,料事如神,便下令炮击金门,粉碎了美国让台湾独立的美梦。所以当20世纪70年代人民解放军军舰通过台湾海峡保卫南沙群岛时,台湾海军司令问蒋介石:共军军舰驶过台湾海峡,打不打?蒋介石只说了一句:南海战事紧呐!    
      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前夕,秦晓鹰应邀又撰写了一部轰动全国的专题片《光荣行》,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坷坎而光辉的80年的风雨历程。该片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接着,2002年与他人创作的另一部电视片《世纪宣言》再次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    
      早在1994年,北京电视台就慧眼识人,大胆地以“晓鹰杂谈”为名在“改革年代”节目中为他设了一个论坛,一个人自说自话,“神聊”10分钟,直到100期后因工务太忙才戛然而止。可以说,秦晓鹰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电视脱口秀”。    
      他曾作为上海电视台的“东方视点”的特邀嘉宾与主持人邵滨鸿数度合作。他数次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风格对话”节目,一说就是两个小时。另外,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北京电视台播出的40集电视片《神州第一街》的总撰稿、中央电视台2003年春节歌舞晚会《盛世中国》的总撰稿、八十周年党庆歌舞晚会“你是一面旗帜”的总撰稿人和策划人之一。    
      秦晓鹰虽是学历史出身,但文学修养非常深厚。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和报告文学。他自称不喜欢写小说,在他看来,小说是一个人启蒙阶段才应该看的东西,是人在缺少生活阅历的时候通过它了解社会的途径。当一个人社会生活经历已经很丰富,就不再需要通过小说来了解社会了。在他这个“私人化”的理由指导下,他写下不少时代纵深感很强的报告文学,如《红卫兵出世记》《历史的错位》《审判真理》等。    
      10年前,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中国青少年出版社找到了他,希望他写一本纪念毛泽东的书。当时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作品都是中宣部定好的,而秦晓鹰却是个例外。他花了3个月的时间写成一部题为《百岁青春——毛泽东祭》的作品,不但资料丰富翔实,而且完全用文学化的语言写就,与所有同类作品都不同。书稿写成后,出版社把作品送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组审读。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组的同志们事后笑谈了两点读后感:一是史实上没有错误;二是没想到毛泽东还能这样写。作品审读顺利通过。这部书出版后很快一销而空。秦晓鹰还记得他在封面上设计了这样一句话——给一切想听故事同时也想思考人生的人们。    
      秦晓鹰的确是个全面出击的人,而且在他所涉猎的领域都有一番骄人并得到业内认可的成绩。马克思曾经说,世界上只有一门学问,就是历史哲学。秦晓鹰以历史知识和历史观为基础,涉足文化、新闻、艺术,是否也是在印证这位大胡子博士的预见呢?    
    


第一辑秦晓鹰 (3)

    《世纪行》:震动邓小平    
      政论片《世纪行》给秦晓鹰带来了声誉,但其写作的曲折过程却鲜为人知。    
      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使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自改革开放后最严峻的考验。这场意识形态的交锋具有深刻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从一开始就表现出资产阶级自由化同四项基本原则的尖锐对立。风波平息后,国内那股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受到了遏制。但与此同时,“左”的思潮又有所抬头,有人提出“改革开放要收一收,该抓阶级斗争了”,也有人提出“要把知识分子再送到农村接受教育”,还有人提出了“特区还要不要办下去”的疑问。人们的思想陷入混乱。    
      就在这一严峻时刻,邓小平在6月9日的讲话中强调“十二大”确定的路线不能改,旗帜鲜明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这年的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选举江泽民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从组织上实现了由第二代领导集体到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平稳过渡。11月,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用3年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基本完成治理整顿任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统一国人的思想,深入解析四项基本原则的理论,总结社会主义100年的经验教训,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中央高层有意以电视专题片的形式进行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特区——这就是后来风靡海内外的《世纪行》的缘起。    
      1990年9月,深圳特区有关部门举荐秦晓鹰担任此专题片的总撰稿人,陈荻芳任总编导。老一代理论权威邓力群同志应邀出任该片的总顾问。    
      秦晓鹰是1985年调到中宣部的,此前他在社科院世界所工作了5年,不仅写下前文提到的那篇有关“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具有探索意义的先驱文章,还先后参加了“非洲历史”“世界现代史”的大型学术研究活动,30岁后担任《世界历史》《外国史知识》和《世界史动态》三个杂志的编辑部副主任,业绩有目共睹。此时他已过“不惑之年”。    
      在确定他为总撰稿时,有人提到了秦晓鹰在社科院向胡绳“发难”的故事。    
      当时胡绳刚担任社科院院长不久,他邀请了几个青年学者,想通过谈心的方式了解一下青年研究人员的思想和精神面貌,秦晓鹰也在被邀之列。听完了秘书长的介绍之后,胡老指着秦晓鹰说,你是“老同志”了,到院里工作这么多年,有什么意见?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秦晓鹰马上接上话:“有!我觉得院里当前 应该解决四方面的问题:一是理论脱离实际;二是严重的论资排辈现象;三是我国学术研究深受苏联观点的影响,思想僵化;四是学术成果没有向大众普及的渠道,学者不注意普及工作。”    
      会场顿时鸦雀无声,气氛显得紧张。胡绳说,我刚到任,情况还不了解,但有一条却明白,就是年轻人不要心浮气躁,要耐得住寂寞。一个科学工作者要不怕坐冷板凳,吃冷猪肉。这件事流传很广,传着传着就走了样,竟变成秦晓鹰向院长“发难”。    
      但是,在邓力群这样的理论前辈看来,秦晓鹰是一个思想解放、才华横溢、对党有深厚感情又对社会有较深思考的青年学者,能够胜任这样一部有份量的电视片的写作任务。    
      当时秦晓鹰向邓力群提出两个请求:一是不涉及“八九”风波,二是要正面谈四项基本原则。    
      秦晓鹰的想法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电视片不宜给观众以肃杀的感觉,而应该是以说理见长,通过成熟的理论和大量生动的史实来让观众口服心服,这样才会有深度。    
      邓力群同意了秦晓鹰的想法。    
      《世纪行》属于政论片,重在阐释重大理论,不像纪实性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