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杜邦-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精力对核领域的知识作了快速认真的学习,并且不久就用内行人的语言与那
些科学家交谈了。他使那些科学家们认识到了加快进行这项工程的紧迫性,
为了节省宝贵的时间,他冒着犯错误的风险当机立断,就连这批科学家也感
到佩服。杜邦公司为曼哈顿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却坚决索取一美元的
利润,与他们过去那种见利忘义、心狠手毒的表现两相比较,实在让当时外
界惊诧莫名。其实,杜邦公司的领导人拉蒙·卡班达等想得很远,一方面,
他们不会忘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美国国会一些人冠以“借战争坐大的军
火贩子”的头衔,他们是想借这项工程以雪家耻;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
方面,曼哈顿工程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情报资料,并带来了以后享有的名声。
尽管专利权是属于政府的,而实际知识却属于杜邦家族。正如他们在德国染
料上的经验所教育他们的:没有实际知识的专利权是不值钱的,在实验和生
产最花钱的阶段中,杜邦公司分文未出便获得了无价的知识。
正如人们所熟知的,曼哈顿工程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战,终于产生了令人
兴奋的然而致命的可怕结果。1945年 7月 17日,一个震动世界的消息传来
了:在墨西哥沙漠里进行的核试爆获得了成功。
8月6日,美国制造的铀 原子弹投在广岛;同年8月9日,美国人又
235
在长崎投下了他们研制的钚 原子弹。日本上空出现了两道耀眼的闪光,
239
他使广岛、长崎两个城市和7万无辜的居民在可怕的黑色蘑菇云中消失了。
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的第二天即8月8日,早已做好对日作战准
备的苏联红军向驻守中国东北的日军主力关东军发动进攻,在中国人民抗日
武装配合打击下,日军迅速土崩瓦解,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十一章 冷战中的姻亲人物
杜邦公司自皮埃尔、伊雷内、拉蒙三兄弟相继退居第二线以后,出现了
一个由姻亲担任总裁的时代。1940年皮埃尔提拔公司研究员瓦尔特·卡班达
接替自己的职务,任总裁,此人系皮埃尔的妹婿罗伯·卡班达之弟。第二次
世界大战以后,1948年卡班达辞去总裁职务,由格林沃尔特出任杜邦公司总
裁,担任起领导这个庞大的国际性企业的重任。后来格林沃尔特娶了玛格丽
特·拉蒙·杜邦为妻,玛格丽特即皮埃尔·S。杜邦之弟伊雷内之女,也就是
卡班达总裁兄嫂玛格丽特之侄女,由此而成为杜邦家族的一员。在杜邦公司
中姻亲当权的有几人,惟格林沃尔特,对杜邦家族贡献突出。
1 才高权重的姻亲
在美国,许多大家族事业的发展似乎都有姻亲的作用。然而像杜邦家族
的姻亲那样起重要作用的还不多见。早在杜邦家族从法国远渡重洋逃到美国
时起姻亲就对杜邦的事业发生影响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杜邦公司的兴
旺发达,姻亲担当重要职务,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不少。如杜邦公司的创始人
伊雷内,杜邦去世后,由于他的三个儿子都不熟悉公司业务,无人接替他的
职务,于是他的女婿比铁尔曼暂时承担起掌管杜邦公司的事务。杜邦家族的
姻亲还有名声显赫的人物,如小富兰克林、罗斯福、乔治、伦道夫、斯科特
和玛格丽特·奥斯本,还有一位多次当选为国会议员、当选进弗吉尼亚州州
长和弗吉尼亚大学校长的科尔盖特·达登。
有一个叫汉密尔顿·巴克斯代尔的,是梅·杜邦的妹夫,曾经受到杜邦
家族的器重,1902年尤金去世后,家族的意见由他当代总经理,但他慑于杜
邦家族内部面临的纷争而谢绝了,后来担任了东部达那炸药公司的总经理。
对杜邦公司做出卓越贡献的姻亲还有卡班达一家,前已提及不容赘述。到了
20世纪 50年代,当人们研究杜邦家族姻亲时,首先想到的是克劳福德·格
林沃尔特。他是伊雷内·杜邦的妹夫,也就是死于大爆炸的老拉蒙的女婿。
以往的姻亲虽然起了不小作用,但都没有担任公司要职,而格林沃尔特,于
1948年被任命为杜邦公司总经理,一直干到 1963年为止。是掌管杜邦大权
的第一个姻亲。
克劳福特·格林沃尔特生于1902年。其父亲是一位医生,母亲是一名为
音乐会演奏的钢琴家。格林沃尔特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他的爱好比较广泛。
他在就读大学期间总要挤出学习中的空余时光,参加拳击和篮球比赛,并充
当经纪人。他还参加过学院的文艺表演队和合唱队,1922年,格林沃尔特从
该学院毕业,随后便开始在杜邦公司工作。他当初在公司试验所当研究员,
有时要上夜班,察看各种仪表的情况,他便利用间隙时间练习单簧管和大提
琴。他曾在当地一个弦乐四重奏小组担任过大提琴手。但他对这两种乐器的
爱好后来基本上放弃了。在参加“曼哈顿研究计划”前,他已经是杜邦公司
一位有才华的科学家,从1927至1938年间,杜邦公司实验所取得十几项专
利都有他的名字。杜邦公司在承担“曼哈顿工程”时,先是当联络官,工程
开始后,格林沃尔特被派往哥伦比亚“汉福德”工地任负责人。对这项举足
轻重的棘手的工程,他发挥了自己的杰出的才智和科学的工作态度,高质量
地按期完成了任务。科学家们无不绝口称赞,有人曾经力劝格林沃尔特放弃
管理工作,改行做纯研究工作。格林沃尔特虽然有点动心,但还是拒绝了,
他解释说:“跟你们的水平比,我的数学还是2+2的水平。”1945年 2月,
格林沃尔特回到威明顿。此后他便飞黄腾达,连升数级。1948年1月格林沃
尔特登上了总经理的交椅。从此杜邦公司开始了一个由姻亲掌权的时代。
那时世界刚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满目疮痍的废墟中复苏过来,而又立即陷
入冷战之中,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者的主要大国,大搞军备竞赛,美国
既是冷战的疯狂叫嚣者,又是扩军备战的最大竞争者。因此格林沃尔特任总
经理后,最优先的任务之一是为政府建造萨凡纳里弗原子工厂,这是一项规
模空前的最大建设项目。杜邦公司在当时也许是全国惟一具有足够规模和足
够经验来承担此项任务的公司。杜邦公司从这项工程中获得了巨额红利,因
此又引起了其他大公司的不满,指责杜邦独霸这一工程。关于此事,政府曾
在对杜邦家族、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和美国橡胶公司的反托拉斯起诉时
间接指出过。法院曾对此起诉勉强作出过最终裁决,责令杜邦公司必须放弃
在通用汽车公司所拥有的资产。在政府起诉过程中,作为公司总裁和当事人
的格林沃尔特竭力使国会确信倘若采取当时盛行的税收法来剥夺杜邦公司的
财产,那么造成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由于闻名遐迩的华盛顿律师兼院外活
动家克拉克·克利福德的帮助,格林沃尔特获得了成功,国会通过了特别法
案,减轻了涉及这项财产的税收。格林沃尔特因此成了有名的解决难题的能
手。格林沃尔特在担任总经理的14年里,杜邦公司的增长率一直占整个化学
工业增长率的一半以上,经营投资成倍增长,销售额增加了一倍多,杜邦公
司的股东人数增加了一倍——达到二十二万左右,杜邦公司的雇员增加了二
万人。格林沃尔特具有谦虚谨慎的良好品质,当人们对他任总经理期间杜邦
公司取得最新发展而赞扬他时,他则以当年皮埃尔和科里爱说的话来作答,
他说:“公司的新发展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一个企业只有做到鼓励每一
个与之有关的人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才会取得成功。第
二,要对成功的奖励规定最高限额,尤其是要使个人与公司同甘苦共命运。”
他的谦虚态度还表现在他不以杜邦家族的成员自居,尽管他是有充足的理由
这么作的,据说,有一次,他断然拒绝了一位原效力于威明顿报的记者的采
访。这位记者当时正在撰写一篇有关杜邦家族和杜邦公司在本社区的作用发
生了变化的报道,因为先前杜邦家族宣布了将该家族拥有的克里斯蒂安娜证
券公司并入杜邦公司的意向,他拒绝的理由是,他不属于杜邦家族成员。“我
不愿意戴这顶帽子,”他对那位记者说,“虽然我的妻子既是杜邦家族的成
员,又是格林沃尔特家族的成员。但这种东西对我一点吸引力也没有。”那
些凡是要求对他进行单独采访者,他都一一拒绝。把这件事解释为他的傲慢
态度也是可以的,不过他那不攀附权贵以显示自己的身价的行为也是人格高
尚的表现。
格林沃尔特在任总经理期间,为杜邦公司开设了一个公共关系部,那是
根据瓦尔特·卡班达的提议,由他具体经办和主管的。公共关系部的主任名
叫哈罗德·布雷曼,过去是一名记者,格林沃尔特充分利用了布雷曼丰富的
公共关系方面的知识和特长以及曾经作记者的交际能力,使杜邦家族在对外
行动中那种腼腆天性对政治和公共事务的某种天真,不断得到改变。杜邦公
司和杜邦家族曾以违反托拉斯法案,被政府提出过大量诉讼,杜邦公司表示
接受判决或提出无罪申诉的,大概有十多起。1945年杜邦公司做出决定,对
所有反托拉斯起诉都要斗争到底,为此布雷曼制订了一项策略,尽可能及时
有效地回答社会上对杜邦公司的攻击。有这样一个例子:专栏作家沃尔特·温
切尔根据误传资料写了一篇毁谤杜邦公司的文章,当时有几百家报纸转载。
布雷曼立即给温切尔发了封长篇电报,提供杜邦公司在那个事件中的真实情
况。此后有些报纸取消了温切尔专栏,温切尔也不再攻击杜邦了。
格林沃尔特曾经对杜邦家族在重大官司中的胜败作过统计,终审判决杜
邦公司贩诉的仅一起,即涉及通用汽车公司那场官司。格林沃尔特主管的公
关部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格林沃尔特是一个爱好广泛的人,除了上面讲到
的爱好之外,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爱好,就是拍摄稍纵即逝的飞鸟尤其是蜂
鸟的照片。他起初对摄影有很浓的兴趣,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迷上了追拍蜂
鸟的镜头。为此他还在同事的配合下研制出了像频闪观测器那样的新设备。
他利用节假日踏遍南美洲、美洲沙漠和安的列斯群岛,行程十多万英里,寻
觅追赶蜂鸟。持续了五年的时间,所摄蜂鸟照片之种类和数量都超过了前人。
他既荣获了摄影家的称号,又荣获了鸟类学家的称号。
2 投靠肯尼迪总统
1945年 4月 1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进入关键性阶段。希特勒的西
线已经崩溃,艾森豪威尔已经渡过了莱茵河,并长驱直入德国和中欧,东线
的苏联红军已经逼近柏林35英里的地方。希特勒和他的法西斯军队的崩溃就
在眼前了。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当一切都达到高潮的时候,曾经为这种时
刻的到来怀着极大希望和信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罗斯福总统却永远闭
上了双眼,告别了战争,告别了他的盟友、将军、士兵和人民,告别了喜爱
的事业。罗斯福是得脑溢血而死的,4月 9日他在佐治亚温泉休养时,他的
年轻的女友露西·抗瑟弗德夫人带着著名的女画家肖马托来为他画像,4月
12日,当罗斯福坐在皮椅上,画家正在紧张工作时,罗斯福突然对露西说,
他头痛得很厉害,说完就再没说出第二句话,他的头已垂到胸前了。
罗斯福去世后,当时的副总统肯尼迪接任他的总统职位。这位在美国历
史上连续三次当选的美国总统的去世,结束了美国民主政治,也结束了他与
杜邦家族多年的恩恩怨怨。对于总统之死,杜邦家族的人并不怎么悲痛,虽
然两家曾是儿女亲家,但那种关系没有维持多久就结束了。罗斯福纵然给了
他们不少好处,但杜邦家族看重的是他的权,而没有多少真挚情谊,不过他
们心里还是有些怅然的,往后将去依靠和利用谁的权势来保护和发展杜邦家
族的利益。杜邦家族历来的生财之道,就这么两条,一是适时抓住机会,二
是巧妙地利用政治权力。而政治权力中最大的权力当然是政府和总统了。
美国前驻德大使詹姆斯·W。杰勒德曾写过一本专论权势影响力的书,其
中列举了59名统治美国的人物,在这59位人物中,除政界军界人物外竟列
举了6位杜邦家族成员:皮埃尔·杜邦、伊雷内·杜邦、拉蒙·杜邦、亨利·F。
杜邦、小尤金·杜邦和尤金·E。杜邦。他解释说:国家的实质是“王位后面
的权势”。那些没有时间担任政治职务的工业和金融巨头,由于他们的经济
地位,却有着永久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一个官员具有的那种暂时的影响。
回顾一下杜邦家族的发展史就可以获得有力的证明。伊雷内·I。杜邦在
布兰迪瓦河畔初建火药厂以来,政府的权力就是这家公司发展的基石,杜邦
首次销售的买主就是美国政府。1812年美英战争、墨西哥战争和南北战争都
给杜邦提供了扩展火药生产销售的良机。亨利·杜邦火药托拉斯组织需要组
织一个新型大公司,为了获得政府的特许权,亨利的继承人尤金·杜邦甚至
用阴谋手段修改了特拉华州的宪法,使之在法律上便利杜邦公司建立,对各
大公司来说,特拉华可算是国家最宽容的一个州,征收商业税的比例在美国
最低,公司合并费用低廉,举行州外股东和生产会议以及可按照公司的需要
来确定多少股票等级,可以预料到,美国最大的公司都是在特拉华州进行合
并的。对于愿意住在特拉华州的有钱人,州政府有特殊的住房规定:私人财
产全部免税。杜邦家族利用政治权力的活动已扩展和渗透到了政府各部门,
乃至最高权力机关及首脑。
1910年,杜邦公司因违反反托拉斯法而遭到起诉,由于在竞选中,杜邦
家族的头面人物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委员科里帮了塔夫脱的大忙,因而得到了
塔夫脱总统的宽恕、渡过了难关,未伤一根毫毛。而受益最大的莫过于杜邦
家族和罗斯福联姻,它使杜邦公司不仅在减免税赋上大受其惠,而且成为罗
斯福政府订购军火的首选厂家,被授权以2500万美元建立和管理一家产量达
到全国总产量3倍的火药工厂,随后又授权兴建制造原子弹的“汉德福”工
厂,前面说过杜邦公司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常遇到不少麻烦,吃官司,被送上
参议院听证会或法庭。如30与40年代反托拉斯诉讼案、军火听证会,以及
自1948年开始,在通用汽车公司投资问题上,被政府提出起诉,前前后后大
概有十多起,杜邦公司忙得不可开交。然而他们有通天之力,谁也奈何不了。
这些都是杜邦家族过去如何巧妙地利用权势的有力见证。而眼下杜邦家
族和杜邦公司面临一场更大的官司,且看格林沃尔特将如何动作。1950年美
国国会通过了克莱顿反托拉斯修正案,其中规定:“允诺扩大生产和销售,
但不允许一个财团垄断。”而这个修正案的原案就得到华盛顿当权的大公司
人士所赞助,同时还受到罗斯福和洛克菲勒财团的鼓励。1952年政府对186
名杜邦家族成员提出集体起诉,罪名是利用他们未成年子女起控股公司作
用。这次起诉于1954年12月做出裁决,否定了他们对通用汽车公司的垄断
企图,然而事隔一年,即 1955年,杜邦家族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