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选_股_绝_招与股市宝典 >

第43章

选_股_绝_招与股市宝典-第43章

小说: 选_股_绝_招与股市宝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四十六条 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对保险业的监督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章 附 则  
  第一百四十七条 海上保险适用海商法的有关规定;海商法未作规定的,适用本法的有关规定。  
  第一百四十八条 设立外资参股的保险公司,或者外国保险公司在中国境内设立分公司,适用本法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一百四十九条 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  
  第一百五十条 本法规定的保险公司以外的其他性质的保险组织,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  
  第一百五十一条 本法施行前按照国务院规定经批准设立的保险公司继续保留,其中不完全具备本法规定的条件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达到本法规定的条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一百五十二条 本法自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    
  第一条 为了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促进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以下简称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举办外资企业,保护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  
  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外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有关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不包括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第三条 设立外资企业,必须有利于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且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或者产品全部出口或者大部分出口。  
  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设立外资企业的行业由国务院规定。  
  第四条 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的投资、获得的利润和其他合法权益,受中国法律保护。  
  外资企业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不得损害中国的社会公共利益。  
  第五条 国家对外资企业不实行国有化和征收;在特殊情况下,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对外资企业可以依照法律程序实行征收,并给予相应的补偿。  
  第六条 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由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机关审查批准。审查批准机关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九十天内决定批准或者不批准。  
  第七条 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经批准后,外国投资者应当在接到批准证书之日起三十天内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外资企业的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该企业成立日期。  
  第八条 外资企业符合中国法律关于法人条件的规定的,依法取得中国法人资格。  
  第九条 外资企业应当在审查批准机关核准的期限内在中国境内投资;逾期不投资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吊销营业执照。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外资企业的投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第十条 外资企业分立、合并或者其他重要事项变更,应当报审查批准机关批准,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十一条 外资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应当报其主管部门备案。  
  外资企业依照经批准的章程进行经营管理活动,不受干涉。  
  第十二条 外资企业雇用中国职工应当依法签定合同,并在合同中订明雇用、解雇、报酬、福利、劳动保护、劳动保险等事项。  
  第十三条 外资企业的职工依法建立工会组织,开展工会活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外资企业应当为本企业工会提供必要的活动条件。  
  第十四条 外资企业必须在中国境内设置会计帐簿,进行独立核算,按照规定报送会计报表,并接受财政税务机关的监督。  
  外资企业拒绝在中国境内设置会计帐簿的,财政税务机关可以处以罚款,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第十五条 外资企业在批准的经营范围内需要的原材料、燃料等物资,可以在中国购买,也可以在国际  
市场购买;在同等条件下,应当尽先在中国购买。  
  第十六条 外资企业的各项保险应当向中国境内的保险公司投保。  
  第十七条 外资企业依照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纳税并可以享受减税、免税的优惠待遇。  
  外资企业将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在中国境内再投资的,可以依照国家规定申请退还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部分所得税税款。  
  第十八条 外资企业的外汇事宜,依照国家外汇管理规定办理。  
  外资企业应当在中国银行或者国家外汇管理机关指定的银行开户。  
  外资企业应当自行解决外汇收支平衡。外资企业的产品经有关主管机关批准在中国市场销售,因而造成企业外汇收支不平衡的,由批准其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机关负责解决。  
  第十九条 外国投资者从外资企业获得的合法利润、其他合法收入和清算后的资金,可以汇往国外。  
  外资企业的外籍职工的工资收入和其他正当收入,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后,可以汇往国外。  
  第二十条 外资企业的经营期限由外国投资者申报,由审查批准机关批准。期满需要延长的,应当在期满一百八十天以前向审查批准机关提出申请。审查批准机关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天内决定批准或者不 批准。  
  第二十一条 外资企业终止,应当及时公告,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清算。  
  在清算完结前,除为了执行清算外,外国投资者对企业财产不得处理。  
  第二十二条 外资企业终止,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缴销营业执照。  
  第二十三条 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实施细则,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  
  第二十四条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1985年1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一号公布)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会计核算  
  第三章 会计监督  
  第四章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会计工作,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发挥会计工作在维护国家财政制度和财务制度、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特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军队办理会计事务,必须遵守本法。  
  第三条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遵守法律、法规,按照本法规定办理会计事务,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  
  第四条 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行政领导人领导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执行本法,保障会计人员的职权不受侵犯。任何人不得对会计人员打击报复。  
  对认真执行本法,忠于职守,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给予精神的或者物质的奖励。  
  第五条 国务院财政部门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的会计工作。  
  第六条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在同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和军队的会计制度或者补充规定,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批准或者备案。  
第二章 会计核算  
  第七条 下列事项,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  
  (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四)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  
  (五)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  
  (六)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七)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第八条 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第九条 会计记帐以人民币元为单位。  
  以外国货币计算的,应当折合人民币记帐,同时登记外国货币金额和折合率。  
  第十条 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并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  
  第十一条 办理本法第七条规定的事项,必须填制或者取得原始凭证,并及时送交会计机构。  
  会计机构必须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并根据经过审核的原始凭证编制记帐凭证。  
  第十二条 各单位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会计科目和会计帐簿。  
  会计机构根据经过审核的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按照会计制度关于记帐规则的规定记帐。  
  第十三条 各单位应当建立财产清查制度,保证帐簿记录与实物、款项相符。  
  第十四条 各单位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根据帐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上报,经上级主管单位汇总后,报送财政部门和有关部门。  
  会计报表由单位行政领导人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或者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并由总会计师签名或者盖章。  
  第十五条 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档案,妥善保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和销毁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三章 会计监督  
  第十六条 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  
  第十七条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  
  第十八条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发现帐簿记录与实物、款项不符的时候,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无权自行处理的,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行政领导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作出处理。  
  第十九条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制度、财务制度规定的收支,不予办理。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认为是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制度、财务制度规定的收支,单位行政领导人坚持办理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可以执行,同时必须向上级主管单位行政领导人提出书面报告,请求处理,并报审计机关。上级主管单位行政领导人在接到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报告之日起一个月内,必须作出处理决定。会计人员不向上级主管单位行政领导人提出报告的,也负有责任。  
  第二十条 各单位必须接受审计机关、财政机关和税务机关依照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的监督,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不得拒绝、隐匿、谎报。  
  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批准的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办查帐业务。  
第四章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第二十一条 各单位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业务主管部门可以设置总会计师。总会计师由具有会计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  
  会计机构内部应当建立稽核制度。  
  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  
  第二十二条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  
  (一)按照本法第二章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二)按照本法第三章的规定,实行会计监督;  
  (三)拟订本单位办理会计事务的具体办法;  
  (四)参与拟订经济计划、业务计划,考核、分析预算、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  
  (五)办理其他会计事务。  
  第二十三条 会计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的规定任免,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免并应经过上级主管单位同意。会计人员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受到错误处理的,上级主管单位应当责成所在单位予以纠正;玩忽职守,丧失原则,不宜担任会计工作的,上级主管单位应当责成所在单位予以撤换。  
  第二十四条 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者离职,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监交。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行政领导人监交,必要时可以由上级主管单位派人会同监交。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单位行政领导人、会计人员违反本法第二章关于会计核算的规定,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六条 单位行政领导人,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伪造、变造、故意毁灭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会计人员对明知是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予以受理,或者对明知是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制度、财务制度规定的收支予以办理,单位行政领导人、上级主管单位行政领导人对明知是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制度、财务制度规定的收支决定办理或者坚持办理,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上级主管单位行政领导人接到会计人员按照本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提出的书面报告,无正当理由逾期不作出处理决定的,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九条 单位行政领导人和其他人员对依照本法履行职责的会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工作管理办法,根据本法的原则,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另行规定。  
  第三十一条 本法自1985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1986年12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破产申请的提出和受理  
第三章 债权人会议  
第四章 和解和整顿  
第五章 破产宣告和破产清算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促进全民所有制企业自主经营,加强经济责任制和民主管理,改善经营状况,提高经济效益,保护债权人、债务人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  
  第三条 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依照本法规定宣告破产。  
  企业由债权人申请破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宣告破产:  
  (一)公用企业和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企业,政府有关部门给予资助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帮助清偿债务的;  
  (二)取得担保,自破产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清偿债务的。  
  企业由债权人申请破产,上级主管部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