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27位中国名女人的赚钱智慧 作者: 张亿 >

第1章

27位中国名女人的赚钱智慧 作者: 张亿-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7位中国名女人的赚钱智慧》 作者:张亿
 
序言:女人一定要有钱 
   
  女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想当然地觉得生命中无助的一天永远不会来临,总是很乐观地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总想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他人身上…… 
  可女人能年轻多久?可以无忧无虑多久?身为现代女性,有时候我们更应当思考一下,如果有一天发生意外状况,我们有没有能力自给自足?有没有能力保障自己的未来不陷入困境?因此,女人要有钱,并不是要追求享乐,而是为了维护一种生命的尊严。 
  在现实生活中,被女人看做是人生依托的有两样东西:婚姻和工作。可现实是如何的呢? 
  在当代社会,婚姻更像是一座公正的天平,只有双方付出相同的努力与爱,并承担相同的责任与义务,才能保证它的永不倾斜。 
  在职场上,由于受因袭已久的旧观念所害,女性普遍比男性处于劣势;女性收入普遍比男性低,即使同工也不同酬,公司裁员一般会先裁掉女性员工。 
  这所有的现实都在向我们明示这样一个道理:女性自身魅力、自身价值的体现与其经济地位的独立息息相关。女性在事业和物质上的成功与收获不但能体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让自己璀灿夺目,更能稳固家庭的幸福。 
  这里有这样一则数据: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全世界女性创业人数已经占到创业者总数的1/3,甚至在某些领域所占的比例会更大一些。在美国,有80%的女性在为自己打工。在加拿大,有40%的女性自己经营公司,并且政府还会为女性创业提供帮助。仅从1981年到2001年间,加拿大女性企业家便增长了208%,而男性则只增长了28%。而在我国台湾,根据其经济主管部门2003年对中小企业的调查显示:在台湾,已登记的公司负责人总计116万人,其中女性负责人有39。4万人,占企业总数的33。87%。 
  显然,在当今社会,女性自主创业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许多女性成功的事实正在证明着女性的力量正在这个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里迅速扩张,女性在承担传统角色的同时,仍然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创出自己的事业。 
  本书所选取的27位中国名女人,她们都是在经营人生、经营财富方面有所建树者。她们之中不乏财富榜中的常胜者,更不乏力挽狂澜的商业女强人,但她们共同的特点却是:在人生的舞台上,她们成为了剧中华丽而耀眼的女主角。 
  当然,女性的成功并不一定是身处风口浪尖,也不一定是成为中流砥柱,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其实就是一种成功。相信自己并付出努力,你就是一个真正的成功者。 
  这也正是本书的创作初衷。愿她们的一些经历、一些经验、一些体会,能带给天下所有女性成功与富有的智慧启示。   
 
杨澜 
   
  杨澜是个聪明人,聪明人永远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事,该怎么做。当年的激流勇退后,人们似乎才真正开始记住她。舍得放弃的人自然收获更多。如今,身着套装、淡定微笑、出没于名流社会的杨澜成了职业女性的典范。 
  无可争议,杨澜是当今中国最出色的女性之一,她美丽、聪慧、优雅、知性,才而立的年龄,就已经实现了许多人一生都无法实现的人生梦想:考上了好大学,找到了好工作,嫁给了好丈夫,生下了好儿女,开创了好事业,而且她的精彩人生才只是刚刚拉开了序幕而已……   
 
她的经历 
   
  1968年,生于北京。 
  1990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同年从千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女主持人。 
  1994年,荣获中国首届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 
  1994~1996年,赴美国留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传媒专业就读并获硕士学位。 
  1996年,被选入英国《大英百科全书世界名人录》。同年,她与上海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杨澜视线》节目成功发行于全国52个省市电视台。 
  1997年,加盟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并于1998年1月推出访谈节目《杨澜工作室》,担任制片和主持双重任务,采访了多位著名时事人物。 
  1999年2月,被《亚洲周刊》评为泛亚地区20位社会与文化领袖之一。 
  1999年10月,离开凤凰卫视。 
  2000年1月,出资4000多万元入股香港上市公司良记集团,作为第一大股东担任集团主席。 
  2000年3月,良记集团更名为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有限公司,杨澜仍任主席。 
  2003年6月,宣布将阳光卫视70%的股权卖给内地一家传媒集团。自此,杨澜退出了卫星电视的经营。 
  2005年月,和湖南电视台合作的《天下女人》开播,并创下新的收视高峰。 
  2005年7月,将她与吴征共同持有的阳光媒体投资集团权益的51%无偿捐献给社会,并在香港成立非盈利机构阳光文化基金会。 
  2005年12月,与上海东方卫视签约,成为该台新闻节目的特约记者和主持人,并参与主持东方卫视节目。   
 
抓住机遇,不断超越自己 
   
  上中学时的杨澜并不是那种聪慧过人的女孩,当然也就不是那种巧解难题的高手。她颇为自诩的是:考试时在基本分上她从来一分不丢,地理历史这种需要死记硬背的科目,随便问哪道题,她马上就能说出是在哪一页上。凡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她都会仔仔细细地完成。 
  上了大学之后的杨澜骨子里是一个缺乏自信的人。你能相信杨澜曾经因为听力课听不懂而特别沮丧吗?那时好多同学听力能得A,杨澜老是得A…、B+什么的,这让她非常苦闷,每天晚上都在日记里写上:明天开始我要有一个全新的开始,一定要充满信心地把自己的听力提高上去。但是第二天一上听力课,还是听不懂。 
  妈妈一度害怕杨澜因为挫折感太强而得自闭症。半年多之后,听力慢慢上来了,杨澜才恢复了信心。她说:“我很羡慕周围生活中一些棱角更分明,更有创见和个性的人。”“我经常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有才华和极端聪明的人。” 
  决定杨澜命运的一个契机,是《正大综艺》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主持人。当时的杨澜并未意识到这次机遇对她今后人生道路的巨大影响,正是《正大综艺》,把她送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让她获得了全国性的知名度和注意力。 
  许多人还记得1990年,一个清纯自然的长发女孩出现在《正大综艺》中,她清脆悦耳的声音和纯真的学生气息使她备受瞩目,迅速走红,像是坐着高速电梯,一下子升到了很多人营营役役一生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1993年底,正大集团总裁谢国民给了杨澜一个惊喜。谢国民一直认为杨澜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主持人。那时他来到大陆,一次与杨澜一起吃饭时,他提出赞助杨澜到国外去学习。杨澜当时并没有当回事,只是开玩笑说,自己若去留学的话,《正大综艺》就没有主持人了。谢国民很认真地对她说:“一个节目远远没有一个人重要。”就是这句话改变了杨澜今后的命运。 
  与吴征的相爱和结婚,是杨澜继主持《正大综艺》,得到谢国民先生资助之后的第三个人生机遇。这一次机遇直接造就了她今日的成功。可以说,没有吴征,就没有今日的杨澜和阳光卫视。 
  在欧美完成学业后,吴征先在美国创建博纳投资公司,业务涉及高科技、媒体、资讯及投资。后来,他又与美国华纳唱片公司合资进入中国市场。 
  2000年是杨澜大放异彩的一年。 
  从凤凰卫视主持人的位置上退出之后,杨澜一度沉寂,频繁地出现在媒体上的都是她相夫教子的花边新闻。2000年3月,她突然之间收购了良记集团,更名为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控股有限公司,并成功地借壳上市,雄心勃勃地要打造传媒帝国。那时,在资本市场上,传媒概念正如日中天,阳光卫视的出现适逢其时,杨澜成了时势造英雄的绝佳样本。 
  与大多数商人的低调不同,杨澜一度站在阳光卫视的最前面。在报刊、杂志、网站上,经常可以看到关于杨澜的报道,她不是谈家庭、谈女人,就是谈时尚、谈电视……她还与陈冲、瞿颖、张天爱等人一起,被选为亚洲70位美女之一。 
  杨澜说过,她在上海生活,在北京交朋友,在香港做生意。这样做的直接效果就是她的曝光度一直攀升。这一回,杨澜的角色有了很大的转变,她从一个传媒做出来的名人变成了一个做传媒的名人。 
  阳光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资本市场上的传媒概念风头正劲。收购之初,公司股份暴涨20倍之多。但杨澜未能料到,阳光卫视竟成为了她事业上最大的挫折。短短3年间,阳光卫视累计亏损超过两亿港元。2003年6月,杨澜宣布将阳光卫视70%的股权卖给内地一家传媒集团。自此,杨澜退出了卫星电视的经营。 
  2005年7月,杨澜不算完满的5年商业之旅划上了句号。杨澜宣布:将她与吴征共同持有的阳光媒体投资集团权益的51%无偿捐献给社会,并在香港成立非盈利机构阳光文化基金会。同时辞去了包括阳光媒体投资董事局主席在内的所有管理职务。这也意味着,杨澜已从商场抽身而退,重回她所熟悉和擅长的文化传播和社会公益事业。 
  自1994年离开中央电视台赴美留学以后,她相继和东方卫视、凤凰卫视、湖南卫视合作,主持了《杨澜视线》、《杨澜访谈录》、《天下女人》等节目。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主持人转变为独立电视制片人,从娱乐节目到高端访谈,再到探讨女性成长的大型脱口秀节目。每一次转型,她都会用自己的智慧令人耳目一新。 
  杨澜的每一次人生转折,似乎都是一次有着机缘的跳跃。她在人们的心目中永远是成功的,因为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女人的成长与睿智。   
 
杨澜赚钱智慧之一:首先要积累条件和资本 
   
  到美国去求学,对杨澜成长为复合型传媒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那个时期,杨澜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还亲身接触到了许多成功的传媒人和先进的传媒理念。 
  上学期间,杨澜利用业余时间与上海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了《杨澜视线》,一个关于美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专题节目。 
  《杨澜视线》是杨澜第一次以独立的眼光看待并介绍周围的世界。杨澜同时担当策划、制片、撰稿和主持,并赢得了好几个“第一”:内地的记者中,她第一个进入美国凤凰屋戒毒所深入采访,第一个亲身采访资深外交家、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博士。 
  留学回国,杨澜开始前往香港娱乐传媒战场。从凤凰卫视《杨澜工作室》的当家人到阳光卫视的主席,杨澜一路顺利,风光无限。 
  首先,栏目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使栏目不再是只属于电视台的品牌资源,杨澜与《杨澜工作室》之间形成了共生共荣的关系,其他栏目可以换主持人,《杨澜工作室》不可以,否则,就不成其为《杨澜工作室》了。 
  第二,杨澜在凤凰卫视不仅是主持人,她还是《杨澜工作室》的当家人。她笑称自己是个小管家婆,组里所有的柴米油盐都必须精打细算,如果到外地做一个人物采访节目,那事先就得算好路费、住宿费,而这些都要想办法从制作费里挤出来。这种经济上的拮据,对杨澜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使她知道如何在最紧张的经费条件下,把节目尽量完成到什么程度。 
  第三,1998年1月正式开播的《杨澜工作室》,在两年时间里一共采访了120多位名人,其中包括澳门特首何厚铧,金融巨头乔治?索罗斯(GeorgeSoros),著名学者季羡林,著名华语作家李敖、查良镛,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崔琦等人。这些都是时代顶尖人物,与之同行,杨澜受益良多。 
  经常做人物访谈节目,杨澜接触到了大量的社会精英和名流,这些重量级的人物也构成了杨澜人生管道的一部分。不少人在节目之后和杨澜仍保持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除了会给杨澜带来一些具体的帮助之外,精神上的获益也不可忽视。 
  同时,与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嘉宾交流,也让她的信息量得到极大的丰富。节目前的准备工作需要大量的被动阅读,节目进行中一问一答之间需要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储备进行智慧的呼吸,这使她有机会了解更多新知识,增加更多新阅历。 
  在凤凰卫视的两年,杨澜收获至丰。这时期的杨澜已经有了质的变化。她拥有了世界级的知名度,多年的传媒工作经验,重量级的名人关系资源,进军商业只欠“资本”二字了。而吴征,正是深谙资本运作的高手。不像很多“海龟派”回国创业还要做“扒路军”现挖管道现铺管线,她已经铺好了战略发展的管线,只等振翅欲飞了。   
 
杨澜赚钱智慧之二:女人更要有实力 
   
  人之能否幸运最终取决于自身。一个人若具备许多细小的优良素质,最终都可能成为带来幸运的机会。 
  杨澜的幸运之源终究还是靠自己的优良素质赢得的。这些我们从《正大综艺》到《杨澜视线》,再到《杨澜工作室》和《天下女人》,从她一直用心努力,从不对现状感到满足中,完全可以窥到一斑。 
  杨澜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充满灵性的人,作为主持人的她,总是非常重视采访前的准备工作,为了力求做到专业,做到有采访深度,她需要对很多学科或者说很多领域进行涉猎、探究,而不是“浮光掠影”,只限于纸上谈兵。 
  1999年在上海采访《财富》杂志主编时,开始那位主编态度并不十分认真,但聊着聊着,他就不得不认真对待了,因为杨澜当时的提问已经具体到:“在你就任主编之后这十几年当中,世界财富前10名的排列有过什么样的变换?这些又集中反映出国际产业结构什么样的调整?而那些被换下去和换上来的大企业领导,又是怎么面对这种变换的?” 
  在随后30分钟的采访中,那位洋主编很吃惊地说:真没想到你的“家庭作业”准备得这么好,在你之前的采访,别的记者一直都在不断重复着同样的问题:“你对中国是什么感觉”,“你对上海有何感想”。 
  接受过杨澜采访的英特尔总裁安迪?格鲁夫(AndrewGrove)曾总结说他来中国有两件事出乎意料,一件就是看到联想第100万台电脑下了生产线,第二就是没有想到中国有杨澜这么出色的女记者。 
  对于杨澜,央视一位资深女主持人感慨道:“这么多年,我一直关注杨澜,你见过她主持节目说过一句没头没尾的话吗?抖过什么华而不实的花哨和机灵吗?不干这行的人也许很难了解,她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什么叫职业精神?我看杨澜就是。” 
  都说人生是有机缘在其中的,但当机缘真正来临时,能把握得既准又稳的人,往往是那些真正具备能力者。这,才是成功者的大智慧。   
 
杨澜带给我们的经验和启示 
   
  1.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是充满变数的,其关键就是要清醒地把握好自己。先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清晰地观察周围。 
  2.加强自己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苦练自己的内功,这对你今后的成功至关重要。先把准备工作做充分、做踏实,你才能在机遇到来的时候把它抓在手里。 
  3.明确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